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0.1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于2007年废止,现有的《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等相关标准对村庄规划用地类别没有细分,目前缺乏用地分类标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导,编制《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1.0.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用于指导各地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等工作,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总结问题和经验,修改编制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2.1一般规定
2.1.1 本指南的用地分类以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主,同时考虑土地权属等实际情况,如位于村庄居民点用地以外占用集体用地的工厂,其用地应属于“村庄产业用地(V3)”;位于村庄居民点用地以内未占用集体用地的工厂,其用地应属于“国有建设用地(N2)”。
2.1.2 本指南用地分类体系为保证分类良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采用大、中、小3级分类,在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
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2.2.1 本指南将用地划分为“村庄建设用地”、 “非村庄建设用地” 、“非建设用地”三大类,主要基于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类土地的考虑,有利于分类管理,实现全域覆盖。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在同等含义的用地分类上尽量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衔接。
表1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三大类”对照表
本指南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
|
V 村庄建设用地 |
H14 村庄建设用地 |
|
N 非村庄建设用地 |
H1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
H11城市建设用地 |
H12 镇建设用地 |
||
H13 乡建设用地 |
||
H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
||
H3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
||
H4 特殊用地 |
||
H5 采矿用地 |
||
H9 其他建设用地 |
||
E非建设用地 |
E 非建设用地 |
2.2.2 本指南村庄规划用地分类代码自成体系。为体现村庄特色,村庄建设用地代码为“V”,代指村庄的英文表达“Village” ;非村庄建设用地代码为“N”;非建设用地代码为“E”,代指“Water area and others”,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相一致。
3村庄建设用地
村庄建设用地(V)分为五中类,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V1)、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村庄产业用地(V3)、村庄基础设施用地(V4)和村庄其他建设用地(V9),涵盖2008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所涉及的村庄规划用地类型。
(1)村民住宅用地 (V1)
“村民住宅用地”是指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考虑到城市居住用地有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组团级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层级单一,且一般不在村民住宅内。因此,区别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提出的“居住用地”为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用地的说明,本指南中提出“村民住宅用地”仅指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包括住宅用地、混合式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V11)是指只用于居住的村民住宅用地;“混合式住宅用地”(V12)是指兼具小卖部、小超市、农家乐等功能的村民住宅用地。
(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V2)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是指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V21)应为独立占地的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宗教、文物古迹等设施用地以及兽医站、农机站等农业生产服务设施用地。考虑到多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通常集中设置,为了强调其综合性,将其统一归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再细分。
“村庄公共场地”(V22)是指用于村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地,应包含为村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小广场、小绿地等,不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附属开敞空间。如村委会院内的小广场,属“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V21),而非“村庄公共场地”(V22)。
(3)“村庄产业用地” (V3)
“村庄产业用地”(V3)应为独立占地的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考虑到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用地条件的选择和建设管理要求存在很大区别,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划分,因此,将村庄产业用地细分为两小类。分别为“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V31)和“村庄生产仓储用地”(V32)。
(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 (V4)
“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是指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的村庄道路、交通和公用设施等用地。包括“村庄道路用地(V41)”、“村庄交通设施用地(V42)”、“村庄公用设施用地(V43)”。
“村庄道路用地(V41)”在村庄基础设施用地中占地较大,村内道路质量对于村庄整体人居环境很重要,为体现此类用地与其他村庄基础设施用地的不同管理需求,本指南将此类用地单列。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内的主要交通性道路、入户道路等。
“村庄交通设施用地(V42)”是指村民服务独立占地的村庄交通设施用地,包括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用地。本指南将此类用地单列主要为了与“村村通公交”等工程衔接,满足村内农用车、家用轿车的停放需求。同时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村庄有码头、渡口等特殊的交通出行方式,可将码头、渡口等特殊交通设施的地面部分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计入“村庄交通设施用地”。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V43)”包括村庄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能源等独立占地供应设施用地;公厕、垃圾站、粪便和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用地;消防、防洪等安全设施用地。
