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水处理试题
一、单选题: 1.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缓冲 PH值范围是(A)。(A)8~11;(B) 4~6;(C)5~7;(D)11~13。 2新的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应置于蒸馏水中浸泡( C)h。(A)4; (B)8;(C)24;(D)12。 3阳床失效后,最先穿透树脂层的阳离子是 (C)。(A)Fe3+;(B)Ca2+; (C)Na+;(D)Mg2+。 4 .水中氯离子必须在 (B)溶液中测定。(A)酸性;(B)中性;(C) 碱性;( D)弱酸性。 5.氯的杀菌能力受水的( B)影响较大。( A)PH值;( B)碱度; (C)温度;( D)含盐量。 6.离子交换树脂的 (A)是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的基础。 (A) 可逆性;( B)再生性;( C)酸碱性;( D)选择性。 7.循环式冷却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将使 (A)析出。(A)CaCO3; (B)CaSO4;(C)CaCL2;(D)Ca(
电厂水处理论文-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厂水处理论文 - 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 :膜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实用性技术 ,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是反渗透膜 ,这是一 种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具有选择性半透性质的薄膜。 文章介绍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 应用案例。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电厂水处理 ;反渗透膜 膜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和实用性的技术 ,美国官方文件曾指出 :“目前 ,没有一种技术 能像膜技术这么广泛地被应用” 。目前 ,膜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引起人们重视和广泛应用。 在水处理中 ,膜技术通常是指反渗透 (RO)、纳滤 (NF)、超滤 (UF)、微滤 (MF) 和电除盐 (Electrodeionization ,EDI)等技术。我国膜技术应用于电厂水处理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 代末到 80 年代初 ,在消化吸收之后 ,其突出的优点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它不需酸、碱 ,操作 方便 ,出水水质好 ,性能
电厂水处理调试技术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登录注册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电厂水处理调试技术 更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