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回顾

一、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

过去一年,全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加之自身基础薄弱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问题的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近些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目标”,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防风险、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数据

据统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8.7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1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15.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388元和7878元,增长11.3%和13.5%。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

(一)切实贯彻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同步推进。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研究制定生态发展战略,确立为继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之后的“第四大战略”。出台区内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产业、项目、投资分类配套支持政策,实行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三大功能区域呈现错位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面上保护,全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气和水质条件等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4%,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围绕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重点集镇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跨上200亿元台阶,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20家,集聚了全区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力推进重点集镇建设,濯水镇、石会镇、马喇镇跻身新一轮全国重点镇行列。

(二)着力夯实发展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和推进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黔张常高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黔毕昭铁路、黔恩铁路、铁路客货枢纽项目列入国市“十三五”建设计划,黔江至重庆主城高速铁路获市委、市政府支持,黔江北铁路客运站房规模提高到1.2万平方米,渝怀二线货场规模提高到400万吨/年,黔江迈入了铁路枢纽建设时代。黔恩高速公路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5%。武陵山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近12万人次,整体并入重庆江北机场获市政府批准,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小南海干渠防渗整治、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成,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老窖溪水库、小南海补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瓦窑堡水库、罗家堡水库通过规划评审,全域水利项目布局初步完成。页岩气第一口勘探开发井正式开钻,市政府重新明确由实力更强的中国华能集团控股推进建设。国电与乌电实现联网,城乡电力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4G基站445个、总量达1700个,170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城区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热点实现全覆盖。

(三)着力突出城市特色和品质,中心城市建设展现新形象。严格实施城乡总规,推进城市控规更新维护与整合,完成中心城区交通设施等一批专项规划。引进美国CORDISH(科帝思)公司开展6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为按规划和设计出让土地打下基础。按照“集中一片、建设一片、成型一片”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用房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道路管网工程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开工建设,一批品质楼盘建成入住或开盘,桐坪片区、职教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初显。着力提升老城品质,完善道路管网、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启动B组团二期旧城改造,三岔河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好去处。改造城市道路7万平方米,开展马石角、碓窝田、曾家巷等背街小巷整治。建成投用汽车西站,完成公交车、出租车更新升级。综合施策治理交通拥堵,石峡环道、光明隧道等老城环线项目有序推进,城区交通线路进一步优化。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筑4万平方米。

(四)着力做大总量和提质增效,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加速构建。大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一手抓企业运行,一手抓基础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增长12.5%,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16个工业产品获高新技术产品认证。黔正纸业等12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蓝海科技等24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正青复线等1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青杠主干道二期等31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园区新签约入驻16个项目。正阳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物流南路建成投用,累计入驻企业8家。加快商贸产业发展,国际建材城一期、渝东南林产品交易中心基本建成,武陵山商贸批发城、武陵山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速构建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精品景区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基本完工,濯水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南海景区创5A工作加快推进,蒲花暗河、神龟峡景区收回经营权。全年接待游客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分别增长28.8%、33.9%,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6%。推动金融业稳步向好发展,GDP占比达到4.5%,正在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辖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0亿元、157亿元,增长20.9%、24.2%。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猕猴桃1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连续7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收购烟叶11.1万担、蚕茧7.6万担。

(五)着力强化政府调控,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针对2014年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加大政府管理与调控力度,及时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认真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实事求是调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突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制定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压减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以低息长贷置换高息短贷14亿元。继续加强土地调控,强化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控土地出让规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价值进一步提升。严格规范用地,顺利通过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完工交付还地安置区8个,竣工安置房950套、新安置2400人,累积多年的安置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修改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区域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确定的40项改革任务有序铺开,15项重点改革专项初见成效。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由32个调整为29个。承接市政府下放的9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区级审批事项4项,对规范确立的334项行政审批事项逐一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并联审批时效提高20%。深入推进财税改革,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乡镇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强化招投标和概预算监管,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基础设施PPP投融资改革首批4个项目报市上审批。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新培育市场主体5359个,增速居全市第一。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了城投集团、鸿业集团等国企监管,完成了行政事业人员到区属国企兼职的清理工作。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实现首期融资2.5亿元,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3个“金融扶贫示范区”试点区县之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异化支付纳入全市创新经验推广。农村改革常态化推进,交易地票3829亩,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3.3亿元。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市政府支持在黔江设立海关和进口商品展示平台,争取到位国市各类补助资金32.2亿元,增长10.6%。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拍摄完成讲黔江人、说黔江事、拍黔江景的40集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促成武陵山旅游联盟筹建。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黔江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实施阿蓬江流域和黔江河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青杠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取缔黔江河流域畜禽养殖场99个,整治完成老城污水直排口14个,黔江河闸桥以上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万亩,新造林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6%。建成投用渝东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新建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完工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创建市级生态乡镇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平方公里。

(八)着力解决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基本完成22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出行、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全市第1位、第6位。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2197人,超额完成市上下达任务。兜底搬迁贫困户152户,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641人。新启动建设农民新村7个、续建40个、完工18个,冯家中坝、黄溪三羊农民新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农民新村。马喇片区等3条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用。实施撤并村通畅通达工程137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406公里,实现农村客运“双百”目标。整治山坪塘539口,新解决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建成渝东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回引农民工创业1014户,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实施5个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20个农村基础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提高到80%,高考各项指标继续领先渝东南,入围全国首批59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外来黔就医病人占比接近30%,被国家确定为重庆市唯一的“社会办医联系区县”。“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稳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93%,保障城乡低保1.7万人,实施医疗救助9.6万人。濯水镇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族歌舞团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举办国市大型文体赛事10余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强化平安建设,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均明显下降,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群众安全感达到93.6%。安全生产事故实现控制目标,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区县。

(九)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推进12项重点整改事项,聚焦“四风”整治,有力促进了政府系统作风转变。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精简考核评比项目、狠刹请客送礼不良风气、加强公车配置及使用管理、整治教育乱收费等措施,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评比表彰等大幅缩减。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继续下降9.7%。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推广运用“群工系统”,群众服务事项办结满意率达98.5%。推进依法行政,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合作共建法治国情调研基地。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着力提高财政监管和审计、监察质量,执行财经纪律更加到位。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监察部门查处大要案28件33人,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惩处。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外事侨台、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统计、科普、档案、保密、史志、应急、消防、地震、气象、邮政通信、机关事务管理、驻外办事机构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履职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55万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央、市驻黔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支撑能力弱,现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第三产业规模小、档次低,对区域没有形成辐射;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性债务化解压力大,土地价格偏低,征迁安置任务仍较重。三是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力度不够,效果不够明显。四是一些干部在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担当精神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仍存在庸、懒、散、拖现象,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年度目标

二、2015年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合判断,我区经济发展虽然还处于波动周期的底部,但也具备众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增速将继续领跑全国。黔江在国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综合交通节点、重庆向东向西开放的东南部桥头堡; 2015年开始进入了高速铁路建设时代。加之,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打下的雄厚基础,开始加大发力并将持续放量,完全有条件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2015年工作,为黔江未来转型腾飞积蓄力量。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总任务,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左右和14%左右,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有定力、善作为,转方式、提质量,重统筹、促公平,防风险、补短板,打基础、可持续”要求,把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面推进“四大战略”。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三大战略”重在解决黔江发展的主要短板,生态发展战略重在发挥黔江自身的特色优势。在推进过程中,要将生态发展战略融入贯穿到“三大战略”中,使“四大战略”成为有机统一体,长期坚持。

