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0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22/07/16228 作者:佚名
导读: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初,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张宗清同志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在顺应调控中发展,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初,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张宗清同志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在顺应调控中发展,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政总收入实现7.55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5亿元,增长1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1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增长14.7%;城镇化率26.4%,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等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积极主动地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

坚持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为推动黔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和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面对国债减少、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千方百计争取国、市补资金4.5亿元,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综合授信合作,落实到位资金2.44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6800万元,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其中,42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8小时重庆”黔江段、小南海水库枢纽病害整治等7个项目完工投用;黔江机场、城网改造、渔滩电站技改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箱子岩电站、小南海生态博物馆等12个项目获国、市有关部门批复。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亿元;非国有投资完成6.56亿元,增长79.4%,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产业投资完成4.1亿元,增长13.9%;社会事业投资完成0.4亿元,增长33.3%。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和整顿工作,避免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调整。坚持收入与支出、发展与偿债兼顾,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财政总支出完成7.92亿元。其中,建设性支出37466万元,占总支出的47.3%;农林水支出14362万元,占总支出的18.1%;社会保障支出7715万元,占总支出的9.7%;文教卫生社会事业支出12845万元,占总支出的16.2%;企业挖改支出3368万元,占总支出的4.3%;建立了乡镇偿债机制,乡镇偿债支出1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00万元。

骨干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应对全国烟草行业体制改革,准确把握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了黔江卷烟厂、乌电集团的改革任务。黔江卷烟厂加入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千方百计争取到黔江卷烟分厂税金年均递增确保10%、力争15%等主要政策,保留了乌电集团的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我区的既得利益。

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五个统筹”,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统筹经济增长速度、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比调整为20.8:50.1:29.1。农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出台了28条促农扶农政策措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粮食产量达25.71万吨,增长7.9%;农业“三十工程”推进有力,农业产业化工程基地面积达到32万亩,10个经济强镇建设完成投资3.4亿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4亿元。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97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利税总额6.99亿元,增长2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6%,提高39.7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00万元,入园企业9家。南海制药GMP改造、银象木业租赁经营等老企业改造盘活取得实效。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南海鑫城、武陵山家居市场、电力大厦市场、时代购物中心等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商业业态调整和市场培育步伐加快,区域性聚集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小南海、武陵仙山、神龟峡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4%、10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财税金融稳健运行。税收征管不断强化,地方预算内收入实现2.19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2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88亿元,比年初增长20.5%,贷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增长11.4%,不良贷款绝对额和比率实现双下降。保险、证券、信息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黔江城市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完成了所有乡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新城区、国道319线正阳段沿线景观概念性规划。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南北大道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了文体中心续建、河道疏浚及滚水坝、城北河人行桥、河滨公园五期、黔州桥入城口整治、闸桥景观平台装饰及解放路、丹兴路沥青路铺设等工程建设。以中心镇“五化”建设、农民新村建设为重点,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尘污染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灯饰建设等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成功创建了市级山水园林城区。“2小时黔江”工程完成路基改造127公里,铺筑沥青路131公里,完成了黔江城至黎水、鹅池、邻鄂3条出境油路建设。完成了16个乡镇政府用房的新建和改造维修任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开创了新的局面。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达到了“办节促发展,文经双丰收”的目的。实施了优质高中工程、中心医院门急诊楼、疾控中心国债项目、区域性传染病医院、中小学排危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考再创佳绩。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全区所有街道、乡镇。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博物馆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区电视台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认可,有线电视用户进一步增加。

加强国土管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工作,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取得新的进步。土地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了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整理新增耕地2480亩,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继续实施环保“七大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饮用水源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下降18.2个百分点。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粮食、林业、乡镇企业、供销等38个企业的改制工作;鸿业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融资平台的筹融资功能不断增强;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等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了国资监管营运;以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重点的金融改革有力推进,引进了重庆市商业银行入驻黔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成功举办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契机,不断扩大区域性经济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共签订外来投资协议项目153个,实施项目129个,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21%。

