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二五”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第二次年会的各项部署,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为统揽,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筹做好促改革与稳增长、快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推进企业转型、政府转型、社会转型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不断丰富和提升“六大建设”内涵,奋力争当全市转型升级综合改革排头兵,为早日实现既定的“三步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65%; 万元GDP能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完成市下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抓手,推进开放创新深度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加快扩容提质步伐。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按照管理与开发、政府与企业双重分离的原则,支持园区发展壮大投融资公司,参与园区土地收储和土地一级开发,通过经营土地、闲置厂房等要素积累资金,增强园区自我造血功能。吸引专业园区运营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参与园区建设,有效解决园区融资难题。完善园区考核办法,注重对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土地利用效益、环境容量、能耗水平等进行评估,优先将土地、资金、政策等有限资源向优质园区集聚。以一流园区的标准规划建设高新区环溪工业园,加快临港经济园田许线以东区域土地规划修编,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用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贴息专项资金,完善功能配套,基本建成污水总管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推进创新大道改造、创业路北延、远东大道建设,促进三大园区路网、管网、电网、水网整合对接。加快“园中村”动迁,建设科技孵化、检验检测、物流交易、标准厂房等产业配套设施,完善星级酒店、国际社区、商务中心等生活服务功能,推动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新城转变。创新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园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项目布点、人才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园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完善“飞地发展”政策,引导同类、同质企业向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实现园区、镇街互动共赢。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有效承接高端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更好地分享政策措施的“溢出效应”。各园区根据产业定位和发展实际,瞄准先进园区,找准标杆,结对共建。加大与上海、苏南等地园区的联系对接,探索共建共享、合作开发模式,在跨江联动、融合发展上取得突破。完善运行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有序将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资源管理等行政权力下放至园区,调动园区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推动园区运行管理由机关模式向企业模式转变。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形成快速推进的工作运行体系。
加大优质增量投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强化项目支撑。编制产业招商目录,积极策划各类产业推介活动,致力引进一批补链、扩链型项目。组建高港上海、广州商会,举办高港(香港)合作联谊恳谈会,发挥人脉优势,开展以企招商、以商引商,吸引关联项目落户。力争全年引进超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项目6个。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按照“墙外事包办、墙内事帮办”的要求,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报批、建设跟踪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开工、投产速度,尽快形成产出效益。全力推动扬子江龙凤堂中药基地、汇福粮油、华润雪花二期、阿玛宁功能饮料等项目开工建设,福马动力、鹏翎胶管、诚达精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建设产业基地。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编制完成高港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转型方向和产品升级空间,通过三年努力,创成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2个省级产业基地。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推动传统中药向现代中药转变,打造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基地;引导益海粮油、统一食品、华润雪花等骨干企业增资扩股,提升产品价值,打造国家级粮油食品产业基地;实施汽车零部件、通用动力产业整合重组,加快由零件配套向部件制造提升,打造国家级通用动力产业基地;推进墙纸企业资源整合,建设墙纸交易市场,力争产能占全国比重达40%以上,打造国家级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远洋渔轮、执法船舶、军工船舰、海工装备,建设国家级船舶产业基地高港园区;扶持阻燃剂、蓝宝石晶体、诚达精工新材料等项目,争创省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圆通、中通、国通速递泰州集散中心,吸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落户,争创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做强港口物流。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年内运营永安港务三期集装箱码头,启动建设联检大楼,拓展保税、仓储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功能,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向第三代港口转型。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与上海、武汉、重庆等长江流域地区的对接合作,促进港口联合开发、物流联动发展,争取成为自贸区外的重要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港口服务基地,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以“品牌化、标准化”为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品牌型经济,建立全区列统企业品牌培育库,引导企业完善品牌策划、品牌管理及品牌发展机制,通过自主创牌、品牌嫁接、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由无牌、贴牌向品牌、名牌转变。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市名牌产品10个。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思路,鼓励企业在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基础上,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建立同行业联盟标准,提高市场话语权。墙纸、特防用品检测中心尽快投入使用,加快完善功能、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检测中心。以“资本化、上市化”为引领,提升资本运营力。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央企、上市公司开展“高位嫁接”、强强联合,实施资本扩张,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抓住新股发行由核准制走向注册制的机遇,推进30家重点企业股份化改造,指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转变。适应金融政策的变革,加强与国内券商、风投机构的联系对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深化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设立5000万元金融信贷风险基金,依据企业“健康档案”,通过对公存款奖励、存贷比考核等激励手段,为运行质态好、社会口碑好的企业提供政府增信服务。定期举办“金融超市”活动,鼓励驻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创成省金融生态优秀区。以“信息化、高端化”为支撑,提升科技创新力。实施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将信息化融入企业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推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创新。放大“蓝火计划”效应,发挥武汉理工泰州高技术研究院、高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理工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作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坚持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有效对接国内外优质科创资源,推动技术转移由单一成果引进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转变,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引培和奖励机制,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200个以上。
