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 者: | 孙训方 方孝淑 关来泰 | ||
---|---|---|---|
定 价: | 22.00元 | 出版时间: | 2013-05-27 |
ISBN: | 978-7-04-026474-6 | 读者对象: | 高等教育 |
版面字数: | 260千字 | 一级分类: | 力学类 |
开本: | 16开 | 二级分类: | 工科各专业力学基础课程 |
全书页数: | 208页 | 三级分类: | 材料力学 |
装帧形式: | 平装 | ||
重点项目: |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本套教材包括《材料力学》主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及规范化练习册。
本教材根据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培养计划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内容加以精选,考虑到机械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广泛涉及诸多工程实践,强化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全教材共13章内容。前6章为材料力学基础与基本变形,第7、8两章为应力状态分析与组合变形,第9章为压杆稳定,第10章为构件的疲劳强度,第11章为能量法,第12章为静不定问题分析,第13章为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各章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并在书末附有答案。本教材的推荐学时数为56~80学时。
本教材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机械、包装、土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地质、采矿、冶金、材料专业学生学习之用。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第5版保留了原版概念确切、说理透彻、内容丰富的特点和相邻两版间的连续性,内容是按照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订的"材料力学课程基本要求(A类)"修订的,共分Ⅰ、Ⅱ两册。《材料力学(Ⅰ)》包含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可供50~60学时的材料力学课程选用;《材料力学(Ⅱ)》包含了材料力学较为深入的内容,补充较多学时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以及为有潜力的学生留有深入学习的余地。
本书为《材料力学(Ⅱ)》,共7章,内容包括: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能量法、压杆稳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应变分析和电阻应变计法基础、动荷载和交变应力、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土建、水利类各专业,也可供其他专业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材料力学学习指导》、《材料力学电子教案与习题解答》和《材料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可作为本书的参考资料配合使用。
N11=8kN(tension)N22=15kN(compression) 原理简单:分别取左右剖面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得到。 所以AB和BC的轴力分别为8kN(tension)、15kN(comp...
这两门课都是典型的公式固定,题目变化无穷的科目,都不算容易。需要多做习题才行。水力学好像只有水利等个别专业才会考,而材料力学对于固体力学,航天航空类,材料类,机械类,土木建筑等都需要考,是大部分工科专...
通常在学校图书馆里书架上都有!过来人...
第1章 绪论 1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1
1.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
1.1.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2
1.2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2
1.3 外力与内力 4
1.4 应力与应变 5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7
思考题 8
习题 8
第2章 轴向拉压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2.1 引言 11
2.2 拉压杆的内力与应力 12
2.2.1 轴力与轴力图 12
2.2.2 横截面上的应力 13
2.2.3 圣维南原理 14
2.2.4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15
2.3 材料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7
2.3.1 拉伸试验与应力[CD*2]应变曲线 17
2.3.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9
2.3.3 卸载与再加载规律 20
2.3.4 材料的塑性 21
2.3.5 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1
2.3.6 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22
2.3.7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3
2.3.8 应力集中 24
2.4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25
2.4.1 失效与许用应力 25
2.4.2 强度条件 26
2.5 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29
2.5.1 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与胡克定律 29
2.5.2 拉压杆的横向变形与泊松比 29
2.5.3 轴向拉压时的应变能 32
2.6 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33
2.6.1 静不定问题分析 33
2.6.2 热应力与预应力 36
2.7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37
2.7.1 剪切与剪切强度条件 37
2.7.2 挤压与挤压强度计算 38
思考题 41
习题 42
第3章 扭转 47
3.1 引言 47
3.2 扭力偶矩、 扭矩与扭矩图 48
3.3 薄壁圆筒扭转试验与剪切胡克定律 50
3.4 圆轴扭转的应力与变形 52
3.4.1 试验与假设 52
3.4.2 圆轴扭转切应力的一般公式 53
3.4.3 最大扭转切应力 54
3.4.4 圆轴的扭转变形 55
3.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与刚度条件 56
3.6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与变形 61
3.7 非圆截面轴扭转 64
思考题 66
习题 67
第4章 弯曲内力 70
4.1 引言 70
4.2 梁的计算简图 71
4.3 弯曲内力及内力图 72
4.3.1 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与弯矩 72