--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要把黔江放在全国、全市发展版图中来挖掘、发现特色优势,充分认识黔江的独特价值,搭建转化平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特色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推动黔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进一步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政府调控,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破解土地、债务等困扰黔江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接续推进打基础的工作,全方位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围绕建设特色产业高地,找准产业突破口,促进三次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协调发展。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

(一)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走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子。切实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精髓和要义,突出特色优势,提升黔江价值的认识,努力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赋予的“双重定位”,同步推进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双重任务”建设,全面完成生态发展战略确定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切实强化面上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以上。全面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强度,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黔江河、阿蓬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深入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建设。

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的关键是依靠特色优势集聚人口和产业。品质特色城市是转化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城市的品质、特色吸引外地人口落户和土地集约型产业落地,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力。旅游是转化的突破口,策划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打响城市旅游品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扩大黔江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人财物聚集。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制定并实施产业禁投清单,支持发展低碳循环项目,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推行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绿色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适宜产业发展,推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黔江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

继续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认真实施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方案,落实好各功能区的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各功能区域发展导向,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研究出台更加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强健经济发展筋骨。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

促进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开展“企业效益提升年”活动,创新服务企业方式,因企施策、一对一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实际困难,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投产企业达产增效。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90%以上的企业实现正常生产,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5%以下,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123”企业扶优扶强计划,针对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0人以上、实现税收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加强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创新,切实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

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投产20万吨铝加工一体化、300亿粒药用胶囊、帝神制药等项目,开工建设40万标箱卷烟易地技改、5000吨食用明胶、10万吨醇醚、100万套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标准厂房,切实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短、平、快”企业入驻,重点在引进眼镜、钓具、首饰等物流不敏感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认真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全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市化医集团的支持,全力打造黔江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完成产业转化基地规划编制,争取市上支持建设页岩气产业转化基地。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承接做好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我区位于汉渝国家级光缆节点位置的带宽优势,谋划大数据应用、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力争取云计算灾备中心布局黔江。加快宽带黔江、光网城市建设,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智慧黔江”。整合全区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先进信息设施和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光纤“户户通”工程,逐步将网络由行政村(居)延伸至自然村,用信息化引领绿色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建设高品质特色城市,培育黔江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城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中大峡谷、城边大峡江、城下大溶洞等地质奇观,差异化、高水准规划和建设,打造有别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10亿元。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深化实施新一轮城乡总规,完成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及整合,实现中心城区控规“一张图”管理。启动城市峡谷景观带整体规划设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陵大道重要节点景观及功能规划设计,实现新城城市设计全覆盖。完成新城6平方公里综合生态城市设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反规划”,让城市“显山露水”,实现自然生态与城市的融合。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格对容积率、天际线、建筑风貌等进行把关。统筹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管理。完善“两违”监管机制,加大城乡“两违”整治力度,切实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积极推进渝东南城镇群总体规划。完成12个镇乡总体规划修改。

提速推进“城市东进”战略。加快新城建设,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相对集中布局新城投资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峡谷、武陵大道和正舟大道沿线及桐坪片区、民族风情城片区、火车站片区建设,力争“一峡两线三区”城市形象全面显现。加快新城功能性、服务性项目建设,完成污水主干管道建设,完工投用新城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城党校等公建项目,实现一批公建项目入驻。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重点片区菜市场、垃圾站、公厕等公共设施。

严格控制老城新增容量,着力公共设施配套。完工光明隧道、石峡环道、马石角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党校环道。加快新城老城之间城市干道建设,完工投用舟白复线隧道,开工建设南青大道,对正阳、舟白、百花园等入城隧道实施城市隧道改造。完工石峡、桃子坝菜市场建设。整治黔江河闸桥下游水体污染。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组团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综合整治。加强沿河建筑高度、风格管控,统一城市风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保护开发,完成文峰塔、三台书院修复和武陵阁规划建设。

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运输、脏车入城治理,规范垃圾清运、道路开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治理,规范流动摊贩、夜市摊区管理,严禁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推进城区交通智能化管理,治理易堵路段,加强交通疏导,提高通勤效率。启动全国卫生城区创建工作,新创2个市级卫生乡镇。

(四)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从兼顾当前稳增长与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把强基础作为工作重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亿元。

持续推进“大通道建设”战略。加快推进铁路枢纽建设,全线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二线,启动黔江北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和渝怀铁路二线400万吨货场工程建设。推动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按时速350公里设计。建成通车黔恩高速公路,千方百计争取黔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争取新开或加密航线,实现旅客吞吐量13万人次以上。

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全面完工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和小南海补水工程。完成老窖溪水库坝体填筑。开工建设正阳水厂、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濯水段和鹅池、渗坝排洪隧洞工程。加快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三峡库区中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年度任务,恢复和改善灌面8000亩,再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电网规划,新增1座500千伏、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和6座35千伏变电站。完工投运220千伏黔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工程、110千伏舟白输变电工程,推进实施110千伏正阳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启动500千伏输变电站和彭水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前期工作。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提升居民用电质量。加快推进黔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天然气管道和利川-黔江天然气复线管道工程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建设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强的集聚辐射功能,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人气商气最现实的抓手。

提速发展商贸产业。把区域性商贸批发市场建设作为2015年商贸工作的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城专业市场建设,建成投用林产品、工程机械、农产品批发、家居建材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商贸批发中心。争取引进红星美凯龙等名特商贸实体,着力在商业品牌、规模、档次以及对区域的辐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建设,集中打造三岔河城东片区时尚精品和城西片区文化娱乐休闲两个特色街区。招商建设城西购物中心。加快新城会展中心建设,着力培育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汽车博览会、钓具展销会等展会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售业,发展品牌汽车4S店集群,打造规范的区域性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心。引导和支持商贸行业建设统一的结算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来黔设立营运机构。探索开展服务贸易。

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作为提升黔江城市价值的重要抓手,把整体创建小南海-城市峡谷-濯水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峡谷、三岔河城市客厅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升黔江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成开放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推进二期、三期工程设计和建设。完成城市溶洞规划设计,推动峡谷城堡酒店建设。力争启动小南海-八面山休闲避暑旅游度假区建设。深化航旅联盟和区域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文化和体育赛事,积极培育世界钓鱼公园等旅游品牌。

把物流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航空物流。开展冯家片区物流与新兴产业园、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全面完成正阳物流园区征地拆迁及场平工作,建成投用冷链物流项目,加快建设武陵山粮食储备中心,扩容迁建渝东南石油储备中心,争取成都铁路局铁路配送物流项目、佳惠生活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落地。完善城乡物流网络。

加快发展金融业。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增贷款余额30亿元,实现社会融资50亿元,新引进2家金融机构,金融业GDP占比达到5%以上。加快“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大银政企对接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争取利用中票等新型融资手段。加快发展现代保险、证券业。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做大投资基金规模。

(六)着眼生态特色转变成发展效益,全面抓好“三农”工作。“三农”工作始终是黔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工作。农业要做足生态文章,用生态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新建标准化猕猴桃基地5000亩,着力提高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的规模和品质,力争在供港蔬菜、中药材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鼓励支持发展食用菌、地牯牛、油牡丹等特色产业,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加快推进武陵仙山、仰头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农产品,争创国家级品牌2个。稳量提质发展烤烟、蚕桑、生猪三大传统产业,收购烟叶15万担,新栽优质桑园6000亩,生猪出栏稳定在85万头左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农家乐50家。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要予以鼓励、引导和规范,确保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30%以上,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自觉参与者与真正受益者。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农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区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30家、农民合作社30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施100公里通乡油路升级改造,完成撤并村通达工程300公里。完成15个农民新村建设,新启动建设3个市级示范农民新村。新打造100个特色院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00户。实施农综开发土地整治2万亩,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鼓励电子商务向农村发展,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推广。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完善扶贫机制,突出精准扶贫,创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深入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完成以贫困人口为主的搬迁任务5000人,启动实施15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

