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82人,其中教师(含实验教师)74人,现有教授21人,副高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90%, 14人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13人赴国外做中级或高级访问学者,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学术交流和人员互访。
学院拥有一支精干的、学历水平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教学经验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博士学历教师约占8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约占85%。多数是从国外(英、加、日、德等国家)留学、进修回国的博士;还有在中科院金属所、物理所、应化所、光机所及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做博士后的研究人员。许多已成为吉林省高级专家、首席教授、省突贡专家、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等。
特色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突出贡献人才5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吉林省委组织部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春苗计划”1人
姓名 |
职务 |
工作职责 |
兰民 |
党委书记 |
负责学院党委全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软环境建设 |
冉旭 |
院长 |
负责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学科建设 |
吴文东 |
党委副书记 |
分管学团工作及工会工作 |
刘耀东 |
副院长 |
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
赵占奎 |
副院长 |
分管科研工作,对外交流、合作及宣传工作 |
王丽丽 |
副院长 |
分管研究生工作及行政工作 |
韩英 |
副院长 |
分管实验室及资产工作 |
教学工作紧密围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意识和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开展;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高效耐磨材料的研制、材料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开发等领域,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疑难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新产品开发等服务。学院现已成为在同类专业领域中国内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是粉末冶金院,这是两个不同的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是我国粉末冶金领域(专业)教学、科研与新产品试制开发三结合的学科综合基地。现有教职工2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材料科学发展的展望 首先看看世纪之交的形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能源、生命、交通、环境、国防以及高科技对新型材料的需要比以往更为迫切。材料应用的广泛性、使用条件的复杂性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
省部共建“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高性能强韧化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材料成型与微纳粉体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新型结构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材料工程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长春市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近五年内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1项,企业横向课题88项,科研经费总计2200余万元。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其他奖项14项;获得授权专利12项;发表论文153篇, 其中SCI、EI检索论文89篇。
交通运输装备材料方向:依托一汽集团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等支柱企业全面开展关键零部件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汽车轻量化新结构与新技术;高比强度铝镁合金材料;超高强度钢板;微合金强韧化研究;特殊零件的功能结构一体化研究
先进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方向:涵盖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焊接质量在线跟踪与控制;轻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激光仿生工程以及粉末冶金、快速原型制造、3D打印材料与装备等,强调绿色制造与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合
先进功能材料方向:主要包括能源相关功能材料-软磁材料、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材料;光电化学与能源材料,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及氢能材料;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与污水处理,吸声材料,屏蔽与吸波材料等
近五年内承担科研项目9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1项,企业横向课题47项,科研经费总计2063万元。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其他奖项12项;获得授权专利9项;发表论文153篇, 其中发表SCI、EI检索论文89篇。在科技研发中,通过在汽车材料轻量化和国产化、轨道客车箱体连接新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成型疑难问题解决、矿山机械中大型球磨机衬板、磨球、扎浆泵、铲齿等易磨损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田能源开采设备及输送管道的腐蚀与防护、“西气东输”管道生产质量监控关键问题的处理、冶金企业轧辊修复与使用寿命延长、机械制造业节能热处理专用设备和新工艺的制造与开发等数十个项目,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院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拥有较多的国内外最先进的现代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近2800平方米,材料分析、性能测试和材料仪器设备较为齐全。实验室分材料微观检测分析实验室、金相实验室、高频实验室、金属防腐与防护实验室、力学性能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无损探伤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焊接实验教学基地。装备的国内外先进材料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EM-2000EX)、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SM-5500LV)、能量谱仪(美国EDAX公司FOCAU2)、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D-MAXⅡA型)、直读光谱仪(日本岛津PDA-7000)、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日本岛津)、电子万能拉压试验机,陶瓷阴极离子镀膜机(MH-800),X射线探伤仪、金相定量分析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德国MM-6)、离子溅射仪(KYKYSBC-12)、镀膜机(日本电子JEE-4X)、离子减薄仪(GL-69D)、TGA/DSC同步热分析仪、多用途冲击试验机、各种硬度计、等离子热喷涂设备(美国3710)、高频热处理设备、金属表面抗腐蚀设备、真空熔炼炉、真空烧结炉、超薄切片机(莱卡公司)、各种磨损试验机、各种热处理试验设备、各种先进的焊接设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激光粒度仪(美国)、放电等离子烧结机(日本)、振动样品磁强计(美国lakeshore)、梅特勒精密密度仪(瑞士)、电阻仪(AT512)等。
在教学工作中,学院注重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及生产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一般实验室及实验仪器全天开放并无限制使用,并规定每位本科生的现代大型仪器实验课超过15学时(必上实验课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直读光谱仪等),特别是毕业论文期间允许学生大量使用这些现代大型仪器。这是国内其他大学难以做到的。
焊接试验室可同时提供70名学生进行焊接试验,配备各式先进的焊接设备,焊丝等消耗材料也基本无限制使用。
由此说明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除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在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注重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组,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深入厂矿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和参与技术攻关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形成了从课堂到社会、从实验技能到工程应用的立体式学习氛围。所培养的学生基本达到懂理论、会实验、能应用,毕业后即可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学院毕业生考研率较高,连年毕业就业率超过95%,连年毕业就业满意率在80%以上。
学院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坚持“学习高等文化知识,先要学做高尚品德人”的教育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深刻荣辱观念,以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了诚信友爱、团结合作的凝聚精神。
学院组织学生以深入部队、农村、社区、工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年被评为省、市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获长春工业大学 “共建20周年双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组织学生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为依托,积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荣获全国第八届“挑战杯”三等奖一项,省特等奖、一等奖各一项、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各两项。通过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院的学风建设。
