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白刺为蒺藜科、白刺属匍匐性小灌木,俗称地枣、地椹子、沙樱桃等。
叶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2cm,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托叶早落。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绿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黄白色。果实近球形,径5mm左右,果实成熟时初为红色,后为黑色,酸、涩,有甜味,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白刺在渤海湾地区的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形成萌动膨大,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并进入展叶盛期,部分出现花蕾,5月上旬为开花盛期,6月下旬果实由绿变红、变紫直至紫黑色开始成熟,7月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为落叶期,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白刺高1—2m。多分枝,平卧,先端刺针状。叶通常2—3片簇生,宽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8-25mm,宽6—8mm,先端钝圆或平截,全缘。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较稠密,萼片5,绿色,花瓣5,白色,雄蕊10—15,子房3室。核果卵形或椭圆形,熟时深红色,长8—12mm,直径8—9mm,果核窄卵形,长5—6mm,先端短渐尖(图135)。与本种相近的有2种:小果白刺(N.sibirica Pall.)果较小,果径6—8mm;核长4—5mm;嫩枝上叶4—6片簇生。大白刺(N.roborowskii Kom.)果径8—15mm,核长8—10mm;嫩枝叶2—3片簇生。
在白刺中,大白刺的果个头最大,直径15~18毫米,且酸甜可口,故有“沙漠樱桃”之称。另外,还一种常见的叫小果白刺,又叫西伯利亚白刺。顾名思义,它的分布远及西伯利亚,在我国华北及东北沿海盐碱沙滩也有。它同白刺、大白刺的区别除果实小一半之外,叶片以多一倍的数量簇生在一起,白刺、大白刺2~3枚簇生,小果白刺4~6枚。
白刺分布于我国的西北沙漠地区及华北、东北沿海地区,张家口坝上、天津、沧州、寿光、东营等地都有野生,主要有白刺(Nitraria schoberi L.)和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两种。
【种中文名】:白刺
【种拉丁名】: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种别名】 :地枣、酸胖、白茨、沙漠樱桃、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 【科中文名】:蒺藜科
【科拉丁名】:Zygophyllaceae
【属中文名】:白刺属
【属拉丁名】:Nitraria
八角刺枝叶稠密,叶形奇特,深绿光亮,四季常青。株高4—8m,树干灰色,比较平滑,小枝灰白色,幼枝上有稀疏的短茸毛,顶芽上也略带茸毛。单叶对生或互生,长方状5角形,在叶片的顶端和四周各伸出一个突出的三角...
用于根艺作品上的大漆,有人在使用前,将大漆中加入适量生水搅拌,使其与空气接触,变为深褐色的粘稠状液体,经日晒后脱水,再将这种大漆与石蜡及松节油按比例混合调制。上大漆前,如需稀释,可再加松节油调和适度,...
用于根艺作品上的大漆,有人在使用前,将大漆中加入适量生水搅拌,使其与空气接触,变为深褐色的粘稠状液体,经日晒后脱水,再将这种大漆与石蜡及松节油按比例混合调制。上大漆前,如需稀释,可再加松节油调和适度,...
