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1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1 1.1.1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 1.1.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2 1.2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2 1.2.1 连续性假设 2 1.2.2 均匀性假设 2 1.2.3 各向同性假设 2 1.2.4 小变形假设 3 1.3 外力、内力和应力 3 1.3.1 外力 3 1.3.2 内力和截面法 4 1.3.3 应力 5 1.4 位移、变形和应变 5 1.4.1 位移与变形 5 1.4.2 应变 5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7 1.5.1 轴向拉伸或压缩 7 1.5.2 剪切 7 1.5.3 扭转 7 1.5.4 弯曲 7 习题 7 第2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9 2.1 概述 9 2.2 轴力和轴力图 9 2.2.1 轴力 9 2.2.2 轴力图 10 2.3 拉压杆的应力 11 2.3.1 横截面上的应力 11 2.3.2 斜截面上的应力 12 2.3.3 圣维南原理 13 2.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4 2.4.1 拉压试验简介 14 2.4.2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5 2.4.3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7 2.5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8 2.6 拉压杆的变形 21 2.7 拉压静不定问题 25 2.7.1 拉压静不定问题及解法 25 2.7.2 装配应力 29 2.7.3 温度应力 30 2.8 应力集中的概念 32 习题 33 第3章 剪切 37 3.1 概述 37 3.2 剪切的实用计算 37 3.3 挤压的实用计算 39 习题 42 第4章 扭转 44 4.1 概述 44 4.2 扭矩和扭矩图 44 4.2.1 传动轴上的外力偶矩 44 4.2.2 扭矩及扭矩图 45 4.3 纯剪切、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46 4.3.1 薄壁圆筒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46 4.3.2 切应力互等定理 47 4.3.3 剪切胡克定律 47 4.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47 4.4.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7 4.4.2 圆轴扭转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51 4.4.3 强度条件 52 4.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 53 4.5.1 圆轴扭转变形 53 4.5.2 圆轴扭转刚度条件 54 4.6 扭转静不定问题 56 4.7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强度 58 4.8 非圆截面杆件的扭转 59 4.8.1 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60 4.8.2 矩形截面杆的扭转 60 习题 61 第5章 弯曲内力 64 5.1 概述 64 5.1.1 弯曲的概念 64 5.1.2 梁的支座形式与支反力 64 5.1.3 梁的基本类型 65 5.2 剪力和弯矩 66 5.3 剪力图和弯矩图 68 5.4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71 5.4.1 剪力、弯矩与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71 5.4.2 利用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72 5.4.3 叠加法作弯矩图 75 5.5 平面刚架和曲梁的内力 76 5.5.1 平面刚架的内力 76 5.5.2 曲梁的内力 77 习题 78 第6章 弯曲应力 82 6.1 概述 82 6.2 弯曲正应力 82 6.2.1 变形几何方面 83 6.2.2 物理方面 84 6.2.3 静力学方面 84 6.2.4 弯曲正应力 85 6.2.5 纯弯曲正应力公式在横力弯曲中的推广 86 6.3 弯曲切应力 86 6.3.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86 6.3.2 工字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88 6.3.3 圆形及圆环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89 6.3.4 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的数值比较 89 6.3.5 横力弯曲时切应力对弯曲正应力的影响 90 6.4 梁的强度条件 91 6.4.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91 6.4.2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92 6.5 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和弯曲中心 95 6.6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97 6.6.1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97 6.6.2 采用变截面梁与等强度梁 98 6.6.3 合理安排梁的受力 99 习题 101 第7章 弯曲变形 106 7.1 概述 106 7.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107 |
7.3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107 7.4 叠加法求梁的位移 112 7.5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117 7.5.1 梁的刚度条件 117 7.5.2 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118 7.6 简单静不定梁 119 习题 124 第8章 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 129 8.1 概述 129 8.1.1 应力状态的概念 129 8.1.2 应力状态的表示方法 129 8.1.3 强度理论 130 8.