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全区人民关心的大事,目前,这项工作已被纳入省《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经过一年的努力,高港经济开发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载体功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省级开发区排名从78名上升至46名。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利机遇,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材料,启动申报程序;科学谋划,提高创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确保两年内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早日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推进城乡领域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形成城乡一体新格局
以“现代化、国际化”为引领,突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建设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独具魅力的滨江港城。
树立经营理念,促进城市发展。创新城建思路。通过BT、BOT等模式,创新合作方式,盘活要素资源。大胆引入市场机制,筹建地下管网工程公司,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组建以三大园区、区城投中心为出资人的股份制公司,共同经营高港污水处理厂。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防范债务风险。根据财权与事权相一致、责权利对等的原则,明确项目实施主体,确保项目规范运作。巩固放大“一户一卡”制度效应,完善土地征用、房屋征收补偿办法,维护群众利益。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滨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生态景观项目,加快建设海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索菲特大酒店、泰州高港汽车南站,形成城市新亮点。加快推进明发城市综合体建设,启动台湾国际新城一期国际社区、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快口岸转盘、港城路道口、刁铺转盘等重要节点和城中村、老小区改造,优化美化城市形态。实施刁铺街区城市化改造,启动原三泰啤酒厂、解放路道口、环溪路道口等改造工程。推进锦绣珑湾、天逸华府、南韵家园、富林丽都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加大团购商品房安置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注重规划引领,引进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加强对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色调的引导,彰显城市特色。优化路网结构,争取全长12.8公里、总投资12.5亿元的田许线主线贯通,同步完成港城路、春港路、柴墟路东延等接线工程,建成231省道先导段、海军东路、泗白路南延、银杏路西延等道路,有序实施扬子江路、金港路南延、古高线改造和环港大道、环溪路西延等道路工程,做好泰镇高速、宁通高速江广段扩容的配套服务,构建内联外环的城乡路网体系。依托高端商务楼,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建设红星美凯龙二期、苏安商业广场、汽车综合服务产业园、海诞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商业、餐饮连锁、休闲娱乐、金融保险等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培育城市核心商圈。
加快“三农”转型,推进城乡一体。突出农业要强,推进规模化、机械化,让农业成为有效益、有奔头的产业。落实10万亩保障性基本粮田,全面推行以粮食或粮食结算兑付租金,建立农业项目复垦准备金预缴和经营风险防范资金提取机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规范、提升小农场建设管理,完善仓储、烘干、晾晒等配套功能,进一步明确经营主体,完善运作机制。积极上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及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农田水利网格化、灌溉设施硬质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占比达50%以上。大力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机使用率和集约化水平,建成一批农机综合服务设施点。推进高港现代农业园提档升级,在优质粮食、设施果蔬、生态养殖、农产品流通等产业上形成特色,打响品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突出农村要美,推进园区化、社区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优化“1 5”集中居住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稳妥有序推进集中居住。加快推进孔桥街区集中居住试点,启动邻里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完善的功能和优美的环境增强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激励和收回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功能建设步伐,推动中心镇向城市组团转变、零散村落向中心镇集中。白马镇放大海军诞生地品牌效应,加快文化、旅游和生态宜居名镇建设,打造“泰州城市新片区和后花园”;大泗镇重点发展道口经济,全力服务宏进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培植壮大生态种养园、中药科技园;胡庄镇加快镇村建设,做优做强高效农业,完善工业集中区功能,增强发展活力。突出农民要富,推进多元化、职业化,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依托高港职业技术学校、基层农技站所等平台,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养一批种养能手,打造职业化的农民队伍。加快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定期发布区内企业用工信息,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开展网络销售、网上创业。探索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改革,开展农民土地权益试点工作,推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体化运作和联社建设。鼓励村居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兴办经济实体、实施资本经营、开展服务创收等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完善重大规划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大力倡导生态文明,促进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严守生态红线,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加强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关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市交减排任务。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严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秸杆焚烧等,持续压降PM2.5浓度。加强重点土壤污染源监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开展城乡河道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活水截污工程,治理、修复河道水域生态,打造“水清、水灵、水美”的生态水环境。彰显生态宜居内涵。以滨江新城湿地建设和龙湖、凤湖环境打造为重点,推进植树造林、城乡绿化和湿地保护,建好大桥绿色景观带、沿江生态风光带、孔桥银杏公园,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致力管市容、美环境、控违建,扮靓中心城区。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持续改善居住环境。巩固提升省级生态区创建成果,加快生态园区、生态镇、生态村、绿色社区创建,力争创成国家级生态区。
三、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提供多样化、特色化服务,让高港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明素质。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三创三先”的江苏精神和高港人不甘落后、敢于争先的精气神,以高港尊严凝聚人心,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高港好人”、“大江儿女”评选活动,精心组织“道德讲堂”、“小手拉大手”、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市民争做讲文明有礼貌、讲道德守秩序、讲友爱促和谐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促进文化惠民。开展大江放歌、大江艺术团基层巡演等活动,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打造高港文化品牌。加强与省演艺集团的深度合作,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雅艺术和文化盛宴。壮大群众文化队伍,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第二届社区群众文艺调演,创作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幸福蓝海国际影城建设,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服务功能,全面建成镇街宣传文化中心,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和“20分钟体育健身圈”。激发文化活力。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相结合,抓紧实施泰昌生木号、刁铺龙王庙等抢救性修缮工作,推进基督教堂、高港书画院、历史文化展示馆、白马工艺美术一条街、海军诞生地博览园等项目建设。用好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引进培育生态旅游、动漫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工艺壁纸文化产业示范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巩固学校优质化工程成果,实施“绿色质量”工程和薄弱学校提升工程,推进基础教育“两个示范区”建设。