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受限、县域间竞争力增强的严峻形势,但是同样面临更加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看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将陆续出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另外,我县已经成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在绿色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上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市政府出台了扩权强县的具体意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们还应该看到,“两高一铁”即将建成通车,“本桓”铁路也将开工建设,长期以来影响我县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即将解决;此外,辽西北供水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热电联产、“本桓集”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有望开工建设,将对桓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十二五”时期是桓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奋斗五年,全力将桓仁推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为主要任务,坚持四大发展战略和四项基本县策,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桓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3亿元,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2.6亿元,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759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7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34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650元,年均增长16%。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保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全省县(市)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县(市)中位次前移、跻身中游水平,生态和社会事业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努力打造新兴口岸城市。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三项核心工作:以建设“五女山新城”为核心,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以建设“世界冰酒之都”为核心,打造“中国波尔多”;以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中国生态经济强县”。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创新实干,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桓仁发展战略和基本县策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总量扩张、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6.3亿元,同比增长2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95亿元,同比增长26.1%;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亿元,同比增长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200元,同比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540元,同比增长16%。

为完成上述目标,201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做大县域经济总量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下放事权和财权,保证园区管理体制顺畅。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北江园区定位为发展医药食品产业,重点推进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南江园区定位为发展新型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方解石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西江园区定位为发展城市服务业,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金融等服务产业。大力推进园区形象建设。北江园区要完成五女新城二期工程,全面实现“五通一平”,收储土地1000亩,入驻企业15个;南江园区要达到“五通”标准,入驻企业10个;西江园区要陆续建设基础设施,收储土地2100亩,开工建设西江新城、物流产业园和东北药材市场。同时,谋划建设八里甸子工业集中区,发展原材料加工产业,重点推进煤炭加工产业形成规模。

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2011年,确保新建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30个以上,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在绿色能源业上,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抽水蓄能电站年内开工。在现代制药业上,推进好护士保健品、恒宝药业、百草堂药业、森涛山参粉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在绿色和有机食品业上,开工建设张裕系列葡萄酒开发、长白仙子野生植物油生产线、天源叶黄素提取等项目。在原材料及机械零部件加工业上,开工建设金川铁矿生产线、二棚甸子特钢铸造、金恒曲轴机械加工生产线、沈阳隆达节能环保设备生产线等项目。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工建设电子工业园二期工程,建设LED节能照明系列产品生产线;加快推进方解石造纸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

切实提高工业运行质量。以实施工业“五项工程”为突破口,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现有企业扩大规模。着力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机制、融资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抓好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推进金恒曲轴等11个试生产项目投产达效,确保电子工业园等15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加大企业调度和扶持力度,推动宇丰电工层压木等7个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强化企业经营与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提升现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以推进旅游发展为核心,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推进旅游企业市场化进程。实施五女山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重点景区扩大对外合作,引进知名企业经营开发,增强景区发展活力。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推进八卦城恢复重建、大川温泉休闲度假区、将军墓景区、云峰山滑雪场等项目尽早开工,力争在解决旅游半年闲问题上实现突破;完成王朝五女山冰酒庄建设,开工建设高句丽景观园、龙翔岛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形成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沿环湖公路发展葡萄酒庄和酿酒葡萄产业基地,打造工农业旅游观光带。加大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力度。完成东明仿古木雕生产线、桂林艺坊、景观石开发等项目建设,开发木雕、草编、石雕和景观石等系列旅游工艺品,力争在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民族风情产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旅游服务和促销。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开工建设五星级宾馆,进一步完善现有景区基础设施,确保五女山游客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逐步解决旅游消费偏高问题。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树立大旅游理念,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策划包装,发展国际化商务型中高端客源市场,逐步打造商务型旅游集散地;同时,要继续在央视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和重点客源市场扩大宣传,打响品牌,做强旅游经济。

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和产品展示平台建设,完善城市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谋划建设桓仁历史博物馆、世界引水工程博物馆,开工建设盛东商贸配送中心,推进辽东建材市场投入运营。

以打造“世界冰酒之都”为目标,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大力实施葡萄酒产业工程,引进国内外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和酿酒企业知名品牌,发展以冰酒为主的系列葡萄酒产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体化,打造“世界冰酒之都”。2011年,扩建酿酒葡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筹建省级葡萄酒研发中心;建设葡萄酒庄或企业18个,发展酿酒葡萄基地2万亩,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5个。