(七)着力解决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在健康轨道上运行。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破解投资、土地、债务等困扰当前、影响长远的问题。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更加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改革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推进实施3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投资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强化投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成本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和项目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拖延工期,不得随意超概。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布局,切实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链,发挥规模效益。

强化土地调控和用地保障。启动黔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新增用地指标1500亩。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作用,完成土地储备3000亩。强化城市规划设计对土地出让的约束,坚持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格进行招拍挂,促进土地进一步升值。加大批而未征、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清理力度,供地率提高到75%以上。加强零星土地管理,抓好闲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法合理保障乡镇建设用地。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既关系到黔江当前经济运行安全,更关系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控及风险化解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要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严禁新增一类债务和高息借款,做到风险可控。要把扩大有效投资与政府性债务管控结合起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纯公益类项目主要通过财政筹资解决,产业类项目完全通过市场方式解决,靠市场价格、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平衡的公共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强化政府平台公司管理,严格规范投融资行为。

(八)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转变观念,获取更多改革开放红利。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市场化,是我区当前改革的核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和“多证联办”。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区委确定的“40 15”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区属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平台公司积极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开预决算,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贴息、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按照既保基本又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的原则,稳步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力争3个项目纳入市级试点范围。全面推行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改革。扩大和规范“三权”抵押融资,建立“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4亿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量化确权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区位交通、自然生态、政策叠加等有利条件,抓住全市推进向东向西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全力建设重庆开放东南部桥头堡。加快打造开放平台和口岸,力争黔江海关设立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口商品展示平台落地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协调抓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平台建设。优化招商引资方法,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着力引进适宜产业。组建专业招商队,瞄准产品、项目和技术进行定向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到位国市补助资金增幅不低于上年水平。

(九)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建设,让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滚动实施22件重点民生实事,适时增加一批群众关心又有财力支撑的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力度。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度,新发展微型企业600户,市场主体达到3.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建成投用正阳中学二期、舟白中学和下坝中学教学楼,开工建设城东中心校迁建工程。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职教中心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验收,力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复查验收。抓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启动“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黔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

提供更好的卫生计生服务。加快中心医院正阳院区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院正阳院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和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区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村卫生院(室)服务工作。提高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调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持续巩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武陵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台一级台达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力度,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各类文体赛事。

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城乡社保体系。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民社保登记试点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区域转移接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完工投用殡仪馆迁建工程及公益性公墓。全面开工安置房建设,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配租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法》,守住安全红线,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事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实行重大决策、重大敏感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多元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快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植树造林3万亩。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大力推广工业商业使用清洁能源,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稳定在330天以上。开工建设册山、桃子坝、下坝污水管网。开展工业企业废水提标改造,完工投用青杠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固废渣场,完工黔江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或整改投用8个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0公里,探索建立日常管护运行机制。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探索建立乡镇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完成2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30个行政村全面综合整治,创建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各5个。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建设

三、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治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固有思维,改变落后观念。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换个角度看黔江,跳出黔江看黔江,发掘自身优势,增强对黔江的价值认同。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要善于思考,运用辩证思维,着力提高判断事物和谋划工作的能力。

(二)转变职能,提高治理水平。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强化战略谋划、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职能。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行政权力边界。探索建立网上审批制度,推出一批并联审批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大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更好地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电子政务内网覆盖面,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媒介,及时传递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三)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深入贯彻依法治区部署,制定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努力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健全行政依法决策程序和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四)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防“四风”反弹。开展“深入整顿作风、巩固提升效能”专项活动,大力整治侵犯市场主体权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坚决治理效率低、办事难、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拖的问题,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实施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清单式管理。在困难情况下,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切实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到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2015年要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五)强化监督,确保清正廉洁。坚持区委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真诚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打造阳光政府。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旗帜鲜明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结语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黔江全面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黔江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我们要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深入研判宏观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黔江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重大战略任务,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要统筹协调,搞好衔接,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项目,力争将一些体现功能作用的发展定位、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市“总盘子”。

各位代表!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作为推动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两个核心目标”而不懈努力!

查看详情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报告厅展牌

  • 品种:标志牌;规格:1.2×2.2m;
  • 希尔瑞
  • 13%
  • 西安希尔瑞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RVV线缆(国标线,有CCC认证报告)

  • 型号:RVV;标配说明:新增;芯数:3;标称截面(mm2):2.5;产品说明:大华RVV电缆-60227 IEC 53(RVV)-3×2.5
  • m
  • 大华
  • 13%
  • 贵州欣欣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RVV线缆(国标线,有CCC认证报告)

  • 型号:RVV;标配说明:新增;芯数:3;标称截面(mm2):0.5;产品说明:大华RVV电缆-60227 IEC 52(RVV)-3×0.5
  • m
  • 大华
  • 13%
  • 贵州欣欣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RVV线缆(国标线,有CCC认证报告)

  • 型号:RVV;标配说明:正常销售;芯数:2;标称截面(mm2):1;产品说明:线缆-RVV2×1,0.2丝×32根,200米;规格型号:RV
  • m
  • 大华
  • 13%
  • 贵州欣欣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RVV线缆(国标线,有CCC认证报告)

  • 型号:RVV;标配说明:正常销售;芯数:2;标称截面(mm2):0.75;产品说明:线缆-RVV2×0.75,0.2丝×24根,200米;规
  • m
  • 大华
  • 13%
  • 贵州欣欣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GTC14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NKR55LLW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BJ1041QC4S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EQ1050T2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十分

  • DSP MP-9813
  • 深圳市2003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管理端

  • 详见附件
  • 1人日
  • 1
  • 国产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2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诊断报告工作

  •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9-25
查看价格

报告下载

  • 1.支持导出报告为PDF格式、可以下载和打印;2.支持导出考试数据为excel格式、可下载.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报告诊断系统

  • 需求调研、编制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单元测试
  • 1人日
  • 1
  • 开发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1
查看价格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与会时间

2015年2月3日在重庆市黔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人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吴忠

查看详情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文献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格式:pdf

大小:179KB

页数: 31页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www.gx.xinhuanet.com 2011年02月11日 21:59:41 来源: ——2011年2月11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桂林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 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和 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百年不遇的雨 雪冰冻灾害,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科学研判、克难攻 坚、开拓奋进,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 2010年比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 1.11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 1.06番,财政收入翻 1.23 番,工业增加值翻 1.46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格式:pdf

大小:179KB

页数: 30页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 www.gx.xinhuanet.com 2010 年 03月 16日 17:45:23 来源: ——2010年 2月 6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我们逆势奋进、 经 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更是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 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我市年初部分企业减产停工、农民工大量返乡、外贸萎缩、财政 减收、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在市 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 强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

200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初,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张宗清同志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在顺应调控中发展,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政总收入实现7.55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5亿元,增长1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1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增长14.7%;城镇化率26.4%,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等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积极主动地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

