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城市人工水体建设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利用概述
1.1 城市化与城市水资源
1.2 污水及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 国外城市污水资源利用的发展
1.4 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发展
1.5 我国城市污水及雨水利用的发展
1.6 污水及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内涵
2.1 自然界水循环过程
2.2 城市水循环过程
2.3 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循环利用
2.4 城市水资源的内涵
第3章 城市污水及雨水利用方式
3.1 利用方式
3.2 城市污水及雨水利用途径
3.3 城市污水及雨水利用系统
3.4 单元重复利用系统
第4章 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利用技术
4.1 集蓄利用技术
4.2 存储技术
4.3 处理技术
4.4 输送技术
第5章 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量
5.1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量
5.2 生态景观湖泊出水资源量
5.3 工业污水资源量
5.4 城市雨水资源量
第6章 城市杂用水利用
6.1 城市杂用概述
6.2 城市生活杂用水水质
6.3 城市杂用需水量
6.4 城市杂用利用特点
第7章 生态景观利用
7.1 生态景观利用概述
7.2 河湖生态景观用水水质
7.3 城市湖泊需水量
7.4 维持河道水生生物生存需水量
7.5 河道冲污需水量计算方法
7.6 河湖生态景观利用特点
第8章 农业灌溉利用
8.1 农业灌溉利用概述
8.2 污水农业灌溉的要求
8.3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8.4 农业灌溉需水量计算
8.5 农业灌溉利用特点
第9章 地下水回灌利用
9.1 地下水回灌利用概述
9.2 回灌地下水的水质
9.3 地下水回灌方式
9.4 回灌水量计算
第10章 工业利用
10.1 工业利用概况
10.2 工业用水的水源
10.3 工业利用水质
10.4 工业需水量
10.5 工业利用的几个问题
第11章 郑州市郑东新区污水及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实例
11.1 研究背景和技术路线
11.2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利用
11.3 龙湖水体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11.4 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1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2100433B
《城市人工水体的水资源效应与利用》在综述国内外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利用研究及实践进展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内涵,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及可利用资源量的计算,分别论述了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用于城市杂用、生态景观、农业灌溉、地下水回灌及工业等五种途径对水质、水量的需求及特点。最后,对郑东新区污水及雨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城市人工水体的水资源效应与利用》可作为水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给排水、城市水务及相关专业的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 ,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
1 水资源概况 台州市位于浙东中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照适宜、四季分明, 年降水日数140~180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40mm。台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平...
水资源缺乏太原告急 中经网山西中心讯 河川径流水资源总量从3.06亿立方米降至2.04亿立方米;水位降落漏斗从吴家堡、动物园、西张、北营等区域蔓延到整个太原盆地……时隔20年,太原市的水资源状况并...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研究——以攀枝花城市景观设计为例
本文客观分析攀枝花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优缺点,根据攀枝花地域性的气候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攀枝花城市水体景观的规划思路,重点探讨人工水体景观的形态、生态和文化内涵的建设。
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封闭的塔里木盆地。从整个全局分析来看,塔里木河流域的根本问题是水资源条件不够完善、水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绿洲开发严重失衡,植被破坏严重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简介出发,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期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城市人工水体建设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城市人水和谐的理念
1.2 城市人工水体建设的科学问题
1.2.1 气象效应
1.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影响
1.2.3 防洪功能
1.2.4 水生态环境保护
1.2.5 水质演化和保护
1.2.6 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2章 城市水系统模型群耦合模拟技术
2.1 郑东新区水系
2.1.1 地理位置
2.1.2 郑东新区概念规划概述
2.1.3 龙湖水系概述
2.2 研究内容描述
2.3 模型群耦合模拟系统
2.4 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2.4.1 研究方法
2.4.2 关键技术
第3章 陆地水体的气象效应
3.1 陆地水体的气象效应研究现状
3.1.1 陆地水体气象效应的观测研究进展
3.1.2 陆地水体气象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
3.1.3 陆地水体气象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3.2 陆地水体气象效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
3.2.1 陆地水体的动力学理论
3.2.2 陆地水体的热力学理论
3.3 陆地水体气象效应观测事实
3.3.1 水系对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3.3.2 水陆的交互影响分析
