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结合广州市与珠江三角洲城镇现状形态类型与演变,总结城市立体形态在平面、高度、密度和超高建筑方面的特征,设计城市建筑物在平面上由小到大、垂向上由低到高、由稀疏向高密度、由单高度中心向复合高度中心、由均质向复合多级演化中形成的同性与异性建筑的组合类型。基于边界层风洞,消除热力与水分的影响以突出动力粗糙度因子;考虑到地形对城市边界层的影响,在珠三角中性条件下,由低到高选取平均高度3m单体房屋、3m村、6m镇到20m小城市,进行野外风廓线的观测;通过不同空间尺度野外观测与风洞试验数据的对比,确定合理的模型比例。基于城市单体建筑、同性建筑组合、异性建筑组合系列与尺度系列的风洞试验,分析复杂城市建筑组合下z0曲面的形成与不同空间尺度下z0曲面的转换,从而系统揭示z0曲面对不同粗糙元组合与空间尺度的依赖机理。z0 研究的基础性,将在风沙防治、城市规划、城市热岛与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复杂地形、特大城市、流域风场效应,以及整体城市与所处地形风场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城市规划的优化、城市热岛与污染的控制。目前国内外小比例尺或变形比例尺风洞模拟中理论薄弱,项目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特大城市建筑组合下z0曲面的“尺度效应”与“组合效应”机理的探讨,来满足城市环境优化管理的需求。成果主要体现在广州清末以来六阶段建成区大比例尺建筑立体形态演变序列的构建、基于多层风速数据确定对数廓线参数方法的提出、以及将d与z0作为综合指标来表征粗糙度会更具有物理意义的对数廓线机理三方面。通过城市平均高度、高度轴、天际线、宽高比与城市建筑组合等城市形态指标,分析了1835年1:500、1907年1:2500、1928年1:1万、1950年1:2000、1990年1:2000和2010年1:2000六阶段的立体形态特征特征和演变。针对过去对数廓线确定中,参数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利用多层风速数据,以分段拟合、多d匹配、精度控制、厚度优先的思路设计了程序,可以相对客观地确定对数廓线。基于广州1:7000水平比例尺,1:500、1:1000和1:2000三个垂向比例尺模型的风洞模拟,从对数廓线精度与数量、精度与平均厚度、精度与高度分布、风廓线的组合方式、最大u*出现的高度以及z0与d的关系几方面分析廓线内部构成机理,表明在一定精度约束下,d与z0呈相互替代的反比关系,两者共同作用使对数廓线模拟更加精确,将d与z0作为综合指标要比两参数单独来表征粗糙度会更具物理意义。此外,项目综述了国内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小比利尺风洞模拟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认为已有的变形理论含糊,无法指导小比例尺风洞模拟。分析了b类边界层中性流条件下,水平比例尺1:7000广州市核心建成区在东南与西北两风向下由回流、加速、减速区组成的风场特点。目前大多风洞采用固定式皮托管风速量测,无法满足移动量测的需要。以减小测管外径、动压管外径、缩短测管长度、减少测孔数量、测管内部导出动压管等多种方式以降低对流场的干扰,并通过在风洞底部穿透模型植入测管可实现风机运行时连续量测等多种改进思路,设计制作了可移动的15测点的风速测管。项目所设定的目标基本完成,只是原计划内容在执行中适当进行了收缩,主要的研究成果将陆续发表。今后将深入集中研究小比例尺特大城市立体形态的科学表达方法以及对数廓线中z0与d对建筑组合的依赖机理。 2100433B
长按建筑物,然后右边就会有一个图案,是一个红色的铲车,点一下就可以删除了
1、在建设列表栏,找到推土机,点击一下推土机,再点击一下建筑,弹出的确认框点确定,就可以了。2、屏幕左边有一派按钮,中下方就有一个上面画着垃圾车的按钮,点一下按钮在点一下你要拆的东西,就可以拆了。
Ra——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z——粗糙度最大峰一谷高度Rz(JIS) ——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3y——粗糙度峰一谷高度R3z——平均峰一谷高度Rv——最大的谷值Rp——最大的峰值Rt/Ry...