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工程建设。2011年,发展干坚果经济林8万亩、药菜保护地6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3万亩;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力争商品鸭出栏达到1000万只;加大水产养殖放流量,推进集约化健康养殖,争取淡水鱼产量达到7000吨。快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规模。确保福润鸭业、汇川禽业投产达效,引进羽绒、饲料、兽药等关联企业;全力推进葡萄酒加工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逐步做大张裕冰酒酒庄、五女山米兰酒业、王城饮品、长白仙子、震瀚渔业等优势企业。

强化品牌创建及规范管理。争取“长白仙子”核桃油、“五女山”白冰葡萄酒、“黄金冰谷”冰葡萄酒、“王城”V8系列饮料等6个产品获得“辽宁名牌产品”称号;做好桓仁冰酒、桓仁山参等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市场监管和规范管理,强化品牌的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以打造“五女山新城”为载体,建设新兴宜居城市

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拉开城市道路骨架。续建长江大街,新建西江新城主干街路,完成中心城区珠江街、黄山路、佛顶山路等街路续建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开发建设西江新城,完成莲花湖公园、李满住广场、五女山火车站广场等公用设施建设,逐渐形成文化、体育、教育、商业等功能街区。加大商品房开发力度。加快新城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步伐,全力推进政府净地出让,开发商品房70万平方米,沿江、沿湖、沿主干道建设高档别墅100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区管道燃气、中心城区和西江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强化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完成长江大街两侧30米城市景观带建设。丰富城市品牌内涵。力争实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目标,争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华来镇、古城镇和拐磨子村、五里甸子村新市镇建设试点工作;新建和改造农村自来水管网10处,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恢复以群众生产生活为重点的水毁工程;开工建设浑江干流六河回水段治理、富尔江流域治理和米仓沟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木盂子变电所,新建和改造城乡电网输电线路100公里。

大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争取“本桓集”高速公路纳入省“十二五”规划,积极推进五女山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做好“两高一铁”服务和推进工作,力争桓仁段全面竣工;完成葡萄架岭隧道、骆驼岭隧道、西江大桥、浑江大桥扩建和“木通”线34公里路面大修工程,开工建设“本桓”铁路和环湖公路。

以加快对外开放为抓手,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抓好项目储备包装。紧紧抓住桓仁即将形成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结合资源深度开发和园区产业定位,包装项目,承接转移,争取扶持,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2011年,储备优势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招商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大力实施委托招商、主题招商、专业招商和概念招商,切实提高招商效率。2011年,力争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100亿元,出口创汇750万美元。

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协调服务,引进实力企业包装策划,推进五女山米兰酒业上市前期工作,实现多益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上市目标。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开创财税金融工作新局面

做强做实县乡财政。坚持做大主体财源、巩固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的思路,全力组织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促进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税收征管,强化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要加大经营力度,全力盘活国有资产,有效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增加财政收益。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网络,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切实增加信贷投放总量;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倾力打造融资平台,逐步解决“中小企业难贷款”和“银行贷款难”的“两难”问题。

以建设和谐桓仁为重点,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各类造林8万亩,完成节柴改灶1000铺、太阳能保温房7万平方米、“一池三改”1600户、大中型沼气池2处,建设秸秆固化厂1处,综合治理小流域9条。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大污染源减排力度,重点对城镇生活污水、工农业污染、机动车污染进行治理;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规范工作,有效遏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进一步繁荣社会事业。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开工建设民族文化中心,完成五女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高俭地山城维修保护工程;不断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产品开发,逐步做大文化产业。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以增强教育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一中塑胶运动场建设,逐步配齐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善办学和教学条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县医院、二棚甸子医院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创优工程。加强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14个;做好新一轮贫困户建房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继续推进社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保扩面,启动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就业培训3500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0500人,输出境内劳务3500人、国外劳务1950人。搞好全民健身运动,开工建设体育场,举办第十届全民运动会。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启动“国际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提升科技工作水平,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真开展统计工作,全力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应用。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与管理,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视发展妇女儿童及残疾人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条件。2011年,县政府继续投资建设十大民生工程:一是建设民族文化中心;二是建设体育场;三是启动城乡低保取暖救助工程;四是完成500户新一轮贫困户建房;五是实施5个乡镇、27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六是改造30个村的乡村巷道;七是新建和改造农村自来水管网10处;八是启动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九是新建二棚甸子医院;十是恢复以群众生产生活为重点的水毁工程。

