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确定住区容积率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进和相关标准指引,目前规划采用较多仍然是经验参照的方法,造成容积率确定的随意性。本项目通过了模拟和调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城市规模、类型、地块大小、纬度、日照、区位等因素对城市住区容积率分布的影响,深入探究住区容积率形成的内部机制以及分布规律,通过“理论-方法-指标”的思路,完善了城市住区容积率选值的相关理论构架。本研究旨在揭示住区容积率取值的基本规律以及科学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指标,这些成果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项目系统研究了城市住区容积率形成机制、分类特性和选用方法,对城市住宅容积率进行分段,分析其与住宅层数、住宅类型、居民满意度、单方造价、实用率、节地性、户外通风、周边交通量、绿地环境等方面的环境特性的量化关系。然后,分析它与距离、规模、纬度、敏感区域、交通疏散中心的关系,计算出容积率调整系数。其主要结论为:住宅容积率和与城市中心距离成反比;住宅容积率与城市规模成正比;城市住宅容积率和地块规模的成反比;住宅容积率与城市纬度成反比;城市住宅容积率和住区通风量呈现一定规律性,通过统计或者模拟的方法,定量计算出他们相互的关系,进而成为取值系数。 项目也通过量化分析手段,分析其与居住功能相关的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了城市中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配比,提出了两者的换算关系;以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密度和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为因子,研究了城市居住人口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关系;分析城市居住用地与交通用地的关联性等等。 基于上述基础,项目开展了城市住宅容积率的分级评价,建立城市住区容积率的分级特性表,提出相应容积率参考指标,并提出适合我国的住区容积率的确定方法,提出应用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城市住宅容积率“查表法”选用的原则和方法。项目也研究了城市住宅容积率如何在行政程序上的管理和调整,提出基于现有的行政体系的一些有效的管理建议。 本项目已经发表8篇相关论文,完成1部专著。项目完成培养硕士3名, 正在培养7名研究生。在项目开展期间,项目成员到欧、美、台湾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交流,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指导完成一批工程设计。负责人赣州挂职1年,成果支撑完成一批实际的建筑和规划设计项目的评审,取到一定的成果转化效果。 2100433B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选用住区容积率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进和相关标准指引,目前规划采用较多仍然是经验参照的方法,造成容积率选用的随意性。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对住区容积率选用方法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阻碍了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于是,本项目通过理论-方法-指标的思路,完善相关理论构架。本项目拟通过广泛的调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城市规模、类型、尺度、日照等因素对住区容积率分布的影响,深入探究住区容积率形成的内部机制以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逐一剖析现存住区容积率的选用方法的优劣,通过建立不同条件下城市住区容积率的特性表,论证相应容积率参考指标,以供规划查表选用,形成新的住区容积率选用方法。本研究旨在揭示住区容积率选用的基本规律以及科学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指标,以解决当前城市规划确定住区容积率缺乏科学性的困境,这些成果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1、建筑容积率(容积率) 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 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
计算容积率面积=规划条件容积率X规划建筑用地面积注:规划建筑用地面积应等于或小于宗地图用地面积,建成后项目容积率也只能等于或小于规划条件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计...
住宅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5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跃层式住宅、别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在户内通高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 &n...
(重要)长沙市城市住区开发容积率管理研究
맺럀뿆톧벼쫵듳톧 쮶쪿톧캻싛컄 뎤즳쫐돇쫐힡쟸뾪랢죝믽싊맜샭퇐뺿 탕쏻ꎺ역뷜햽 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 튵ꎺ릫릲맜샭 횸떼뷌쪦ꎺ컢쏹 20090401 뎤즳쫐돇쫐힡쟸뾪랢죝믽싊맜샭퇐뺿 ퟷ헟ꎺ 역뷜햽 톧캻쫚폨떥캻ꎺ 맺럀뿆톧벼쫵듳톧 쿠쯆컄쿗(2쳵Ì 1. 톧캻싛컄 쟇쟠 힡쟸뗘쿂뿕볤맦뮮쒣쪽퇐뺿 2 007 뻓힡쫇돇쫐뗄믹놾횰쓜ꎬ튲쫇죋샠짺믮뗄훘튪ퟩ돉늿럖ꆣ돇쫐뗄랢햹ꎬ듸살쇋죋뿚뗄벱쯙퓶뎤ꎬ듓뛸뻓힡폃뗘뗄쏦믽튲늻뛏삩듳ꎬ퓬돉돇쫐폃뗘뷴 헅ꎻ춬쪱ꎬ룟낺뗄뗘볛쪹뗃뻓힡쟸퓚붨짨뗄쪱뫲맽폚ힷ쟳죝믽싊ꎬ뛸힡쟸뗄뮷뺳쎻폐뗃떽룄짆ꆣ캪쇋뷚쪡췁뗘풴ꎬ춬쪱룄짆힡쟸뗄릫릲뿕볤뮷뺳ꎬ쿲 뗘쿂랢햹ꎬ뫏샭뾪랢폫ퟛ뫏샻폃뻓힡쟸뗘쿂뿕볤쫇튻훖뫜폐잱솦뗄랽램ꆣ 믹폚뿎쳢짂컷맘훐돇쫐힡햬쳥쾵퇐뺿ꎬ컄헂횼퓚춨맽뗷닩럖컶ꎬ뛔돇쫐힡쟸뗘쿂뿕볤뗄뾪랢샻폃쒣쪽뷸탐첽쳖
学校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
学校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 一、容积率的相关概念 容积率( 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 )又 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 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 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 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 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 3,绿地率应不低于 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 (但必须是正负 0标高以 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 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 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 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 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值得注意的是