3.4 水体环境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
3.4.1 陆地水体环境效应的二维非静力平衡数值模拟
3.4.2 城市水体环境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
3.5 龙湖水体气象效应的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3.5.1 龙湖水体气象效应敏感性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3.5.2 龙湖水体气候效应结果分析
第4章 人工水体的地下水效应与地质灾害分析
4.1 地下水运动描述
4.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4.2.1 渗透稳定性问题
4.2.2 边坡(基坑)稳定性分析
4.3 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
4.3.1 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4.3.2 数学模型及求解
4.3.3 模型校正与验证
4.3.4 成湖方案的预测与优化
4.4 人工水体地质灾害分析
4.4.1 湖体开挖后的渗漏问题
4.4.2 农田浸没及次生盐渍化问题
4.4.3 湖体开挖的稳定性问题
第5章 城市雨洪模拟
5.1 城市化及城市洪涝灾害的特点
5.1.1 城市化的水文响应
5.1.2 城市洪涝灾害
5.2 城市区产流计算模型与方法
5.2.1 水面产流计算
5.2.2 水田产流计算
5.2.3 旱地产流计算
5.2.4 城镇产流计算
5.2.5 总产流量计算
5.3 城市区汇流模型与方法
5.4 城市雨洪模型简介
5.4.1 蓄水、处理、溢流模型
5.4.3 沃林福特模型
5.4.4 伊利诺排水模型
5.5 龙湖水系与城市防洪关系研究
5.5.1 研究内容
5.5.2 研究路线
5.5.3 计算方法
5.5.4 龙湖水系规划
5.5.5 计算结果
5.5.6 主要研究结论
第6章 城市水系生态系统构建
6.1 水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理论
6.1.1 水陆交错带理论
6.1.2 湖泊生态系统氮、磷循环理论
6.1.3 水生态系统能值转换理论
6.1.4 系统动力学思想
6.2 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技术体系
6.2.1 水生态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6.2.2 水生态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
6.2.3 龙湖生态系统概念设计
6.3 龙湖水生生态系统具体方案设计
6.3.1 环湖带生态设计方案
6.3.2 湖体生态系统设计方案
6.4 水环境生态保护效益分析
6.4.1 湖岸带子系统生态保护效应
6.4.2 湖体子系统生态保护效应
6.4.3 龙湖水环境生态保护工程系统效益分析
6.5 生态风险分析
6.6 水环境保护应急方案
6.6.1 应急技术措施
6.6.2 应急组织措施
6.7 龙湖生态工程实施与运行管理
6.7.1 龙湖生态工程的概述
6.7.2 龙湖水环境辅助生态措施
6.7.3 龙湖生态工程实施技术支撑
6.7.4 龙湖水生态保护系统运行管理方法
6.7.5 研究结论
第7章 水环境要素演化规律分析
7.1 水量水质联合模拟数学理论和方法
7.1.1 河网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
7.1.2 二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
7.1.3 水质参数的分析
7.2 龙湖水系水环境要素模拟问题描述
7.2.1 水环境要素模拟标准
7.2.2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7.2.3 水文设计条件分析
7.3 工程调控措施
7.4 龙湖水体工程调控措施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7.4.1 龙湖水体研究问题概述
7.4.2 工程调控措施对龙湖湖体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7.4.3 工程调控措施对港汊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7.4.4 不同湖深方案综合调控措施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7.4.5 推荐方案
第8章 水资源综合利用
8.1 城市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动态及发展状况
8.1.1 城市污水和雨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8.1.2 国外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利用的发展概况
8.1.3 国内城市污水及雨水资源利用的发展概况
8.2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
8.3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研究
8.3.1 城市杂用水利用
8.3.2 生态景观利用
8.3.3 农业灌溉利用
8.3.4 地下水回灌利用
8.3.5 工业利用
8.4 郑东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
8.4.1 研究背景
8.4.2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利用
8.4.3 龙湖水体资源综合利用
8.4.4 雨水资源利用
8.4.5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9章 城市水文化建设
9.1 水文化内涵
9.1.1 水文化概念
9.1.2 水文化内容
9.1.3 水文化特征
9.2 水文化建设
9.2.1 水文化建设原则
9.2.2 水文化建设方法
9.2.3 水工生态修复工程
9.3 水文化发展
9.3.1 天人合一
9.3.2 自然循环大系统保护
9.4 龙湖水文化建设研究实例
9.4.1 历史文化的传承
9.4.2 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参考文献
本书介绍了现代城市人水和谐建设的基本概念,针对城市人工水体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科学问题提出了模型群耦合的思想,以人工水系为纽带,集成中尺度天气分析、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模拟技术,通过联合运用工程、生态与管理措施,分析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文化建设等相互关系,研究了水系统的演变规律,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可行的实施措施。
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的科研、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城市人工水体的气象效应与局地环境变化》是有限域水体气象效应与局地环境变化研究成果的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水体气象效应的观测研究、水体和大气湍流交换理论、水体动力和热力效应数学模型求解方法,以及水体气象效应数值模式的构造及其应用。
《城市人工水体的气象效应与局地环境变化》可供从事气象、水文、生态和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研究生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