优化教育布局,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区级公办幼儿园、白马中心幼儿园,新建永安洲实验学校、孔桥实验学校,新高港中学秋学期投入使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体化运行高港医疗集团,推进镇街卫生服务中心、村居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全区共享。完善以人民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为载体、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网底的三级服务网络,加快区妇幼保健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建设,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打造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品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实施“百村千企万人”就业帮扶计划,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和帮扶措施落实,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健全最低工资调整、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扩大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贯彻省政府93号令,落实“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要求。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区老年养护院平台作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优化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开展城乡贫困家庭“五送”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做好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提高社会救助精细化程度。引导企业家、社会能人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造沿江最安全地区。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和法治文化“六个一”工程,增强公民法律素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良性互动。释放社会组织活力。按照“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的原则,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促进民间资本在社会事业领域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积极引导和依法管理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评估机制,提高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公益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能力。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建立重心下移、责权利相一致的社区物业管理新体制,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枫桥经验”,坚持依靠群众、依法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加大食品药品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药品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国防动员常态化建设,积极推进“双拥”工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事前预警、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的综合处置能力。
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环节,我们将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的工作目标,先行先试,主动作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与市场的正向叠加效应。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调控水平和能力。高度重视经济普查工作,准确把握区域经济走势,增强研判、决策能力。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意见,抓住省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加快苏中发展等政策机遇,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推进水、天然气、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价格环节。为企业着想,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向实体经济集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接、放、管”和“控、调、改”的要求,对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加大审批权限上争力度,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优化行政服务中心条块共管运行体系,完善联合审批、“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审批服务职能向园区、基层延伸,实行全过程监管,杜绝“两头受理”、“体外循环”和“办件回流”现象。实施投资和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培育、吸引多元化投资或运营主体。鼓励全民创业,积极争取在外高港籍人士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回乡发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制为私营企业,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建立以体现政策和支出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配置机制,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民生事业。加强政府项目论证、决策,努力控制融资成本,逐步将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落实“营改增”和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清理不合理税收优惠,营造公平发展环境。规范财税收入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保障体系,严格依法征税。
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推进机构改革。按照机构设置调整的各项要求,科学规范部门职责,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去行政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五年内只减不增。整合执法资源。从事无巨细的审批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市场导向下的行政监管和服务,强化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宽进严管”,防止部分行政审批取消后的监管失控,让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加强对招投标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全面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调整,构建权责一致、功能匹配、运转顺畅、监管有力的监管责任体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稳妥实施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监管水平。调优考核导向。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影响、科技创新、资源消耗、新增债务等因素,提升科学决策、绿色决策水平。规范达标创建活动,统一扎口管理,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发展、惠民生。优化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新小康社会、双轮驱动等指标体系的监测激励作用,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宗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四风”问题,突出“四查四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注重倾听民声、顺应民愿、敬畏民意,把解决群众困难、实现人民期盼体现在行动中,推动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学习调研,树立务实作风。围绕建设学习型机关、塑造学习型干部的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比条件比办法,不比困难比干劲,忠于职守,尽心竭力,争做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打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府,确保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廉洁从政,展示清廉本色。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努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事业、规范施政行为。及时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注重运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工作日平台,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政府信息公开,逐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条例,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全面实施公务卡结算,以良好形象展示于民、取信于民。
