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造价 >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头条推荐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2024.06.15

精品文献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格式:pdf

大小:163KB

评分:

目的探讨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方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髋臼后壁骨折57例。手术全部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骨折复位后均采用2块平行重建钢板固定,其中靠近臼缘的一块钢板,且尽量与臼缘弧度一致;另一块钢板与前一钢板平行,位于后壁应力集中区。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tta的X线评估复位标准和改良的d’Aubigné和Postel的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结果评估。57例中X线评估优43例,良10例,一般4例;临床结果优45例,良8例,一般2例,差2例。患者性别、髋关节脱位、边缘压缩骨折、骨折粉碎情况与临床结果无明显相关性,骨折复位差、严重异位骨化和股骨头坏死与临床结果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是一个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固定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预后佳,将会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方法。

基于圈-点-柱理论的髋臼非骨水泥固定重建 基于圈-点-柱理论的髋臼非骨水泥固定重建

基于圈-点-柱理论的髋臼非骨水泥固定重建

格式:pdf

大小:49KB

页数: 2页

评分:

髋臼非骨水泥固定重建的初始稳定性来自"圈固定"或"3点固定",而髋臼的前、后柱尤其是后柱的完整性对于固定点的支撑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一理念被称为髋臼重建的圈-点-柱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一、大臼杯是髋臼非骨水泥固定重建的基石使用大臼杯可以解决多数术者在人工髋关节翻修中所面临的多数髋臼重建问题。髋臼重建的难度取决于髋臼骨缺损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使用大臼

热门知识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精华知识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最新知识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专题概述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登录注册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 更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