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手提油罐(以下简称罐)的结构型式、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容量不超过35 L的盛装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液体的钢质手提油罐。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鼎升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朗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斯建明、李曦、陈旭英、 吴亚莲、 康海平、刘颖。
包装按包装容器的耐变力形能力分为()
请问议标都应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议标其实是不合法的,但是作为三编工程一般都采用此方法,它的内容也应包括资格预审中的常规项目,它和投标有何区别;主要是合法以不合法之分。
招标文件一般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1)招标人须知。这是招标文件中反映招标人的招标意图,每个条款都是投标人应该知晓和遵守的规则的说明。(2)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3)技术规格。招标项目的技术规格或技术...
例会监理主要内容
三、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工作内容概要: 总监应充分利用好业主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在参见各方初次碰头 时,向各方介绍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方法、手段及其监理总监 发言稿 一、质量控制要求 1、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承包商极为重要的一次技术管理工作, 其目的是使参 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项目的 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鉴于建筑 安装工程施工的复杂性、 连续性和多变性的固有特点, 承包商必须严 格贯彻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以达到提 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建筑安装工程从施工蓝图变成一个工程实体, 在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 员明确在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 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部 位,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
储罐检修主要内容
. 精选范本 (一)储油阶段施工情况 该阶段从 2007年12月 5日第一支施工队伍进场开始,至 2008 年5月30日投运储油结束,共历时 6个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量: 1、罐体改造 罐体改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3#、5#罐施工阶 段,第二阶段为 1#、4#罐施工阶段。在施工图设计前期,按照油 田领导暂不改造 1#、4#罐的指示,只对 2#、3#、5#罐进行了施工 图设计。项目部按照领导要求,抓好 2#、3#、5#储罐的维修改造 工作,要求 3月底 2#、3#、5#储罐维修全部完工, 并达到 2#、3#、 5#储罐进出原油条件。然而,仅依靠 2#、3#、5#罐恢复后的储油 能力,尚不能满足集团公司下达的储油任务, 12×104m3原油需由 柳屯油库和采油厂共同储存, 要求采油厂需对现有储罐进行维修; 针对此情况, 2008年 2月份,经油田有关部门现场调查论证,决 定在洛
常做成圆筒形结构。罐体由顶盖、壁板和底板三部分组成。一般用于储存重质油品。这类油罐具有省钢材、耐久性好,维修费用低和油品损耗小等优点,但施工工序较多、周期较长。半地下式或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油罐还具有防火性能好、罐间距小、壁板温差小等优点。当油罐容量较大时,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油罐,施加环向预应力,其方法有:
①电热张拉法;
②千斤顶张拉法;
③用绕丝机沿壁高连续缠绕并张拉钢丝(简称绕丝预应力)。
用绕丝预应力方法建造的圆筒式油罐,其特点为张拉应力均匀、预应力损失小、操作方便。罐体底板在现场浇筑;顶盖和壁板可以现场浇筑,也可以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罐壁施加环向预应力后,在外荷载作用下,环向仍要保持0.3兆帕左右的剩余压应力。在顶盖荷载中要考虑500帕的操作负压力,壁板荷载要考虑2000帕的操作压力。钢筋混凝土油罐,为了减少壁高和增大容量,底板可做成倒截锥体。由于油品的渗透性较强,一般采用最佳混凝土级配以提高罐壁的防渗能力。 非金属油罐也可以做成矩形,常称为油池,多为半地下式或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油池只当容量大于5000米3时,才有一定的经济效果。
一般容量为2000m3以下。当壁高增大时,渗透压力也增大而易渗漏,因此壁高多控制在6m以下。砖石砌体的抗渗性能差,施工时,要求砌体砌筑密实,砂浆饱满,并在罐内侧采取有效的抗渗措施,如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面层或防渗涂料等。中国已采用绕丝预应力方法来增大容量和提高抗裂性能。 用钢筋混凝土和砖石建造的油罐和油池,其结构构造要求和计算原则见水池。非金属油罐、油池对地基的沉降较敏感,因此对软弱或土质不均匀的地基,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油罐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在油气存储中,大多采用油罐进行油品存储。当需要油品时,就将油品从油罐中输出。在油品输出的过程中,不免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油品因为温度低,变得粘稠使得油品的流动性降低,导致油品无法从油罐中顺利的输出,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据介绍,新型油罐局部快速加热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