2013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综合改革快转型、开放创新促发展、‘六大建设’惠民生”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92亿元,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20元,分别增长 10%、11%。对照省36项新的全面小康指标,31项已达标,新一轮发展“三步走”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快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质效同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0亿元、销售1130亿元、利税154亿元、利润94.2亿元,分别增长17.6%、16%、14.5%、14.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家,华润雪花啤酒江苏营销中心、大自然家居事业部等区域总部落户高港,扬子江药业、口岸船舶分别入选国家、省百强民企。主导产业增势强劲,新医药、粮油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产业实现产值7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3.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完成新兴产业产值9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9.2%。“六化”工程深入推进,“田河绳网带”成为我区首个集体商标,新增省著名商标3件、省市名牌产品13个,成立全省首家壁纸版权保护办公室,《壁纸联盟标准》成为全市首个联盟标准,特防、壁纸两个省级检测中心即将建成;龙冉装饰进入实质性上市阶段,三福船舶、恒源化织被认定为省五星级数字企业。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增200亩以上小农场98家,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89.6%,比去年底提高8个百分点。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35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1%,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实施1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8个,农业利用“三资”15.38亿元,总投资3亿美元的宏进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的“上膳源”生态农业项目成功落户。高港现代农业园加快发展,江苏中药科技园一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完成服务业增加值9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分别增长13%、12.5%。28个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2亿元,红星美凯龙建成营业,圆通、中通速递泰州集散中心加快建设,优力博仓储、国通速递、永乐汽车4S城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大润发成为我区首家零售额超亿元企业,海企仓储获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获批省创新型试点区,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扬子江药业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政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56项,新建产学研联合体16家、科技成果中试基地2家,成立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船舶产业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基地,科技镇长团成功派驻。专利申请量达2594件,其中发明专利535件。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建筑企业增加值77.9亿元,工程结算收入117.9亿元,均增长40%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更加彰显。各项改革稳步实施。出台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若干政策意见,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实体化运行行政服务中心,推行限时办结、并联审批和项目代办,审批事项由291项减少为183项,审批时限比市规定时限缩短50%。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岗位设置工作。创新财政预算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性融资项目审批流程,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升。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抽验。推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行门诊包干、住院总额预付,城乡居民医疗区内实际补偿率达69%。开通“12345”民生服务热线,运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便民惠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园区建设后劲增强。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36个,统实企业、福马高新、鹏翎胶管、科冕二期、诚达精工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扬子江新药一期、大自然木业、万向汽车安全气囊、益海瓶盖注塑、新安阻燃剂、创新电子等项目竣工投产。设立6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贴息专项资金,创业大道改造、江堤景观大道、锦江路永安段竣工通车,建成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主体竣工,海事执法监管基地加快建设。高新区成功获批省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业园。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引进汇福粮油、阿玛宁功能饮料等超10亿元人民币或超亿美元项目4个,协议注册外资3.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41.2亿元,增长152%。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广交会等活动,完成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实现外经合同额3622万美元。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企业运行质态“健康档案”,举办首届“金融超市”活动,招商银行进驻高港。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231.4亿元、138亿元,分别增长8.9%、39.1%,创成省金融生态达标区。加大项目上争力度,累计上争各类扶持、奖励资金2.96亿元。发挥“土地储备银行”作用,提高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水平,荣获全省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加快引智步伐,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28个。
推进城乡融合,区域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形态有了新提升。实施城建重点项目70个,完成投资超100亿元,为历年之最。滨江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建成“春江花月夜”观景平台、喷泉广场,海军赠送的一艘护卫舰运抵高港。明发城市综合体一期进展顺利,高层住宅、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口岸水景街区商铺启动销售,庆元桥、戚氏故居修复工程即将竣工。银杏路、长江大道东延、环溪路东延建成通车,田许线升级改造、231省道先导段、解放路东延加快建设。市区重大项目动迁工作全面完成,实施动迁14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房561套、限价商品房1038套,建成安置房11万平方米,蔡滩花苑交付使用,东方明珠启动交付,龙湖美景、新城名邸、水岸景城二期等加快推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出台中心城区预动迁、中心镇及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数字化城管通过省级评审验收,违法建设防治工作成效明显。镇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永安洲镇总规、大泗镇控规通过审查,白马、胡庄镇控规完成专家论证。集中居住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孔桥街区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方案。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深入推进,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创成省星级康居乡村89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成市级“十强村”1个、小康示范村15个,获评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扎实推进,新建电灌站54座、水渠110公里,原有电灌站产权全部收归集体所有。新建农村公路21条、农村桥梁26座。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实施绿化造林,建设绿色通道12公里,新增造林面积45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6.9%和46.5%。加强沿江湿地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修复城乡水环境、水生态。加强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建成污水管网32公里,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交指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保持全市领先。胡庄镇创成省级生态镇,白马镇、大泗镇创成国家级生态镇,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