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渝东南人力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14人。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1799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建成了舟白、正阳、冯家等7个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职工分别达10466人、6280人。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30万元。对农村18966名特困人口按每人每月8元标准发放了特困救助金,实施了贫困学生救助、特困人口医疗补助、“五保户”纳入“低保”等政策,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镇居民拆迁、农民征地补偿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150万元,切实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问题。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力度,绝对贫困人口比年初减少8200人。启动实施了22个村的村道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公路362公里。实施了6类26项“民心工程”。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全年未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年清理审查规范性文件75件,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项,制定出台了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和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法,政府办事效率和决策透明度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得到认真执行,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完成了67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56件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强化了公务员队伍管理,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立案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8件,处分违法违纪人员8人。

过去的一年,区人民政府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针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了外宣工作,营造了健康的社会环境,塑造了黔江良好形象。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认真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了政法系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了一批社会黑恶势力,侦破了一批抢劫、杀人等大案要案,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建立健全了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制等新机制、新制度,确保了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新闻出版、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民政优抚、防灾救灾、审计、统计、人防、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档案、保密、科技、地震监测、气象、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黔江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黔江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下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交通、人才、资金的“瓶颈”制约仍然较为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乏力;农村仍然落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思路,认真研究新方法,努力增添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交帐”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及区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十五”目标和渝东南经济中心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目标,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能快则快尽量快地发展;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整体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着力突破产业“空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民计,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增长8.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确保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00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00人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达到2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展望新的一年 ,我们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全球制造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将继续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重点倾斜支持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西部大开发政策转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着力加大对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措施,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支持扶持力度。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新区建立以来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和“8小时重庆”、渝怀铁路、黔江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或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投资者对黔江的投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但国家实施“双稳健”政策,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将加大我区投资增长的难度。我们还面临农民贫穷、产业“空虚”、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缓慢、社会事业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增强信心,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克服困难;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破关键环节,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

强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经济工作要坚持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原则,努力实现全区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43个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新开工22个,完工19个,完成投资17.33亿元,增长73.3%。加快构建“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工程,力争完工黔咸二级公路黔江段主线和支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 “2小时黔江”工程,实施庙垭至新华、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两河至细水、武陵山隧道至武陵仙山等5条乡镇干道联网公路路面工程,实现城区到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通油路的目标。启动骨干乡村公路建设。力争新建正阳一级汽车站并投入使用。认真抓好船舶更新改造和重点码头建设。推进黔江至万州、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黔江至石柱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加强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妥善解决铁路建设有关遗留问题。加快推进黔江至张家界铁路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快黔江机场施工进度,确保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建设黔江信息中心,推进移动、电信、联通基站建设,加强无线电频率站台管理。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抓好43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开工条件。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全年到位资金3.5亿元。加强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和推介工作,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领域,积极主动地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强化对签约项目的追踪落实。依托特色产品加工,努力启动外贸出口,逐步扭转外贸出口缺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开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完善车辆维修、会议接待等招标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办事原则,建立乡镇、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举债报批制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管理,建立超概算投资报批制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评审机制、会计委派制和业主代理制。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8亿元。扩大信贷规模,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深化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力整饬信用环境,确保金融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业人口的“两增两减”目标,以“三十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

全面兑现落实各项扶农促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市、区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大户。逐步扩大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工作面。鼓励和支持创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深入推进“三十工程”。坚持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总产量26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以扩大基地规模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烤烟、畜牧、蚕桑、猕猴桃、地牯牛等几个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启动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以绿色食品、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快普及推广农业标准化,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十强镇”重点抓好集镇面积拓展、集镇人口增加、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着力培植骨干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3个中心镇要切实抓好“五化”建设和小区开发。十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以抓培训、抓基地、抓有序转移、抓权益保障、抓返乡创业为重点,稳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农民工6000人以上,增强劳务输出“黔江模式”的影响力。对进入黔江城务工农民要“管得住、维好权、服好务”。

