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柴达木盆地交通
柴达木盆地卫星影像
柴达木盆地DEN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及年代表
1.红水沟剖面
红水沟地区交通
红水沟地区卫星影像
红水沟地区DEM
红水沟地区地质图
红水沟地区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红水沟地区实测地层柱状图
红水沟地区实测路线剖面
红水沟地区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红水沟地区地质剖面
2.油砂山剖面
油砂山交通
油砂山及邻区卫星影像
油砂山及邻区DEM
油砂山地质图
油砂山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油砂山地层综合柱状图
油砂山实测路线剖面
油砂山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油砂山地区07038t~震剖面
油沙山地区07038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油沙山地区07038地震剖面解释
3.油泉子剖面
油泉子交通
油泉子卫星影像
油泉子DEM
油泉子地质图
油泉子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油泉子地层综合柱状图
油泉子实测路线剖面
英雄岭地区SZG.YSS 06029地震剖面位置
英雄岭地区SZG.YSS 06029地震剖面
英雄岭地区SZG—YSS 06029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英雄岭地区SZG.YSS 06029地震剖面解释
4.黄石剖面
黄石交通
黄石及邻区卫星影像
黄石及邻区DEM
黄石及邻区地质图
黄石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黄石地层综合柱状图
黄石实测路线剖面
黄石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黄石地区00140~t电震剖面位置
黄石地区00140地震剖面
黄石地区00140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黄石地区00140地震剖面解释
5.红三旱号剖面
红三早号交通
红三旱号卫星影像
红三旱号DEM
红三旱号地质图
红三旱号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红三旱号第三高点地层柱状图
红三旱号实测路线剖面
红三旱号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红三旱号地质剖面
6.鄂博梁号剖面
鄂博梁号交通
鄂博梁号卫星影像
鄂博梁号DEM
鄂博梁号地质图
鄂博梁号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鄂博梁号地层柱状图
鄂博梁号实测路线剖面
鄂博梁号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鄂博梁号E19925地震剖面
鄂博梁号E19925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鄂博梁号E19925地震剖面解释
7.鱼卡剖面
马海尕秀鱼卡九龙山地区交通
马海尕秀鱼卡九龙山地区卫星影像
马海尕秀鱼卡九龙山地区DEM
马海尕秀鱼卡九龙山地区地质图
马海尕秀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鱼卡本部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鱼卡北部九龙山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马海尕秀地层综合柱状图
鱼卡北部地层综合柱状图
九龙山地层综合柱状图
马海尕秀鱼卡九龙山剖面实测路线剖面
马海尕秀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鱼卡本部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鱼卡北部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九龙I J J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鱼卡及邻区06304和M}100312地震剖面位置
马海尕秀06304地震剖面
马海尕秀06304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马海尕秀06304地震剖面解释
鱼卡地区M}t00312地震剖面
鱼卡地区M}t00312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鱼卡地区Mft00312地震剖面解释
8.路乐河剖面
路乐河地区交通
路乐河地区交通(局部)
路乐河地区卫星影像
路乐河地区DEM
路乐河地区地质图
路乐河剖面北段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路乐河剖面南段地层综合柱状图
路乐河剖面北段地层柱状图
路乐河地区实测路线剖面
路乐河剖面南段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路乐河剖面北段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路乐河地区06292地震剖面位置
路乐河地区06292ttb震剖面
路乐河地区06292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路乐河地区06292地震剖面解释
路乐河北段地质剖面
9.结绿素剖面
结绿素地区交通
结绿素地区交通(局部)
结绿素地区卫星影像
结绿素地区DEM
结绿素地区地质图
结绿素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结绿素地区实测路线剖面
结绿素地区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结绿素地区儿S01246地震剖面位置
结绿素地区儿S01246地震剖面
结绿素地区儿S01246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结绿素地区JLS01246地震剖面解释
10.红山宽沟剖面
红山宽沟交通
红山地区卫星影像
红山地区DEM
红山地区地质图
红山宽沟剖面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
红山西部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红山宽沟实测路线剖面.
红山宽沟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红山地区06420地震剖面位置
红山地区06420地震剖面
红山地区06420地震剖面解释方案
红山地区06420地震剖面解释
红山地区06420地震剖面演化示意图
11.柏树山剖面
柏树山地区交通
柏树山地区卫星影像
柏树山地区DEM
柏树山地区地质图
柏树山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柏树山地区实测路线剖面
柏树山地区关键点位综合展示
柏树山地区地质剖面
由付锁堂等主编的《柴达木盆地典型构造剖面》分为12个部分,盆地整体和11条考察路线。路线的设计涵盖了盆地北缘的南祁连山、盆地西部的阿尔金山和主题的多个构造单元。各路线的图件由系列的相关性质图所构成,包括有交通图、遥感图、DEM图、地质图、野外点位及地层产状图、地层柱状图、实测路线剖面图、关键点位的综合展示图(包括观察点精确的点位、观察点岩性、观察点照片、观察点的露头素描和解释)、通过观察路线或构造带的地震剖面和剖面解释图、剖面的成因分析图等。图册是对于已有工作的深化和总结,也是对于所选定剖面创新性的认识和重新分析。目的是建立起柴达木盆地典型的构造剖面,以达到可以直接为柴达木盆地的构造研究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标准,为勘探实践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
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四大相邻的盆地之一。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 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地质特点是...
