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矮蒿,多年生草本。主根细长,侧根多;根状茎细或略粗,直径3-6毫米,直立或倾斜。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林缘、路旁、荒坡及疏林下,最高海拔1400米。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林缘、路旁、荒坡及疏林下。
含挥发油,成分为乙酸乙脂、莰烯、艾醇A (yomogi alcohol A)等。民间作"艾"(家艾)与"茵陈"的代用品,有散寒、温经、止血、安胎、清热、祛湿、消炎、驱虫之功效。
根:用于淋证。 叶(细叶艾):辛、苦,温。有小毒。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妊娠下血,皮肤瘙痒。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细长,侧根多;根状茎细或略粗,直径3-6毫米,直立或倾斜。
茎:茎多数,常成丛,高80-150厘米,具细棱,褐色或紫红色;中部以上有多数向上斜展的分枝;茎、枝初时微被蛛丝状微柔毛,后毛渐脱落。
叶:叶上面初时微有蛛丝状短柔毛及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后毛与腺点渐脱落,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蛛丝状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卵圆形,长3-5(-6)厘米,宽2.5-4(-5) 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3-4枚,中部裂片再次羽状深裂,每侧具小裂片2-3枚,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6毫米,宽2-3毫米,叶柄短,花期叶萎谢;中部叶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2.5(-3)厘米,宽1-2(-2.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深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1-2毫米,先端锐尖,边外卷,基部1对裂片小;成假托叶状,具短柄或近无柄;上部叶与苞片叶5或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有时基部1对小裂片成假托叶状。
花:头状花序多数,卵形或长卵形,无梗,直径1-1.5毫米,在分枝上端或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端组成狭长或稍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狭卵形,背面初时微有短柔毛,后脱落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倒披针形,背面无毛,边缘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雌花1-3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或无裂齿,紫红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外卷;两性花2-5朵,花冠长管状,檐部紫红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或有短尖头,花柱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或扇形,并有睫毛。
果:瘦果小,长圆形。
花果期:8-10月。
茵陈蒿 属菊科植物。嫩苗可作菜蔬,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 茎  ...
茵陈蒿功效: 茵陈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在云南、贵州、四...
为从菊科植物青蒿中提取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具有抗疟(截疟)药理作用,属高效、速效抗疟药,临床用治疟疾(俗称“打摆子”),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
【国内分布】:分布广,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印度、俄罗斯(东部)。
广东话百科:矮瓜
点样读:
矮瓜(ngai gwaa)
乜意思:
“矮瓜”就是茄子。
乜意思:
啲矮瓜买咗翻嚟好耐,要尽快吃咗佢啦。(这些茄子买回来很久了,要尽快吃了它。)
我好钟意食矮瓜,成日都会用矮瓜嚟煮餸。(我很喜欢吃茄子,经常都会用茄子来做菜。)
话你知:
在广东,有一些人会把茄子称为“矮瓜”。“矮瓜”的营养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由于“矮瓜”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在夏天食用会有助于清热解暑。
吃“矮瓜”虽有益,但还需均衡饮食:
吃素不一定能降血脂
以上作品均属于新华网(广东)原创“广东话百科”系列产品。新华网(广东)合法拥有“广东话百科”系列的版权,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违反上述声明者,新华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广东话百科”。
蒿属植物属菊科植物。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为多。我国约有蒿属植物170余种,开花期在8~9月份。花粉呈球形或扁球形,极面呈圆形,具三沟孔,大小差异很大,多数直径20μm上下。为我国秋季花粉症最主要的致敏植物。常见的蒿属植物有黄花蒿、茵陈蒿、艾蒿、柳叶蒿和青蒿等 。
以下植物的异名为白蒿:
大籽蒿、戟叶火绒草、白叶蒿、猪毛蒿、南艾蒿、狭裂白蒿、暗绿蒿、毛莲蒿
茵陈蒿的俗名亦为白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