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强化安全工作。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增强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行政许可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体系,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强化信访稳定。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和依法化解力度,积极解决合理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治安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保障,提高政府执政水平

坚持务实高效。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围绕抓工作落实、抓项目建设、抓行政执行力开展工作,形成“树正气、凭实干、讲团结、敢突破、齐参战”的良好氛围,建设务实政府和高效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坚持法治透明。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创优经济发展环境。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证政府决策公开、公正、透明。

坚持清正为民。要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三农”服务管理体制,增强服务能力。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善听民言、尊重民意、心系民生,实实在在为百姓排忧解难。要加强廉政建设,做到“为政一任、两袖清风”,建设清廉政府、诚信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能否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事关桓仁未来发展大局。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哈腰实干,为全面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桓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工作

  • OptiPlex 3080MT(I5-10500/8G/1T/Win10专业版/键鼠)
  • 13%
  •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警犬训练器材工作犬训练设施 犬训练器材

  • 壁厚3.0mm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作闸门

  • 16.8t/扇
  • t
  • 13%
  • 福建江天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作柜(带背)

  • 1800×760×810
  • 13%
  • 上海风耀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台面工作砧板

  • K-6636T-NA
  • 13%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GTC14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NKR55LLW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BJ1041QC4S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EQ1050T2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高度×冠幅)80×80cm 盆苗
  • 惠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工作任务分配系统

  • 需求调研、编制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单元测试
  • 1人日
  • 1
  • 开发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1
查看价格

诊断报告工作

  •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9-25
查看价格

2011钢化玻璃

  • 12mm
  • 100m²
  • 1
  • 信义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6-15
查看价格

电力电缆2011价格

  • NHYJV-4×70+1×35
  • 1km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4-04-09
查看价格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

“十一五”是桓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和“全民创业、教育移民、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四项基本县策,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这五年,是桓仁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五年。预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3.6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2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1亿元,是“十五”末的5.2倍,年均增长31.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73.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4倍,年均增长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2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600元,是“十五”末的2.1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500元,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7%。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这五年,是桓仁历史上社会进步最快的五年。文化建设日趋繁荣,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稳固有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这五年,是桓仁历史上发展环境变化最大的五年。交通条件实现突破,城市形象更加亮丽,人居环境全面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桓仁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事业尽展新貌,桓仁发展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发展经验,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汲取:

第一,坚持扩大开放,抢抓政策机遇,是桓仁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一批工业项目、知名品牌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落户桓仁,为桓仁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突出工业主导地位,鼓励全民创业,是桓仁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的根本保障。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工业的良好氛围,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第三,建设现代城市,打造宜居环境,是桓仁提升影响力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五年来,我们以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为目标,强化城市建设,创建城市品牌,县城建设与管理达到全省县级先进水平,为桓仁未来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优越的环境。

第四,强化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是桓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成为桓仁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

第五,弘扬“三自”精神,坚持团结奋进,是桓仁推进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五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自信、自力、自强”的桓仁精神,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开拓创新,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奋勇争先,形成了全社会团结实干、奋发向上的发展氛围,为桓仁超常发展蓄积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尾之年。一年来,县政府克服了严重洪涝灾害的影响,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五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45.4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21.4亿元,同比增长36.8%。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工建设了电子工业园等28个新建和续建项目,其中金恒曲轴等11个项目投入试生产,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张裕冰酒酒庄黑钻级冰酒、好护士药业脑心清胶囊等4个产品获得“市级优秀新产品”称号。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明年有望核准并开工建设;36万吨方解石造纸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第三产业稳步提升。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0.9亿元,同比增长27.8%。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开工建设了王朝五女山冰酒庄、五女山游客服务中心、大雅河和望天洞景区扩建等项目,五女山景区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辽宁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旅游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行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36%。服务业日趋繁荣。完成了辽东建材市场建设,实施了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改造;组建了金源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顺利,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已经形成。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预计农业增加值实现15.7亿元,同比增长7.6%。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发展酿酒葡萄3000亩、干坚果经济林8万亩、药菜保护地6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3万亩、食用菌1550万袋、网箱养鱼6.8万平方米、标准化畜牧小区55个;新发展设施农业250亩、酿酒葡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200亩;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个,大型龙头企业福润鸭业、汇川禽业主体工程竣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02个。农业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39.5万亩,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达到20个,“桓仁大榛子”和“桓仁红松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财税金融再创佳绩。财政收入高速增长。预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1亿元,同比增长51.4%,基本满足了刚性支出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税收形势明显好转。预计税收总额实现8.54亿元,其中国税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31.5%;地税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33.3%。金融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预计存款余额实现72.4亿元,同比增长17.5%;累计投放贷款114亿元,同比增长443%;贷款余额实现23.2亿元,同比增长43.2%。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招商体制和机制实现创新,主题招商和园区招商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引进招商项目6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9个;引进域外资金83亿元,同比增长101.9%;直接利用外资1940万美元,同比增长487.9%。对外贸易又有新进展,完成出口创汇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