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成金溪河流域万亩粮果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带。做好城市防洪续建工程前期工作。完工农网改造配套工程。解决农村1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3000口。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工程建设。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继续加强121个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路250公里,解决不通公路村的行路难问题;集中力量加强重点特困村的整村帮扶力度;稳步推进易地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完成易地搬迁200户;解决0.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经济总量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12.4%;新增5户以上规模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1亿元,增长16.9%,利税7.8亿元,增长13.7%。

大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抓好黔江卷烟分厂烟草体制改革工作中既定协议的落实,继续重视和支持黔江卷烟分厂的发展,加强与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重庆烟草工业公司的合作,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高度重视黔龙集团发展,强力实施黔龙集团“333”工程,做大做强黔龙集团。支持乌电集团增资扩股和以阿蓬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重点的电源点建设,努力实现电矿产业新的突破。竣工投产弘龙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抓好银象木业中纤板生产和市场拓展。培植壮大创新塑胶和创造者公司。加快以南海制药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产业发展。大力扶持蓬江集团、珍珠兰茶叶公司等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加强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竣工投产渔滩电站和舟白电站技改、青蒿素生产线等9个续建项目。争取新开工细沙河电站、箱子岩电站、大河口电站技改、中药饮片等8个项目。做好氧化铝、商品混凝土、鲜果汁加工等1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的勘探详查和开发利用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正阳工业园区确保年内投产泰星兽药、恒星生物等5个工业企业,新入园企业、项目10个以上。按照“一园一线,以园带线,以线带面”的思路,抓好正阳、舟白、冯家、两河、濯水、石会等6个乡镇和城区3个街道的工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增强聚集辐射功能

以发展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旅游为重点,切实加强商贸、旅游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和产业培育。抓好南海鑫城、黔江片区药检所、新华苑商贸城、新合作广场、白加湾加油站和小南海、蓬东等乡镇市场建设,启动建设正阳现代物流基地,完工正阳铁路油库、食盐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加大对武陵山家居市场、新大兴公司、永和肉制品厂等商贸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策划南海鑫城市场的商业发展,大力培育解放路百货、交通路汽摩配件等特色街区。继续推进现代商业业态调整,促进商业品牌企业置根乡镇开办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农村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扩大城乡消费领域,大力发展会展、节庆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创建、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旅游品牌培育为重点,加快旅游业发展。完成小南海景区大门扩建、自驾车营地建设、两河至细水公路硬化及两河、细水码头、武陵仙山旅游道路建设;开工建设细水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小南海地震博物馆和实感演示厅的招商建设进度。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培育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游客参与性项目,扩大黔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全力推进城镇化,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立足于把黔江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山拥水,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继续坚持“以新城开发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推进新区开发”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强化规划编制与控制。编制完成正阳、舟白新城区20平方公里的道路、排水控制性规划;完成桃子坝、烟草公司、新华东路二期北侧等1.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和新城区正阳大道两侧各200米、国道319线正阳段以东500米及舟白新组团黔咸路以东500米内控制性详规;完成新华大道、河滨公园、国道319线老城区段整治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完成违规建设集中清理整顿工作。设立黔江区规划陈列馆,完成重庆规划展览馆黔江厅布展工作。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新城区完成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和南北大道一期扫尾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南北干道二期、纬二路、纬三路、经二路、石油路工程,基本完成工业园区A、B区域的连接,力争启动正阳大道建设。完成机场安置区建设任务。老城区完成新华东路三期路基、污水处理厂管网、垃圾处理场建设任务,推进河滨公园6至9期建设,做好新华大道油路改造和城北河沿线改造的前期工作。

