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预防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预防

第十二条 本市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市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区、县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本区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市关于制定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大型社会活动的主办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大型社会活动的管理规定,制定保障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 区、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应当向市人民政府备案;部门应急预案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备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向区、县人民政府备案。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向市或者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备案;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

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的行政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应当组织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规范,明确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主要内容、制定和审批程序、管理责任与要求等。

制定应急预案执行国家规定的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国家尚未制定分级标准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先行制定,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已有的城乡规划不符合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符合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制定改造计划,逐步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应急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 本市建立突发事件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管理制度,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危险源、危险区域的信息数据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实时检查、更新和分析信息数据。

第十九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处置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供水、排水、供电、供煤、供油、供气、供热、交通、通信、有线电视网络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巡检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运营。

第二十条 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歌舞厅、医院、商(市)场、宾馆、饭店、旅游区(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遵守下列安全管理规定:

(一)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二)设置符合要求并且标志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配备应急广播、应急照明设施、消防设备和器材;

(三)有关人员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熟练使用应急广播、消防设备和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责;

(四)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五)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公共交通工具配备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设备、消防器材、应急避险工具等应急救援设备,注明其使用方法,并确保正常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组织制定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供电、通信、监控等安全保障系统进行检测、维修、更新和改造;设置导向、疏散、提示、警告、限制、禁止等各类安全标志;乘客流量达到控制标准时,及时进行疏导,并采取分时进入或者限制进入等措施。

第二十二条 本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对排查出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及时予以化解。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定期研判突发事件应对的总体形势,部署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决策和处置建议。

第二十五条 本市国家机关应当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对象确定教育内容、考核标准,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和处置能力。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应当结合工作特点,协助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和应急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二十七条 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教育培训计划,对本单位职工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九条 本市统筹规划建设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开展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政府投资建设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依托市公安消防专业队伍,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组织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行政机关和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抢险救援和安全防护能力。

第三十一条 市和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协调配合和现场处置能力。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应急演练。

第三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置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的使用办法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制定。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所需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等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同级财政部门应当予以保障。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使用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本市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处置装备和生活必需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制度。

市发展改革、市商务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征集应急物资储备需求,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并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采取生产能力储备等方式,与有关企业签订合同,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所需物资的生产、供给。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急物资调剂供应渠道。

第三十四条 本市制定应急管理技术系统建设规范,统一规划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工程,保证应急管理技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应急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项目的需求效益、规划布局、技术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其他相关内容,报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市信息化行政部门审查。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1.名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功能模块

  • 2.功能:平台集成固定电话、警用电台、移动警务系统、会议系统(可视化会议系统),在平台面直接通过电话、电台、移动警务系统或者会议系统等与路面警员或者相关单位建立联系,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宇视
  • 13%
  • 贵州安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

  • 规格:300*250*450/F0852 材质:松木
  • 13%
  • 吉林大德木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土工布

  • 100-800/100-800 聚酯
  • m2
  • 金程
  • 13%
  • 马鞍山市金程无纺布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

  • m10-13cm
  • 北林科技
  • 13%
  •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

  • 胸径3cm
  • 13%
  • 援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华桔梗

  • 苗高:25-30 冠幅:20-25
  • 梅州市2019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华桔梗

  • 苗高:25-30 冠幅:20-25
  • 梅州市202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华桔梗

  • 苗高:25-30 冠幅:20-25
  • 梅州市202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华桔梗

  • 苗高:25-30 冠幅:20-25
  • 梅州市202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华桔梗

  • 苗高:25-30 冠幅:20-25
  • 梅州市2019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1.名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功能模块

  • 2.功能:平台集成固定电话、警用电台、移动警务系统、会议系统(可视化会议系统),在平台面直接通过电话、电台、移动警务系统或者会议系统等与路面警员或者相关单位建立联系,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1个
  • 2
  • 无特定品牌要求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8-11
查看价格