基础设施实现突破。交通建设成果显著。“两高一铁”工程顺利推进,“丹通”高速、“桓永”高速、“通灌”铁路分别完成投资总量的62%、63%和85%;“本桓”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开始启动;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木通”线、“鹤大”线、“凤向”线、“二柞”线81.7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开工建设了骆驼岭和葡萄架岭隧道。园区建设进展较快。北江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实现“五通”,五女新城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园区转入招商阶段;南江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园区主干路建设完成,收储土地3600亩;西江服务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开工建设了崔家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25处河道治理工程,新建和改造灌溉工程40处。电力、通信、信息等其他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新建和改造城乡电网输电线路78公里、变电所2座,互联网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开通率达到100%。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完成造林8.6万亩、村屯绿化67个,新建秸秆气化站3处、节柴改灶2000铺、“一池三改”1600户,综合治理小流域11条。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继续加强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加大环境优美村镇建设力度,7个村、2个乡镇成为省级环境优美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5个乡镇、27个村纳入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计划。

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开发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土地净地出让,结束了拆迁混乱的开发历史,完成开发面积53.4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永安河等3条城中河治理、7条摸黑路改造、11条街路绿化、30栋楼体美化亮化等工程,新建和改造了长江大街二期、珠江街等4条城市街路,开工建设了浑江回水段治理、西江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场续建、莲花湖治理等重点工程;城市管理得到加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居民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公建和民宅8万平方米,改造乡村巷道24公里,新修排水沟10公里,铺设人行步道5600平方米,绿化植树20万株,建设文化休闲小广场3个,新建和改造农村自来水工程25处。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连续五届夺得省政府“绿叶杯”,实现了“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目标。

民生条件逐步改善。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较好。年初确定的十项民生工程,除二棚甸子医院因客观因素未能如期开工外,其余工程全面完成。社保扩面力度加大。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完成扩面3652人、2855人、1100人、846人和74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3.9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9.6万人。移民和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10个,完成扶贫和移民建房963户,重建水毁房屋43户。最低生活保障不断加强。实现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标;开工建设了养老院续建工程,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投入使用。就业安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就业培训3544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2万人,输出境内劳务5504人、国外劳务1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社会稳定得到加强。信访工作不断强化。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出发点,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信访形势趋于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加大。大力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呈下降趋势,社会和谐稳定。

各项事业统筹发展。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实施了五女山景区目标管理,完善了基础设施和景区绿化美化;开工建设了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6个农家书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完成了一中食堂宿舍楼、职教中心驾校电子考试系统建设,开工建设5所寄宿制学校浴池;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中高考均取得较好成绩;我县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建设了13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成功举办了辽宁省县区青少年篮球赛,章樾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公园”。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医院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中医康复中心投入使用。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7项。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乡镇数字电视平移2000户。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一举成功。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取得新进展,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得到提高。新闻宣传、民族宗教、武装兵役、人口计生、外事侨务、地方史志、保险、档案、残联、妇儿、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其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

政府执政能力得到新提

一年来,县政府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建设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和亲民政府。坚持务实高效,在危机中寻机遇,在困境中谋发展,在实干中求突破;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民生为本,怀爱民之心,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通过政府自身建设的强化,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我县“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取得的各项成就,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合力图强、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桓仁发展的省市各部门、驻桓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与先进地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在经济建设上,经济基础薄弱,总量相对较小;工业集群化程度较低,工业项目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运行质量不高;税源基础不稳定,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在社会建设上,城乡一体化程度不高,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全民文明程度、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政府自身建设上,职能转变不完全到位,部分干部的发展意识、服务水平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和企业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和新的一年里,通过发展和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查看详情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11年桓仁县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文献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42KB

