2025-02-17
研究区内太古宙变质岩、长城系、蓟县系白云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体内有较多辉绿岩墙(脉)侵入,其强烈的蚀变和矿化与本区银、金多金属矿床关系密切,严格制约着银、银金、银铜矿体的展布。有的蚀变辉绿岩、辉绿蚀变岩与矿石共生或本身即为浸染状矿石。此外燕山晚期形成的辉绿岩墙(脉)对铅锌矿床起到了再次富集成矿作用。辉绿岩墙(脉)是本区银、金多金属矿床明显的直接的有效的找矿标志。
小狐狸山铅锌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赋矿岩体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3个相带,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并伴有稀有金属矿物,属典型的斑岩型铅锌钼-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矿床成矿特征典型,在该区继续寻找类似矿床具有很大的潜力。
介绍了柿竹园多金属矿床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柿竹园矿的各岩组采用详测线方法进行了结构面调查,按rmr、mrmr、q方法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岩体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矿山地压监控的稳定性研究。
通过对铜陵凤凰山新屋里岩体化探样测试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岩体的成因、成矿意义,并对其侵位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与岩浆相关的蚀变作用,主要有大理岩化、夕卡岩化、硅化、钾化(包括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泥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的具体分析,表明了新屋里岩体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不仅可以在其接触带上找到较富的夕卡岩型铜矿,而且在其边部及岩体的深部同样有可能找到规模较大的斑岩铜矿床。
介绍了信阳天目沟银多金属矿床,是在1∶20万化探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经地质晋查,于近年来发现的又一找矿成果。通过工作,已圈定矿化构造蚀变带4条,并且在i号矿化构造蚀变带内圈出了工业矿体,初步计算d+e级储量达到中级以上规模。
七宝山银多金属矿床受次火山杂岩体的直接控制,其银和铅锌的资源量均达到中型以上规模,是山东省至今发现规模最大的银多金属矿床,也是在次火山岩地区首次发现银多金属矿床,实现了山东省多金属矿找矿新突破.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成因探讨,认为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胶莱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的火山活动,岩浆广泛发育,该矿床的发现对在胶莱盆地寻找同类型的多金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岐花岗岩可分为四类。岩石富硅、富氟、富钾,而贫钛、铁、钙、镁,属于铝过饱和系列。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与li-f花岗岩有关,分原生及风化矿两类。
该金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花岗岩过渡相及边缘相部位,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形态为豆荚状及脉状,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呈突变过渡;矿石中金粒结晶微细,扩散交代作用微弱,金属矿物多属中温矿物;其矿床成因类型隶属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产出地质特征分类应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该文在简要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体及矿石特征,认为断裂构造、岩性、地层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同时,指出了五莲七宝山预测矿田、南官庄预测矿田、李家坡预测矿田三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中段的湘东南地区,成矿斑岩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其中钨钼矿体主要形成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铅锌矿体形成于矽卡岩外围,以及碳酸盐岩地层内的破碎带中。黄沙坪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分为与钨钼成矿有关的矽卡岩期和与锌铅(钼)成矿有关的硫化物期。早矽卡岩阶段的石榴石和阳起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28~>600℃,普遍发育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盐度达40%~45.5%nacleqv)和低盐度(3.06%~4.65%nacleqv)富气相包裹体,表现出流体不混溶现象。该阶段的流体压力大致为600~800bar,在静岩压力条件下,对应深度2.2~3.0km。晚矽卡岩阶段,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以高温高盐度流体为特征,成矿温度为400~460℃,盐度为40%~45%nacleqv,是沸腾作用下发生沉淀的,估算的流体压力大致为200~400bar,相当于静岩压力条件下0.7~1.5km的深度。而该阶段紫色萤石中流体包裹体发育以石盐子晶消失而达到均一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50~303℃,对应盐度介于34.7%~40.6%nacleqv之间,估算得其最低捕获压力介于1500~2000bar。金属硫化物期,与mo矿化有关的含辉钼矿石英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共存为特征,温度范围较一致(300~340℃),而盐度变化范围很大(5.86%~16.24%nacleqv),显示流体的沸腾作用。与zn-pb矿化有关的萤石中几乎全部发育typeia富液相包裹体,流体沸腾作用不明显,温度集中在240~160℃,盐度范围大(0.88%~16.58%nacleqv),表明该阶段成矿流体已演变为中低温、低盐度性质的流体。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黄沙坪多金属矿床w-mo-pb-zn矿床的形成是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产物,在成矿过程中,流体发生了多次的沸腾作用。
论述了天山—兴安地层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环境,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其成矿模式,提出了找矿方向。
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超大型远景的矿床,其成矿系统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以斑岩型mo矿体为中心,向外或向上依次为细脉浸染型cu-pb-zn矿体、爆破角砾岩型pb-zn矿体、浅成低温热液型(高硫型或低硫型)cu-ag-pb-zn或ag-mn-pb-zn矿体。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矿体是在不同阶段形成的,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有关。其中,钼成矿作用发生最早,与石英二长岩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其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接近于典型的岩浆流体,成矿流体含盐度高,成矿温度为中高温;铅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晚于钼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被深熔和流体渗滤的古元古代岩石,成矿流体具有演化天水或岩浆水与天水混合的特点,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浅成低温热液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最晚,与早白垩世粗面质浅成岩浆活动(正长斑岩或石英正长斑岩)有关,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元混合的特点。