坚持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为推动黔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和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面对国债减少、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千方百计争取国、市补资金4.5亿元,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综合授信合作,落实到位资金2.44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6800万元,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其中,42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8小时重庆”黔江段、小南海水库枢纽病害整治等7个项目完工投用;黔江机场、城网改造、渔滩电站技改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箱子岩电站、小南海生态博物馆等12个项目获国、市有关部门批复。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亿元;非国有投资完成6.56亿元,增长79.4%,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产业投资完成4.1亿元,增长13.9%;社会事业投资完成0.4亿元,增长33.3%。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和整顿工作,避免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调整。坚持收入与支出、发展与偿债兼顾,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财政总支出完成7.92亿元。其中,建设性支出37466万元,占总支出的47.3%;农林水支出14362万元,占总支出的18.1%;社会保障支出7715万元,占总支出的9.7%;文教卫生社会事业支出12845万元,占总支出的16.2%;企业挖改支出3368万元,占总支出的4.3%;建立了乡镇偿债机制,乡镇偿债支出1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00万元。

骨干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应对全国烟草行业体制改革,准确把握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了黔江卷烟厂、乌电集团的改革任务。黔江卷烟厂加入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千方百计争取到黔江卷烟分厂税金年均递增确保10%、力争15%等主要政策,保留了乌电集团的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我区的既得利益。

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五个统筹”,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统筹经济增长速度、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比调整为20.8:50.1:29.1。农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出台了28条促农扶农政策措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粮食产量达25.71万吨,增长7.9%;农业“三十工程”推进有力,农业产业化工程基地面积达到32万亩,10个经济强镇建设完成投资3.4亿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4亿元。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97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利税总额6.99亿元,增长2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6%,提高39.7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00万元,入园企业9家。南海制药GMP改造、银象木业租赁经营等老企业改造盘活取得实效。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南海鑫城、武陵山家居市场、电力大厦市场、时代购物中心等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商业业态调整和市场培育步伐加快,区域性聚集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小南海、武陵仙山、神龟峡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4%、10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财税金融稳健运行。税收征管不断强化,地方预算内收入实现2.19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2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88亿元,比年初增长20.5%,贷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增长11.4%,不良贷款绝对额和比率实现双下降。保险、证券、信息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黔江城市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完成了所有乡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新城区、国道319线正阳段沿线景观概念性规划。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南北大道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了文体中心续建、河道疏浚及滚水坝、城北河人行桥、河滨公园五期、黔州桥入城口整治、闸桥景观平台装饰及解放路、丹兴路沥青路铺设等工程建设。以中心镇“五化”建设、农民新村建设为重点,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尘污染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灯饰建设等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成功创建了市级山水园林城区。“2小时黔江”工程完成路基改造127公里,铺筑沥青路131公里,完成了黔江城至黎水、鹅池、邻鄂3条出境油路建设。完成了16个乡镇政府用房的新建和改造维修任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开创了新的局面。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达到了“办节促发展,文经双丰收”的目的。实施了优质高中工程、中心医院门急诊楼、疾控中心国债项目、区域性传染病医院、中小学排危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考再创佳绩。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全区所有街道、乡镇。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博物馆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区电视台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认可,有线电视用户进一步增加。

加强国土管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工作,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取得新的进步。土地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了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整理新增耕地2480亩,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继续实施环保“七大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饮用水源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下降18.2个百分点。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粮食、林业、乡镇企业、供销等38个企业的改制工作;鸿业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融资平台的筹融资功能不断增强;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等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了国资监管营运;以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重点的金融改革有力推进,引进了重庆市商业银行入驻黔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成功举办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契机,不断扩大区域性经济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共签订外来投资协议项目153个,实施项目129个,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21%。

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渝东南人力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14人。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1799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建成了舟白、正阳、冯家等7个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职工分别达10466人、6280人。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30万元。对农村18966名特困人口按每人每月8元标准发放了特困救助金,实施了贫困学生救助、特困人口医疗补助、“五保户”纳入“低保”等政策,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镇居民拆迁、农民征地补偿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150万元,切实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问题。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力度,绝对贫困人口比年初减少8200人。启动实施了22个村的村道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公路362公里。实施了6类26项“民心工程”。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全年未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年清理审查规范性文件75件,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项,制定出台了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和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法,政府办事效率和决策透明度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得到认真执行,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完成了67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56件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强化了公务员队伍管理,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立案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8件,处分违法违纪人员8人。

过去的一年,区人民政府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针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了外宣工作,营造了健康的社会环境,塑造了黔江良好形象。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认真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了政法系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了一批社会黑恶势力,侦破了一批抢劫、杀人等大案要案,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建立健全了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制等新机制、新制度,确保了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新闻出版、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民政优抚、防灾救灾、审计、统计、人防、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档案、保密、科技、地震监测、气象、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黔江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黔江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下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交通、人才、资金的“瓶颈”制约仍然较为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乏力;农村仍然落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思路,认真研究新方法,努力增添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交帐”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及区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十五”目标和渝东南经济中心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目标,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能快则快尽量快地发展;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整体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着力突破产业“空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民计,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增长8.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确保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00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00人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达到2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展望新的一年 ,我们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全球制造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将继续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重点倾斜支持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西部大开发政策转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着力加大对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措施,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支持扶持力度。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新区建立以来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和“8小时重庆”、渝怀铁路、黔江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或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投资者对黔江的投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但国家实施“双稳健”政策,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将加大我区投资增长的难度。我们还面临农民贫穷、产业“空虚”、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缓慢、社会事业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增强信心,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克服困难;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破关键环节,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

强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经济工作要坚持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原则,努力实现全区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43个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新开工22个,完工19个,完成投资17.33亿元,增长73.3%。加快构建“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工程,力争完工黔咸二级公路黔江段主线和支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 “2小时黔江”工程,实施庙垭至新华、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两河至细水、武陵山隧道至武陵仙山等5条乡镇干道联网公路路面工程,实现城区到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通油路的目标。启动骨干乡村公路建设。力争新建正阳一级汽车站并投入使用。认真抓好船舶更新改造和重点码头建设。推进黔江至万州、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黔江至石柱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加强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妥善解决铁路建设有关遗留问题。加快推进黔江至张家界铁路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快黔江机场施工进度,确保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建设黔江信息中心,推进移动、电信、联通基站建设,加强无线电频率站台管理。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抓好43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开工条件。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全年到位资金3.5亿元。加强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和推介工作,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领域,积极主动地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强化对签约项目的追踪落实。依托特色产品加工,努力启动外贸出口,逐步扭转外贸出口缺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开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完善车辆维修、会议接待等招标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办事原则,建立乡镇、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举债报批制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管理,建立超概算投资报批制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评审机制、会计委派制和业主代理制。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8亿元。扩大信贷规模,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深化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力整饬信用环境,确保金融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业人口的“两增两减”目标,以“三十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

全面兑现落实各项扶农促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市、区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大户。逐步扩大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工作面。鼓励和支持创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深入推进“三十工程”。坚持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总产量26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以扩大基地规模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烤烟、畜牧、蚕桑、猕猴桃、地牯牛等几个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启动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以绿色食品、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快普及推广农业标准化,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十强镇”重点抓好集镇面积拓展、集镇人口增加、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着力培植骨干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3个中心镇要切实抓好“五化”建设和小区开发。十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以抓培训、抓基地、抓有序转移、抓权益保障、抓返乡创业为重点,稳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农民工6000人以上,增强劳务输出“黔江模式”的影响力。对进入黔江城务工农民要“管得住、维好权、服好务”。