页数: 13页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1 年 3 月 5 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郭清和 各位代表: 我代表从化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十一五”时期和 2010 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我们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圆满完成“十一五” 规划主要任务,为推动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的五年, 我们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 全面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水 平。2010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85.29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4.5%,比 2005年增长 83.3%,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42KB

页数: 14页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1月 11日在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万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10年和 “十一五 ”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我市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 略、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 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50 亿元,增长 15.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 500.8 亿元,增长 2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08 亿元(常规口径),增长 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30亿元,增长 17.8%;实际使用外资 100.3亿美元, 增长 66.7%;城

2011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发布

2011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查看详情

泰州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徐郭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协调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查看详情

常州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2亿元,增长3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3.6亿元,增长2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增长18.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6.7亿美元,增长18.1%。完成进出口总额222.8亿美元,增长47.7%,其中出口155.6亿美元,增长43.2%。新增高效农业14.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9万亩。新增上市企业5家,通过审核待发5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37元,分别增长10.6%、12.9%。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99%。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1062户,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家庭724户,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实物配租855户,我市住房保障全覆盖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西绕城高速、宁杭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及其配套场站、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常溧高速开工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常州客运中心和戚墅堰站建成投运。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飞龙东路、新机场路以及机场高架路等建成通车。“三河三园”工程全面完成。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江苏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体育盛会。我市获得奖牌第一、总分第二、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全新的城市面貌、精彩的开幕闭幕、一流的组织水平、超越的竞技体育、市民的文明素养,全面展示了常州的崭新形象,大大激励了常州人民“事事争当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奋勇争先精神。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它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是常州经受巨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克服了铁本事件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五年,是我市结构调整进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是民生改善最为突出、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城乡建设力度最大、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形象迅速提升的时期。

——综合实力跨上大台阶。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4550.5亿元和3011.7亿元,分别比2006年年初增加2900.9亿元和1898.4亿元。五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12亿元,外贸出口达到574.1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达到100.5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3.3倍、3倍、4.7倍。五年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34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个。五年新增私营个体企业45236户、个体工商户138967家、个私注册资本1284.9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4.4%、28.7%、133.8%。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3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达到35家;五年上市企业新增11家,累计达21家。

——结构调整取得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3︰61.1︰34.6调整到2010年的3.4︰56.0︰40.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387.8亿元,是2005年的3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4%,比2005年提高了14.8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9.7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国内外游客总数突破2700万人,是2005年的2.1倍。规模农业面积达到136.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1.4%,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八连冠”。

——科技创新迈出大步伐。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3%,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以常州科教城为引领,探索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新模式。全市引进重大研发机构59家,实施产学研项目2000余项;新建企业“两站三中心”392家,累计502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引进海外人才1802人、创业团队300个。全市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6家,累计授权专利20241件,其中发明专利1412件。

——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

城市骨架拉大、功能完善、管理创新、环境优化。南部新城16.6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西太湖整治保护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北部高铁新城全面启动。东大门21条主次道路建设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运河南移、城市高架、快速公交、城际高铁、空港改造、奥体中心、博物馆、规划馆、大剧院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建成区数字化城管全覆盖,被评为全省优秀管理城市第一名、“全国交通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同类城市第一名。累计新增城乡绿地11334公顷。市区60条河道全面整治,清水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所有村实现“三清一绿”,50%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县乡河道全面疏浚,大中型水库以及病险小水库全部加固。

——人民生活得到大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制度全覆盖,跨入全国地级市相对富裕城市前10名。新建和改造提升市政公园绿地57个,对中心城区所有公厕实施改造,公园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对388条背街小巷、103个菜市场全面实施了改造提升。“公交优先”全面推进,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公交出行率从2005年的8.9%提高到2010年的25.8%。完成了1000多万平方米、125个老小区的综合整治,50万老小区居民受益。

——社会事业有了大进步。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所有辖市区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区)。江苏工业学院成功提升为常州大学。医疗机构布局合理调整,阳湖医院即将建成。以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完成了市属文艺院团和部分文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3件作品获得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奖。和谐安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审批事项集中度达82%。与此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武人防、海关国检、药监质监、粮食供销、边防海事、档案地方志、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民族宗教、援疆援川、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构想和2011年主要工作