(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 (V9)
“村庄其他建设用地”是指未利用及其他需进一步研究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内的未利用地、边角地、宅前屋后的牲畜棚、菜园,以及需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定位的用地。
4非村庄建设用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村庄用地既包括农民集体所有,也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用地,在实际操作中两种类型用地的管理机制、建设主体不同。为区别非村庄建设用地与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实际管理和使用的差异,将“非村庄建设用地”作为一个大类单列。
非村庄建设用地包括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两类。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包括村庄对外联系道路、过境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包括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边境口岸、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管理和服务设施用地等,本指南在用地分类中用“国有建设用地”对其界定。考虑到此类用地不是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所以不对其进行细分。
5非建设用地
基于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衔接的要求,借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本指南将“非建设用地”划分为“水域”(E1)、“农林用地”(E2)和“其他非建设用地”(E9)三中类。
(1)“水域”(E1)
“水域”(E1)的界定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包括“自然水域”(E11)、“水库”(E12)和“坑塘沟渠”(E13)三小类,分别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三大类”的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意在突出水域本身在规划中所起到的生态、生产以及防灾方面的作用。
考虑到水库蓄水量无论大小其承担的水利调蓄功能是一样的,且各地水利部门对水库的认定不尽一致,因此,区别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对“水库”与“坑塘沟渠”的定义包含了有关蓄水量的要求,本指南确定只要是水利部门确定的水库,均归为“水库”(E12),而“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坑塘水面以及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即为“坑塘沟渠”(E13)。在“坑塘沟渠”(E13)用地中,包含提水闸、水井等农业水利设施。
(2)“农林用地”(E2)
“农林用地”(E2)的界定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相关内容一致,但进行适当细分,包括“设施农用地”(E21)、“农用道路”(E22)、“其他农林用地” (E23)三小类。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相关建设行为的管控,本指南将“设施农用地”(E21)、“农用道路”(E22)用地单列。除此以外的农林用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田坎等统一归为“其他农林用地” (E23)。
“设施农用地”(E21)的界定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相关内容一致。
“农用道路”(E22)指田间道路(含机耕道)和林道等。
(3) “其他非建设用地” (E9)
“其他非建设用地”(E9)的界定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相关内容一致,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一级地类“其他土地”用地中的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和一级地类“草地”中的其他草地。 2100433B
A.0.1 村庄规划用地应按表A.0.1进行汇总。
表 A.0.1 村庄规划用地汇总表
用地 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 |
||
现状 |
规划 |
|||
V |
村庄建设用地 |
|||
其中 |
村民住宅用地 |
|||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
||||
村庄产业用地 |
||||
村庄基础设施用地 |
||||
村庄其他建设用地 |
||||
N |
非村庄建设用地 |
|||
其中 |
对外交通设施用地 |
|||
国有建设用地 |
||||
E |
非建设用地 |
|||
其中 |
水域 |
|||
农林用地 |
||||
其他非建设用地 |
2.1.1 用地分类应考虑村庄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按土地使用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2.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大类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3 使用本分类时,一般采用中类,也可根据各地区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2.1 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
2.2.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
类别代码 |
类别名称 |
内容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V |
村庄建设用地 |
村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民住宅用地、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及村庄其他建设用地等 |
||
V1 |
村民住宅用地 |
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 |
||
V11 |
住宅用地 |
只用于居住的村民住宅用地 |
||
V12 |
混合式住宅用地 |
兼具小卖部、小超市、农家乐等功能的村民住宅用地 |
||
V2 |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
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 |
||
V21 |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包括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宗教、文物古迹等设施用地以及兽医站、农机站等农业生产服务设施用地 |
||
V22 |
村庄公共场地 |
用于村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地,包括小广场、小绿地等 |
||
V3 |
村庄产业用地 |
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村庄生产仓储用地 |
||
V31 |
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包括小超市、小卖部、小饭馆等配套商业、集贸市场以及村集体用于旅游接待的设施用地等 |
||
V32 |
村庄生产仓储用地 |
用于工业生产、物资中转、专业收购和存储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手工业、食品加工、仓库、堆场等用地 |
||
V4 |
村庄基础设施用地 |
村庄道路、交通和公用设施等用地 |