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成金溪河流域万亩粮果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带。做好城市防洪续建工程前期工作。完工农网改造配套工程。解决农村1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3000口。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工程建设。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继续加强121个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路250公里,解决不通公路村的行路难问题;集中力量加强重点特困村的整村帮扶力度;稳步推进易地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完成易地搬迁200户;解决0.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经济总量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12.4%;新增5户以上规模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1亿元,增长16.9%,利税7.8亿元,增长13.7%。

大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抓好黔江卷烟分厂烟草体制改革工作中既定协议的落实,继续重视和支持黔江卷烟分厂的发展,加强与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重庆烟草工业公司的合作,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高度重视黔龙集团发展,强力实施黔龙集团“333”工程,做大做强黔龙集团。支持乌电集团增资扩股和以阿蓬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重点的电源点建设,努力实现电矿产业新的突破。竣工投产弘龙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抓好银象木业中纤板生产和市场拓展。培植壮大创新塑胶和创造者公司。加快以南海制药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产业发展。大力扶持蓬江集团、珍珠兰茶叶公司等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加强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竣工投产渔滩电站和舟白电站技改、青蒿素生产线等9个续建项目。争取新开工细沙河电站、箱子岩电站、大河口电站技改、中药饮片等8个项目。做好氧化铝、商品混凝土、鲜果汁加工等1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的勘探详查和开发利用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正阳工业园区确保年内投产泰星兽药、恒星生物等5个工业企业,新入园企业、项目10个以上。按照“一园一线,以园带线,以线带面”的思路,抓好正阳、舟白、冯家、两河、濯水、石会等6个乡镇和城区3个街道的工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增强聚集辐射功能

以发展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旅游为重点,切实加强商贸、旅游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和产业培育。抓好南海鑫城、黔江片区药检所、新华苑商贸城、新合作广场、白加湾加油站和小南海、蓬东等乡镇市场建设,启动建设正阳现代物流基地,完工正阳铁路油库、食盐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加大对武陵山家居市场、新大兴公司、永和肉制品厂等商贸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策划南海鑫城市场的商业发展,大力培育解放路百货、交通路汽摩配件等特色街区。继续推进现代商业业态调整,促进商业品牌企业置根乡镇开办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农村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扩大城乡消费领域,大力发展会展、节庆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创建、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旅游品牌培育为重点,加快旅游业发展。完成小南海景区大门扩建、自驾车营地建设、两河至细水公路硬化及两河、细水码头、武陵仙山旅游道路建设;开工建设细水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小南海地震博物馆和实感演示厅的招商建设进度。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培育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游客参与性项目,扩大黔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全力推进城镇化,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立足于把黔江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山拥水,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继续坚持“以新城开发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推进新区开发”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强化规划编制与控制。编制完成正阳、舟白新城区20平方公里的道路、排水控制性规划;完成桃子坝、烟草公司、新华东路二期北侧等1.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和新城区正阳大道两侧各200米、国道319线正阳段以东500米及舟白新组团黔咸路以东500米内控制性详规;完成新华大道、河滨公园、国道319线老城区段整治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完成违规建设集中清理整顿工作。设立黔江区规划陈列馆,完成重庆规划展览馆黔江厅布展工作。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新城区完成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和南北大道一期扫尾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南北干道二期、纬二路、纬三路、经二路、石油路工程,基本完成工业园区A、B区域的连接,力争启动正阳大道建设。完成机场安置区建设任务。老城区完成新华东路三期路基、污水处理厂管网、垃圾处理场建设任务,推进河滨公园6至9期建设,做好新华大道油路改造和城北河沿线改造的前期工作。

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以推进城市管理“四化”为着力点,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尘污染治理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规范城市小区管理。新建一批灯饰工程。建设西山公园,完成新华大道景观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强化城市经营。积极推行市政管理市场化运作,对组成城市空间和承载城市功能的自然资源及无形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城市土地、门面、办公楼等国有资产,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黔龙集团与卷烟主业分离的改革工作,推进黔龙集团、乌电集团、金冠酒店、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蔡地槽煤矿、创新塑胶、建工集团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供销企业改革工作。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维护企业权益,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创业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6.8%。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00户,私营企业100户。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成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理顺监管关系。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变更用途的报批管理。创新区级部门经营性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人财物、投资、经营目标、分配的管理机制。通过资产注入、划转和各种政策支持,不断增强鸿业公司、乌电集团、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资主体的实力。加快金融市场建设,鼓励租赁、担保、保险等融资机构发展。加强银企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及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认真执行投资体制改革办法,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项目监管制度。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物价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实施食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强化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七)全面落实三大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建成市级环保模范区的目标,狠抓环保“七项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环境监察与监测标准化建设,巩固“两控区”建设成果,确保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成全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批报工作。认真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力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继续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建立土地信息定期公示制度,严格土地计划管理,建立完善、公开、公平、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加强正阳工业园区用地管理,对工业用地、划拨用地实行政府集体审批制度。

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奖励扶助政策力度;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进一步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例。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一)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对接、实施和示范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黔江中学、新华中学、民族中学、黔州中学、人民中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积极探索多元投资、多种模式办学的新路子。巩固“普九”成果,强化基础教育,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力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完成黔江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申报工作,新华中学基本达到市级重点中学办学条件。启动农村寄宿制工程。完成黔州中学、新华中学与职教中心资产划分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巩固职教中心市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完成师范、电大、进修校三校合一工作。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人才汇集、投入和激励三大机制,大力开展人才市场体系、人才信息系统和人才能力三大建设。加强急需人才的引进,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三)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二级传染病中心建设,推进17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扎实开展中心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做好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区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卫生防疫工作,加快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0%以上。

(四)培育壮大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继续打造“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国家级品牌。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保护和普及力度,广泛开展以摆手舞为重点的群众文化体育普及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广电先进区和市级先进文化区,完成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一期和万米河滨健身长廊二期工程,建成一批达标文化站和市级示范文化站。提高光纤通村率和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创新博物馆运行管理机制,充实完善馆藏展品。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深入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和广大干部群众,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建设诚信文明黔江。进一步做好统计、人防、民政优抚、新闻出版、台侨外事、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农机、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弱势群体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等工作。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实施以村道公路建设、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农村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工程;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城区“推清”、“禁鸣”、“禁放”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工程;以“2小时黔江”为重点的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工程;以城市路灯、公厕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人居环境工程;以人力市场网络建设、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少生快富扶贫试点、法律援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程;以乡镇市场、农村电视“村村通”、贫困学生救助、河滨健身长廊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事业及设施工程等7类21项“民心工程”。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抓好4户以上再就业典型企业培植,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工作,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退休政策,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严格城市“低保”对象审批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和“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进一步关心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加强气象、地震、救灾救济、防汛等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做好农村“五保户”、“三无农民”和城镇“三无老人”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系。

(三)强化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推进“平安黔江”创建活动,启动“一庭两所”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力度,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刑事犯罪,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层级负责等新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妥善安置城市建设居民拆迁户,及时足额兑付农民征地补偿费,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千方百计推进清欠工作,确保完成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清欠阶段性目标任务。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努力建设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

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政府全体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学习观念,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市场经济、WTO等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速打造学习型政府,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

