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爆炸焊接安全防护

爆炸焊接安全防护

爆炸焊接中地震波的安全校核和安全防护

爆炸焊接是利用炸药的能量,将两件(或多件)复合材料,在爆轰波作用下,实现高速斜碰撞而焊接在一起。爆炸焊接作为一种特种焊接技术,在国防、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用。爆炸焊接最突出的特点是:可将性能差异极大、用通常方法很难熔焊在一起的金属焊接在一起;爆炸焊接结合面的强度很高,往往比母体金属中强度较低的母体材料的强度还高。但爆炸焊接与其他爆破工程一样,因为是以炸药为能源,所以也存在有爆炸地震波、爆破毒气、爆破噪音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作者结合爆炸焊接的特点,对这些安全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爆炸震动是爆炸的主要危害之一。爆炸焊接一次起爆药量大,因此,对爆炸焊接地震波的校核和防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爆炸焊接震动的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减小爆炸焊接中爆破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通常情况下,主要采取两种措施:

1) 在爆炸焊接作业点挖一、二米左右深的基坑,在基坑中填以松土和细沙,将基板置于松土和细沙之上。爆炸焊接时,基复板向下运动的能量将有较大一部分被松土和细沙所吸收,使之不能向外传播;同时,细沙和松土对表面波的传播也不利,可以降低表面波的传播能量。

2) 在距爆炸焊接施工点20米的范围处挖设宽1米、深2.5米左右的防震沟。为防止爆炸焊接时将沟震塌,可在沟中填以稻草、废旧泡沫塑料等低密度、高空隙率的物质。防震沟可截断一部分地震波、特别是表面波的传播通道,明显地降低爆破地震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为爆炸焊接是裸露爆破,爆炸产生的毒气不受阻碍地向四周传播,所以在进行连续爆炸焊接作业时,必须考虑毒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 炸药为非零氧平衡炸药:当炸药为负氧平衡时,由于氧量不足,CO2易被还原成CO; 当炸药为正氧平衡时,多余的氧原子在高温、高压下易同氮原子结合生成氮氧化物。

2) 爆炸反应的不完全性:由于炸药组成成分的配比是按反应完全的情况确定的,而当炸药受潮或混合不均匀时,实际炸药爆轰往往有部分反应不完全,爆轰产物偏离预期的结果,这样必将产生较多的有毒气体。

3) 炸药与其他组分的作用:爆炸焊接时,一般用硬纸板、塑料板或木板做成装药框;另外,为了保护复板表面,常常用油毡、橡胶、黄油等作缓冲层,盖涂在复板表面,以使其不直接与炸药接触。当炸药爆炸时,这些可燃物质就会与爆轰产物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

4) 毒气的种类:爆炸焊接产生毒气的种类与炸药的种类、炸药的受潮程度、药框及缓冲层的材料等有关。当使用硝铵类炸药时,一般会生成:NO、NO2、N2O3、H2S、CO和少量的HCl等有毒气体。

爆炸焊接毒气的防护

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爆炸焊接产生的灰尘和气体呈蘑菇状,可以冲起二、三十米高,随风飘出一、二千米之外。对爆炸焊接产生毒气的防护方法有:

1) 采用混合均匀的零氧平衡炸药,使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量降低到最少。

2) 避免使用受潮的炸药,同时采用高能炸药(如TNT、RDX等)作起爆药柱,加强起爆能,确保炸药反应完全。

3) 在爆炸焊接作业点安装自动喷雾洒水装置。在爆炸焊接完成的瞬间,立即进行喷雾洒水,能大大抑制爆炸毒气及灰尘的产生和扩散。

在爆炸焊接时,炸药裸露空气在中爆炸,无覆盖,故产生的噪音远比同当量地下药包大。

爆炸焊接噪音的防护

爆炸焊接是裸露爆破,且用药量大而集中,故其防护比较困难,通常采用的防护措施有:

1) 安排合理的作业时间,避免在早晨或深夜进行爆炸焊接作业,以减少扰民和大气效应所引起的噪声增加。

2) 对因工作需要,不可能撤离爆炸点很远的现场工作人员,可戴耳塞或耳罩进行防护。

3) 必要时,可挖设一深坑,将爆炸焊接装置置于坑中,装药完成后,用废旧胶等将坑封口,胶带上覆盖以湿土或湿沙(注意土或沙中不能夹杂小石子)。

爆炸焊接作业地点通常都选在远离居民区的偏远地带,当考虑了噪音的影响,也考虑了冲击波的效应后,一般不再重复考虑冲击波的效应。唯一应注意的是:起爆时,所有施工人员都应撤离到以冲击波安全距离所确定的警戒线之外,以免发生冲击波伤人事故。

