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传统上理解它是“表征(或说明)被测量真值所处范围的一个估计值(或参数)”;也有一段时期理解为“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值的可能误差的度量”。这些曾经使用过的定义,从概念上来说是一个发展和演变过程,它们涉及到被测量真值和测量误差这两个理想化的或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是难以操作的未知量),而可以具体操作的则是现定义中测量结果的变化,即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早在七十年代初,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计量学者认识到使用“不确定度”代替“误差”更为科学,从此,不确定度这个术语逐渐在测量领域内被广泛应用。1978年国际计量局提出了实验不确定度表示建议书INC-1。1993年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得到了BIPM、OIML、ISO、IEC、IUPAC、IUPAP、IFCC七个国际组织的批准,由ISO出版,是国际组织的重要文献。中国也已于1999年颁布了与之兼容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计量技术规范。至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成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不确定度当由方差得出时,取其正平方根。当分散性的大小用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时,作为区间的半宽度取负值显然也是毫无意义的。当不确定度除以测量结果时,称之为相对不确定度,这是个无量纲量,通常以百分数或10的负数幂表示。
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
⑴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⑵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⑶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⑷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⑸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⑹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测量仪器的不准或测量仪器的分辨力、鉴别力不够;
⑺赋与计量标准的值和参考物质(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⑻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它参量不准;
⑼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⑽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由此可见,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和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后者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这就使得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以用测量列结果(观测值)的统计分布来进行估算,并且以实验标准〔偏〕差(见5.17条)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可以用其它方法(根据经验或其它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来进行估算,并且也以标准〔偏〕差表征。所有这些分量,应理解为都贡献给了分散性。若需要表示某分量是由某原因导致时,可以用随机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和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而不要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这两个业已过时或淘汰的术语。例如:由修正值和计量标准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以称之为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
当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σ表示时,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统一规定用小写拉丁字母“u”表示,这是测量不确定度的第一种表示方式。但由于标准偏差所对应的置信水准(也称为置信概率)通常还不够高,在正态分布情况下仅...
精度:有0.05 0.02 0.01这几种 读数:主尺+游标尺(主尺:以游标尺的零刻度,读出主尺的整数部分 &nbs...
cnas认可做测量审核的时候,需要提供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吗???
要看具体的机构和项目,有些需要提供,有些不需要提供,不过要提供的比较少。威尔信中国VSINO提供解答。
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为了表征这种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因此,在本定义注1中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也可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称它们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这个定义中的“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也就是说,测量是在重复性条件(见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5.14条,本文×.×条均指该规范的条款号)或复现性条件(见5.15条)下进行的,此时对同一被测量做多次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可按5.17条的贝塞尔公式算出,并用重复性标准〔偏〕差sr或复现性标准〔偏〕差sR表示。
定义中的“相联系”,意指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通常测量结果的好坏用测量误差来衡量,但是测量误差只能表现测量的短期质量。测量过程是否持续受控,测量结果是否能保持稳定一致,测量能力是否符合生产盈利的要求,就需要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衡量。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
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新的术语,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传统分类方法,它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划分为可以用统计方法计算的(A类分量)和其他方法估算的出类分量)两类误差。A类分量是用多次重复测量以统计方法算出的标准偏差σ来表征,而B类分量是用其他方法估计出近似的“标准偏差”u来表征,并可像标准偏差那样去处理u。若上述分量彼此独立,通常可用方差合成的方法得出合成不确定度的表征值。由于不确定度是未定误差的特征描述,故不能用于修正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测量不确定度理解与应用 质检测量中不确定度评定
<正>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只限于产品生产或供应部门以及质量监督部门,为确认其定量的指标是否合格或不合格的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中,有别于ISO等7个国际组织1995年修订公布的《Guide to the Expressior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GUM)和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
由所用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是指中国颁布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于1999年1月批准,1999年5月开始实施。新规范原则上等同采用《GUM》的基本内容,所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商贸中大量存在的测量结果的处理和表示,均具有适用性;规范所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通用规则,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
包括:①建立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及其国际比对;②标准物质、标准参考数据;③测量方法、检定规程、检定系统、校准规范等;④科学研究及工程领域的测量;⑤计量认证、计量确认、质量认证以及实验室认可;⑥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⑦生产过程的计量保证以及产品的检验和测试;⑧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检测及资源测量。2100433B
《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主要针对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进行全面论述,首先介绍了不确定度及压力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然后重点结合压力标准装置,运用大量实例详细论述了活塞式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液体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数字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精密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动态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具体过程和应用。《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从事压力计量、测试T作者使用,也可供科研、生产、教学等有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