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床特征,认为矿床的成因属于沿断裂构造充填的中-低温次火山热液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岩性、地层,简要分析了该区的找矿标志主要为断裂交汇部位、构造破碎带及其火山岩体等。同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方向,指出了五莲七宝山、南官庄、李家坡3个找矿预测区的潜力,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贵州黔东南州从江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过渡带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矿床赋存于青白口系甲路组(qbj)和乌叶组(qbw)的浅变质沉积岩中,受近南北向宰便区域断层f1和近东西向f2断层控制,矿体产在f2断裂破碎带内。区内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超基性、基性和酸性岩浆广泛发育,以摩天岭花岗岩为规模最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密切,铜多金属矿床就产于那哥、加榜辉绿岩旁。热液矿物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并有部分变质水参与,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暗示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矿石、地层及岩体pb同位素组成表明那哥、加榜基性侵入岩和赋矿变质沉积岩地层均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综合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应为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的层间因推覆-滑覆构造引起的扩容空间内,矿体走向延长超过3000m,倾向延伸超过2200m,最大真厚度达250m。除了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是主要矿体类型外,矿区角岩型钼铜矿体与斑岩型钼铜矿体已经初具规模。角岩型矿体主要呈筒状分布于0~40线矽卡岩型矿体上部的角岩中,平面面积约0.8km2,矿体垂向最大延伸超过800m;斑岩型矿体已初见端倪,基本位于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但也有部分穿切矽卡岩型矿体。矿床中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为浸染-细脉状,结构特征以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矿石中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石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18~10ma之间,与青藏高原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玛矿区矽卡岩是由斑岩结晶分异过程中分泌出的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文章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提出该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位于内蒙-兴安造山带西段之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内,哲斯敖包复向斜南翼,受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变质岩系控制.该矿区矿化体赋存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三岩段(p1d3)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体为含铜石英脉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共圈定7个铜矿体,矿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北北东向,倾角43~75°.铜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有分支现象,厚度变化小,属稳定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床的矿体地质、矿物成分、矿物嵌布及围岩蚀变特征,认为铜矿成矿与变质岩系、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约为93ma,银矿化年龄约为75ma。矿石硫可能源于花岗岩,但不能排除源于弱沉积围岩的可能性;矿石、花岗岩和弱变质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铅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源于下地壳。
毛登锡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锡林浩特市北东约50km处。该矿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查明的中型锡铜矿床。刘玉强(刘玉强,1996a;1996b)就毛登矿区矿化分带性,基础矿床地质进行了讨论,王耀武(王耀武等,1996)等人就毛登矿区火山-侵入杂岩(即本文所称火山角砾熔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予以了讨论。笔者近几年多次在毛登矿区进行科研工作发现,在毛登矿区内岩石类型复杂,但与矿化有关的岩石主要为矿区东侧的花岗斑岩和火山角砾熔岩。本文就
矿区位于广东省紫金县南部,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依据矿体产状及其矿体形态的区别本区分为锡山寨矿段和大旗山矿段,锡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薄脉状、零星细脉状,矿床类型为锡石硅酸盐脉锡矿。金属矿物为锡石、黑钨矿、毒砂、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成矿区中铜厂矿田的典型代表.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气成热液期和改造热液期.改造热液期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特别是产于闪长岩体中北东向的片理化带的cu-au-(co)石英-碳酸盐矿体.金属矿化出现水平分带现象:从东到西大致依次出现cu、co-cu(au)、cu、au-au矿化和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矿物发育4种类型的包裹体: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液相co_2多相包裹体,以前两者包裹体最为发育:中低温、中压、中等氧逸度和近中性的成矿流体条件有利于热液改造型矿床的形成:成矿流体来源于改造水和岩浆水及变质水.从改造热液期的早阶段到晚阶段.改造水越来越占优势.该矿床为中低温改造型热液矿床。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胜利屯开展了找矿工作,在地表共圈定多条以ag,cu为主的矿(化)体。各矿(化)体均产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钻孔中各类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ag,cu等元素在花岗闪长岩中较其它岩类富集,在破碎带中最为富集,初步认为该矿床属构造破碎带热液蚀变型银铜多金属矿床。
阐述了下玉兴-五里营铜及多金属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地质特征。全面总结了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对该地区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分析四川省板块构造演化入手,阐述四川省花岗岩建造的形成、时空分布、岩石组合特征、含矿种类,提示在花岗岩建造中寻找非金属矿的方向。
丹玉金铜多金属矿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间缝合带,缝合带内广泛出现有石炭—二叠系为主体的构造岩块,部分地段出现混杂岩和蛇绿岩混杂岩。
职位:工程质量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