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干热气候强烈侵袭这里的自然景观,灌木和半灌木荒漠以及山地草原广泛发育,荒漠化现象严重,森林带消失,植被组成贫乏。亚洲温带荒漠 地处亚洲内陆,包括中亚(土兰低地)荒漠,藏北高寒荒漠,...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誉,高山、盐湖、风蚀丘陵、戈壁荒漠等多种地形地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走进柴达木盆地,似乎走进了地球的童年。沙海无垠,气象...
柴达木盆地滩涧山地区发现上奥陶统碳沥青
<正>2012年6月25日至8月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项目野外地质调查组在柴达木盆地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中发现了厚层碳沥青,通过实测剖面、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初步摸清了滩涧山地区碳沥青分布宽度为200~300m,仅联合沟碳沥青延伸长度就达10km,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除此之外,项目组在阿尔金南段滩涧山群中也发现了碳沥青,追踪长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地质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构造断裂特征、烃源岩条件、沉积储层的地层发育特征、生储盖组合等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评价认为:英东地区油砂山、英东一号构造等中浅层圈闭落实,油源充足且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同时砂33、砂34井试油已获得油气流,说明油气层有东扩的趋势。因此通过目标优选评价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通过砂37、40井等井钻探已发现英东一号油气田。
研究和测制地层剖面的工作是地层工作的基础。剖面的选择、剖面的观察和测制、剖面资料的整理,研究是这项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
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开展区域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演化、古地理演变以及矿产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地质剖面按照研究对象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侵入岩剖面、第四纪地质地貌剖面等。虽然不同类型的地质剖面在选址及观察描述的着重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是测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是类同的。本章以地层剖面为主兼顾其他类型剖面进行介绍,期待同学们能够更多地掌握测制剖面的一般方法与要求,使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地层剖面上的各种地质问题。 地质剖面的测制过程一般分为剖面选址、施测、综合整理等三个步骤。其中编制剖面图与柱状网和编写剖面小结是综合整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每个地层单位都有特定的岩相、厚度、古生物化石和接触关系等特征,虽然这些特征的空间变化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依据课题的调查研究精度,往往能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认为它们在这一范围内只有量的微小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这种区域被称为地层分区。一般地,不同的地层分区应当各自布置一条或几条剖面来描述其中的地层单元。这些剖面应选择在露头连续,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相组合和地层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尽量避开构造带、深成岩体接触带及地形复杂的地段。剖面线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布置。
类似地,其他类型地质剖面的选址,应当在不同的地质分区里分别布置剖面,选择露头连续,地质单元完整,现象丰富,接触关系清楚,在区域内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地段。并且尽量避开干扰因素较大的区域,剖面线尽量垂直接触界线,穿越更多的地质单元。
地质层剖面是沿某一方向,显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一)地层剖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岩石物质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标准层、沉积建造、地层组合、变质程度等。建立地层层序、查清厚度及其变化,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位。(二)构造剖面:是着重研究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糜棱岩带(韧剪带)的特征、类型、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序次、组合及复合关系。
在一定的横剖面面积曲线下,横剖面形状与满载水线形状直接关联。换句话说,横剖面形状在相当大程度上已为满载水线形状所决定。通常U型剖面相当于较瘦削的水线,而V型剖面对应于较丰满的水线。U型和V型又可各分为极端和缓和两种,其名称都系比较而言,意义略如图1所示。单独由剖面形状出发也是从另一角度入手研究船形问题的方法。
根据傅汝德的意见,就阻力而言,最佳船形的横剖面在前体应为U型,在后体应为V型。前体用U型可使排水量集中于下部,满载水线可较瘦削,有利于兴波阻力的减小。后体用V型可使排水量集中于上部,船尾下部则较瘦削,而上部可借助于巡洋舰型尾使其处型线坡度在一定角度以内,这样即使发生边界层分离,也局限于上部,且不致于影响螺旋桨效率。再就摩擦阻力而言,水流沿船体表面分布越均匀的,摩擦阻力越小。因船的吃水都较其半宽为小,水线的平均坡度则较纵剖线的平均坡度为陡,所以欲获得边流,船前体水线的坡度需小于纵剖线,也就是应采用进角瘦削的U型剖面。根据同样理由,欲在船后体维持连续边流,应采用V型剖面,使船底水流易于上升。所以傅汝德的法则,至今仍属适用,不少船舶即依此设计的。但近年研究指出,单螺旋桨船的前体用V型,由于湿面积较小所以摩擦阻力较小,尤其在较短的船又可减小纵摇角度和汹涛阻力。单螺旋桨船的后体用V型,由于船底水流易于上升,也就是可光顺地流经舭部而不致产生舭涡。如用U型,则虽船底水流较难光顺地流经后体曲度突变的舭部,结果导致舭涡,耗散能量,增加阻力;但另上方面由于舭涡的作用使伴流分布较为均匀,推进效率较高,因此与用V型比较可避免振动而所需的机器马力实际上无大差别。在双螺旋桨船后体一般都用V型。
瑞典船模试验池试验结果指出,对肥大船型,尾部用U型剖面的阻力较球鼻型尾约大5%而较V型剖面约大7%。由于尾涡的作用,尾部用U型剖面和球鼻型尾较V型剖面所需的轴马力分别高3%和低4%。由于球鼻型尾的伴流分布最较均匀,所以具有较佳的避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