学院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陆续建立了材料技术与装备工程、焊接材料与技术、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高分子合成与应用等校级研究所(研究中心)。学院对外开展了广泛的行业合作,并在通化钢铁集团建立了“金属材料加工工程研发基地”;在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金材料工艺技术与节能工程研发基地”;在四平高斯达纳米制造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属纳米材料制造工艺与应用研发基地”。还与北京等地大型企业、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吉林大学汽车材料重点实验室、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中国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客集团、通钢集团、吉林油田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浙江等各地院所、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学院学术气氛活跃,科研成果丰硕。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约20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约5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约4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400万元以上;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专利发明12项, 成果推广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约9000万元。其中:《低碳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钢》成功用做卡车前桥,其疲劳寿命达到和超过日本同类产品的指标;《捷达轿车连杆国产化》项目采用非调质处理工序代替调质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合金渗碳钢坯等温正火工艺及生产线》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轿车深冲件IF钢板国产化》,在汽车钢板轻量化方面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激光熔覆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为一汽集团公司创造直接效益1200余万元。另在矿机耐磨材料,铝、镁、钛合金,金属化合物陶瓷,功能合金材料,纳米材料制取与应用,等离子喷涂与堆焊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与生产应用效果。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围绕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而展开,特色鲜明。在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一大批毕业生经过在工作岗位上的锻炼,已成为业务和技术中坚力量,所在单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在20%—30%;与65319部队“红九连”结成了长期“军民共建”关系,得到国家、地方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关注;通过走进街道居委会和市民中间的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和服务受到社会好评;多次参加国家、省级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三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多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2014年获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
材料学(二级学科):199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12年遴选为“十二五”期间吉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含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腐蚀与防护两个专业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首批特色专业之一,且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含焊接、金属热加工两个专业方向。
材料物理专业: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探索。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四年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金属力学性能、近代材料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到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从事有关技术管理与开发、科研及教学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四年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实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成型原理及技术、CAD/CAM基础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到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从事有关技术管理与开发、科研及教学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四年本科)
材料物理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探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成为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到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从事有关技术管理与开发、科研及教学工作。
学院设有较为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场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拥有一大批先进的、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在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基础上,还能够形成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搅拌摩擦焊技术应用于北车集团长春客车厂生产线;网带式等温正火工艺应用于扬州某公司;腐蚀与防护技术为鞍钢企业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学院在为我国发展可控气氛热处理自动线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在短短几年内,在国内热处理行业中创造了五种国内首创的热处理新设备,名声显赫,至今为国内提供了做工考究、品质精良的各种大型自动化热处理装备40多条(套),分别在长春一汽、东风汽车(二汽)、上汽、南汽等30余家大中企业投入使用,得到了材料学科涂铭旌院士等国内热处理行业专家的高度赞誉,为我国热处理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 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College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 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公路学院道路材料教研 室、工程机械学院材料系、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 组建而成。学院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学科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个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在材料表 面工程、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强,交通材料方 向研究和开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层次高。教师中具有 博士学位的占 65%,高级职称教师占 56%。部分教师入选国 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教育 部优秀人才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校级教学名师等, 2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拥有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 教师 姓名 崔明铎 教学 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 对象 材料、成形 051-4 授课 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 授课 内容 绪 论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 第二章 材料性能。 教材名称及版本 : 《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 实验 实习 设计) : 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课程地位,发展简史,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向学生介 绍金工(工程材料成形基础) ,使学生了解、熟悉至热爱金工课。 学习方法介绍,告诉学生金工课是与中学课程完全不同的典型的大 学课程。说明课程特点,引起注意,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介绍约用 1课时 第二章 材料性能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刘伟 |
党委副书记 |
张弛 |
院长 |
耿林 |
副院长 |
黄陆军 |
任职时间 |
姓名 |
---|---|
1993年11月—1998年8月 |
赵连城 |
1998年8月—1999年2月 |
周玉 |
1999年2月—2003年1月 |
李春峰 |
2003年1月—2009年11月 |
冯吉才 |
2009年11月—2017年11月 |
苑世剑 |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工程系、焊接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信息材料与技术系5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物理、电子封装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专职教师192人,其中教授96人,副教授77人,博士生导师12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傅恒志、林尚扬、周玉
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B.B 阿布拉依莫夫、苑世剑、贾德昌、甄良、单德彬、苏彦庆、刘钢、张丽霞、黄陆军、隋解和、田艳红、李兴冀
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张丽霞、宗影影、隋解和、亓钧雷、王晓军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周玉、冯吉才、苑世剑、沈军、贾德昌、彭华新、苏彦庆、陈瑞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孟祥龙、张丽霞、田艳红、隋解和、曹健、黄陆军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吴林、周玉、贾德昌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周玉、陈玉勇、苑世剑、贾德昌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周玉、蔡伟、冯吉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叶枫、耿林、贾德昌、何鹏、马欣新、沈军、苏彦庆、田修波、王铀、甄良、欧阳家虎、高洪明、姜龙涛、刘钢、丁宏升、方海涛、郑明毅、孟祥龙、王金忠、徐成彦、何祝斌、张丽霞、陈瑞润、隋解和、王玉金、田艳红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3个,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实验室面积218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亿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
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 |
焊接结构力学 |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博士学位授权领域:材料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材料工程
据官网资料显示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有:
书 记:吕忆农, 主持院党委全面工作 副书记:考宏涛, 分管学生工作 |
院 长:沈晓冬,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 副院长: 王庭慰,分管研究生、科研工作 副院长:张华,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副院长:陆春华,分管实验室、军工科研、安全工作。 院长助理: 韩立发 院办公室主任: 曾建容 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石防震 院学生办公室主任: 丁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