||
V41 |
村庄道路用地 |
村庄内的各类道路用地 |
||
V42 |
村庄交通设施用地 |
包括村庄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用地 |
||
V43 |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 |
包括村庄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能源等工程设施用地;公厕、垃圾站、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等用地;消防、防洪等防灾设施用地 |
||
V9 |
村庄其他建设用地 |
未利用及其他需进一步研究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 |
||
N |
非村庄建设用地 |
除村庄集体用地之外的建设用地 |
||
N1 |
对外交通设施用地 |
包括村庄对外联系道路、过境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用地 |
||
N2 |
国有建设用地 |
包括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边境口岸、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管理和服务设施用地等 |
||
E |
非建设用地 |
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 |
||
E1 |
水域 |
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
||
E11 |
自然水域 |
河流、湖泊、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
||
E12 |
水库 |
人工拦截汇集而成具有水利调蓄功能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
||
E13 |
坑塘沟渠 |
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坑塘水面以及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 |
||
E2 |
农林用地 |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用道路等用地 |
||
E21 |
设施农用地 |
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
||
E22 |
农用道路 |
田间道路(含机耕道)、林道等 |
||
E23 |
其他农林用地 |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田坎等土地 |
||
E9 |
其他非建设用地 |
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等用地 |
土地出让一般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按所有权性质,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按获得途径,有出让土地和划拨土地按利用现状三大类分类,有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按利用现状八大类分类,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按城市...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land use permit)是建设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
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村庄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 编制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 1.0.1 条 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 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 1.0.2 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第 1.0.3 条 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城市用地分类 第 2.0.1 条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 10大类, 46 中类, 73 小类。 第 2.0.2 条 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第 2.0.3 条 使用本分类时 ,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 ,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 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的类别。 第 2.0.4 条 城市用地分类应采用字母数字混合型代号, 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 中类和小类应各 采用一位阿拉伯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H11 H12 H13 H14 H15 H21 H22 H23 H24 续表 3.2.2 大类 中类 小类 H25 H3 H41 H42 H5 H1 H2 H4 H E 水域 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 川及永久积雪,不包括公园绿地及单位内的 水域 安保用地 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 用地,不包括公安局用地 采矿用地 采矿、采石、采沙、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 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非建设用地 水域、农林等非建设用地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为区域服务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能 源设施、水工设施、通讯设施、殡葬设施、 环卫设施、排水设施等用地 特殊用地 特殊性质的用地 军事用地 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 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等用地 机场用地 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范围 管道运输用地 运输煤炭、石油和天
乡村振兴创新引领机构绿维文旅多年来致力于创新乡村规划路径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景区型民宿接待村、全国首批村庄规划示范——富泉村,旅游引导的新农村建设典范——蒲昌村,空心村改造典范、全国第四批美丽 宜居村庄示范——赛罕乌素村,藏式新农村建设典范——直岗拉卡村等经典案例。
(一)全国首批村庄规划示范——富泉村村庄规划
富泉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旅游依托型村庄,《山东临沂市蒙山旅游区柏林镇富泉村村庄规划设计》,针对村庄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建设、综合治理、农民富裕等问题,以一系列村庄改造计划为基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实现项目地大生态环境风貌的整体提升,提出了落地可行的“三农”问题解决方案。
村域产业规划方面,规划针对目前产业现状,制定“产村一体,一区一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村庄整治规划方面,不搞大拆大建,保护古村落的原貌,还在旅游服务上突出特色,达到旅游接待的功能,重现村庄价值;田园景观及特色风貌保护规划方面,注重对田园风光的保护利用,将富泉村划分为旅游综合服务风貌区、高效农业田园景观风貌区、特色产业加工风貌区、传统村落旅游风貌区、古遗址旅游风貌区、山林生态涵养景观风貌区等六大风貌分区,每一分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民居改造设计与规划指引方面,以体现历史与文化传承、保护传统建筑原真性、修旧如旧、现实可做节约成本、生态环保可持续为基本原则,保护村庄风貌,整治村庄环境,传承历史脉络,重现村庄价值。