突发事件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箱

  • 1用途:用于卫生工作人员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进行半定量检测.2要求:小巧便于携带,不用电源和热源,不需分析仪器和化学试剂,不需样品前处理,可3直接进行半定量测定.4配置物品:4.1手动采样器
  • 1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9-22
查看价格

应急预案标识针刺/火灾/停水电气/突发事件范围:设计、制作、安装材质:双层亚克力尺寸:850

  • 应急预案标识 针刺/火灾/停水电气/突发事件 范围:设计、制作、安装 材质:双层亚克力 尺寸:850x570mm
  • 4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9-26
查看价格

实施费用

  • 网络实施费用:包含信息收集、目标网络设计、实施方案编写、集成调试、跳线部署
  • 1项
  • 3
  • 华为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6
查看价格

桌面云系统实施服务

  • 系统实施服务
  • 1套
  • 1
  • 华为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04
查看价格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由市有关负责人,市有关部门、北京卫戍区和武警北京市总队的负责人组成,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市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由市有关负责人任总指挥。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参照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组成确定。

市和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设立常设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办事机构负责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负责相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或者确定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第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和舆情收集、分析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第八条 本市建立健全与国家有关部门,驻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央驻京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周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本市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职责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条 本市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明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责任人,协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对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预防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监测预警

第三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国务院及其部门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第三十六条 本市建立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构成的信息收集与报送网络,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本市设立并公布全市统一的紧急救助电话号码,方便公众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第三十七条 获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行政机关,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报送信息,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区、县人民政府报告;

(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本级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

(三)区、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通报;

(四)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规定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发生地区、县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

(五)市人民政府获悉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向国务院报告,必要时通报相关地区人民政府。

第三十八条 获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行政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报送信息,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和准确,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二)对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应当立即报告;

(三)对事件本身比较重要或者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时间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当立即报告,法定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四)及时续报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第三十九条 本市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跨部门、跨区域、跨灾种的综合监测。

第四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四十一条 本市按照国家制定的预警级别划分标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国家尚未制定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先行制定,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备案。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四十二条 本市依托市气象部门建立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规范预警发布的权限和程序。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由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发布一级、二级警报,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发布或者授权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发布,宣布进入预警期,并向驻京部队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四十三条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十四条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除采取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第四十五条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发布警报后,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同时调整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应急处置

第四十六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按照下列规定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一)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发生地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协助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二)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在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由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发生地在其他区、县的,由发生地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协助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三)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由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的突发事件,发生地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市总体应急预案、市专项应急预案确定的职责和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应急救援和处置,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到现场指挥协调的,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发生地区、县人民政府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事态,或者不能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报请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当本市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事态,或者不能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时,市人民政府应当报请国务院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进行人员疏散、引导救援等工作,并立即向区、县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第四十八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同时向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第四十九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进入相关场所进行检查和封存物品;

(十一)拆除、迁移妨碍应急处置和救援的设施、设备或者其他障碍物等;

(十二)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十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市人民政府认为必要的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十条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第五十一条 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配有统一应急标志的交通工具在应急处置与救援期间优先通行;有关通信运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应急指挥通信畅通。

第五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采取授权发布、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发布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五十三条 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动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服从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和安排,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事后恢复

第五十四条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宣布应急处置结束,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五十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核实和评估。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调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对信息报送、应急决策与处置等应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第五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恢复与重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按照短期恢复与长远发展并重的原则,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落实恢复与重建所需的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区、县人民政府落实恢复与重建所需的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有困难的,市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恢复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监督管理,保证其规范使用。

第五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力量尽快恢复受影响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尽快组织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加强治安管理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与犯罪活动。

第五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因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国家没有规定的,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补偿办法。

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对补偿物资和资金的安排、拨付和使用进行监督。

第五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居民住房和基本配套设施修建计划,对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居民进行妥善安置。

第六十条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第六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评估情况和有关规定,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给予费用减免、贷款贴息、财政资助等政策扶持,组织提供物资、人力等支持。