(二)建设责任型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行为高度负责。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专家咨询、决策评价和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人民建议征集、新闻发言人等制度。狠抓决策落实,提高政府执行水平。严格兑现政府承诺,树立政府诚信形象。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坚持科学理政,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收费项目,着力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行政审批违法违规行为。下决心减少办事环节和运转程序,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编制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各级公务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实施我区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正确处理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行政赔偿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努力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严惩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和欺压群众的行为。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廉洁从政和从严治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反对虚报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认真执行“五个不许”的规定,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禁损坏群众利益、与民争利和以权谋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事,节约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同时,还要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是我区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为我区未来发展绘制新的蓝图。

查看详情

2009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08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团结一心,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48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1亿元,增长42.5%;地方财政收入6.83亿元,增长4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7亿元,增长24.9%;农民人均纯收入3332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2元,增长13.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回落,全年涨幅控制在4.4%以内。

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产粮24.4万吨,增长4.9%。出栏生猪65万头,全区生猪产能达到120万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新造桑园4.9万亩,产茧2.19万担,增长55.9%;种植烤烟7.5万亩,收购烟叶14.6万担,实现产值9864.7万元。蔬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4亿元。森林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造林7.8万亩,义务植树175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2%。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万人。

二、工业支撑带动作用凸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7.3亿元,增长31.8%;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25.5%;“3511”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亿元,增长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6.2%,提高7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2.67万元/人,增长16.1%;全年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77亿元,增长16.4%;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户。工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7%。工业园区开始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并重转变,园区企业(项目)共完成投资4.6亿元,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6亿元,增长3.1倍。青杠拓展区顺利启动建设。

三、商贸旅游稳步发展。“2152”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7亿元,占商品销售额的34%。重百、新大兴等企业销售额过亿元,骨干支撑企业开始涌现。新增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网点40个,连锁经营零售额实现7.7亿元,占社零总额的31%,提高11.6个百分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实施,建成镇乡日用消费品连锁、农资超市18 个,村级便民放心商店130余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濯水古镇老街风貌恢复和改造进展顺利,北部旅游环线加快建设。全年接待游客86.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6亿元,分别增长14.4%、20.4%。

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重点建设推进有力,4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18亿元,增长38.7%。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300个项目、1000亿投资”重大项目储备库。立体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段路基全面完成,桥涵隧道工程完成80%;舟白机场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正青(正阳—青杠)二级公路开工建设,黔利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全面启动;黔恩、黔万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市近期建设规划;黔江区铁路总体规划通过成都铁路局评审,渝怀铁路复线启动前期工作,黔张常铁路、黔遵铁路、黔恩铁路纳入国家铁路建设中长期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农村公路67.4公里,改扩建435公里,完成投资2.34亿元,行政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55.8%。城北水库基本完工,小南海水库补水、太极水库项目达到开工条件,舟白水厂主体工程完工,解决人饮安全8万人,新改建农村房屋14.9万平方米,完成农网改造9569户,建成农村沼气池4080口。

五、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区新增城镇人口0.9万人,新增建成区2.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2.55%,提高1.65个百分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明显。加大规划经费投入力度,完成了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及6个镇乡的总体规划、森林城市规划、新城生态敏感区保护利用规划及6个居住区规划、火车站站前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老城控规、新华大道和国道319沿线风貌设计、老城核心商圈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编制。优化了新城、正阳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及重点产业的规划审批程序。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扎实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用地清理整治行动。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共完成投资3.21亿元。职教孵化区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重庆民族职业学院即将开工。正阳大道建设加快推进。博宏大厦、检察四分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水、电、路、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老城改造力度加大。完成了国道319线城区段过境路改造、城区二级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施了老城北部环线连接路、蔬菜批发市场、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推进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了城区出租车和公交车更新换代,进一步规范了运营秩序;新增建成区绿地23.6公顷,人均净增公园绿地0.4平方米。实施城市分级管理制度。启动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程。实施黔江卷烟分厂锅炉煤改气,对一些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整治,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整理新增耕地6000亩。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一批市政公共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全年施工商品房62.98万平方米,竣工13.31万平方米,销售14.97万平方米。

六、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开局较好,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5万人。积极引导城市资源下乡,依法流转农村承包耕地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8%。加快示范镇建设步伐,濯水古镇恢复和旅游开发全面推进。统筹抓好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黔永创业园建设正式启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了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启动了“乡财区管乡用”改革试点,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国资工作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理顺了新城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完成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供排水一体化运行体制。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开展了正阳、舟白、冯家3个镇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围绕市政府区县扩权改革,认真开展行政管理“三级改革”试点。启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改革试点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制度,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全程代理制度。创新法律援助网上审批模式。

七、争取各方支持成效明显。全力开展争资工作,建立了高效的争资工作机制,落实“一对一”分工责任制。全年争取国市投资计划17.7亿元,争取上级项目投资3.05亿元,增长135%,其中:2008年末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中,我区争取到位1.3亿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争取到位各类财政专项资金6.12亿元,增长59.5%。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力度加大。引进重庆三峡银行、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金融机构入驻黔江,积极筹建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金融业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三峡担保公司作用发挥充分,鸿业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增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帮助我区发展出谋划策。扎实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整合资源实行小分队招商,围绕构建产业积聚中心,滚动储备招商项目100个,全年共签约招商项目86个,协议引资75亿元,到位8.8亿元,分别增长96%、81.4%。与浙江绍兴、广东云佛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深化了与永川区、厦门思明区的对口帮扶关系。外贸出口额完成2019万美元,增长1.09 倍。

八、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考再创佳绩,职教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全区各类学校吸引周边地区来我区就读学生达8000余人。新办黔江实验中学,加大力度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政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四苗”接种率达97%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民参合率达到82.5%。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启动实施。中心医院“三甲”、中医院“二甲”和重庆市示范保健院的创建工作进展较好,民族医院迁建等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达到进度目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科普示范区顺利通过中国科协复查验收。重庆市民族歌舞团正式运行,“重庆·黔江民族文化周”展示活动扩大了黔江对外影响。第二届乡村文化节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加强。完成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家书屋82个,启动了农村调频广播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举办全区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创建了1个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全区新增就业人员6018人,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2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8%,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20户。各类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未参保超龄人员和村(居)委三职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稳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全市先进区县行列。全区社会治安不断好转。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基层综治组织体系、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得到强化。消防特勤分中心投入运行,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平安黔江建设向纵深推进。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政府工作自觉置于区委统一领导之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7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0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98%。建立政府班子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强化政务督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情民意,完善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居民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士固定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应对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灾害、问题奶粉事件对我区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和“大接访”活动,严格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有效化解了信访突出矛盾,确保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我区没有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区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均控制在市控指标以内。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加强了预算执行、重大投资、经济责任等重点领域审计,挽回经济损失2334万元。认真组织实施并基本完成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处分违纪违规公务员10人。人事、统计、农机、气象、民族宗教、工商、人防、外事、台侨、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未成年人保护、双拥共建、人民调解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黔江发展强基础、求突破、上台阶的一年,是黔江人民自加压力、顽强拼搏、成果颇丰的一年。回顾一年的风雨历程,黔江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是区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积极支持,全区各族人民扎实工作、团结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长期关心黔江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干部和区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市场萎缩,生产受限;全区企业经营、投资信心、就业状况、消费预期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二是资源要素供应不足,金融新增货币投放量仍然偏低,资金紧张矛盾仍然突出;运力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火车站运力远不能适应我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电网等级较低,供电质量较差,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三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缺乏稳定的渠道,部分骨干产业培育没有达到年初目标。四是招商引资困难大,尤其是缺乏立区的基础性大企业入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的发展后劲。五是一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质量差,效率不高,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部门全局观念不强,主动履职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六是社会稳定压力较大,各类矛盾处于高发期,安全生产基础脆弱,少数部门对群众信访诉求缺乏耐心疏导,对安全生产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实现跻身全市区县20强目标各项工作全面启动的一年,也是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一年。根据区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200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统揽全局,以“争投资、强招商、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稳定”为工作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性目标确定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亿元,增长1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9.6亿元,增长26%;

