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监理 >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头条推荐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2024.05.27

精品文献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格式:pdf

大小:10KB

页数: 10页

评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节 能 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专业执行各专业的节能要求,作好节 能设计和节能设备的选用,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 , 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辨证关系 . 一、设计依据 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7107-2002); 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5.国家、本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 二、建筑热工设计 项目所在地区为寒冷 ( IIA)区;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为 A 级。 (一)寒冷地区传热限值: 屋面传热系数限值: ≤ 0.55 W/(m2.K) 外墙传热系数限值: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格式:pdf

大小:7KB

页数: 3页

评分:

1. 变电站节能措施 1.1 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 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 针对建筑自 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 (如外界气流、雨水、 湖泊和绿化、地形等 )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 筑设备的依赖。 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合理选择建筑的地 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主要方法为: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 植被、水面、假山、围墙 );合理设计建筑形体 (包括建筑整体体量和建 筑朝向的确定 ),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 ;合理的建筑形体设计是充分利 用建筑室外微环境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的关键部分, 主要通过建筑 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得以实现。 建 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部分:①外墙 ;②屋顶 ;③门窗。 1.2 建筑围护及屋面结构节能措施 常规变电站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为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屋面 为

热门知识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精华知识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最新知识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专题概述

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登录注册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节能设计专篇2009版 更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