由于爆炸焊接时,炸药是裸露在空气中的,且与装药下表面接触的为金属复板,因此爆炸焊接中,一般不会产生飞石,但应注意,切忌用碎石或铁丝等堆积、缠绕在装药框周围,否则这些固体硬物可能飞出,造成伤人、毁物之恶果。

爆炸焊接作为一种特种焊接技术,其装药形式和一般土石方爆破有很大的区别,其爆破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也有自己的特点。若与土石方爆破相比较,则爆炸焊接的毒气、噪音、地震波危害较大而飞石危害较小。因此,在选择爆炸焊接作业点或进行爆炸焊接的安全性校核时,首先要用一次爆炸焊接的最大用药量对地震波、毒气、噪音进行计算,并与《爆破安全规程》中国家标准的允许值相比较。必要时就需采取种种防护措施。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防护等级

  • 品种:防护等级;系列:Tmax XT;规格:IP54 protection for transmittedhandleRHE;产品说明:塑壳
  • ABB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劳保安全防护用品

  • 品种:工作服;类型:劳保安全防护用品;功能:工人款;
  • 杰兴
  • 13%
  • 云南杰兴广告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爆炸管卡

  • 材质:塑料;规格(mm):De63;
  • 雄塑
  • 13%
  • 广西南宁市胜百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爆炸管卡

  • 材质:塑料;规格(mm):De75;
  • 雄塑
  • 13%
  • 广西南宁市胜百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爆炸管卡

  • 材质:塑料;规格(mm):De32;
  • 雄塑
  • 13%
  • 广西南宁市胜百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多角焊接

  • DSH-25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角焊接

  • DSH-250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角焊接

  • DSH-250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角焊接

  • DSH-250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角焊接

  • DSH-250
  • 台班
  • 广州市2009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数据安全防护开发

  • 实时的数据库安全防护产品.具备黑白名单、高危操作风险识别、用户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库攻击检测、数据库状态监控、操作行为审计、综合报表等功能.
  • 1台
  • 1
  • 定制开发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2-08
查看价格

安全防护麻绳

  • 直径28mm
  • 1m
  • 1
  • 江苏泰瑞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5-10
查看价格

安全防护

  • 1)安全防护网材质采用耐腐蚀的尼龙绳安全防护网,外围绳直径为8mm,内部绳直径为6mm, 要求绳结牢固不窜动. 2)安全防护网抗冲击力必须达到150kg-200kg,网孔不能大于10cm.
  • 1套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1-17
查看价格

安全防护

  • 1)安全防护网材质采用耐腐蚀的尼龙绳安全防护网,外围绳直径为8mm,内部绳直径为6mm, 要求绳结牢固不窜动. 2)安全防护网抗冲击力必须达到150kg-200kg,网孔不能大于10cm.
  • 1套
  • 1
  • 惠民县李庄镇凯哥绳网厂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1-17
查看价格

软件式安全防护授权扩容

  • 亚信软件式安全防护软件授权扩容,提供虚拟化防病毒、入侵检测、虚拟补丁、应用程序保护和防火墙等功能,满足2台刀片服务器安全防护需求
  • 1套
  • 1
  • 不限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9-19
查看价格

爆炸焊接能源来源

爆炸焊接的能源是炸药的化学能。主要的工艺参数是炸药的用量和焊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有关参数根据炸药密度、爆速、覆板的密度(强度)等因素计算,并在实爆中测试优化。

爆炸焊接投资少,成本低,而且能够进行大面积工件的焊接,用途极为广泛。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地震波,对爆炸场附近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因此,爆炸加工场一般应建在偏远的山区,同时爆炸加工露天作业受气候影响较大。有些厂家如美国的 DMC 将爆炸场建在地下,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发展

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工件迅速碰撞而实现焊接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用爆炸成形方法加工零件时,发现零件与模具之间产生局部焊合现象,由此产生了爆炸焊接的方法。爆炸焊接时,通常把炸药直接敷在覆板表面,或在炸药与覆板之间垫以塑料、橡皮作为缓冲层。覆板与基板之间一般留有平行间隙或带角度的间隙,在基板下垫以厚砧座。炸药引爆后的冲击波压力高达几百万兆帕,使覆板撞向基板,两板接触面产生塑性流动和高速射流,结合面的氧化膜在高速射流作用下喷射出来,同时使工件连接在一起。爆炸焊分点焊、线焊和面焊。接头有板和板、管和管、管和管板等形式。所使用炸药的爆轰速度、用药量、被焊板的间隙和角度、缓冲材料的种类、厚度、被焊材料的声速、起爆位置等,均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爆炸焊所需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野外作业。爆炸焊对工件表面清理要求不太严,而结合强度却比较高,适合于焊接异种金属,如铝、铜、钛、镍、钽、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铝与铜的焊接等。爆炸焊已广泛用于导电母线过渡接头、换热器管与管板的焊接和制造大面积复合板。图2是异种金属爆炸焊的焊接界面金相照片,基板为12NiCrMoV钢,覆板为B30,焊接界面为良好的波状接合。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安全防护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简介

