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东北茶藨子主要变种

东北茶藨子主要变种

光叶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 var. subglabrum Kom.):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片幼时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沿叶脉稍有柔毛,仅在脉腋间毛较密;花序较短,长3-8厘米;萼片狭小,长1-2毫米。分布于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尚志)、吉林(汪清、安图、长白山、和龙、蛟河、临江)、辽宁(桓仁)、河北(承德、兴隆、崇礼、涞水、易县、阜平、正定、内丘、小五台山、雾灵山、西灵山)、山西(沁县、介休、翼城、阳城)、山东(昆嵛山)、河南(卢氏、嵩县)。生长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谷。

内蒙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 var. villosum Kom.):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片上面被长柔毛,下面密被绒毛状毛;花萼和子房具长柔毛;果实幼时具长柔毛,老时逐渐脱落。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河附近);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山沟或坡地。据文献记载,山西也有分布,但未见标本。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茶藨子

  • 高度(cm):80-120
  • 9%
  • 大兴安岭张家苗圃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栽植茶藨子

  • 冠幅1.2-1.5m 高度1.5-2m带土球
  • 9%
  • 天津市蓟县长江苗木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栽植茶藨子

  • 冠幅1.5-2m 高度1.5-2m带土球
  • 9%
  • 天津市京蓟苗木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高度120-150cm,冠幅80-100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高度100-120cm,冠幅60-80cm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香香公

  • 新品种
  • 江门市2011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香香公

  • 新品种
  • 江门市2011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香香公

  • 新品种
  • 江门市2011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香香公

  • 新品种
  • 江门市2011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香香公

  • 新品种
  • 江门市2011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客房主要木皮

  • WD 2001 定制颜色型号:榆木816 表面做法:哑光半封闭漆+硬化漆
  • 45.1347m²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02
查看价格

主要空间入口名称

  • 2800×300×23
  • 50个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8
查看价格

主要出入口

  • 30cm×10cm
  • 5个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8-30
查看价格

主要诊疗科牌

  • /
  • 1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31
查看价格

主要出入口

  • 尺寸:400×150mm;材质:荧光式铝合金,底色:R:19 G:140 B:195;字体:经典特黑简
  • 1个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5
查看价格

东北茶藨子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色或褐灰色,皮纵向或长条状剥落,嫩枝褐色,具短柔毛或近无毛,无刺;芽卵圆形或长圆形,长4-7毫米,宽1.5-3毫米,先端稍钝或急尖,具数枚棕褐色鳞片,外面微被短柔毛。叶宽大,长5-10厘米,宽几与长相似,基部心脏形,幼时两面被灰白色平贴短柔毛,下面甚密,成长时逐渐脱落,老时毛甚稀疏,常掌状3裂,稀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顶生裂片比侧生裂片稍长,边缘具不整齐粗锐锯齿或重锯齿;叶柄长4-7厘米,具短柔毛。

花两性,开花时直径3-5毫米;总状花序长7-16厘米,稀达20厘米,初直立后下垂,具花多达40-50朵;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花梗长约1-3毫米;苞片小,卵圆形,几与花梗等长,无毛或微具短柔毛,早落;花萼浅绿色或带黄色,外面无毛或近无毛;萼筒盆形,长1-1.5(2)毫米,宽2-4毫米;萼片倒卵状舌形或近舌形,长2-3毫米,宽1-2毫米,先端圆钝,边缘无睫毛,反折;花瓣近匙形,长约1-1.5毫米,宽稍短于长,先端圆钝或截形,浅黄绿色,下面有5个分离的突出体;雄蕊稍长于萼片,花药近圆形,红色;子房无毛;花柱稍短或几与雄蕊等长,先端2裂,有时分裂几达中部。果实球形,直径7-9毫米,红色,无毛,味酸可食;种子多数,较大,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完达山、伊春、带岭、饶河、尚志、老爷岭)、吉林(安图、长白山、桦甸、敦化、临江)、辽宁(西丰、丹东、抚顺、本溪、草河口、宽甸、凤城、桓仁、凌源)、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昭乌达盟)、河北(赤城、涞水、内邱)、山西(兴县、介休、沁县)、陕西(宝鸡、周至、太白山、洛南)、甘肃(兰州、平凉)、河南(西峡、嵩县)。生长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或山谷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杂木林内。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主要变种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繁殖方法