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31 8.2.1 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 131 8.2.2 主平面 132 8.2.3 主应力 132 8.2.4 极值切应力 132 8.3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圆 134 8.4 三向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135 8.5 广义胡克定律 137 8.5.1 广义胡克定律 137 8.5.2 体积应变 138 8.6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和畸变能 139 8.6.1 应变能及应变能密度 139 8.6.2 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 140 8.7 常用的四个古典强度理论 141 8.7.1 脆性断裂强度理论 141 8.7.2 塑性屈服强度理论 142 习题 147 第9章 组合变形 151 9.1 概述 151 9.2 斜弯曲 151 9.3 偏心拉伸(压缩)与截面核心 155 9.3.1 偏心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155 9.3.2 截面核心的概念 158 9.4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58 习题 162 第10章 压杆稳定 166 10.1 概述 166 10.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和欧拉公式 167 10.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67 10.2.2 其他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68 10.2.3 欧拉公式的普遍形式 170 10.2.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71 10.3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总图 171 10.4 压杆的稳定校核 174 10.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76 10.5.1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176 10.5.2 改变压杆的约束条件 176 10.5.3 合理选择材料 176 习题 176 第11章 能量法 179 11.1 概述 179 11.2 外力功与应变能 179 11.2.1 外力功 179 11.2.2 杆件的应变能 180 11.2.3 应变能密度 181 11.3 卡氏定理 182 11.3.1 余功与余能 182 11.3.2 卡氏定理 183 11.3.3 用卡氏定理计算位移 184 11.4 变形体虚功原理 187 11.5 单位载荷法 188 11.5.1 单位载荷法 188 11.5.2 莫尔积分 189 11.5.3 图乘法 193 11.6 互等定理 197 11.6.1 功的互等定理 197 11.6.2 位移互等定理 198 习题 200 第12章 静不定结构 205 12.1 概述 205 12.2 力法及力法正则方程 206 12.2.1 基本未知量、静定基、相当系统 206 12.2.2 力法正则方程 206 12.2.3 求解外力静不定结构 208 12.2.4 求解内力静不定结构 212 12.3 对称性的利用 214 习题 220 第13章 动载荷 223 13.1 概述 223 13.2 等加速运动构件的应力和应变 223 13.2.1 构件等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应力 223 13.2.2 构件等速转动时的应力和变形 225 13.3 冲击应力和变形 227 13.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233 习题 234 第14章 疲劳 237 14.1 概述 237 14.1.1 交变应力 237 14.1.2 疲劳 238 14.2 持久极限 239 14.2.1 材料的持久极限 239 14.2.2 构件的持久极限 240 14.3 对称循环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243 14.4 非对称循环构件的疲劳强度校核 244 14.5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245 习题 245 附录A1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47 A1.1 静矩 247 A1.1.1 静矩和形心 247 A1.1.2 组合截面图形的静矩和形心 249 A1.2 惯性矩和惯性积 249 A1.3 平行移轴公式 252 A1.4 转轴公式和主惯性轴 253 A1.4.1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253 A1.4.2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254 A1.5 组合图形的形心主惯性矩 256 习题 257 附录A2 型钢表 259 附录A3 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271 附录A4 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72 参考文献 274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材料力学(第二版)》有配套参考书《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 |
马红艳 |
科学出版社 |
2020年7月1日 |
9787030654724 |
《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 |
李锋 |
2011年2月22日 |
9787030297075 |
《材料力学(第二版)》配有知识点微课视频、三维动画仿真,以及慕课“材料力学”。
课程名称 |
建设院校 |
授课平台 |
---|---|---|
材料力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大学MOOC |
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中国国内外优秀教材,体现内容的适当更新。
该书由季顺迎担任主编,参加该书编写工作的主要有:季顺迎(第1章)、马红艳(第2、3、4章)、毕祥军(第5、6、7章)、李锋(第8、9章)、张昭(第10章,附录A1、A2、A3、A4)、王博(第11、12章)、马国军(第13、14章)。此外,王守新、关东媛等也参与了该书的编写讨论。
在该书编写过程中,程耿东院士、洪明教授和杨春秋教授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连理工大学郑芳怀教授对该书给予了指导,并审阅了全部书稿。
2018年1月1日,《材料力学(第二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得到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也得到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的支持。
责任编辑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制 |
封面设计 |
---|---|---|---|
朱晓颖、张丽花 |
郭瑞芝 |
霍兵 |
迷底书装 |
你也一定是学生吧!我也是,我也在寻找。但我要告诉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是自己的,我刚刚看到了这些话,就乖乖做了,告诉你:抄答案可不好哦~自己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可以帮你的。我要告诉你的...