4.3.2 剪力图与弯矩图 74
4.4 剪力、 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79
4.5 平面刚架与曲杆的内力 83
思考题 85
习题 85
第5章 弯曲应力 90
5.1 弯曲正应力 90
5.1.1 试验与假设 90
5.1.2 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91
5.1.3 最大弯曲正应力 93
5.1.4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94
5.2 弯曲切应力简介 95
5.2.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96
5.2.2 圆形截面的弯曲切应力 98
5.2.3 薄壁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98
5.2.4 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的比较 99
5.3 弯曲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100
5.3.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100
5.3.2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101
5.4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106
思考题 109
习题 109
第6章 弯曲变形 114
6.1 引言 114
6.2 确定梁位移的积分法 115
6.2.1 挠曲线微分方程 115
6.2.2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116
6.3 确定梁位移的叠加法 119
6.4 梁的刚度条件及合理设计 124
6.5 简单静不定梁 125
思考题 129
习题 129
第7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32
7.1 引言 132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135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几何法——应力圆 138
7.4 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 142
7.5 广义胡克定律 144
7.6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与畸变能 147
7.7 强度理论概述 148
思考题 153
习题 154
第8章 组合变形 157
8.1 引言 157
8.2 拉(压)弯组合变形 158
8.2.1 杆件同时承受横向力与轴向力作用 158
8.2.2 偏心拉(压) 160
*8.2.3 截面核心 162
8.3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63
思考题 168
习题 169
第9章 压杆稳定 173
9.1 引言 173
9.2 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74
9.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75
9.2.2 大挠度理论与实际压杆 176
9.2.3 两端非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77
9.2.4 欧拉公式的一般形式 178
9.3 压杆的临界应力 179
9.4 压杆的稳定条件与合理设计 182
9.4.1 压杆的稳定条件 182
9.4.2 折减系数法 183
9.4.3 压杆的合理设计 184
思考题 186
习题 186
第10章 构件的疲劳强度 189
10.1 引言 189
10.2 交变应力的描述及其分类 190
10.3 S-N曲线与材料的疲劳极限 192
10.4 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193
10.5 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与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途径 197
10.5.1 对称循环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197
10.5.2 非对称循环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197
10.5.3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198
10.5.4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途径 201
思考题 201
习题 202
第11章 能量法 204
11.1 外力功与应变能的一般表达式 204
11.1.1 外力功的计算 204
11.1.2 应变能的计算 205
11.1.3 互等定理 207
11.2 变形体虚功原理 208
11.3 单位载荷法 209
11.4 冲击应力分析 214
11.4.1 铅垂冲击应力分析 214
11.4.2 水平冲击应力分析 216
11.4.3 吊索冲击应力分析 217
11.4.4 扭转冲击应力分析 218
*11.5 构件加速运动时的动应力分析 219
11.5.1 构件作加速直线平动时的动应力分析 219
11.5.2 构件转动时的动应力分析 220
思考题 221
习题 222
第12章 静不定问题分析 226
12.1 引言 226
12.2 用力法分析求解静不定问题 227
12.2.1 外力静不定结构分析 227
12.2.2 内力静不定结构分析 230
12.3 对称与反对称静不定问题分析 232
12.3.1 结构对称、 载荷对称的静不定结构分析 233
12.3.2 结构对称、 载荷反对称的静不定结构分析 236
12.3.3 平面静不定刚架空间受力分析 238
思考题 240
习题 240
第13章 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 243
13.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43
13.1.1 引言 243
13.1.2 复合材料的纵向力学性能 244
13.1.3 复合材料的横向力学性能与面内切变模量 248
13.1.4 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50
13.2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255
13.2.1 聚合物的分类 255
13.2.2 聚合物的力学状态与转变 256
13.2.3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257
13.3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261
13.3.1 陶瓷材料的弹性性能 261
13.3.2 陶瓷材料的疲劳与抗热震性 263
思考题 265
附录A 平面图形的常用几何性质 266
A.1 平面图形的静矩与形心 266
A.2 惯性矩、 惯性积、 惯性半径与极惯性矩 269
A.3 惯性矩的平行轴公式 273
思考题 274
习题 275
附录B 单位制及数值精度 277
附录C 型钢规格表 279
习题答案 292
参考文献 301 2100433B
第一章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1-1 非对称纯弯曲梁的正应力
§1-2 两种材料的组合梁
§1-3 开口薄壁截面梁的切应力·弯曲中心
§1-4 开口薄壁截面梁约束扭转的概念
§1-5 平面大曲率杆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
§2-1 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