爆炸焊接(explosive welding)是一种固相焊接方法,通常用于异种金属之间的焊接。如钛、铜、铝、钢等金属之间的焊接,可以获得强度很高的焊接接头。而这些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各异的金属材料的焊接,用其他的焊接方法很难实现。现代工业需要多种多样的金属复合材料,爆炸焊接工艺应运而生。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安全防护文献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文档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文档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文档

格式:pdf

大小:12KB

页数: 5页

焊接、切割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 一、焊接、切割机原理及常见方法 1.气焊与气割 (1)气焊 气焊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金属的一种熔化焊。 在焊接操作过程中, 焊工可能 接触各种可燃易爆气体,接触压力容器与燃烧容器、电机、电器,使用明火,有时还要进行 登高或水下作业, 或者在金属容器等狭小空间内操作。 因而使得作业场所中存在爆炸、 火灾、 触电、灼烫、急性中毒、高处堕落、物体打击等不安全因素。 (2)气割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通过割炬的预热割嘴导出并且燃烧生成预热火焰加热 金属的。 气割的危险性与气焊基本相同, 但前者造成的灼烫事故和引起工作地点周围发生火灾爆 炸的危险性更大些。 2.电弧焊 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所发生的热能来加热金属的一种熔焊方法。 可分为手工电弧焊明弧焊 以及自动、半自动电弧焊埋弧焊三种。 3.等离子弧焊 等离子弧焊是现代科学领域中的一项技术。 它是利用主温的等离

电焊工安全防护(正式) 电焊工安全防护(正式)

电焊工安全防护(正式)

格式:pdf

大小:12KB

页数: 4页

电焊工安全防护(正式)

爆炸焊接界面相变与断口组织适用范围

《爆炸焊接界面相变与断口组织》适合于从事爆炸焊与爆炸复合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查看详情

金属板材爆炸焊接研究与实践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爆炸焊接的发展历史

1.2爆炸焊接工艺装置及工艺参数

1.2.1爆炸焊接工艺装置

1.2.2爆炸焊接静态参数

1.2.3爆炸焊接动态参数

1.3爆炸焊接的特点

1.4爆炸焊接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爆炸焊接研究现状

1.4.2存在的问题

1.5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

2.1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的微观特征

2.1.1缝隙和空洞物的测试分析

2.1.2界面的塑性变形

2.1.3界面熔化

2.1.4界面扩散

2.2爆炸焊接的三种结合界面

2.2.1对现有理论的述评

2.2.2结合界面电子扫描及成分测试

2.2.3结合界面三种波状形式的测试与比较

2.3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波的分布

2.3.1界面波在复合板中的分布规律

2.3.2复合板结合界面波与装药量之间的关系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复板的运动规律和碰撞作用机理

3.1复板的运动和加速过程

3.1.1复板运动姿态试验与分析

3.1.2复板的力学模型

3.2基复板相互作用机理

3.2.1高应变率、高温、高压下材料的动态强度

3.2.2爆炸焊接基复板相互作用规律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复板合理间距研究

4.1关于基复板间距的研究现状

4.2基复板间距对边界效应的影响

4.3基复板间距与复板运动速度关系的理论研究

4.3.1由复板一维运动公式得到的间距表达式

4.3.2由复板二维运动公式得到的间距表达式

4.4基复板间距与复板运动速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4.4.1闪光X射线照相法

4.4.2复板速度的测量原理

4.4.3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4.4焊接质量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爆炸焊接界面结合及成波机理

5.1爆炸焊接界面结合机理

5.1.1概述

5.1.2形成爆炸焊接界面的前提条件

5.1.3爆炸焊接的压力焊机理

5.2爆炸焊接界面波形成机理

5.2.1成波机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5.2.2炸药爆轰反应区荷载的波状分布规律

5.2.3碰撞焊接瞬间复板上表面爆轰作用压力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最佳装药量窗口研究