白刺为旱生型阳性植物,不耐庇荫、不耐水湿积涝。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以上的地方偶见有盐地碱蓬、翅碱蓬、柽柳、中华补血草等混生。
白刺为具肉质叶的灌木,枝叶十分茂密,可拦阻并积聚风沙和枯枝叶。喜沙埋,埋后枝节生出不定根,逐渐形成丘状沙堆。堆大小不一,一般以高l一1.5m左右者为多,高者可达2—3m乃至5m左右。枝条高度一般仅20—50cm。白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萌发,5月份始花。此时枝、叶还在继续生长,7月中 核果成熟时,当年营养枝迅速增长,叶也渐增,雨季来临时,由不定根处再发生新枝条,到8月底生长稳定,核果脱落,生物量也最高。9—10月逐渐枯萎,开始落叶,生物量渐减。白刺根系非常发达,既有深入土壤的轴根,又有向水平方向发展的细长侧根。据观测,枝条高45cm的白刺,主根就深达13.8m,侧根长6.8m,根幅相当于地上部分冠幅的14倍。白刺的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可有两种方式:核果成熟并脱落后,借风力滚动传播(或鸟类啄食、携带传播),行种子繁殖,沙埋后生出不定根,形成新枝条,脱离母体,行无性繁殖。它的花小而多,生于小枝先端,雄蕊10—15枚,花粉量大,有利传粉。花粉粒长球形或近橄榄形,大小为48.9X 29.6um。花冠白色,既有调节花内温度,保障花粉发育和
受精过程进行,又有利于招引昆虫传粉.它的核果多汁、味甜,对招引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种子有一定作用。种子表面有一层骨质的内果皮保护,形成坚硬的果核,对适应严酷的荒漠环境有一定意义。同时,它也耐贮藏,待条件适宜时再萌发。白刺不同植株结实率差异甚大,有的植株几乎不结果实,而产量高的植株,可结果达5kg,其中有种子1kg,种子千粒重28.6—125.5g注。 白刺属多浆旱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特性,与中生植物相比,无论在水分生理指标上,还是在形态结构上,都有显著的差别。例如,白刺有较低的叶水势和蒸腾强度,较高的束缚水和束/自比,有较厚的角质层,较低的面/体比**和气孔面积,较少的气孔数和表皮毛数。白刺对大气干旱和高温虽有很强的耐性,但它仍需地下潜水补给水分,用庞大根系吸取土壤水分,故也有人称宣是“潜水旱生”植物。
白刺的分布限于荒漠草原及荒漠,生于沙漠边缘、湖盆低地,河流阶地的微盐渍化沙地和堆积风积沙的龟裂土上。还进入干草原区。其生存的土壤包括半固定风沙土,草甸型沙土,结皮盐土以及山前的棕钙土等,土壤含盐量0.119—0.228%。小果白刺的适应范围更广,分布面也最大,东可达西伯利亚的草原带,且更耐盐碱,可以在全盐量达0.55%的结皮草甸盐土上构成群落。白刺是荒漠,半荒漠草地植被的重要建群种之一,白刺群落常在沙漠中湖盆外围成环状分布,且同更低处的盐生草甸,盐爪爪群落以及其他盐生植物群落有规则地排成同心圆式的生态系列的格局。据调查,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群落可含37种植物,其中禾本科7种,豆科4种,藜科9种,蒺藜科6种,菊科,柽柳科各4种,其他4科各1种。它们中除白刺外,主要有大白刺、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细枝益爪爪(Kalidium gracil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等。大白刺构成的群落,其植物组成同白刺群落相似,但它还常作为共建种分别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nthus mongolicus)等构成荒漠群落,并包含球果白刺(Nitrariasphaerocarpa)、珍珠柴(Salsola passerina),枇杷柴(Reaumuria soongorica)等超旱生植物成分。
白刺、大白刺和小果白刺都是沙漠和盐碱地区重要的耐盐固沙植物。它们耐盐碱、耐沙埋;它们积聚流沙和枯枝落叶而固定的沙丘人们称之为白刺包。据观察,白刺包固定的沙丘和其它的沙生相比是最牢固有效的,别的植物的枝条多高傲地向上伸展着,只顾生长自己的,而白刺却不同,它用全身的枝条护压着沙丘,它要同沙尘暴作斗争。
白刺是一种典型的荒漠植物。它葡散的身躯,多而又密的分枝,护住一个个小沙丘、小荒坡。它不怕沙埋土掩,枝条在被沙埋土掩之后,极容易向下生出不定根,向上萌生不定芽,枝端也继续向上生长。这样沙积多高,它就爬高多少。它的枝条白白的,长着一簇一簇肉嘟嘟鲜嫩可爱的小叶片。这些鲜嫩的叶片营养丰富,本是牛、羊、骆驼喜食的很好的饲料,但无奈白刺它只肯一点一点地施舍给它们,因为小枝顶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硬化成的枝刺不答应。白刺不炫耀它的的花朵,它的花小,5个白色的小花瓣。许多小花组成蝎尾状聚伞花序,看上去密密的一小片。白刺结的果肉质多汁,里面含一粒种子,可称为浆果状核果,熟时暗红色,汁液丰富。白刺果实酸甜可食,可治肺病和胃病;也能用以酿酒和制醋;果核还可榨油。