第六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将突发事件损失情况及时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保险服务机构通报,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第六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抚慰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第六十四条 本市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档案管理制度,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记录。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十六条 负有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对不符合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者未制定改造计划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或者未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应急避难场所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履行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管理职责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组织应急管理培训的。

第六十七条 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未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建立安全巡检制度,或者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遵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为公共交通工具配备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决定处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附则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办法(草案)的说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市人民政府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立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需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作出细化规定。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体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2007年11月13日,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区要遵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保障《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效落实。市委提出本市要在奥运会之前尽快出台突发事件应对地方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已将此项地方立法列入了2008年立法计划。

(二)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为立法奠定了实践基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深刻总结2003年抗击“非典”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出发,把增强应急能力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首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宗旨,作出了构筑全市应急体系的战略决策。2005年4月,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标志着本市应急体系进入了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以“一案三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为核心,以首都安全为目标,以平安奥运为重点,逐步建立起适合首都特点的应急管理五大体系:“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渠道畅通、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体系;“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宣教动员体系;“科技领先、互联互通”的技术支撑体系等。取得了“四个明显”成效: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应急管理意识明显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安全运行的应急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率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火灾、道路交通、生产安全等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2006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46%和7%,2007年同比分别下降162%和165%。本市在风险评估、技术平台、组织体系、信息管理等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肯定,其中一些经验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确定,以建立首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首都的特点决定了本市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本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突发事件多发、易发,北京作为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拥有16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多,国际交往和重大外事活动多,大型社会活动多,政治敏感程度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造成次生、衍生事件和重大社会影响。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给本市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全面做好公共安全工作极为重要。当前,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增强;二是应急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强化;三是应急资源亟须整合,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二、立法起草过程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立法工作。为了切实做好立法起草工作,2007年12月25日,市政府召开了突发事件应对地方立法调研工作动员会,成立了立法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秘书长、市应急委总协调人任组长,负责指导、统筹和协调立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并督促、检查重大事项的落实和立法进展情况。工作组由市政府法制办、市应急办和中国政法大学部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市人大法制办也提前介入,给予指导。

在起草过程中,工作组认真学习领会《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与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领导与市领导重要讲话等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全面总结本市多年来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主要问题,研究借鉴国内外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制度和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成果,梳理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把握与国家相关专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其他专项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做好与《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总体应急预案》等重要文件的衔接。今年1月25日完成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征求意见稿)》。2月5日至3月11日,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和基层调研等形式,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应急办、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管局、总参、总后、武警总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区县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突发事件、法律方面的专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救援队伍等方面的意见,并在首都之窗网站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共征集整理意见、建议600余条。主要意见、建议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制定实施办法很有必要,立法要具有首都特色和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明确市和区、县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中的责任,如确定统一的信息发布主体,保证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性和权威性,避免信息混乱;三是政府应当整合各级各类救援队伍,提高救援效能,并保障救援所需的经费;四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应急演练,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五是预警响应后的措施执行力不足,分级响应程序与个别处置措施不符合实际等。工作组先后组织召开30余次全体会议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讨论,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现在的《实施办法(草案)》。

三、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指导思想:《实施办法(草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的原则和基本制度,以首都安全为目标,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紧密结合首都实际,强调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统筹运用常态管理手段与非常态管理手段,实行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对突发事件应对实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细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切实提高本市突发事件应对的整体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首都城市运行安全。

《实施办法(草案)》和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体例一致,设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共69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规定本市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政府责任。

实践证明,建立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体制,对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提高处置的综合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实施办法(草案)》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的规定,明确肯定了本市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负有首控责任。二是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三是规定市和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指挥部设立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工作。四是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部门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任务。此外,为了切实保障政府责任的落实,草案规定: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负责;本市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二)明确了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度,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办法(草案)》在充分总结本市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本市应对突发事件需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应急保障预案和社会单元预案等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及其编制、备案等管理措施。二是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对专项准备资金、保障突发事件应对所需经费,市和区县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等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三是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应急避难场所,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四是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管理制度,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五是建立国家机关单位、学校的应急管理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对象,确定教育内容、考核标准、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水平和处置能力。六是本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对排查出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化解。七是市和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建立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定期研判突发事件应对的总体形势。八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市政府依托市公安消防队伍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专业救援队伍。九是建立本市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市发展改革、市商务等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十是明确了危险物品、公共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要求定期开展隐患排查,落实安全措施。十一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和应急知识的公益宣传等。

