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喜高温,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在22℃以上,最宜在24 - 26℃之间,25 - 28℃时生长迅速,16℃时发生落叶现象,5℃时植株即受寒害。年平均降水量1500 -2 200毫米。幼株喜阴,成株喜阳。成龄树冠上部有阳光暴晒,基部有遮荫是最好的生长条件。土壤要求为土层深厚、富有机质、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砖红壤性土或砖壤土。山区的腐殖土,河岸冲积土,村边、路边、屋旁的肥沃园地也宜种植。
槟榔商品野生栽培品均有,大部分来源于进口。槟榔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主产于海南琼海、万宁、屯昌、琼中、陵水、保亭、三亚等地。进口商品则主要来自于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
常绿乔木。高达10- 18米,粗达10 -15厘米;随着新叶不断生出,旧叶自行脱落,每落1片叶,便在茎上留下一个环状痕迹;羽状复叶,叶片大,小叶披针形,表面光滑无毛;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环抱茎于;成年植株每年新生和脱落旧叶6-7片;茎上最下一片叶的基部抽出花序,花序的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果圆形、长椭圆至矩圆形,内有种子1枚。花期3-8月,果熟期海南2-6月,云南2-3月。
槟榔榈(arecacatechu)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榈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黄色或淡绿色为佳品。
【槟榔的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
治心痛,风血积聚。
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
敷疮,生肌肉止痛。
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
⑦《医学启原》:治后重。
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
疗诸疟,御瘴疠。
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
且能坚齿,解口气。
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且有一定遮荫条件的地段。种植地宜选择海拔300米以下的森林采伐迹地的南坡、谷地、河岸两旁背风之地,以及农村的"五边地"。如坡度较大的山地,宜水平带状整地,带宽3米,带面向内倾斜。带内侧挖一条蓄水沟,宽30厘米,深25 - 30厘米,长视地势而定。
2.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
(1)种子处理 生产上多用催芽:把果实摊在靠近水源并能起荫蔽作用的树底下,地底下铺一层河沙,堆成高20厘米以下,长度不限,但便于淋水,并盖上稻草,不宜盖茅草,厚度以不见果实为度,每天淋水1次。7-10天果实表面开始发酵腐烂,即可取出果实用水洗净,重晒1-2天,晒时要注意翻动,以提高发芽温度,然后继续堆放,重新盖稻草、淋水,20-30天后,拣出具有白色小芽点的果实,进行育苗。如种子量不多可用箩筐催法,将果实装在箩筐内,用稻草封盖箩筐口,置于屋内保温、淋水,待果皮发酵腐烂时,将箩筐连同果实一起放在河沟内洗擦干净,然后依上法放于屋内,当有白色芽点时即可育苗。按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开小穴,施基肥,每穴放1个经过催芽后露白的种子,覆土2-3厘米,压实后盖草,淋水至湿为度。
(2)定植 1个月左右,小苗将陆续顶出土面。苗木经过1-2年的培育,待苗高60厘米、具6片叶以上时,便可移苗定植。目前生产上还采用营养器育苗,将经过催芽的种子故盛装营养土的塑料袋中,每袋放1粒,袋口直径25厘米,袋高30厘米,袋底要打2-4个小孔,以利通气排水。移植时不损伤根系,成活率高。以春季3-4月定植为宜;海南省大面积造林,宜在秋季8-10月、以顶端箭叶尚未展开时定植成活率最高。定植时宜选阴天进行。挖苗时不要损伤根系,要带土球,并剪去部分老叶。按株行距2米x3米挖穴,穴的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一般每亩定植100株。定植不宜过深,踏实后淋足定根水,用杂草覆盖,或插小树枝遮荫,减少蒸发。营养袋育苗,在定植时要除去营养袋。
3.田间管理
(1)遮荫 在定植后的最初几年,根浅芽嫩,为了保护幼嫩的槟榔于不受烈日暴晒和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可在槟榔行间种植
覆盖植物。海南产区在槟榔周围种飞机草、山毛豆等,也可间种一些经济作物、草本药材,既可荫蔽幼树,又可压青施肥,防止土壤冲刷,保持林地湿润,还可增加收益。
(2)灌溉排水 在雨水较少的季节,应加强灌水。在多雨的季节,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造成病害蔓延。
(3)除草培土 幼龄期要保持植株周围无杂草,每年除草3-4次,并使土壤疏松。结合除草进行培土,把露出土面的肉质根埋入土中,以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除草培土后可将易腐烂的杂草复回槟榔茎基部。
(4)施肥 定植后幼树每年施肥3-4次,可在除草后进行:第一年每亩施有机肥250-500千克,第二、三年每亩可施500 -1000千克。结果树第一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花苞开放前,每株施用入粪尿5-10千克;第二次在果期进行,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5千克,并加入过磷酸钙iOO克,或熏土5千克等,以促进幼果生长。
(1)炭疽病 小苗和成龄植株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高温多湿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②发病期间用1:1:120倍的渡尔多液喷雾防治。
(2)基腐病 为害全株。防治方法:①早期发现病株时,在树干顶部钻洞,排除臭液,可保存心叶,制止恶化,并围绕病株挖一环形小沟,填上石灰进行隔离消毒;②将病株挖除烧毁。
(3)果腐病 多雨高湿环境下流行多发。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抵抗能力;②取食盐0.15-0.2千克用纸或布包装,放在心叶中央,受雨露潮解溶化,可防落果,免除感染。
(4)红脉穗螟 幼虫为害花果,4-5月、8-9月是为害槟榔的高潮期,造成落花落果。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理田园,将枯叶、拈花、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②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果实;③在花苞脱落前,或在幼虫形成期用乐果喷洒。
(5)透明圆盾蚧 若虫和雌虫吸取被害组织的汁液,使被害部位失绿发黄。防治方法:①利用其天敌细喙唇瓢虫,或修剪带虫叶片;②用40%乐果800倍液喷杀;③用草木灰肥皂液(水50千克、草木灰5千克、肥皂0.125干克,加热溶解,过滤)喷雾。
【CAD图纸】假槟榔(平面图)
【CAD图纸】假槟榔(平面图)
海南槟榔低产园的改造技术措施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是海南人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在海南、台湾等还是人们咀嚼用的嗜好品。海南是我国槟榔的主产区近几年来海南槟榔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是海南农民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曾被人们誉为"长效摇钱树",生产前景非常看好。
假槟榔原产大洋洲,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等地都可露地栽培。假槟榔喜欢高温、高湿、避风、向阳的环境。在北方多盆栽,盆土以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好。
假槟榔植株高大雄伟,装点室内,气度非凡。其碧绿披垂的叶片随风飘曳,使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风光之中。
假槟榔为棕榈科常绿高大乔木。假槟榔高可达18米以上,茎干有环纹,单生,挺直;叶片为羽状复叶,长1~2米,小叶细长,簇生顶部,叶柄基部绕茎一圈,脱落后形成一圈节痕;一般
夏季开花,穗状圆锥形花序下垂,乳黄色;球形果,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