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结合大面积超载的应力传递特性,提出了用低位真空预压的方法模拟大面积超载作用下桩基的负摩阻力问题。对3×3群桩的负摩阻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土体的分层沉降特性,阐述了不同位置桩基负摩阻力发挥特性,进一步对比讨论了中性点位置的时间效应;结合其他学者的成果,对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位真空预压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大面积超载作用下深层土体的固结特性;桩土差异沉降为5 mm时,桩基负摩阻力已发挥80%~90%;角桩的负摩阻力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中性点位置逐渐下移并趋于稳定,中心桩的中性点最高,角桩最低。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为妥善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引起的桩基承载力下降问题,以消除桩周黄土湿陷性为出发点进行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采用非传统的特殊浸水方式分别对混凝土灌注桩、微型钢管砂浆复合桩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顶受荷时采用注水孔与试坑相结合浸水量较大,浸水段桩侧以负摩阻力为主,最大值达319.62kpa,局部出现正摩阻力;成桩过程中采用泥浆循环浸水量较小,桩周土体在桩顶受荷前完成部分湿陷,受荷后桩侧以正摩阻力为主,局部出现负摩阻力,且数值较小,最大值为32kpa;特殊浸水条件下桩周土体沿桩身分段湿陷,桩侧出现多个负摩阻力峰值及中性点,正、负摩阻力交错分布;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受浸水方式、加载方式、浸水固结时间的综合影响,建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桩周土体预先进行微量浸水,消除部分黄土湿陷,以避免由于地下水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桩基承载力下降。
为妥善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引起的桩基承载力下降问题,以消除桩周黄土湿陷性为出发点进行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采用非传统的特殊浸水方式分别对混凝土灌注桩、微型钢管砂浆复合桩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顶受荷时采用注水孔与试坑相结合浸水量较大,浸水段桩侧以负摩阻力为主,最大值达319.62kpa,局部出现正摩阻力;成桩过程中采用泥浆循环浸水量较小,桩周土体在桩顶受荷前完成部分湿陷,受荷后桩侧以正摩阻力为主,局部出现负摩阻力,且数值较小,最大值为32kpa;特殊浸水条件下桩周土体沿桩身分段湿陷,桩侧出现多个负摩阻力峰值及中性点,正、负摩阻力交错分布;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受浸水方式、加载方式、浸水固结时间的综合影响,建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桩周土体预先进行微量浸水,消除部分黄土湿陷,以避免由于地下水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桩基承载力下降.
填海工程桩基负摩阻力试验研究——通过对填海工程试桩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到了轴力和桩侧负摩阻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研究了桩侧负摩阻力发挥的特性,验证了桩一土接触面的被动负向相对位移是负摩阻力产生的直接原因,说明一般填海工程中需要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的...
在太阳辐射热的条件下,考虑冻土工程性质的变化,进行室内冻土与混凝土圆柱间负摩擦力试验,分析负摩擦力fn与土融沉量s变化关系fn=f(s),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负摩擦力fn与土融沉量s的时程关系曲线及两者变化关系和含水量对负摩擦力fn、融沉量s的影响。计算活动层的融沉及负摩擦力的发展对桩基承载力衰减影响,即夏季冻土融化时,正融土中桩的承载能力衰减了8%左右。
随城市用地紧张,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逐步向山地填土区等不良地质条件地区的转移,但针对不同填土层处理的工程问题却未得到有效研究。通过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测得基桩负摩阻力、桩端阻力及桩周土沉降情况;并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的基桩摩阻力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随填土层厚度增加,基桩负摩阻力增大,中性点位置下移,但其在填土层中的位置相应上移。
沿海地区主要通过吹填淤泥及泥沙进行围垦,由于吹填区域土质较差,淤泥软弱土层较厚,在后期填土作用下,土体会产生很大的固结沉降,易对桥梁基础产生较大的负摩阻力,降低基桩承载力,增加桥梁的沉降位移。结合台州湾大桥工程建设,选取三根基桩进行大面积堆载下桥梁基桩负摩阻力试验,研究沿海吹填区域后期填土对桥梁基桩负摩阻力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理论方法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堆载高度达到4m高度,堆载面积为24m×16m时,负摩阻力总和达到2687kn左右,中性点深度约为29.5m,约为0.36倍桩长;负摩阻力的发展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规范法计算出的负摩阻力总和计算结果比实测结果偏大,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
随城市用地紧张,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逐步向山地填土区等不良地质条件地区的转移,但针对不同填土层处理的工程问题却未得到有效研究。通过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测得基桩负摩阻力、桩端阻力及桩周土沉降情况;并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的基桩摩阻力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随填土层厚度增加,基桩负摩阻力增大,中性点位置下移,但其在填土层中的位置相应上移。
随城市用地紧张,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逐步向山地填土区等不良地质条件地区的转移,但针对不同填土层处理的工程问题却未得到有效研究.通过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测得基桩负摩阻力、桩端阻力及桩周土沉降情况;并对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的基桩摩阻力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填土层厚度情况下的基桩负摩阻力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随填土层厚度增加,基桩负摩阻力增大,中性点位置下移,但其在填土层中的位置相应上移.