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以推进城市管理“四化”为着力点,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尘污染治理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规范城市小区管理。新建一批灯饰工程。建设西山公园,完成新华大道景观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强化城市经营。积极推行市政管理市场化运作,对组成城市空间和承载城市功能的自然资源及无形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城市土地、门面、办公楼等国有资产,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黔龙集团与卷烟主业分离的改革工作,推进黔龙集团、乌电集团、金冠酒店、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蔡地槽煤矿、创新塑胶、建工集团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供销企业改革工作。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维护企业权益,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创业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6.8%。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00户,私营企业100户。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成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理顺监管关系。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变更用途的报批管理。创新区级部门经营性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人财物、投资、经营目标、分配的管理机制。通过资产注入、划转和各种政策支持,不断增强鸿业公司、乌电集团、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资主体的实力。加快金融市场建设,鼓励租赁、担保、保险等融资机构发展。加强银企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及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认真执行投资体制改革办法,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项目监管制度。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物价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实施食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强化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七)全面落实三大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建成市级环保模范区的目标,狠抓环保“七项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环境监察与监测标准化建设,巩固“两控区”建设成果,确保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成全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批报工作。认真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力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继续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建立土地信息定期公示制度,严格土地计划管理,建立完善、公开、公平、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加强正阳工业园区用地管理,对工业用地、划拨用地实行政府集体审批制度。

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奖励扶助政策力度;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进一步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例。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一)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对接、实施和示范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黔江中学、新华中学、民族中学、黔州中学、人民中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积极探索多元投资、多种模式办学的新路子。巩固“普九”成果,强化基础教育,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力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完成黔江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申报工作,新华中学基本达到市级重点中学办学条件。启动农村寄宿制工程。完成黔州中学、新华中学与职教中心资产划分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巩固职教中心市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完成师范、电大、进修校三校合一工作。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人才汇集、投入和激励三大机制,大力开展人才市场体系、人才信息系统和人才能力三大建设。加强急需人才的引进,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三)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二级传染病中心建设,推进17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扎实开展中心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做好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区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卫生防疫工作,加快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0%以上。

(四)培育壮大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继续打造“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国家级品牌。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保护和普及力度,广泛开展以摆手舞为重点的群众文化体育普及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广电先进区和市级先进文化区,完成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一期和万米河滨健身长廊二期工程,建成一批达标文化站和市级示范文化站。提高光纤通村率和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创新博物馆运行管理机制,充实完善馆藏展品。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深入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和广大干部群众,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建设诚信文明黔江。进一步做好统计、人防、民政优抚、新闻出版、台侨外事、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农机、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弱势群体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等工作。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实施以村道公路建设、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农村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工程;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城区“推清”、“禁鸣”、“禁放”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工程;以“2小时黔江”为重点的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工程;以城市路灯、公厕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人居环境工程;以人力市场网络建设、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少生快富扶贫试点、法律援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程;以乡镇市场、农村电视“村村通”、贫困学生救助、河滨健身长廊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事业及设施工程等7类21项“民心工程”。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抓好4户以上再就业典型企业培植,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工作,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退休政策,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严格城市“低保”对象审批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和“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进一步关心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加强气象、地震、救灾救济、防汛等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做好农村“五保户”、“三无农民”和城镇“三无老人”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系。

(三)强化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推进“平安黔江”创建活动,启动“一庭两所”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力度,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刑事犯罪,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层级负责等新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妥善安置城市建设居民拆迁户,及时足额兑付农民征地补偿费,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千方百计推进清欠工作,确保完成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清欠阶段性目标任务。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努力建设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

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政府全体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学习观念,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市场经济、WTO等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速打造学习型政府,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

(二)建设责任型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行为高度负责。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专家咨询、决策评价和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人民建议征集、新闻发言人等制度。狠抓决策落实,提高政府执行水平。严格兑现政府承诺,树立政府诚信形象。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坚持科学理政,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收费项目,着力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行政审批违法违规行为。下决心减少办事环节和运转程序,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编制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各级公务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实施我区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正确处理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行政赔偿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努力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严惩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和欺压群众的行为。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廉洁从政和从严治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反对虚报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认真执行“五个不许”的规定,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禁损坏群众利益、与民争利和以权谋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事,节约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同时,还要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是我区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为我区未来发展绘制新的蓝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