§2-2 拉、压杆系的极限荷载
§2-3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2-4 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能量法
§3-1 概述
§3-2 应变能·余能
§3-3 卡氏定理
§3-4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3-5 虚位移原理及单位力法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压杆稳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4-1 几种细长中心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4-2 大柔度杆在小偏心距下的偏心压缩计算
§4-3 纵横弯曲
§4-4 其他弹性稳定问题简介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应变分析·电阻应变计法基础
§5-1 概述
§5-2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5-3 电阻应变计法的基本原理
§5-4 应变的测量与应力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
§6-1 概述
§6-2 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
§6-3 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
§6-4 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疲劳极限
§6-5 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疲劳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
§7-1 概述
§7-2 应变速率及应力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7-3 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7-4 温度与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蠕变与松弛
§7-5 冲击荷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冲击韧性
§7-6 低应力脆断·断裂韧性
思考题
习题
主要参考书
习题答案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作者简介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背景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材料力学是高校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指出针对没有专业区分的统一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的重要性,从而凸显和相应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联系;同时为学生设置提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激发创新意识.改革反馈表明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理顺了知识脉络,提高了学习深度,达到了全方位改善课堂质量的目的.
[材料力学答案]材料力学答案
1 [材料力学答案 ]材料力学 答案 4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 “[材料力学 答案 ]材料力学答案 41”资料,内容精辟独到, 非常感谢网友 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材料力学答案 41 第一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 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 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 相同。 ( ∨ ) 2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 同。 (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 ζ与
材料力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就曾用材料力学实验试验研究了拉伸、压缩和弯曲现象。材料力学实验部分在整个材料力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力学实验与材料力学理论教学互为支持,互为验证,加强对材料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材料力学实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实验程序和实验报告组成。根据实验的性质,材料的力学实验可分三类。
《材料力学(Ⅰ)》和《材料力学(Ⅱ)》是根据教育部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材料力学(Ⅰ)》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涉及杆件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问题以及压杆的稳定性问题;《材料力学(Ⅱ)》包括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涉及杆件的组合变形、复杂应力应变分析、能量法等。
本书是《材料力学(Ⅱ)》,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分析基础、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系统、动载荷、交变应力等九章。带有*号的内容供教师和读者根据需要决定取舍。
本书适用于高等理工科院校船舶及海洋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土建工程等到各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师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学习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知识 。
材料力学课程资料为王博主编的《材料力学》、季顺迎主编的《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第5版)》以及马红艳主编的《材料力学解题指导》 。
书名 |
作者 |
ISBN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材料力学》 |
王博 |
978-7-04-050141-4 |
2018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材料力学(第5版)》 |
刘鸿文 |
978-7-04-030894-5 |
2011年 |
|
《材料力学》 |
季顺迎 |
978-7-04-030895-2 |
2013年 |
科学出版社 |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 |
马红艳 |
978-7-03-040054-3 |
2014年 |
(注: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