该规划成为全国首批28家村庄规划示范之一,入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中国新农村规划示范案例集》,并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该规划对探索符合村庄实际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念,创新和改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法、提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水平、增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具有很好的示范借鉴意义。
(二)赛汗乌素村的综合改造落地:从“空心村”到“红酒小镇”,打造乌海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赛汗乌素村综合改造项目中,依托该村的交通便利优势以及毗邻国际酒庄的区位优势,借势导入旅游产业,从而带动村民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村庄的“活化”。
该项目不只是村庄改造,更是一个以乡村产业为核心的乡村发展项目,由此,绿维文旅提出以赛汗乌素村农耕景观为环境基底,以阳光田宇国际酒庄为产业依托,以法国红酒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文化主题,以法式乡村为特色,以田园游乐为游憩休闲方式,以城市人群周末休闲为目标市场,形成特色文化城郊休闲旅游村落的策划思路。同时结合乌素村实际情况,提出与阳光田宇国际酒庄相结合,依托旅游引爆,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民俗餐饮、客栈、商业等于一体的葡萄酒风情小镇。
在村民住宅设计中,提炼了五个院落户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完成现有建筑的功能设计、立面改造,并采取项目支持、群众自筹等办法,完成院墙改造工程。
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落地,绿维文旅积极参与了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指导工作,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如今,乌素村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村示范区项目,于2016年末入选住建部公布的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成为乌海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发展样板。
(三)河北省卢龙县柳河山谷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近年来,秦皇岛市卢龙县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和生态美”为目标,实施民居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12个专项行动,重点打造柳河山谷内的村庄。在此背景下,卢龙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绿维文旅编制《河北省卢龙县柳河山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并对柳河山谷11个村庄进行了美丽乡村专项规划设计。
柳河北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主要从民居改造、饮水安全、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利用、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电商平台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12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重点集中在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三个方面。
鲍子沟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对鲍子沟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分析,将其定位为以山地观光、休闲农业为基础,以亲子度假为核心,以乡集文化为特色,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商贸休闲、亲子教育、户外运动、主题度假、生态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项目突破点方面, 从文化、产品、休闲、产业四个方面着手,带动鲍子沟村美丽乡村建设。 2100433B
前言
第1章 村庄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简介
1.1 村庄的概念与特点
1.2 村庄的规划与设计
1.3 村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4 编制规划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第2章 村庄规划设计调查的方式与内容
2.1 村庄规划调查的资料内容
2.2 村庄规划调查的方式
2.3 资料收集的练习
第3章 村庄空间的组织与布局规划
3.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的原则与评价
3.2 村庄的用地组织与布局
3.3 村庄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
第4章 村庄公用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4.1 村庄交通道路的规划与设计
4.2 村庄给水工程规划
4.3 村庄排水工程规划
4.4 村庄供电工程规划
4.5 村庄通信工程规划
4.6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4.7 村庄用地竖向规划
4.8 村庄防灾减灾规划
4.9 村庄公用工程规划设计实例
第5章 村庄特色规划
5.1 村庄整治规划设计
5.2 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5.3 村庄景观规划
5.4 乡村旅游规划
第6章 村庄规划设计成果的编制与实施
6.1 村庄规划设计成果的基本要求
6.2 村庄规划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2100433B
村庄规划是一种对落地性要求很强的规划,适宜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具体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及方案。
(一)规划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村民广泛参与
首先,需要深入村庄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次、多形式的调查,全面、准确地了解村庄发展现状,并尽可能广泛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愿。
第二,根据调查资料,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问题归纳总结。针对居民收入、居民结构等一些可量化的指标,采用数据分析法,以分析图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针对用地现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资源现状等可视化的指标,采用图纸分析法,以现状分析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最终通过多种分析方法与结论的整合,结合上位规划与村民意愿,归纳村庄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
第三,以问题为导向,以五大发展目标实现为基础,构建发展模式,形成发展战略及发展思路。
第四,在发展思路确定的基础上,具体落地空间、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产业、景观风貌等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应充分征询民意,尊重村民意愿,保护村民权益,引导村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