简易风洞的高层结构风振模拟实验
高层建筑的横向风振现象(振动方向与风向垂直)是建筑设计师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通过制作简易风洞箱,成功模拟出高层建筑模型的横向风振现象,并采用不同高宽比的建筑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出横向风振起主导作用的高宽比。运用矩形立面建筑模型与锯齿形转角立面模型的幅度对比实验和简易烟风洞实验得出:锯齿形的转角立面可以削弱建筑物的振动频率。
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风洞风机流场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是获取空气动力相关参数的手段之一,而风机是风洞中产生均匀流场的风源,对试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为工具,以重庆某公司生产的一体化风洞风机为原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一体化风洞风机流场进行了仿真,并通过k-ε、k-ω2种湍流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合的模拟方法,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翼型模型风洞试验的侧壁干扰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一些简化的修正方法和风洞侧壁抽吸对试验数据准度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法完全消除侧壁干扰和风洞内结合区拐角流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展了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计算风洞侧壁干扰的研究。焦予秦采用Jameson等发展的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a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计算安置在两风洞侧壁间的翼型模型绕流流动,对风洞侧壁干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翼型风洞侧壁干扰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计算了安装在跨声速翼型风洞中的翼型模型外的流动,并对影响翼型风洞侧壁干扰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计算中采用二维和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反映了由于侧壁干扰而产生的二维风洞流动的三维性,在翼型与侧壁结合部出现通常在翼身组合体中可见的分离。这些证明用数值方法研究翼型风洞侧壁干扰的可行性。
(2)研究表明,增大模型的展弦比、减薄风洞侧壁边界层厚度以及采用风洞侧壁边界层抽吸均能够减小风洞侧壁干扰,改善风洞内流动的展向均匀性。
(3)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仍有偏差,为了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这包括对风洞四壁干扰进行综合模拟和寻求更好的适合这种复杂流动的湍流模型。
裂纹的形成是连铸过程中力学因素和冶金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裂纹的形成到出现,必须有作用应力,且材料本身不能承受此应力。因此,要理解连铸中各类裂纹的形成过程,就需要了解应力源和材料的高温特性,特别是延展性。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裂纹形成不见得均匀进行,可能有明显的裂纹开始和扩张阶段。下面就几种典型的表面裂纹和内部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有证据表明,表面横向裂纹的早期形成阶段,出现在结晶器内的高温区,并且与振痕附近的偏析有关。这些区域熔点低,且由于向结晶器的热传输降低,而使温度较高,从而导致热扯裂。当碳含量达到出现包晶的程度时,表面横向裂纹增加,尽管表面横向裂纹的早期形成阶段,可能位于结晶器内,但这些缺陷变大、变多则是在结晶器之后的低温区,当其受到来自各种渠道的应力作用,特别是象铸坯矫直时那样的应力作用时,当这些应力出现在延展性差的温度范围内,表面横向裂纹很严重。由于热延展性受微合金影响强烈,所以有报道认为,这就是微合金元素影响表面横向裂纹的机理,除微合金元素析出物在表面横向裂纹的形核方面起一定作用外,振痕也有利于裂纹的扩张。这是由于振痕下的晶粒尺寸较粗大,且凹口形的几何形状也会使应力集中。
连铸坯表面纵向裂纹的产生往往与表面纵向凹陷相伴随。据认为,连铸坯表面纵向凹陷、裂纹是在结晶器弯月面附近产生,在二冷区得到扩展,因此,其根源在于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均匀传热和不均匀凝固会造成铸坯凹陷,凹陷部位冷却和凝固速度比其他部位慢,结晶组织粗化,对裂纹敏感性强。坯壳出结晶器后受到喷水冷却和钢水静压力引起的膨胀作用,在凹陷的薄弱处造成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坯壳表面凹陷越深,坯壳厚度不均匀性就越严重,纵裂出现的几率越大。
成分、结晶器状况、过热度、拉速、保护渣甚至是操作等导致的不均匀传热,都增加了铸坯产生表面纵向凹陷和裂纹的几率。
最初在结晶器中形成的2-5mm厚的凝固壳为细小的等轴晶,之后凝固组织变为柱状晶。柱状晶的方向基本上与坯壳表面垂直,且平行于热流方向。随着凝固的进行,S,P等元素发生偏析,在固液界面前沿及枝晶之间富集。含S,P较高的晶界在大体积材料的固相线温度Tsol下仍处于液态,对于与柱状晶方向垂直的拉应力或拉应变而言,处于液相的晶界几乎没有塑性。开始出现零塑性的温度ZDT比固相线温度低30 ~ 70℃,当结晶器摩擦力引起的应力、坯壳鼓肚应力、热应力、矫直应力、以及由于导辊变形、不对中引起的附加机械应力作用于凝固前沿时,凝固界面率先沿柱状晶晶界开裂形成裂纹,并向固相扩展,同时凝固前沿富含溶质元素的钢水有可能被“抽吸”进入裂纹。这就是内裂纹有时伴随着偏折线一起出现的原因。
初始形成的裂纹沿柱状晶晶界向固相扩展,由于温度逐渐降低,塑性和强度逐渐上升,或遇到表层等轴晶区,裂纹扩展被抑制。在随后的凝固过程中,如果凝固前沿继续受到应力或应变的作用,则已形成的内裂纹将随着凝固界面的推进而连续“生长” 。
【学员问题】岩溶塌陷形成的动力因素?