(三)具体规定了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送、监测与预警发布制度。

突发事件信息是应急工作的生命线,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实施办法(草案)》结合本市特点,全面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将《北京市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的相关做法肯定下来。一是明确本市建立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构成的信息收集与报送网络,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二是明确本市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跨部门、跨区域、跨灾种的综合监测。三是明确行政机关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的程序,特别是针对本市政治敏感性高,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对行政机关报送信息提出具体要求,如规定:对于事件本身比较重要或者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时间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当立即报告。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等,确保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实施。四是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力量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预警。

(四)明确了应急处置分级响应的责任主体、程序和相应的措施。

《实施办法(草案)》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专业处置的原则规定,结合本市特点和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本市处置突发事件的分级响应责任和工作流程。为了保障处置工作的顺利实施,草案重点作了四项规定,力求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快速高效: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进行人员疏散、现场控制、引导救援等先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向区、县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二是明确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必要措施。三是在应急处置与救援期间,配有统一应急标志的交通工具优先通行;有关通信运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应急指挥通信畅通。四是规定了动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应急救援的制度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应当服从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和安排,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五)充实完善了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的内容。

事后恢复与重建是突发事件应对全过程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当及时组织开展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妥善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纠纷。《实施办法(草案)》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力量对损失进行统计和评估;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制定与实施恢复重建计划,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被损坏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因应对突发事件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补偿;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安抚救援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此外,《实施办法(草案)》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施办法(草案)》已印送各位委员,请予审议。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预防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 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项目部安全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和第六十 三条第二款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 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 安全操作规程。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 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 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电焊工无证上岗应承担什么责任 : 依据是《消防法》,具体如下: 第二十一条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 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 全操作规程。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 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编号: 031 工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 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1990 年 10月 24 日国务院批准 1990 年 11月 19日国家档案局第 1 号令发布 1999 年 5月 5 日国务院批准修订 1999 年 6月 7 日国家档案局第 5 号令重新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档案法》第二条所称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属于国家所有的, 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具体范围;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 国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征得国家档案局同意后确 定具体范围。 第三条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 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制定。 第四条 国务院各部门经国家档案局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本 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制定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矿山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采矿(以下统称矿山企业),必须遵守《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安全工作实施统一监督。

第四条 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矿山安全监督工作的需要,配备有矿山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矿山安全工作经验的矿山安全监督人员。

安全监督人员凭其执法证件在所负责的范围内,有权进入矿山现场检查安全状况;有权参加矿山企业召开的有关会议,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隐患,有权要求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遇有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要求矿山企业现场指挥人员立即从危险区内撤出作业人员。  矿山企业拒绝矿山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由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理。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2万元以下。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和下列职责,对本行业、本系统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一)制定本行业、本系统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检查、督促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开采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三)检查、督促矿山事故隐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四)检查、督促矿山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五)组织本系统的矿山抢险、救护工作

。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矿山企业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督促乡、镇矿山企业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

(二)检查、督促乡、镇矿山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检查、督促乡、镇矿山企业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开采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四)组织乡、镇矿山企业制定矿山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五)检查、督促乡、镇矿山企业按照规定及时、如数提取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六)督促乡、镇矿山企业定期检查、维修安全检测仪器、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

(七)组织本乡、镇矿山安全联合抢险、救护工作;

(八)参加本乡、镇矿山事故的调查处理。

矿点较多或者以采矿收益为主的乡、镇,必须有一名乡、镇级领导主管矿山安全工作。

第七条 大型矿山企业和矿点较多的区、县人民政府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专业矿山抢险救护队,负责矿山重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护。

第八条 矿长、矿山企业的负责人(以下统称矿长),对本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负责。