工作原理:
1、将"涡流热膜换热器"沿储罐径向伸入油罐底部,热媒介质(蒸汽)走管程,油品从壳程内德管间流动,壳体吸油口直接连通罐内介质。
2、在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温控阀,通过感温探头对油品出口的温度的检测来控制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蒸汽进量,从而确保油品温度的恒定。
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元件--涡流热膜管,保持油品在管间合理流动,热效率是普通换热器的3-5倍,其强化传热机理是:油品流体在内外表面流动时设计成紊流流动,产生强烈的震荡和冲刷作用,流动的方向不断改变,是紧贴管壁表面的高温油品流体不断更换,隔热层变薄以至破坏,金属表面热量传递加快,流体微观涡流加强,使油品流体内部热扩散强化。不会使贴近管壁表面的流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因此可使油品既得到适当,充分的加热又无结焦分解的可能。既传热量好,又不会阻力很大。
加热特点:
1、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
2、可对油品定量加热,需要多少加热多少。
3、油品不会出现局部高温、炭化,保证了油品质量及加热器传热效率。
4、油罐内出油口温度最高,保证了倒出油品流动性。
5、避免了反复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保证了油品色度、降低了油品处理的成本。
6、使用寿命长,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换热器整体性能。
7、工艺结构设计先进,保证了油品顺利流出及较好的"抽罐底"作用。
8、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根据油品的进出温度及倒油流量控制蒸汽进给量。
9、结构紧凑,安装与维修方便,不会因为加热器的安装而影响罐体的安全。与U型管换热器比较,在同等换热面积情形下:涡流热膜换热器的外型尺寸,仅为U型管换热器外形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
10、相对于电加热方式,更安全,加热更温和,对油品品质影响更小。
据介绍,此新型油罐加热技术已经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已经在中石油多个油气储运单位得到应用。
新型加热技术与传统列管式油罐加热的对比:
加热方式 | 热媒 | 出油量 | 升温温度 | 加热时间 | 冷凝水温度 | 蒸汽耗量 |
列管式换热器 | 0.8Mpa饱和蒸汽 | 60T/t | 30℃-60℃ | 14小时30分 | 100℃ | 14.6吨 |
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 | 0.8Mpa饱和蒸汽 | 60T/t | 30℃-60℃ | 1小时30分 | 55℃ | 1.96吨 |
注:数据来自中国石化润滑油实测对比表
油罐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在油气存储中,大多采用油罐进行油品存储。当需要油品时,就将油品从油罐中输出。在油品输出的过程中,不免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油品因为温度低,变得粘稠使得油品的流动性降低,导致油品无法从油罐中顺利的输出,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据【油罐加热技术推广中心】介绍,新型油罐局部快速加热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
工作原理:
1、将"涡流热膜换热器"沿储罐径向伸入油罐底部,热媒介质(蒸汽)走管程,油品从壳程内德管间流动,壳体吸油口直接连通罐内介质。
2、在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温控阀,通过感温探头对油品出口的温度的检测来控制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蒸汽进量,从而确保油品温度的恒定。
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元件--涡流热膜管,保持油品在管间合理流动,热效率是普通换热器的3-5倍,其强化传热机理是:油品流体在内外表面流动时设计成紊流流动,产生强烈的震荡和冲刷作用,流动的方向不断改变,是紧贴管壁表面的高温油品流体不断更换,隔热层变薄以至破坏,金属表面热量传递加快,流体微观涡流加强,使油品流体内部热扩散强化。不会使贴近管壁表面的流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因此可使油品既得到适当,充分的加热又无结焦分解的可能。既传热量好,又不会阻力很大。
加热特点:
1、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
2、可对油品定量加热,需要多少加热多少。
3、油品不会出现局部高温、炭化,保证了油品质量及加热器传热效率。
4、油罐内出油口温度最高,保证了倒出油品流动性。
5、避免了反复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保证了油品色度、降低了油品处理的成本。
6、使用寿命长,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换热器整体性能。
7、工艺结构设计先进,保证了油品顺利流出及较好的"抽罐底"作用。
8、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根据油品的进出温度及倒油流量控制蒸汽进给量。
9、结构紧凑,安装与维修方便,不会因为加热器的安装而影响罐体的安全。与U型管换热器比较,在同等换热面积情形下:涡流热膜换热器的外型尺寸,仅为U型管换热器外形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
10、相对于电加热方式,更安全,加热更温和,对油品品质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