【解答】岩溶塌陷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产生。
(一)岩溶地下水的作用:
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在岩溶塌陷的形成中具有多种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因素,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季节的干、湿变化引起,也可以由于人工抽水、矿坑排水、水库蓄水、引水、灌溉和给排水工程的渗漏引起。
1.溶蚀作用
水对可溶岩的溶蚀过程极为缓慢。据观测计算,我国岩溶区其溶蚀量每千年为数十至百余毫米。作为岩溶塌陷基础的岩溶洞隙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但在石膏、岩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因采矿、水库兴建或其它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使其产生强烈的溶蚀作用,使新岩溶快速发育,为塌陷提供必要的条件。
2.改变土体的状态
岩土体中含水量随地下水位的升降而变化,含水量的增加一方面使岩土体的重度增大,如达到饱和,重度可增加约15~25%;另一方面对于粘性土因塑性状态发生变化而使其变软,强度降低。这些变化将使洞隙顶板的力学平衡状态恶化。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岩土体都受到地下水浮托力的作用。当水位上升,浮托力按其增加的水头值增大,产生正压效压,如上复盖层较薄、上升水头较高时,就可能顶破盖层产生塌陷;当水位下降时浮托力消减,对于不透水的粘性土或砂土,其消减值为全部的下降水头或(0.6—0.7)倍下降水头,其作用相当于使盖层增加一个同值的附加荷载,对于粘性土一般可达到其自重的40%左右。这样可使盖层的稳定性降低甚至直接导致失稳塌陷。
4.地下水的渗透潜蚀作用
潜蚀作用是指地下水流在其流径上对土、岩颗粒产生的动水压力使其移动带走的作用,动力水的大小取决于地下水的坡降,产生潜蚀作用的起始水力坡降称为临界水力坡降,它的大小取决于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一般粘性土因其具有凝聚力,比砂性土要大。
沿着岩溶地下水流方向上的水平渗透潜蚀,在自然条件下因其水力坡降较小一般不易产生,主要出现于人工抽排水岩水位急剧下降的过程中,这时地下水的坡降流速增大,从而对岩溶洞隙通道中的松散充填物和复盖会产生潜蚀、冲刷和淘空作用。其结果,岩溶洞隙充填物被带走,在复盖层底部的洞隙开口处形成空洞,成为土洞的雏形。并在岩溶水位下降到基岩顶板之前继续受到潜蚀、冲刷而逐渐扩展。
在双层含水层结构分布地区。潜水或土层水向岩溶地下水的垂向渗透,以及降雨和地表水的垂向入渗,可产生垂向渗透潜蚀作用,这时入渗水流向着洞隙开口处汇聚和集中渗透。这种作用在抽排岩溶地下水水位急速下降的情况下最为显著,因上复土层的渗透性比岩溶含水层要小得多,其水位的下降速度也就要慢得多。这样水位差将随着岩溶水位的下降而增大,当水位降至复盖层底板时,其水力坡度达到最大(可接近1),浸蚀作用也最强。在上述作用下土洞不断向上扩展而导致失稳塌陷。
5.岩溶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岩溶洞隙空间的正负压力作用
岩溶地下水位上升时,封闭较好的岩溶洞隙空间的气体受压形成高压气团,对其周围的岩土体产生正压作用,当盖层较薄时,可冲破盖层岩土体,形成气爆,造成塌陷。这类塌陷称之与冲爆塌陷,主要见于岩溶山地地下河的通道上。
岩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可在封闭的岩溶洞隙空间产生负压,对复盖层土体产生附加吸力而使其遭到吸蚀剥落并向下迁移。对于上复土体中所含的水,负压使其增加了向下渗透的附加水头,从而加剧了对土体的潜蚀作用,加速土体的破坏和土洞的形成和扩展。负压的大小取决于复盖层的封闭程度和水位的下降速度,在安全封闭条件下,其理论最大值为一个大气压,实际上复盖层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除矿坑突水骤降外一般也是较缓慢的。因此其作用有限,完全由负压吸蚀产生的塌陷只有在极特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6.岩溶地下水位波动的散解作用
岩溶地下水位波动使岩溶洞隙上复盖岩土体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状态,使其发生崩解和剥落,促进土洞的发育和扩展。形成于地下水位波动带中的土洞除了入渗水流的潜蚀作用外主要与此种作用有关。
7.岩溶地下水的水击作用