《低碳城市研究的模型与方法》可作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气候变化、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参考。《低碳城市研究的模型与方法》是一部低碳城市研究的方法论著作,系统阐述了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梳理了城市碳排放核算、影响因素分析、低碳水平评价、土地利用碳效应评估、低碳城市动态模拟以及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与优化等模型与方法。结合典型城市案例,从不同视角和时空尺度探讨了低碳城市的特征与机理。 《低碳城市研究的模型与方法》可作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气候变化、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参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评估参考指标(2016年版)
前言
第1章绪论
1.1低碳城市研究背景
1.1.1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行动
1.1.2中国低碳发展之路
1.1.3透视低碳城市发展
1.2低碳城市概念与内涵
1.2.1相关概念解析
1.2.2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1.3低碳城市研究的空间尺度与范畴
1.3.1空间尺度
1.3.2层级与范畴
1.4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1.4.1研究领域
1.4.2研究方法
1.5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环境经济与资源经济理论
2.1.2循环经济一生态经济一绿色经济理论
2.1.3生态承载力理论
2.2碳代谢、碳循环与碳足迹理论
2.2.1碳代谢与碳循环
2.2.2碳足迹理论
2.3碳排放脱钩理论
2.4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理论
2.5技术创新理论
2.6“隧道效应”理论
2.7低碳理论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
3.1碳排放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
3.1.1实测法
3.1.2系数法
3.1.3物料衡算法
3.2碳排放核算的系统方法
3.2.1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法
3.2.2生命周期法
3.2.3投入产出分析法
3.2.4经济投入产出一生命周期评价模型(EIO—LCA)
参考文献
第4章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低碳水平评价
4.1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4.1.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4.1.2Laspeyres指数分解法
4.1.3Divisia指数分解法
4.1.4投入产出分析法
4.1.5其他方法
4.1.6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方法的评价与应用
4.2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方法
4.2.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的意义
4.2.2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
4.2.3单指标评价方法
4.2.4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评估与系统模拟
5.1 方法框架
5.1.1碳库划分
5.1.2土地利用数据的获取
5.1.3碳效应评估
5.2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评估方法
5.2.1土地利用分类
5.2.2计算方法
5.2.3参数的确定
5.3碳循环的区域系统模拟
5.3.1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5.3.2碳循环过程的系统模拟
5.3.3系统模拟的精度及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章低碳城市动态模拟
6.1宏观经济学模型
6.1.1MARKAL模型
6.1.2LEAP模型
6.1.3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
6.1.4情景分析法
6.2系统仿真与优化模型
6.2.1集成评估模型
6.2.2系统动力学模型
6.2.3元胞自动机模型
6.2.4自主体模型
参考文献
第7章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与优化
7.1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体化模型
7.1.1建模原理
7.1.2模型内涵
7.1.3模型分类
7.1.4典型模型介绍
7.2建筑能源—气候耦合模型
7.2.1建模原理
7.2.2模型内涵
7.2.3典型模型介绍
参考文献
第8章城市碳排放结构与低碳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1 京津沪渝4市CO2排放结构与低碳水平测度
8.1.1城市CO2排放总量分析
8.1.2城市CO2排放结构分析
8.1.3城市低碳水平变动与预测分析
8.1.4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特征
8.2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2.1中国低碳城市影响因素识别
8.2.2中国低碳城市影响因素分析
8.2.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郑汴都市区碳排放演变机理与脱钩分析
9.1郑汴都市区概况
9.2郑汴都市区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变化及机理
9.2.1郑汴都市区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分析
9.2.2郑汴都市区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分析
9.2.3基于一次能源消费的郑汴都市区碳减排模式与对策
9.3郑汴都市区产业CO2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
9.3.1郑汴都市区CO2排放结构演变
9.3.2郑汴都市区CO2排放变化的机理分析
9.3.3郑汴都市区产业发展与CO2排放的脱钩分析
9.3.4基于产业部门的郑汴都市区碳减排模式与对策
参考文献
第10章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研究
10.1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
10.1.1引言
10.1.2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10.1.3城市居民直接能耗CO2排放类型
10.1.4影响因素分析
10.1.5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能低碳化建议
10.2城市居住区内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差异
10.2.1研究区域的选择与数据获取
10.2.2城市居住区内家庭碳排放对比
10.2.3家庭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10.2.4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