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采用溶液法原位制备了氧化亚铜/多壁碳纳米管(Cu_2O/MWNTs)超细复合球.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差热分析(DSC)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形貌分析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嵌镶在Cu_2O球中;相比于同粒径纯Cu_2O球,复合球的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复合球使高氯酸铵(AP)的高温分解温度进一步降低了11.5℃.另外,对复合球的形貌影响因素及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明胶是复合物成球的关键,而聚乙二醇影响复合球粒径的均匀性.
采用溶液法原位制备了氧化亚铜内嵌碳纳米管(cu2o/mwnts)复合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光度分析仪对复合球进行了形貌分析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嵌镶在cu2o球内部;比较了cu2o和氧化亚铜内嵌碳纳米管(cu2o/mwnts)复合球对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效果,cu2o复合球对对硝基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高出氧化亚铜10%左右.
报道了一种利用氨水作为助剂,无需表面活性剂为模板,采用微波技术,2min一步合成cu2o/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亚微米复合球的新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成本低、快速、高效,可以推广至其他过渡金属/mwcnts复合球体系.谱学表征(xrd,sem,tem,dsc等)研究表明,氨水是控制cu2o/mwcnts亚微米复合球形成的关键,既是球状体形成的引导剂,又是cu2o和mwcnts在分子水平上结合的"粘合剂";cu2o/mwcnts亚微米复合球能高效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降低其高温热分解温度至326.5℃,较纯高氯酸铵的高温热分解温度下降了63.8℃,比纯mwcnts及纳米cu2o促进的高氯酸铵高温热分解温度分别降低了47.1和5.7℃;且热分解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其促进高氯酸铵表观分解放热量增至为纯高氯酸铵的1.3倍.cu2o/mwcnts亚微米复合球的高催化活性可能源于纳米cu2o和mwcnts的协同催化作用.
将酸化处理以后的碳纳米管(cnts)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定向cnts/hdpe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相态结构、流变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模量,但同时却降低了材料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cnts在hdpe基体中有了较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cnts的加入对复合材料流变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加入少量的cnts可以使复合材料体系的表观粘度降低,有利于hdpe加工性能的改善;cnts加入后,hdpe的熔融温度和结晶熔融焓均有所下降。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研究单位用单层碳纳米管(筒状碳原子)与铜复合,制得密度小于铜、金的复合物。制取工艺:基板上的单层碳纳米管在含铜离子的有机溶液中慢慢通过,再在与铜亲和力强的水溶液中电镀,这种复合材料每cm2可通入6亿安培电流,电流容量为金和铜的100倍。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填料,氟碳树脂为成膜物质,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耐腐蚀涂料,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测定了碳纳米管的临界浓度,研究了碳纳米管的掺量对涂层自清洁性能、物理性能及耐化学品性能的影响。
报道了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修饰聚丙烯酸(分子量为500~1000)作为亲水层,改善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减少碳管自身团聚,顺利实现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铜。同时也考察了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镀层的影响,确定中性条件在碳纳米管表面镀铜的最佳条件。
采用熔融混炼的方法制备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p/mwnts)。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与mwnts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mwnts含量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并发现mwnts含量为3%时为复合材料的导电阈值。又通过对试样作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复合材料电性能变化的原因。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活性聚合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接枝丙烯酸丁酯聚合物(pba),并以此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成功地将pba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对pp/mwnt复合材料电性能研究表明,mwnt-pba的添加比mwnt-cooh更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电阻率。mwnt-pba的加入可使pp从绝缘材料转变为抗静电材料。mwnt-pba和mwnt-cooh加入pp都能提高材料的电性能,而mwnt-pba比mwnt-cooh的作用更加明显。
基于cds良好的光学性质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优异的电子学性质,制备了纳米cds/swcnt复合材料和纳米cds/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swcnt复合材料,并利用日光灯光源模拟太阳光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结果表明,纳米cds/swcnt复合材料呈现显著的负光电导现象,而纳米cds/pei-swcnt复合材料呈现强烈的正光电导现象.用电子转移理论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两样品在大角度弯折的情况下,光电性质均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纳米cds/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光电领域,尤其是新兴的柔性光电子学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首先采用颗粒复合法(pcs,particlecompositesystem)对cu-碳纳米管(cnt)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cnt镶嵌或包覆于较软微米cu颗粒表面的复合粉,其形貌近似球形,然后将复合粉通过sps烧结工艺制备成cu-2%(质量分数)cnt复合材料。通过硬度测试、密度测试、sem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pcs处理时间对cu-2%cnt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粉后的复合材料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pcs处理时间的延长,复合粉末粒径不断减小,在40min以后,随时间的延长,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与纯cu相比,经pcs处理后制备的cu-2%cnt复合材料硬度有26%~34%的提高,与普通混粉24h相比提高了20%~26%;cnt在铜基体中呈连通的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7%以上。
