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基地先后承担完成了三峡水利枢纽整体布置及消能防冲、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布置、三峡工程导截流、三峡电站日调节、三峡工程排漂、围堰挡水发电期及正常运行期的枢纽运行调度等研究任务。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16-3-1-2)“长江三峡工程枢纽总体布置优化专题——施工导流分期与临时通航优化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三峡电站负荷日调节对下游河段航道的影响” 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16-3-3-2)“三峡工程施工期导流与通航问题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16-3-3-4)“三峡工程施工期临时航道泥沙淤积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16-3-3-1)“三峡工程三期截流落差及截流技术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493600-II-1)“三峡枢纽泄洪对通航条件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 成果经国家验收及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试验研究”项目获国家、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坝区通航研究和运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截流工程研究与实践”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过多年来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集水工模型试验、教学实习、职工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内部按功能划分四区,分别为:水力学试验区、水土保持试验区、水厂厂区、加工服务区。先后为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及高坝洲、江坪河、景洪、古城、瀑布沟、阿海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作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在通航水力学、导截流施工水力学、水利枢纽调度、梯级电站调峰、生态水力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并成为国内较知名的水利科研基地。
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这个名称并不是官方的,因为如果是政府成立的,用语专门治理长江额管理机构,不会是这样称呼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民间机构,也就是说,只是一帮专家为了关心长江,而专门设立的沟通组织
还可以吧,待遇方面还好,主要是工作比较自由,有一定的保障,很稳定,没什么压力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是副部级单位,该单位的主任和副主任分别是副部级和正局级。其机关内设的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等16个机构均为副局级,下属的单列机构和事业单位甚至有正局级的。参见下列链接。水利部长江水...
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
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是长江委所属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级高级技术职称10人,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49人。中心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两个职能部门,规划处、网络运行维护中心、长江档案馆、信息研究所、期刊编辑部、技术服务中心六大业务部门。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主持完成了大量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数十项国家科技计划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同时,还为国民经济建设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提交科研成果10000余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2项;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7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40余部;出版专著80余部。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获奖类别 |
---|---|---|
2015 |
水工岩体特性评价与工程利用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3 |
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2 |
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多层次控制理论与应用(第4)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1 |
江湖冲积过程联动机理与关键调控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1 |
工程爆破作业安全和有害效应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0 |
水布垭超高面板堆石坝坝工程筑坝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第三)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9 |
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第五)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8 |
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设计、施工及拆除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8 |
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5 |
长江三峡二期工程船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4 |
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2 |
预应力岩土锚固综合技术及其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9 |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5 |
:CBI596——《用于水泥和砼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以上仅列出国家级最高级别奖项 |
《长江科学院院报》创刊于1984年10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管、长江科学院主办的应用科学型学术性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湖北省精品期刊、湖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湖北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优秀科技期刊、CSTA(英文版)首期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选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杂志,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2006年被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网络数据库收录,1998-2003年被 《EI》(美国工程索引)Page One收录,还被收列入美国国际CODEN中心,被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 德国波恩德国科学院图书馆固定收藏,被美国纽约尤里其(Urich's)国际期刊索引。
2003年,长江科学院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8年以来,长江科学院获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2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评为“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在职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教授级高工及高级职称人员480余人,博士230余人,硕士290余人。有“双聘院士”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1人、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中国水利学会青年人才助力计划5人、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郑守仁(双聘)、钮新强(双聘)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丁秀丽、杨文俊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汤显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丁秀丽、卢金友、邬爱清、杨文俊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林绍忠、程展林
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人):卢金友、汪在芹、陈进、范北林
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人):陈进
水利部水利科技英才(1人):姚仕明
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4人):卢金友、杨文俊、汪在芹、黄国兵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姚仕明
长江委重大成就奖获得者(7人):卢金友、李青云、汪在芹、张平仓、陈进、林绍忠、贾宝良
中国爆破行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2人):吴新霞、赵根
第二批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1人):周银军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入选者(4人):林莉、赵瑾琼、胡英国、袁喆
“5151人才工程”第三、第四层次人选(37人):丁文峰、丁秀丽、王志旺、王敏、尹正杰、甘孝清、石妍、卢波、朱杰兵、朱勇辉刘美山、刘洪鹄、汤显强、李青云、李珍、李家正、李喆、李端有、张平仓、张奇华张细兵、张家发、陈进、陈亮、林莉、周火明、赵伟华、赵根、胡波(土保所)、黄书岭、黄茁、曹慧群、董芸、韩炜、程冬兵、谭德宝、潘家军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1人):王家生、邢领航、刘纪根、许继军、李学海、张细兵、陈端、胡波(岩土重点实验室)、段文刚、黄茁、常福宣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下设16个研究所(中心),1个分院,1个科技企业,3个综合保障单位。此外,依托长科院组建了江湖保护与水安全保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秘书处和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秘书处设在长科院。
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长江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地市级研究中心:武汉市智慧流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属研究机构:河流研究所、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流域水环境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农业水利研究所、国际河流研究所、水力学研究所、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岩基研究所、土工研究所、爆破与振动研究所、重庆科学实验研究中心、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计量检定及标准化中心)、野外科学观测中心(生态修复技术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总占地面积近90万平方米,在武汉、宜昌、重庆、青海杂多等地建有科研基地,其中武汉的沌口科研基地占地约40万平方米,建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河工模型——长江防洪模型,拥有各类实体模型试验大厅,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4000余台(套)。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部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与山东大学联合设有岩土工程博士点,是河海大学硕士、博士生培养基地之一。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岩土工程(联合设置)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长江科学院设每年约招生30名,每年保持在90名在校学生人数 ;有111名硕士生导师 ,博士后学科带头人1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