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隧道 /地下工程 收稿日期 : 2010 01 20 作者简介 :汶文钊 ( 1970 ), 男 , 高级工 程师 , 1995年毕业 于西 安矿 业 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溶洞施工技术 汶文钊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 西安 710054) 摘 要:宜万铁路是铁 路岩 溶隧道 施工 的宝库 ,云雾山 隧道 是 宜万铁路的八大风险隧道之一 ,施工中 采用多方位 立体式的 岩 溶溶洞探测手段 ,在探 明溶洞 的基础 上, 严格遵 循 以疏 为主 , 堵排结合 ,因地制宜 ,综合治 理 的原则 , 选 择合理 科学 的溶 洞 处理方法 ,根据岩溶溶 洞的 发育规 模及 特征 , 采用 预先 处理 施 工技术或者溶腔揭示后的施工处理技术 , 降低和排 除岩溶隧 道 溶洞的施 工风险 ,确保了施工安全和 工期 。云雾山 隧道采用 了 多种岩溶溶洞的处理技术
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溶洞施工技术——宜万铁路是铁路岩溶隧道施工的宝库,云雾山隧道是宜万铁路的八大风险隧道之一,施工中采用多方位立体式的岩溶溶洞探测手段.在探明溶洞的基础上,严格遵循“以疏为主,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科学的...
介绍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溶腔段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在先行施工了右侧正洞的情况下,通过在右洞侧加固中导洞顶部岩体,分段开挖余下半边中导洞,对中墙顶部采用工字钢架支顶和喷射混凝土回填中墙顶部空隙,完成先进洞的二衬后,再进行后进洞的开挖、初衬和二衬,成功完成了该段双连拱隧道施工。
遂渝高速公路云雾山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浅埋段等多种不良地质段,采用新奥法施工。针对不良地质条件,采用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钢支撑应力、围岩内变位等多种监测手段,对围岩的应力变化、收敛情况,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进行预测和反馈,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结合野三关隧道进口段创造了铁路史上独头掘进达8055m的纪录,施工过程中一直保持均衡、高效的施工实践;介绍长大隧道从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设备配置及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几个方面内容,对长大隧道独头快速掘进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是典型的特大填充型溶腔隧道,也是全线八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本文结合此隧道施工过程,主要论述了如何采取安全措施穿越特大填充、半填充型溶腔施工技术,主要施工方案采用超前5~8m范围帷幕预注浆加固技术。
近年来,gps定位技术以其自身独特而强大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程实际量测。以云雾山隧道施工控制量测为例,分析gps在施工控制量测应用中的量测布控思路、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和gps数据的内业处理过程等关键环节的作用,可以体现gps比常规控制量测具有的更大的优越性和适应性。
铁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摘要:双连拱隧道在目前铁路建设中不很常见,本文对铁路双连拱车站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不 同于普通隧道的关键部位总结出几点施工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优化施工方案中隔墙保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防排水处 理二次衬砌 1、前言: 宜万铁路白云山隧道全长6827米,我公司承建进口段工程。隧道进口段1253米属车溪车 站段,车站设置在隧道内,其中705米为四线双连拱隧道,182米为双线大跨隧道,366米 为分岔燕尾段隧道。本文主要介绍四线双连拱隧道的施工经验,双连拱隧道是相对于分离式 隧道而言的,是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用中隔墙分开的并体连拱隧道。它占用土地少,在铁路 建设中适用于地形变化较大和土地资源匮乏的山岭地区修建小型车站,由于施工工序复杂, 所需建设工期相对较长,故除必要时设置隧道内车站,在中长隧道中极少采用,由我
结合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阐述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施工要领,介绍了防排水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创新技术措施。通过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引入防排结合的防水方法,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
结合云雾山隧道在掘进开挖的过程中发生的突泥地质灾害,对隧道实际开挖揭露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隧道围岩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施工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隧道和周边地区地下水发育情况以及施工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是直接影响云雾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果的四个主要工程地质控制因素,采取了切合实际的工程手段来防治突泥灾害的发生。
文章介绍了宜万铁路\"八大风险隧道\"之一的云雾山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利用各种预测、预报技术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支护的各项参数,进行富水溶腔处理,既保证了施工安全,也加快了施工工期。
本文以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为例浅谈高风险隧道tsp和超前钻孔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运用。云雾山隧道长6640m,隧道最大埋深800多米,存在岩溶、突泥突水、断层破碎带、硬岩岩爆、软岩变形、瓦斯等不良地质问题,施工过程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本隧道采用tsp203、地质雷达、超前钻孔、红外探水等多种手段进行预测预报,成功预报多次不良地质,及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简要介绍tsp及超前钻孔相结合成功预报不良地质,并采取动态设计理论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指导施工,供同行借鉴。
要将gps测量技术应用于长大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实际施工中,要解决gps网的网型设计和如何进行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可用于施工的测量成果。
[收稿日期] 2009-10-29 [作者简介] 申志军(1971-),男,河南开封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隧道建设管理和施工工作;e-mail:wkexsd@126.com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施工地质技术 申志军 (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 以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施工地质技术实践为例,介绍了施工地质作为工程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探 在施工阶段的延续,用以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勘察阶段所没有或不能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施工地质以超前 地质预测预报为主体,以规避大型施工地质灾害为目的,在施工阶段针对可能发生的隧道围岩变更;可能存 在的溶腔、断层构造、地下暗河的预测预报;可能引发的水文环境地质问题;工程竣工以后可能存在的隐伏地 质病害等,在隧道施工环境条件下为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综 合工
以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施工地质技术实践为例,介绍了施工地质作为工程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探在施工阶段的延续,用以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勘察阶段所没有或不能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施工地质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主体,以规避大型施工地质灾害为目的,在施工阶段针对可能发生的隧道围岩变更;可能存在的溶腔、断层构造、地下暗河的预测预报;可能引发的水文环境地质问题;工程竣工以后可能存在的隐伏地质病害等,在隧道施工环境条件下为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综合工程地质工作。施工地质包括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水文观测和隧道周边及隧底隐伏岩溶探查。
1、工程概况<br>宜万铁路(宜昌至万州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止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全长376.99km。其中正线桥隧总长278.82km,占线路总长74%。宜万铁路地处云贵高原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接合部。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全线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极其复杂,不仅地质条件差,而且控制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工程风险大。
云雾山隧道是湖北省拟建铁路宜万线中的特大型隧道之一,本文根据云雾山区地质背景,详细论述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现状,对隧道形成后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进行了分析论述。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高压富水断层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f11断层施工,对冻结法、泄能降压法、注浆加固堵水法等施工方法进行比选;经过科研实践总结,优化方案为分水降压和信息化跟踪注浆组合工法,采用泄水洞或平导等附属洞室突水后作为分水降...
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软岩挤压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作者:郑游 作者单位: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刊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technologyofsme 年,卷(期):2010(22) 参考文献(4条) 1.徐林生.李永林.程崇国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裂类型与等级的判定2002(2) 2.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2000(1) 3.刘志春.孙明磊.贾晓云.朱永全乌鞘岭隧道f4~f7断层区段压力、应力实测与分析2006(2) 4.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问题研究20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qykj201022210.aspx
职位:化工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