电子器件为了增加功能和缩小体积,不断地往小型化发展。所用布线也越来越细。碳纳米管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将一层石墨的碳二维层,制成筒状,成为直径为数rim到数+nm的圆筒状碳材料。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山田健朗采用有机系铜镀液,进行电解镀,使碳纳米结构体内部析出铜核子,再在氢气氛下还原处理,最后用水溶性镀铜也进行第二阶段镀铜,这样就可以在碳纳米管内部以及碳纳米管之间都镀上铜,
制备了丙烯酸锌树脂,对无氧化亚铜自抛光防污涂料的配方及防污性能、电化学性能、配套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工作,表明该无氧化亚铜自抛光防污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底面漆配套性能等。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钒酸铋(bivo_4)和多壁碳纳米管/钒酸铋(mwcnts/bivo_4)复合材料,用xrd、sem-edx、drs等技术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材料降解亚甲基蓝溶液(mb)的光催化性能。当掺杂mwcnts后,增强了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减小了催化剂的带隙宽度,有利于提高bivo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实验表明,质量含量为10%mwcnts/bivo_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可见光照射3h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达91.8%,与纯bivo_4相比,其光降解率约提高了近1倍。
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有机化处理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的含量、温度、频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均下降,最显著情况分别下降了2、3个数量级;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温度为180℃、cnts含量为1.0%和2.0%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分别为1660和2608;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大趋势随cnts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变化幅度增大,频率在105.5~109hz范围内复合材料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效能,随着频率的增大,其电磁屏蔽效果急剧减小,109hz以上几乎没有电磁屏蔽效果。
碳纳米管从物理和化学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汽车防护零件到修饰电机,从氢气的储存到微波吸收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碳纳米管的发现是材料学,工程制备的一个优秀成果。本文从碳纳米管的发现,到对它的简介,特性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它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活性聚合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接枝丙烯酸丁酯聚合物(pba),并以此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成功地将pba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mwnt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聚合物的碳纳米管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了pp的耐热性。mwnt-pba和mwnt-cooh加入pp都能提高材料的性能,而mwnt-pba比mwnt-cooh的作用更加明显。
碳纳米管是一种一材多能和一材多用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尼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超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可望用于汽车、飞行器制造、电子机械等领域。对尼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性能和应用进行综述。
日本大阪大学与北海道大学共同研制成功碳纳米管(cnt)均匀分散的纯海棉钛复合材料,在该材料中添加了0.35%(质量)的cnt,从而制得了抗拉强度高达930mpa的复合材料。首先将cnt置入含有界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采取超声波振动搅拌并使cnt分散。海棉钛粉经过这种水溶液浸渍后取出,经热处理除去水分和界面活性剂后制成烧结体并挤压成材。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尼龙6(pa6)/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散和界面情况等进行了表征。添加质量分数2%cnts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25%,继续加大cnts用量,强度有所降低。sem表明cnts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良好。研究了cnts用混合酸修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raman光谱显示,在复合材料中,cnts各特征谱峰向高波数位移。
采用电沉积法在铝基体上制备了镍一碳纳米管复合镀层,探讨了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电流密度、搅拌速率、温度、电镀时间等因素对镀层碳纳米管含量和厚度的影响,得出制备镍一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碳纳米管质量浓度4g/l,电流密度8a/dm2,搅拌速率440r/min,温度40℃,沉积时间40rain。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比较了不同镀层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与纯镍镀层相比,镍一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晶粒尺寸更小,表面更粗糙,耐腐蚀性更好。
在nh4f体系和hf体系中制备了碳纳米管;研究了阳极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对碳纳米管生长、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h4f体系中;随着氧化电压的升高;形成的碳纳米管的管长不断增大;排列也更加致密;生长方向逐渐从部分垂直于基底转化为全部垂直于基底;hf体系中;三种氧化电压下的纳米管都较为细密;没有出现类似的竹节结构;相同氧化时间下的纳米管也更长;无论是nh4f体系还是hf体系;氧化电压为30v时制备的纳米管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
用聚四氟乙烯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氟化改性,制备了氟化碳纳米管(f-cnts),并采用超声分散法和模具浇注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f-cnts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f-cnts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f-cnts在丙酮中的分散情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f-cnts对ep/f-cnts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ts表面生成了c—f键,成功地制备了f-cnts,使cnts之间的缠结团聚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cnts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当f-cnts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分别为25.90kj/m2、128.3mpa。
职位:机电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