研究目的:桩侧负摩阻力对桩产生下拽力,导致基桩沉降增大,竖向抗压承载安全等级降低,甚至造成桩体破坏。为分析不同桩端下卧层(黄土和粗砂)对基桩沉降和负摩阻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两种下卧层情况下桩体、桩周土变形及桩身轴力分布的差异,明确基桩中性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并给出建议值。研究结论:(1)下卧层对桩周土沉降的影响较小,但对桩身沉降的影响较大,相同堆载等级下粗砂下卧层的中性点位置明显低于黄土下卧层;(2)两种下卧层的桩身轴力都随堆载等级的增大而增大,但粗砂下卧层的下拉荷载和桩端反力明显大于黄土下卧层;(3)两种下卧层情况下,依据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峰值轴力确定的中性点位置基本一致;(4)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桩端下卧层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尽量减小基桩负摩阻力,充分发挥基桩的承载性能;(5)建议黄土下卧层中性点位置取0.51l~0.6l,粗砂下卧层可取0.6l~0.8l;(6)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堆载条件下桩基中性点的确定及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桩基工程中,因负摩阻力问题造成工程事故屡有发生,负摩阻力问题相关研究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简要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现今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桩身在回填土中的钻孔灌注桩负摩阻力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用安装在灌注桩桩身的kl型钢筋计测值推求桩身平均摩阻力的方法。常规静载试验过程中发现基桩不可能产生负摩阻力。从长期观测的钢筋计测值推求桩身摩阻力成果看:在0.2~0.4的桩长范围内的上部桩...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的地质条件,三门峡至灵宝段桥梁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数多且桩较长,桩基穿过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粉细砂层、圆砾土等,为合理确定桩侧摩阻力、桩基承载力等,很有必要进行桩基摩阻力试验研究。试桩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实测得到各试桩的q~s曲线,进而导出桩身轴力、桩周摩阻力、端阻力变化以及在极限承载力下各土层对桩的摩阻力和端阻力等。实验结果表明,各桩桩身轴力均随桩的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反映出摩擦桩的特征;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呈"单峰状";在极限荷载下,试桩端承力仅占桩顶荷载的2.1%~8.1%。通过该实验,不仅优化了郑西客运专线桥梁基础设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类似场地中的桩基设计提供了参考。
第23卷第2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2):256~260 2004年1月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jan.,2003 2003年5月24日收到初稿,2003年6月5日收到修改稿。 作者吉林简介:男,1962年生,博士,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现任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跨径桥梁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润扬大桥锚碇基岩摩阻力试验研究 吉林1眭峰 1 王保田 2 (1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南京210001)(2河海大学南京210098) 摘要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剪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润扬大桥南北锚碇基底基岩-混凝土胶结面的强度,并根据试验 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整个锚碇范围内基底摩阻力情况
震陷是地基基础的主要震害形式,黄土震陷是黄土地震灾害的重要类型。目前,对黄土震陷的时域发展过程了解甚少,黄土震陷与土体结构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尚属空白,黄土场地震陷引发的桩基负摩阻力的基本特征仍待研究。黄土震陷相关研究的难点在于实际震例太少,现场试验是解决这一缺陷的有效手段,然而与此有关的现场试验研究工作或成果,鲜有文献报道。本文以微差爆破激发的场地强震动为基础,实施针对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研究。结合现场试验和与之配套的室内动三轴试验等数据,开展爆破模拟地震动作用下黄土场地地面运动特征、黄土震陷的场地分布特征与时域发展规律、黄土震陷数学统计模型与概率性预测方法、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衍生特征与生成机制等诸项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介绍以龙穴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原位测试、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面积吹填及堆载场地桩的工作性状,分析桩基负摩阻力的机理、预测桩身负摩阻力发展趋势,提出近似计算公式并与规范公式进行比较。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1 4.2桩基 4.2.1桩基类型及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依据勘察结果分析,本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 陷量的计算值为120.5-151.6mm)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湿陷性土 层为②、③、④、⑤层,湿陷土层厚度为10-15m,湿陷最大深度17m (3#井)。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第⑦层黄土状粉土属中密-密实状态, 具低-中压缩性,不具湿陷性,平均层厚4.0m,可做为桩端持力层。 4.2.2桩基参数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 规范》(jgj94-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中 的有关规定,结合地区经验,饱和状态下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或极 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桩端阻力特征值qpa(或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建议采用下列估算值:
本文结合实例工程的基础设计,总结了钻孔灌注嵌岩桩基在考虑欠固结土层负摩阻力影响下,按地质勘察参数和规范要求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桩基实际承载力可能存在的差别,提出通过破坏性试桩和设置桩身测力装置的方法,检测桩基的实际承载能力,并结合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判别,确定欠固结土层对桩基的影响参数。实际工程桩基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桩基承载力控制指标,在保证基础安全的前提下,能设计出结构合理、经济性较好的桩基基础。
职位:造价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