骆驼基本终年采食,尤以夏,秋季乐食其嫩枝,冬春采食较差,羊也可采食其嫩枝叶,马和牛一般不吃。它的果实为驼羊所喜食,鲜果或干果均为猪所喜食。寄生于白刺根上的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晒干磨粉也可做牲畜的补饲饲料。白刺草地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草地类型之一,对该区畜牧业的饲料平衡有重要作用。它的产草量视土壤水分条件和沙子流动程度,变化较大。据测定,就白刺沙堆每平方米的声鲜嫩枝叶产量言,低者473g,高者1225g,就白刺草地的风干嫩枝叶产量言,每公顷低者为51kg(半固定沙地),高者达1548kg(盐化草甸沙地),一般言之,每公顷产量在450kg左右。就化学成分(表135-3)言,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灰分,蛋白质也较丰富,而在矿物质中,钙和磷均较少,尤以磷的含量最低。蛋白质的品质从所含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看,品质还是较好的。总评,白刺是一种中等或中低等的饲用植物。白刺及小果白刺果实可药用,味甘酸,性温,功能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白刺和大白刺果实可做饮料。
入药部位
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以果实入药。
功能主治
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1~2两,水煎服或研末泡酒服。
干旱荒漠区围栏封育对白刺群落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半固定沙地中白刺群落开展围栏封育试验,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白刺群落围栏封育3年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数与对照区相比灌木种类增加了2种,草本种类增加了6种;群落总盖度比对照区增加了126.7%,且第3年灌木盖度比草本盖度增加幅度较大;灌木高生长和冠幅生长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68.7%和62.6%。实施围栏封育后,有利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增加和群落的生长及退化种群的恢复。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一年生草本,极矮小,外形呈半球形铺地,主茎极短,自基部多分枝。全部茎枝白色, 被极短的糙毛。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顶端钝,边缘有白色的坚硬针刺,不包边缘针刺长2-5厘米,宽2-3厘米,基部收窄成短柄,针刺单一或2-4掌状分枝,两面绿色,通常无毛或下面被稀疏短糙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单生枝端,不显露,为头状花序外围的上部茎叶所包围。总苞卵状长椭圆形,宽4-5毫米,无毛。总苞片6层,外层卵形,长5-6.5毫米,宽2-3毫米;中层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宽2-3毫米;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1.2厘米,宽1.5毫米。全部苞片草质,顶端渐尖成膜质刺尖,最内层苞片上部常紫色。边花无性,花冠长5-6毫米,顶端4齿裂,裂片不等大,长达1毫米,中央盘花两性,花冠长5.5毫米,顶端4-5裂,裂片长三角形,长达1毫米。全部小花黄色,花冠上下等粗,无檐部与细管部之分。瘦果无毛,光滑,长椭圆状倒卵形,无条纹亦无肋棱,长4毫米,宽2.5毫米,顶端有果缘,果缘边缘有细锯齿。冠毛白色,二列,外列冠毛多层,基部连合成环,但不脱落,冠毛刚毛毛状,边缘锯齿状或糙毛状,长达7毫米,内列冠毛刚毛膜片状,长达9毫米,边缘锯齿状。花果期6月。
苏联中亚地区及伊朗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咸海地区。 2100433B
生长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沙湾下野地)。生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