矿长必须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任职工作。对任用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的矿长的矿山企业,由市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后方可恢复生产。

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矿长的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和发证。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会同市经济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颁发矿长安全资格证书必须分别报市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矿长安全资格培、考核和发证工作 。对不按照规定进行矿长安全资格培训、考核、 发证和备案的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可以提请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条 矿山企业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

(一)发现矿山企业违反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有权要求企业行政方面或者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二)矿山企业召开讨论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并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发现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要求行政方面及时解决;

(四)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要求企业现场指挥人员立即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安全工作,每年不少于一次。

乡、镇矿山企业应当建立职工安全监督组织,依照前两款规定,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条 矿山职工享有以下权利:

(一)有权拒绝接受违章指挥,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二)对于领导人或者上级单位危害安全的决定和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三)按照规定领取和使用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参加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革新活动,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合理化建议。

矿山职工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有关矿山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二)维护矿山安全生产设备、设施;

(三)及时报告危险情况,参加抢险救护。

第十一条 矿山企业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拒不执行的,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提请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定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

第十二条 矿山开采必须按照《矿山安全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四条和《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矿山的建设和开采,必须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矿山安全规程、行业技术规范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矿山企业进行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开采作业,必须制定作业规程及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在地质条件复杂或者特殊环境等情况下施工或者开采作业,必须编制专门设计,报经管理矿山企业主管部门批准。

矿山企业越界开采造成其他矿山企业伤亡事故的,应当赔偿因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新入矿的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井下工人不得少于72小时,露天矿工人不得少于40小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培训期间发给生活费。调换工种和采用新工艺作业的人员必须重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所有生产作业人员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20小时。

未对矿山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或者未达到规定培训时间、考试不合格上岗作业的,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理。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4万元以下。

第十五条 矿山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考核发证工作按照国家和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由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停产,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六条 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标准。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必须建立维修、检测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检测。

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安全检测仪器的,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理。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5万元以下。  第十七条 矿山企业必须根据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  未按照规定提取或者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理。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5万元以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抽调矿山企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违反的,由市和区、县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归还,对直接责任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可以提请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矿山企业发生矿山事故,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六章、第七章的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处理。

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矿山事故的,按照《矿山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理。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为3 万元以下。

第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 %加处罚款。

第二十条 对坚持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参加矿山抢险救护,进行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矿山企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矿山安全监督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办法全文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2004年5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9年7月2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北京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十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 水资源和水域的保护

第五章 水资源配置

第六章 节约用水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应当遵守《水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 根据节约水资源、促进首都发展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应当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本市严格保护水资源,实行城乡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统一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厉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第六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和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 充分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和水价形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 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和区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

第九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区人民政府依据国家的流域综合规划编制本市区域综合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区的区域综合规划,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市区域综合规划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的区区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不符合全市区域综合规划的,报市人民政府纠正。

第十条 水资源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灌溉等专业规划由市和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渔业、防沙治沙等其他专业规划由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

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以及城镇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其他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

第十二条 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

在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含温榆河)和拒马河等跨省、市河流上建设水工程,未取得海河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辖权限签署的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在跨区的河流上建设水工程,未取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在其他河流上建设水工程,未取得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水工程建设涉及防洪的,依照防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十三条 本市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水和再生水,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工业、农业用水。

第十四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限制的项目名录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十五条 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开发、利用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分层取水、采补平衡的原则,防止超量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环境灾害。

第十六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或者自然地质单元,定期进行地下水分区评价,划分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和未超采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十七条 开凿机井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凿井工程竣工后,机井使用单位应当将凿井工程的有关技术资料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下列地区禁止开凿机井:

(一)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二)集中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地区。

第十九条 下列地区严格限制开凿机井:

(一)地下水超采区;

(二)水厂核心区以外的水源保护区;

(三)水工程保护区;

(四)风景旅游区、文物保护区。

第二十条 严格限制开采基岩水。确需开采基岩水的,应当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实行限量开采。