从今年(2011年)开始的“十二五”,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

——在经济发展上,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以上,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争取达到50%。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人均超1.5万美元。

——在城乡建设上,大力推进“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统筹兼顾,城乡一体”。中心城区在进一步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建成现代大气、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在着力提升核心城区的同时,重点开发建设滨湖新城,做到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重要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基本到位,成为凸显旅游休闲、生态居住、科技教育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区。北部新城全面推进高铁枢纽、旅游动漫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个全新的高铁、商务、创意城将迅速在常州北部崛起。对包括戚区、天宁和武进东部270平方公里的东大门实行“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21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部完成,轨道交通等重点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常州东部地区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新区域。城乡要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的一体化,全面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对外开放上,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开发区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提高双自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外贸出口附加值。要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外的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拓展国际发展空间。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常州的国际化水平。

——在人民生活上,要富民优先,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常州人民都能过上宽裕安康的生活。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增加居民工资收入的同时,还要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要采取切实措施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政府救助为主体、以社会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并努力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社会建设上,要做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升。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已发给各位代表,提请大会审议。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做好今年(2011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2011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将根据省下达指标确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5分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以6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1)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节能服务和商务服务业,推进100家制造企业主辅分离。创新金融服务业,确保信贷投放增长15%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增长18%以上。组建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引进1家外地金融机构,探索成立科技银行。力争10家以上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农村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完成创业投资5亿元以上。(2)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运河五号等8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卡龙动漫等5个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手机报刊等3个新型文化业态。(3)突破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城市旅游,着力推进环球动漫嬉戏谷、东方盐湖城、中华纺织博览园等十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国内外游客突破3300万人次。(4)提升发展商贸市场物流业。年成交额超50亿元的市场达到13个以上,超100亿元的市场5个。重点抓好武进区花园街商业街、新北区通江中路商业街区等新型商业街区建设。(5)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力度。

2.加快发展新兴产业。(1)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重点扶持100家重点企业,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今年(2011年)新兴产业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以上。(2)扩大有效投入。推进100项工业重点项目,工业投入增长18%,新兴产业中制造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70%。(3)加大与央企对接合作力度。重点推进中石油、东风汽车等项目建设,力争央企在常投资企业产值增长22%以上。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2)实施品牌带动。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境外注册商标80件,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2个。(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组织实施“十企示范、百企试点、千企升级”两化融合推进工程。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推进“双百万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10万亩、高效渔业3万亩。(2)推动规模农业发展。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以上,建设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长荡湖河蟹产业园、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综合园区。

(二)强化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

1.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1)增强园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2)完善健全工作和政策体系,集聚整合全市的科技、教育、人才和产业资源,促进“一核八园”裂变发展。(3)壮大园区产业规模,组织实施“一核八园”重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项,8个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

2.突出企业主体地位。(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只,100家创新领航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2)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创新联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新增产学研项目250项。(3)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2万件和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100件。

3.建设创新创业平台。(1)加快科教城建设。科教城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总数突破500家,研发人才总数突破1万人,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500项。(2)加大孵化器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加速器试点,全市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累计达3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300家。(3)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企业创新平台60家,其中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30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

4.加快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年引进100个领军型海归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力争有25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壮大创新创业型企业,促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企业向成长型企业发展。(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组建海归创业服务中心。

(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1)确立新的理念。把利用外资从原来的注重规模转到“量质并举、以质为重、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思路上来。(2)突破外资大项目。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5个,力争突破超10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3)调整外资结构。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5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到账外资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

2.优化外贸外经结构。(1)优化出口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25%,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达30%。(2)培育规模出口企业。通过市场开拓、品牌带动等措施,加快培育规模型重点出口企业,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25家。(3)加强外经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推进企业建立境外产业基地,中方协议投资增长15%,外经营业额增长5%。(4)发展服务外包。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常州,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中高端人才,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

3.推进开发区新跃升。(1)营造产业特色。鼓励各级开发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开发区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2)促进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园区,加快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各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00亿元。(3)提高贡献份额。开发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75%、50%和50%,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制造业项目占全市80%以上。