加强统筹协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推进。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增长20.1%,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2.6%,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推进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新增就业5200人、创业5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低保、散居孤儿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480元、960元,“尊老金”标准全省最高,全年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4.6亿元。建立工资支付应急周转金和职工阳光互助互济基金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利益。高港出租车公司正式成立,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启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核查工作顺利推进;新增“四上企业”174家,列全市第一。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深化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校舍安全工程深入推进,新高港中学全面封顶,高港实验小学加固工程启动建设,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加快实施。组建高港医疗集团,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高港中医院创成二级乙等中医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镇街全覆盖,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审核。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大江放歌”品牌深入人心,大江剧院成功加盟“苏演院线”,群众自编自演的广场舞《洲堤杨柳舞港城》荣获全国特等奖,创成国家一级图书馆、三级档案馆。全民健身中心加快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村居体育健身工程点和城区“10分钟健身圈”。世代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养护院投入使用,高港烈士陵园开工建设。社会环境安定有序。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系列活动,通过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道德讲堂”实现全覆盖,大泗镇、胡庄镇创成省文明乡镇。全面完成第十届村委会和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平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构建政法综治服务三级平台,实现平安高港“十连冠”、法治高港“五领先”,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全市第一。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信访积案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全省首创企业安全状况风险评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高效履职,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理政水平不断提升。注重围绕区委决策抓落实,实行“月月考、家家评”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及各方意见,有效改进政府工作。工作作风务实高效。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完善行政问责、绩效评估和效能监察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常态化开展“三解三促、两送两增” 活动,组建村居群众工作队,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深化“三服务、三尊重”活动,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尽心竭力为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信息公开,发挥区长信箱、区长公开电话、大江论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政情民意沟通渠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压缩办公经费,精简会议和文件,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依法行政切实强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群众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提案115件,办结率、见面率、满意或基本满意率均达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政府投资审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
此外,人武、双拥、物价、人防、气象、消防、广电、通信、电力、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交通管理、史志档案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红十字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健康发展。
1 华盛·香樟湾, 户型是2室2厅2卫,238.0㎡(建筑面积) ,285.6万元/套。 地址: [医药...
你好,泰州市高港区装修公司排名如下: 1泰州市亚光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北京鸿达尚品家居装饰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 3三星装饰余工设计楼有限公司 4泰州左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5泰州市美旗林装饰有限公司 6...
金蚂蚁装饰高港公司是经泰兴市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单位,是专业从事室内装饰、设计、施工为一体的优秀装饰企业。现为泰兴装饰协会先进企业,泰兴装饰装修商会会员单位,并被泰兴市工商局、泰兴市装饰装...
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军转干考试 2014 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 —— 2014 年 1 月 16 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北京市市长 王安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 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1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伟大中国梦激起全市人民团结奋 斗的无比信心和力量。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复杂形势, 在党中 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良好开局。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6% 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661.1亿元,增长 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4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1.8万元,分别实际增长 7.1%左右和 7.5%以上;万元
2012年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 年 1月 12日在亳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沈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 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11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11年,是新一届市政府任期的第一年, 是实施“十 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 市政 协的监督支持下,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圆满 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 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全 市实现生产总值 626.7 亿元,同比增长 12.9%,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 省第 12位和第 9位,均比上年提高 1个位次;财政收入 62.17 亿元,
泰州市高港区昊唯机械厂是千斤顶、搬运车、堆垛车、升降机、垃马、螺母破切器、高空作业平台、小吊车、全电动搬运车、旋转吊车、液压电动千斤顶、称重搬运车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私营独资企业,公司总部设在泰州市高港区白马工业园区,泰州市高港区昊唯机械厂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泰州市高港区昊唯机械厂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徐郭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协调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一、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高港区港垠起重设备厂营销部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
二、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三、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
四、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尔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
五、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六、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