不知这个可以吗!能用就去用吧
通常在学校图书馆里书架上都有!过来人...
该书共14章,包括材料力学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静不定结构、动载荷、疲劳,并将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内容列入附录。各章均附有习题,每章末有二维码参考答案。
该书传承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和风格特色,注重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内容编排上,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教学的适用性,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另外,该书采用了国际通用符号,并引入部分材料力学知识的发展简史,可读性强。
增强趣味性,增加了对材料力学发展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简介;
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工程性;
采用了国际通用、容易理解的力学符号;
通过二维码技术,将全书主要知识点、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结、习题讲解的微课视频,以及重点、难点的三维动画仿真和拓展内容嵌入书中。
季顺迎,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院长。研究领域: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及工程应用、有限元-离散元-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高性能离散元计算分析软件、极地海洋工程、有砟铁路道床、航空航天着陆及回收过程动力学。 2100433B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二版答案
(a) (b) 习题 1-1 图 (a) (b) 习题 1-2图 F DRF A C B D AxF AyF (a-1) AyF F BCA AxF 'F C (a-2) C D CF DRF (a-3) AxF DRF F A C B D AyF (b-1) 1-1 图 a、b 所示, Ox1y1与 Ox2y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方 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 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解:(a),图( c): 11 sincos jiF FF 分力: 11 cos iF Fx , 11 sin jF Fy 投影: cos1 FFx , sin1 FFy 讨论: = 90°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b),图( d): 分力: 22 )tansincos( iF FFx , 22 sin sin jF F y 投影: cos2 FF
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答案
课后答案网 工程流体力学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2-1.一密闭盛水容器如图所示, U 形测压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 h=1.5m,求容器液面的相对压强。 [解] ghpp a0 kPaghppp ae 7.145.1807.910000 2-2.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 4900Pa。压力表中心比 A 点高 0.5m,A 点在液面下 1.5m。求液面的绝对压强和相对压 强。 [解] gppA 5.0表 Pagpgpp A 49008.9100049005.10 表 Pappp a 9310098000490000 2-3.多管水银测压计用来测水箱中的表面压强。图中高程的单位为 m。试求水面的绝对压强 pabs。 [解] )2.13.2()2.15.2()4.15.2()4.10.3(0 gpgggp a 汞水汞水 gpgggp a 汞水汞水 1.13.11.16.10 kPaggpp a 8
配套教材
《材料力学(第二版)》拥有配套教材《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
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ISBN |
出版时间 |
---|---|---|---|---|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 |
科学出版社 |
马红艳 |
9787030654724 |
2020年7月1日 |
参考来源 |
《材料力学(第二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
《材料力学(第二版)》由季顺迎主编。参加该教材编写工作的主要有:季顺迎(第1章)、马红艳(第2、3、4章)、毕祥军(第5、6、7章)、李锋(第8、9章)、张昭(第10章,附录A1、A2、A3、A4)、王博(第11、12章)、马国军(第13、14章)。此外,王守新、关东媛等也参与了该教材的编写讨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程耿东院士、洪明教授和杨春秋教授给予支持和鼓励,并提出了意见。
2018年1月,《材料力学(第二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制 |
封面设计 |
---|---|---|---|
朱晓颖、张丽花 |
郭瑞芝 |
霍兵 |
迷底书装 |
《材料力学(第二版)》共分为14章,包括材料力学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静不定结构、动载荷、疲劳,并将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内容列入附录。各章均附有习题,并可在每章末扫描二维码获取参考答案。教材含有4个材料力学相关的附录内容,分别为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型钢表、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常用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