(四)改善民生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加快推进富民进程,全面提高人民收入水平。(1)就业富民。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新增就业7万人,大学生就业3万人,技职校毕业生就业1.7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3000人,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2)创业富民。年内净增私营企业1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330亿元。组织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次,扶持创业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万人,建立实训基地、孵化基地60个。(3)保障富民。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分别净增参保3万、3万、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提高10%以上,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220元。(4)改革富民。继续推进农村合作改革,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4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5)增收富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企业签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数增长10%。鼓励城乡居民多渠道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高集体经济分配股息、红利和承包土地流转收入。

2.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切实保障。(1)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390元提高到430元,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000元。(2)当季度平均物价指标达到或超过3%时,对城乡低保等九类低收入群体,按当地低保标准的25%发放季度物价补贴。当公用事业或公益性服务价格上调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优惠补贴。(3)全额资助市区低保、三无、五保和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对市区低保、三无、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贫困家庭儿童及孤儿等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对城区低保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实行全额资助,对城区低保边缘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资助50%。(4)开展大病、困难大学生等慈善救助,全年救助1500万元以上。(5)落实帮困助学金2200万元以上。中职1-2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中职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教育。对具有常州户籍的城乡低保、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以及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给予每人每年保育教育费1000元的政府补助。

3.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住房保障水平。(1)新开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12万平方米,续建35万平方米。三年增加实物配租廉租房、公共租赁房6500户,其中今年(2011年)确保增加1300户。住房公积金扩面7万人,发放公积金贷款20亿元。(2)启动市区8万平方米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对市区80万平方米左右的老住宅区进行整治提升,市区住宅小区增设停车泊位3300个。

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加快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建成阳湖医院一期、新北医院、儿童医院病房楼。加快一院综合病房大楼、七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建设步伐。(2)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居民在社区就诊比例达50%以上。(3)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职工医保个人住院现金自付比例稳定在30%以内,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新农合参保率保持100%,人均筹资达280元以上,住院补偿率达45%。(4)切实减轻就医负担。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做好医学检查同城互认和医疗费用控制工作,门诊和住院费用增幅低于同期物价指数增幅。

5.实施爱老助老工程,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关爱。开工建设市老年康复中心和武进新东方颐养园等8家社会养老机构。运河山庄养老院、戚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年内竣工,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800张。建成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31个。市区增建老年人助餐点20个。完成培训养老专业人员600人次以上。新建区级老年大学2所,实现两市五区老年大学全覆盖。

6.推进残疾人帮扶工程,用爱心温暖残疾人。为4000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城区750名低保重度、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实施居家安养服务,为320户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装配无障碍设施,筹建残疾人康复医院和12家残疾人托养机构。创建5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培训600名残疾人,帮助10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7.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建设幸福新农村。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为农服务社覆盖全市行政村达90%以上。每镇送戏不少于4场,每村每月送电影不少于1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4421户。综合整治村庄河塘856个,疏浚县乡级河道100条,建设桥梁100座。全面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8.深入推进“公交优先”,全面实施畅通工程。(1)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新购更新空调车874辆,市区空调车比例达100%。建设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礼河公交综合枢纽。新辟10条、优化调整16条公交线路,快速公交一号线延伸至高铁站。(2)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实施白云路星园路路口、龙城大道潞横路路口等道口渠化。对机场路等70个道路路口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全面推进交通文明行动计划。(3)切实解决交通堵点问题,重点解决广化街吊桥路路口、丽华北路、北大街、怀德路劳动西路路口、健身路关河路路口、通江中路以及局前街小学、二十四中、省常中等时段性交通堵点。

9.实施和谐安民提升工程,增强居民安全感。80万平方米老小区提升工程防范设施补建到位,实现老小区保洁、保绿与保安一体化管理。完成沿街商铺技防入户1.5万户,城镇居民技防入户10万户,农村居民技防入户25万户,技防覆盖率达到60%。新增治安复杂场所、易发案地区、背街小巷、居民区视频监控摄像机2000个,建成318所学校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中村和次新小区安防设施建设试点工作。

10.加大环保力度,营造宜居环境。推进京杭运河等8个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3条入太湖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对市区外围的40条黑臭河道实施整治,对市内已整治的60条河道实施长效监管。继续对全市13个区域开展废气污染专项整治,新建“禁燃区”54平方公里。加大对机动车、扬尘和餐饮油烟等污染的防治力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