——工业投资完成1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同口径增长19.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5亿元,同口径增长1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5亿元,增长1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70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2元,增长12%;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万人;

——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1.5%,单位GDP能耗降低4个百分点;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

——辖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6.5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万美元;

——招商引资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到位资金20亿元。

围绕以上主要预期性目标,全年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建设,全力争取投资。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抓好100个重点项目工作,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对接汇报、施工组织等关键环节,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全面加强争资工作。围绕“争取上级投资15亿元、力争20亿元”的目标,全面分解落实争资任务和责任,将争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尽快完善50个重点项目申报涉及的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评、资金筹措、审批核准等前期工作,争取我区更多项目列入国市投资计划。加大跟踪衔接力度,积极主动到国市相关单位汇报,确保舟白机场、城市防洪二期工程、渝怀铁路复线、黔万高速、务利(务川经黔江至利川)二级公路、正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黔永创业园基础设施、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精神病医院、中心医院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市投资计划。围绕民生改善、新城建设、森林工程、“畅通黔江”、重大产业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再策划一批全局性、基础性项目,并努力挤入国家规划。

强化项目组织建设。迅速推进我区2008年末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细化措施,严密施工组织,确保在一季度形成投资实物工作量。加大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段、舟白机场、正青二级公路、城北水库、机动车物流中心、濯水老街、中医院、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等20个项目完工投用;继续实施好农村公路、黔永创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廉租房、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渝东南职教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新开工太极水库、城市防洪二期工程、黔州大桥改建、城市组团结合部开发、PVC一体化、文化影视中心、游泳馆、重庆民族职业教育学院等30个项目,完成重点建设投资50亿元以上。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做活产业承接文章。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观念,紧盯重庆重点国有企业集团和长三角、珠三角转移趋势明显的产业和地区,跟紧引进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又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确保全年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0个、3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20个。立足区内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强化“点对点”招商。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机制,强化专业招商方式。围绕三大“100亿”产业项目链,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提高项目包装策划质量,增强招商有效性。

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五在五心”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培育骨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新技术,稳定粮食产量在24.5万吨以上。扎实抓好生猪原种场、二级扩繁场和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大户的建设和培育工作,有效解决业主融资难、防疫弱、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力争全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积极培育壮大以饲料加工、兽药供应、猪肉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加快30万担优质蚕茧基地的建设,新造桑园5万亩,实现年产茧3.5万担。用足用活国家扶持烤烟生产和我区作为川渝工业公司烤烟生产基地的有关政策,加强烤烟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确保烤烟种植规模达8万亩,实现产量20万担。积极支持培育蔬菜、猕猴桃、中药材、茶叶、花椒、地牯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力争新培植1家市级、2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完工城北水库,开工小南海水库补水工程,基本完成正阳(舟白)片区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太极水库工程枢纽区征地及导流设施建设。推广政府补贴各型农机具1000台(套)。努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沼气池1.5万口。启动沙坝、石会、冯家现代农业园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把小南海至阿蓬江沿线打造成在重庆有较大影响的统筹城乡生态家园示范带,硬化人行便道22公里,改造院坝1.5万平方米,建设“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村(点)4个,康居示范户750户。

加快实施森林工程建设。坚持绿化造林与城市美化、农民增收相结合,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富民森林工程和生态森林工程。启动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加强优质蚕桑基地、城周森林屏障、道路绿化等森林工程建设,确保实施面积达到21万亩。打捆整合林业、交通、水务、市政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快“森林黔江”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稳步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向现代农业产业集中,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全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2%。探索建立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退出机制,支持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地进入城镇定居。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认真做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200亩的指标交易。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林业资源,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规范林地流转;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努力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调动各类主体、各种资金投入森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林权证颁(换)发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统筹抓好劳务经济。支持返乡农民就业、安居。全面推进黔永创业园建设,建立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入园创业发展。培训返乡创业农民500人以上,提高创业成功率。巩固发展劳务基地,全年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累计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总收入7亿元以上。

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以“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四大工程为重点,实施40个整村脱贫工程。全面完成“整村推进、片区开发”试点,推进石(会)黄(溪)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2350人。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三、突破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强区。按照“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升质量”的思路,以三大“100亿”产业为抓手,以园区及拓展区为主战场,夯实工业基础,切实加快工业强区步伐。

加快青杠拓展区建设。加快推进青杠拓展区各项规划方案报批和审定工作,尽快启动PVC项目,完成场平1000亩,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热电、电石、氟化铝等项目。打好市上赋予我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政策牌,尽快落实并用好进出口银行3亿元的信贷资金。完工正青二级公路建设。加快启动区的土地整治、征地拆迁安置、综合管网以及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拓展区1.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1万平方米廉租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扶持壮大“3511”重点企业。坚持重点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大对现有17户重点企业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新培育3户企业入围重点企业行列。鼓励支持每个“3511”重点企业新上一个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雨润食品加工、重啤一期工程、弘龙水泥、双河丝绸厂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上半年投产。确保“3511”重点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利税增长15%以上。

做大做实工业园区产业。完善正阳工业园区综合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新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成主干道硬化、500亩土地场平等工程,启动园区支管网建设,完善苏家坝、白家河安置区的污水管网及配套绿化建设。千方百计促使节能灯管、硅微粉等重大招商项目入驻园区,确保新开工园区企业10个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鼓励企业危中求机,细分市场,优化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技术革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新培育一批重庆名牌产品、重庆著名商标。

提高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完善我区中长期工业企业要素保障规划,努力克服要素不足对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水、电、煤、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提高企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宽松、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认真贯彻节能政策,确保全区万元GDP能耗低于0.905吨标准煤。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消费市场。着力提升城市商气人气和聚集辐射能力,落实激活消费政策,稳定消费预期,保持消费持续走旺,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实施“2152”发展战略。按照“构筑商业高地和消费乐园,增强商贸聚集辐射功能”的要求,启动主城核心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南海鑫城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扶持一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和重点市场,新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市场2个。做好引进大店、名店和重量级市场的招商跟踪落实工作,促使小商品批发市场、武陵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宁、国美著名家电市场等项目尽快落地。新打造1—2条特色街区,启动西沙路旅游商品街的培育工作。启动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完工投用机动车物流中心。积极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支持工业硅、茧丝绸、特色蔬菜等产品出口。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顺应国家刺激内需、扩大消费的宏观调控形势,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及时兑现落实农民购置家电的补贴政策。完善农村“六大”新型网络体系建设,建成27个乡镇连锁超市、219个村(社)便民放心店;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鼓励支持会展、机动车交易、典当等新型业态发展。完善市场供应应急机制,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推进物流基地建设。根据新确定的渝怀铁路黔江火车站铁路站场总体规划方案,尽快修改完善黔江物流基地专项规划。加快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物流项目的招商平台。力争新引进1—2家市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做大旅游消费市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加快濯水古镇恢复与改造进度,提档升级小南海景区,建成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完善神龟峡、武陵仙山等景区配套设施。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完善旅游接待体系,努力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力争全年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五、加快城市东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宜居黔江”、“品质之城”,全面推进城市东进,完善老城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完成新城控规编制。加快编制安置区修建性详规、新城环境景观研究及概念性规划、公共空间研究及重要节点景观设计、行政中心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规、峡谷公园修建性详规。引导开发业主加大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完成职教基地布局专项规划。开展正阳大道、机场大道、火车站片区城市设计。完成新华大道、滨河两岸等重点区域的风貌设计。启动南沟概念性规划设计、老城管网专项规划、城北湿地公园规划。完成迎宾大道至册山段区域规划。进一步规范规划管理,严格执法,坚决制止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全面提速新城建设。围绕新增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完成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实现投资12亿元的目标,加快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正阳大道建设,一标段全面完工,二、三标段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0%。开工建设新城次干道,年底前完成8.5公里次干道路基、管网工程,引导片区开发业主推进新城三级道路建设。完成职教孵化区一、二期建设,公共图书馆完工投用,实现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入驻。加快推进民族职业学院建设。加快市地产集团储备地整治,完成1500亩场平及道路管网建设。加快组团结合部开发,完成民族广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高度重视拆迁户安居工程,加大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解决力度,完成8个安置区场平及配套建设,年底前确保完成1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含统建廉租房)建设任务。推进检察四分院迁建、博宏大厦等项目建设。尽早动工建设会展中心、质监检测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生殖健康中心、舟白隧道口改造项目。