岩溶管道中的地下水流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管道中因塌陷物的堵塞或充填物的冲决,使水流速度突然变化,水流的动能将转化为压力,形成一种向来水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即水击波,从而产生水击作用,冲击岩溶洞隙管道系统,引起与之相通的上方复盖岩土体的击穿与塌陷。据计算,岩溶管道中水流速度突然降低1m/s时,产生的水击压力可达到120m水头以上,可见其力之大。
8.地下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在洞隙管道中流动的地下水,一般具有和地表水一样的侵蚀作用,而且由于管道系统形态的曲折多变,多有涡流形成而具有很强的冲蚀、掏蚀能力。在洞隙的开口处,对上复土层的侵蚀常可形成土洞雏形,并参与土洞的扩展过程。
浅部岩溶洞隙常有松散沉积物充填,由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地下水水力坡降加大,流速加快,这些充填物被迁移搬运,并在塌陷发育过程中不断将塌落物质带走,这样塌陷才能不断发展,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二)降雨及表水(库水、灌溉水、渠运管道渗漏水、建筑物地面排水等)的入渗作用
入渗水流对塌陷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洞隙盖层岩土体充水增重和软化作用;
2.垂直渗透潜蚀作用
3.地下水位上升使岩溶洞隙空间气团受压产生正压力
4.水库蓄水库水对库盘的静水压力形成附加荷载。
(三)河、湖近岸地带的侧向倒灌作用
河、湖近岸地带多有阶地发育,普遍分布着孔隙潜水与岩溶水组成的双层含水介质。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向河、湖排泄。其水位随河、湖水位的起落而波动。但在汛期洪水位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河、湖水将向地下水产生侧向倒灌,地下水位随之上升。这时岩溶地下水对洞隙上复盖层土体产生正压力或使浮托力增大。在洪水位迅速回落时,岩溶地下水位由于其迳流较通畅亦随之很快下降,对洞隙上复盖层的浮托力很快消减,而潜水位因渗透性相对较弱下降较缓慢,使潜水位与岩溶水位之间的双层水位差增大,从而通过洞隙开口处从潜水含水层向岩溶洞隙产生垂向的渗透潜蚀作用,在盖层中形成土洞进而扩展塌陷。这种现象称之为洪水倒灌潜蚀塌陷,简称为洪水塌陷,一般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形成,如有人为因素的叠加,可加快塌陷的发展速度。
(四)地震与振动作用
我国属多地震国家,在岩溶地区的《地方志》中就不乏地震引起塌陷的记载,近年来的唐山、海城等地震都有产生塌陷的实例。地震对塌陷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地震力使洞隙盖层岩土体产生破裂、位移形成塌陷;洞隙上复浅埋的松散饱水细粒砂层“液化”而形成塌陷,砂土液化是指饱水松散砂、土在震动作用下有变得紧密的趋势,导致其孔隙水压力骤然升高,砂粒间接触点上传递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这时砂粒之间就会脱离接触而完全悬浮于水中像液体一样流动的作用和现象,其特点是伴随有喷水冒砂现象。
除了构造地震外,岩溶区的塌陷地震和大型水库蓄水诱发的塌陷地震时有发生,一般其强度较低,为1—2级,影响范围较小,不致于引起塌陷,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产生塌陷。如桂林柘木镇漓江岸边的地下河出口处管道顶板基岩中产生一直径约35米的塌陷,并出现地震效应。受地震力的冲击并因管道堵塞水流突然受阻产生的水击效应,使柘木镇阶地地面出现喷水冒砂及数十个塌陷,塌陷的散布范围达350米以外。
人为的爆破和车辆振动,也可造成洞隙顶板的塌落而形成塌陷,主要见于隐伏土洞发育地区,这些土洞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强度不大的振动力使用下产生附加荷载效应而导致塌陷。
(五)重力和荷载作用
重力是在塌陷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起作用的一种内力、自然条件下的基岩塌陷都是以重力作用为主导而产生的。隐伏土洞的突然塌陷,大多也是土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向上扩展,直到土洞顶板在重力作用下其强度难以支承而失稳塌落。
荷载产生附加压力,其作用与重力作用类似。荷载压穿洞隙或土洞顶板引起塌陷主要见于顶板接近于极限平衡状态的隐伏土洞地区。
(六)酸碱液的化学潜蚀作用
在现代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中,废酸碱液的排放日益增多,它对岩溶地区的岩土体产生强烈的溶蚀和潜蚀破坏作用,大量溶解带走可溶性物质,改变岩土结构,降低强度,导致塌陷。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