6.1装药量经验公式分析

6.1.1可焊性窗口的讨论

6.1.2装药量与碰撞速度关系的计算式

6.1.3可焊性窗口的炸药用量下限计算

6.2降低炸药用量的试验研究

6.2.1装药量下限经验公式的对比试验

6.2.2装药量下限经验公式的修正

6.2.3修正式的试验检验

6.3不等厚度布药

6.3.1等厚度布药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波分布情况

6.3.2待焊区板振动及其对界面波的影响

6.3.3不等厚度布药的结构参数

6.3.4两种布药方式所得复合板界面形貌的比较

6.4最佳装药量窗口

6.4.1建立最佳装药量窗口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6.4.2最佳装药量窗口各点、线的物理意义

6.4.3最佳装药量窗口与可焊性窗口的比较

6.4.4应用实例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硬脆金属爆炸焊接研究

7.1硬脆金属的特点

7.2T10/Q235复合板爆炸焊接试验

7.2.1问题的提出

7.2.2工具钢金相组织的软硬质相

7.2.3工具钢金相组织微观变形分析

7.2.4工具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初步试验

7.2.5工具钢复板微观组织的电镜扫描试验与分析

7.3工具钢爆炸焊接机理分析

7.3.1爆炸焊接过程的力学特点分析

7.3.2损伤场的演变及断裂机理分析

7.3.3工具钢宏观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

7.4解决工具钢爆炸焊接易开裂的技术途径

7.4.1工艺改进措施

7.4.2工艺改进后的试验情况

7.4.3硬脆金属复合板爆炸焊接生产实例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Ti/Q235复合板爆炸焊接研究

8.1钛一碳钢的焊接

8.2钛一碳钢复合板爆炸焊接试验

8.3Ti/Q235复合板的质量检测及分析

8.3.1Ti/Q235复合板超声波探伤的特殊问题

8.3.2Ti/Q235复合板超声波探伤基本原理

8.3.3Ti/Q235复合板超声波探伤检测试验

8.3.4Ti/,Q235复合板结合界面微观测试分析

8.4炸药爆速的影响因素与低爆速炸药配制

8.4.1影响炸药爆速的因素

8.4.2低爆速炸药的配制

8.5本章小结

第九章爆炸焊接的地基特性与优化

9.1地基的类型与结构

9.1.1地基的类型

9.1.2地基中的土壤结构

9.1.3地基中土壤的主要参数

9.1.4爆炸焊接中的地基缺陷

9.1.5爆炸焊接地基研究的主要问题

9.2地基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9.2.1地基强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9.2.2地基波阻抗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9.3地基的应力测试

9.3.1测试系统的组成

9.3.2测试系统的标定

9.3.3传感器的埋设

9.3.4测试系统误差分析

9.3.5试验材料

9.3.6试验条件及测试结果

9.4地基应力特性分析

9.4.1地基应力峰值随深度的衰减规律

9.4.2地基同一深度上的应力分布

9.4.3地基中应力波波速与土壤质点运动速度的关系

9.4.4地基动态本构关系

9.5地基参数变化规律

9.5.1地基破坏分区及其特征

9.5.2地基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9.5.3地基参数优化

9.6本章小结

第十章爆炸焊接次效应及其控制技术

10.1炸药在空气中爆炸对环境的危害性分析

10.1.1炸药爆炸噪声及其危害

10.1.2爆炸地震效应

10.1.3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危害

10.2爆炸焊接的地震动研究

10.2.1爆炸地震动的衡量

10.2.2影响爆破振动强度的因素

10.2.3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

10.2.4爆炸焊接地震动测试

10.2.5爆炸焊接的地震动危害控制

10.3爆炸冲击波研究及其控制

10.3.1爆炸冲击波特征分析

10.3.2影响爆炸冲击波效应的因素

10.3.3爆炸冲击波与挡波墙的相互作用

10.3.4挡波墙对爆炸冲击波削波作用试验研究

10.3.5爆炸冲击波与挡波墙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10.3.6最大耗能原理及爆炸冲击波控制技术

10.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爆炸焊接界面相变与断口组织内容介绍

《爆炸焊接界面相变与断口组织》介绍爆炸焊接的发展状况和特点、界面组织研究方法和相关试验技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金属材料的冶金作用(含由其引起的残余组织、马氏体相变和调幅分解等);介绍了爆炸焊界面漩涡内的组织转变特征与规律,简述了爆炸焊的工艺参数对铸造组织与界面强度的影响;介绍了绝热剪切带的形成、结构组成和形成机理。利用爆炸复合界面断口金相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z向缺口拉伸试样,观察了波纹和气孔在断口表面上的形态及其分布规律等;研究发现在某些复合材料中气孔具有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特征和流线型特征,以及在气孔表面上呈"斑马纹"状的特殊形貌。研究确定:气孔在某种意义上起到"示踪原子"的作用,对界面波的形成和漩涡内的结晶规律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结果,提出在碰撞点上存在一个由气、固、液和等离子体等物质组成的"活化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