不断完善老城功能。推进老城区环城道路建设及支路联网工程,完工投用蔬菜批发市场、游泳馆。启动大什字购物广场、老县委片区、原啤酒厂片区、27队片区等项目建设,实施闸桥湖面景观灯饰工程和城北河两岸河滨公园建设。做好开发南沟、城北片区的前期工作,完善谭家湾、官坝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和“畅通黔江”建设。建设黔州大桥、正阳隧道等城市入口节点景观工程,实施城市景观大树栽植工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部分集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完善城市分级管理制度,推进数字化城管进程。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做好迎接市级文明城区创建验收工作。

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利用好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加强小城镇市场建设、农房风貌改造、文体广场、集镇公厕、路灯等项目建设。完工濯水古镇改造、老街风貌整治工程。完成1个镇乡简易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场项目,启动3个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建设,全面建成2个康居试点村,开展卫生乡镇评比活动。

强化国土开发与管理。完成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3万亩,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以上,确保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好用地计划争取和报批工作,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保障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保障政府土地储备2000亩以上;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等规定。

六、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不断创新完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财税金融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财税运行调控。扩大“乡财区管乡用”改革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新城、园区和乡镇街道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整合各类资金办大事促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乡镇财政管理,培植新兴骨干财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力争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推进国有企业经营预算制度改革,强化国资经营管理,做大做强融资平台。认真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积极应对增值税、燃油税等财税改革,努力克服减税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充分发挥金融引导支撑作用。抓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鼓励金融机构集中向全区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和新城基础设施、事关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的重大公益设施和社会性公益设施等重点领域投放信贷,确保新增贷款总额达到16.5亿元。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做好村镇银行筹建工作,扩大生猪、蚕桑、烤烟等重要产业保险。指导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活动,做实做强鸿业担保公司,积极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做实金融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提高统筹协调服务效能,新引进1家银行业机构入驻黔江,继续采取直接融资、发行债券、BT、BOT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对担保抵押资源的统一管理、配置和调度,保障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融资。打造诚信黔江,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强化各类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行政审批方式和监管的创新,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认真落实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洼地。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与渝鄂湘黔毗邻中心城市以及“一圈”(永川区)的合作交流。进一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七、着力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公益、促进均衡、惠及民生,加强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共建“和谐黔江”。

巩固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区内初中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92%以上。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竣工投用5所学校教学综合楼项目,新建正阳高级中学,启动冯家中学扩建、濯水中学综合楼工程。加快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竣工投用一批学校食堂、宿舍及教学综合楼项目。加快职教基地建设,确保职教中心和东亚技工学校实现秋季招生。积极开展国办高职院校和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创办工作。加快推进黔江中学创建重庆示范高中工程。加强师资力量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和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积极开展“健康黔江”建设。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竣工投用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创建“三甲”成功,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医院迁建工程。认真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全区参合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70/10万以下。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全区政策性生育率达到90%以上。完善体育设施,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工间操常态化。

大力繁荣群众文化。认真组织举办第二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力争举办成一次集文化、旅游和经贸于一体的盛会。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竣工投用民族文化宫续建项目,启动文化影视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以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免费为街道镇乡演出30场文艺节目。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好困难群体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保护工作。抓好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工作,推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工作。注重各类社会纠纷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解决好劳动关系纠纷和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继续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环保行动。严格落实减排各项政策,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和扬尘污染治理,建成投用汽车CNG配气站,推广普及清洁能源,强化污染防治,完成银象木业环保搬迁,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以上天数达98%以上。完善老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新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力争开工建设医疗废物处置场。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同时,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开展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强化城乡社区服务。进一步抓好统计、气象、人防、外事、台侨、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加强地震监测工作。

八、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黔江”创建活动,坚持安全稳定“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积极化解各类信访矛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加大排查力度,依法处置各类上访事件,及时化解上访苗头,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认真解决一批涉及面广、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尽可能消除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狠抓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双基强化年”活动,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水陆交通、建筑施工、矿山、消防、卫生防疫、食品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危化品、特种设备、地质灾害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并强化各类应急预案演练,促进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常态化,落实责任,加强储备,切实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好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立体网络,加大大院联防力度,强化城区夜间巡逻,完善电子警察、一庭两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治站、警务室建设,加快应急指挥中心、轮值轮训基地建设。

九、坚持心系群众,办好一批实事。围绕群众最关心、急需办、受益面广的实事好事,着力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安居保障工程,新建廉租住房6.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3户,搬迁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8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00户,新建和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房屋100户。二是实施城区便民工程,完善老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指挥系统,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硬化830米、管网整治230米,安装路灯104盏,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站并配套建设公厕。三是实施农村便民工程,建成3座集镇水厂,完善3个镇27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8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铺设沥青路面40公里,建成生命工程30公里;完善40个村的农网改造;实施2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新建农村通信基站70个。四是实施文教卫生便民工程,完成3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解决5000名学生的食宿问题,新建4所农村中学的塑胶跑道;续建3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为农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1000场。五是实施生态环保工程,关停杉木垭水泥厂,清淤整治包括城北河在内的城区河道,在老城区新增3—4块集中绿地和60个不锈钢大容量垃圾箱,在8个乡镇场镇建设垃圾收运中转站。六是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3000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8000人,免费为2000名农民工提供专项职业技能鉴定,免费为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举办养殖技术技能讲座。

十、严格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认真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积极探索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不渝走群众路线,始终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加快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规范健全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基层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居民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士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深化依法治区,继续推进区县扩权、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工作。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增强行政执行力。积极探索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强督促检查,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促进行政效能提高。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对财政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责任等重大项目和重要环节的审计,强化审计结果的整改和执行。

切实加强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带头树立沉心静气谋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坚决执行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系列规定,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加强公务员队伍廉政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发生。继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严肃查办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的行为。深入开展纠风活动,切实净化社会风气,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坚持节俭办事,不搞形式主义,实现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党政机关出国出境经费零增长。

查看详情

泗阳县人民政府2、政府工作报告

泗阳县人民政府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