第二十一条 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实行特许经营。矿泉水、地热水的开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实行限量开采。

第二十二条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因地制宜,采取雨水收集、入渗、储存等措施开发、利用雨水资源。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三条 规划市区,卫星城和郊区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地区应当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再生水输配水管线。

再生水输配水管线覆盖范围外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可回收水量较大的,应当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与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 鼓励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再生水输配水管线和再生水利用设施。

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再生水输配水管线和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管理、正常使用。发生故障的,应当及时组织排除故障;确需停止使用的,应当及时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 鼓励使用再生水;使用再生水的,享受优惠价格。

第二十七条 本市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工作,运用科学技术措施对局部大气进行人工影响,增加水资源量。

第四章 水资源和水域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和湿地,建设生态公益林,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涵养和保护水资源。

第二十九条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的水体实行分类管理。

跨省、市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的水功能区划,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市管水库和跨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的水功能区划,由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有关区人民政府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的水功能区划,由区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拟定,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官厅水库及其上游、京密引水渠和其他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

第三十一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向本市确定的风景观赏功能河道、排水功能河道排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第三十三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的水量水质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或者水功能区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请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

水量水质监测结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雨水、污水分流。

第三十五条 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已经实现截污的原有入河排污口,排污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封堵。

第五章 水资源配置

第三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水资源的宏观调配。

市和区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水法》的规定制订。

第三十七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调度计划以及水资源紧缺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全市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三十九条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用水计划和有关行业用水定额,核定本行政区域内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指标。

特大用水单位和有特殊需要的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指标,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四十条 直接从河流、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申请取水许可,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

第四十一条 取水应当计量,按量收取水资源费。

直接取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用水单位,应当在取水口安装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计量设施。无计量设施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安装,并自取水之日起,按照工程设计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算取水量。

第四十二条 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征收,上缴财政,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及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

第六章 节约用水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第四十四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未设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区,应当有专门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市和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本部门、本行业节约用水的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节约用水的工作。

第四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义务。

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加强对单位人员节约用水的宣传;落实节约用水措施,使用符合节约用水要求的工艺、设备、器具。

居民应当增强节约用水意识、使用节水型器具,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第四十六条 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订本行业的用水定额,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四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四十八条 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用水设施、设备及器具不符合节约用水要求的,应当进行技术改造。

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方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第五十条 工业用水应当采取节约用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用水单耗。生产用水超过用水定额的,不予增加用水指标。

第五十一条 服务业用水单位应当制订并落实节约用水措施,耗水量大的,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并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再生水输配水管线覆盖地区内的洗车企业,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五十二条 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用水应当采用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再生水,收集利用雨水。

第五十三条 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的检修与维护,降低管网漏失率。供水设施出现故障后,相关单位应当及时抢修。

第五十四条 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临时用水指标;在再生水输配水管线覆盖范围内的,应当使用再生水。

第五十五条 用水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安装水计量设施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实行计量收费,不得实行包费制。

用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意见的;

(二)不按照水量分配方案分配水量或者不服从水量统一调度的;

(三)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水资源费的;

(四)不按照规定核定用水指标,滥用职权的;

(五)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经批准开凿机井的,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手续,并处2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补办手续的,责令封井。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在禁止开凿机井的地区开凿机井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封井,并处7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在严格限制开凿机井的地区开凿机井的,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封井,并处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经批准开采基岩水的,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七条规定,建设项目未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节水设施的,或者设施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的,不予核定用水指标;已建成的设施不正常使用的,核减相应的用水指标。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用水单位浪费用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减相应的用水指标。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耗水量大的用水单位未安装、使用循环用水设施或者洗车企业未按规定使用再生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l万元的罚款;逾期未改的,责令供水单位停止供水。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未取得临时用水指标用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手续,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安装水计量设施、用水实行包费制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责任单位改正,并按照每包费一户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1991年9月14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1991年11月9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1992年5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发布的《〈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罚款处罚办法》、1992年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号令发布的《北京市农村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查看详情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5年9月2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条例》同时废止。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