(五)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1.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设、改造校舍25万平方米,对26所幼儿园园舍进行新建、扩建、改造。(2)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省优质中小学占比达70%以上,就读率达80%以上。省优质职业学校占比、就读率均达90%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达87%以上。(3)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完善减负增效工作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增市体育、德育、科技、艺术等特色学校90所,新创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100所。

2.繁荣发展文体事业。(1)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完成常州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改造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各类文化阵地公益性演出1000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1000场。培育10家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和10支民间骨干业余社会文艺团队,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2)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启动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对户外健身器材实施更新改造,完成新建公园、广场、绿地的配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积极备战省十八届运动会。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各项设施,推进和谐物管,实现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动。(2)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继续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发挥应急中心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4)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全民素质。实施“市民卡”工程,年内发放100万张以上。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实施优生优育早教工程,提高婴幼儿素质。强化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提高饮食卫生安全水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六)推进城乡一体,实现环境建设新跃升

1.推进“三城融合”。(1)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延陵路、中吴大道等现代商务集聚区,提升文化宫、南大街商业集中区品位。(2)加快建设北部新城。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区、旅游动漫等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完成京沪高铁站配套工程,提升高新、电子光伏及出口加工区等五大片区功能。(3)强力推进南部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武进区“十纵十横”的道路框架,加快延政路商务区等“八大街区”建设步伐,加快建设西太湖“滨湖新城”。启动花园街和晋陵路对接工程,龙江路高架南延工程建成通车。

2.合力开发东部。(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东大门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明路、中吴大道东段、劳动东路东段等主次干道建设,促进东部地区交通路网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2)完善区域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促进人口集聚。(3)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玫瑰湖体育休闲公园,建成丁塘河主题公园。组织对圩墩小区等老城区的全面整治,提升市容市貌。

3.完善城市功能。(1)加快构建对外交通体系。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泰州大桥接线常州段、常溧高速公路、104国道溧阳西段、241省道金坛北段建设步伐。京沪高铁、宁杭城铁建成投运。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并正式投运。(2)完善城市路网。续建棕榈路、清潭西路等主次干道,新建新堂北路延伸、晋陵南路延伸等城市骨架道路,改造提升丽华路、劳动东路、永宁北路翠竹段等城市道路。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前期工作。(3)加快航道建设。完成苏南运河常州西段三级航道整治及戚墅堰大桥建设,加快丹金溧漕河、芜申运河溧阳段等三级航道网整治。(4)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运河东枢纽、采菱港、藻港河南枢纽等城市防洪节点工程。(5)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实施220千伏及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老小区和新北区农村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江边污水厂三期、魏村水厂取水口移址工程建设步伐。新建燃气管网50公里。

4.改善生态环境。(1)建成国家生态市。年内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2)继续实施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建成太湖湾嬉戏谷、高铁南北广场等绿地,完成蔷薇园和翠竹公园的改造提升,对新堂北路、晋陵南路等新建道路实施绿化,开工建设10个小游园,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3)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60项,加快建设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10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监测,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00台(套)。开展新一轮化工、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专项整治,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及交易工作。

5.深化长效管理。(1)提升数字城管。完善数字化城管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网格管理,提高城管水平。(2)美化市容市貌。对新堂北路、会馆浜路、劳动西路等道路两侧环境进行整治与提升,加大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力度,维护城市良好形象。(3)改善环卫设施。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一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提标扩能项目主体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一期工程建成投运。

6.加快城乡一体。(1)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修订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全覆盖。(2)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加快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建设步伐,推进6个市级示范中心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发展集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3)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85%以上行政村的村级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增长10%。

(七)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科学发展软环境

1.推进依法行政。(1)规范行政行为。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2)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3)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2.探索管理创新。(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行政审批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速20%以上。完善行政服务“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提高到87%以上。(2)推行阳光政务。深化网上政务公开系统,优化在线服务办件系统,做到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受控。(3)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完善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利用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与网民”、《每周一报》、《每月一告》等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倾听民意,汲取民智,呼应民心,为人民服好务、办好事。

3.强化工作落实。(1)提高执行能力。全体公务员要弘扬求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能力。(2)敢于创新创造。要从常州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在工作中敢于试验、探索和创造,善于用改革的手段和创新的举措,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3)加大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效能建设问责体系,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4.加强廉政建设。(1)坚持廉洁从政。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三重一大”等重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2)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积极预防和打击各种腐败行为。(3)优化支出结构。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保障机制,公共财政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得益的事情倾斜。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