东北茶藨子种子采集

东北茶藨子单果产种子的个数在1-10粒之间,平均单果重为0.35克,每个单果平均产出饱满种子3.2粒,种子的千粒重为7.3克。8月下旬,当东北茶藨子的果实呈红紫色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选择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果实。采后果实放入盆中,充分搓破浆果,再用清水漂去果肉、果皮等,然后将饱满的种子置于报纸上,阳光下晾晒2-3天,当种子含水率达5-6%时,用塑料袋封存,冷藏于0-3℃的冰箱中。

东北茶藨子种子处理

东北茶藨子的种子具有千粒重小、种皮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等缺点,其发芽率极低,未经处理直播的东北茶藨子种子其出苗率仅为1-2%,需经过混沙变温层积处理,具体的处理方式为:将调制后的湿种子用38℃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河沙(用0.3%高锰酸钾浸泡6小时进行消毒)混匀(种子:湿河沙=1:3V/V)均匀后,置于25-30℃左右的条件下45天,后转至15-20℃的室温下层积,大概6天左右开始有种子发芽,此时需适当增加沙子含水量,出芽持续6天,发芽率较低仅为32%,发芽期间种子的芽较长,可达1厘米,但不影响之后的播种育苗。种子混沙层积期间,注意保持沙子湿润,并每日上下翻动。

东北茶藨子播种方法

5月上旬进行播种。东北茶藨子种子千粒重为7.1-7.5克,属小粒种子,其播种量为1.5克/平方米播种。整地,以宽1.2米、高30-40厘米作床,床面土块打碎、耙细,将种子与多菌灵混拌后,在床面上均匀扬撒播种,之后覆土压实并覆盖苇帘。播种后的7-10天即可出苗。播种后一般每天浇水一次,期间要及时除草,并做好水量的管理,必要时需搭遮阴网。第二年春换床,再培育1年,即可出圃。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栽培技术

东北茶藨子栽植

人工苗:实生苗营建栽培园因苗木较小,密度适当加大,定植株行距:1米×1米,每公顷为一个小区。穴的规格为:30厘米×30厘米×20厘米;每穴栽植3株。

野生苗:通过东北茶藨子在带岭地区多年的栽培表现来看,该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坐果率较低,主要是春季的大风所致,因此,园址选择的关键是避开风口。此外,园址应以平地为宜,土层深厚,土壤以透气性较好的砂壤土、壤土、轻黏壤土为佳。移植在早春东北茶藨子未萌动前进行,按设计要求移植、定植、整形修剪,保留干高0.3-0.5米;带土坨,用编织袋包裹根系,每株挂上标签并运回。移植后立即定植,定植株行距:2.5米×3米,挖好后,先施土杂粪,后盖土踩实,并修剪定干,每公顷为一个小区;明穴客土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60厘米;每穴栽植一株,栽植时要培表土,踏实,浇水并修剪定干。

东北茶藨子抚育

施肥:东北茶藨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氨、磷、钾是主要营养元素,农家肥和化肥要做到合理搭配。基肥采取秋施,以施腐熟农家肥为主,施肥量控制在7千克左右。

土壤管理:建园后要不断地进行树盘的管理,每年要结合除草,翻耕树盘2-3次,保持树盘土壤疏松无杂草,随树冠的扩展逐年扩穴。行间每年打草2-3次。

修剪:定植当年杆株距地面30-40厘米高度定干,选留3-4个不同方向的枝条做为主枝;每年春季树液未萌动前进行修剪,修剪目的主要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一年的结果潜力,幼树要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长成;主枝上一般选留2-3个侧枝,侧枝修剪要注意剪口下留外芽,进入盛果期后,一般剪掉主侧枝的延长枝的1/3,使之促发新枝,在花芽量有余的情况下,可以把较弱小枝疏去,衰老枝给以更新。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主要价值

东北茶藨子果实营养极为丰富,一磅鲜果含热量240卡,蛋白质7.6毫克,脂肪0.4毫克,钙267毫克,铁34.9毫克,维生素A10-20毫克,维生素C889毫克,可制作饮料及酿酒,同时也可用于绿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查看详情

东北茶藨子主要变种文献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3.3MB

页数: 9页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明确区域种植结构时空变化过程,可为东北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2005-2015年东北地区40个市/盟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以及作物组合状况,划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类型,进而分析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5-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扩大,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及其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呈现\"上升-下降\"趋势,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稳定上升,水稻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在2011年超过大豆;(2)种植结构类型共出现8种,以作物主导型为主.其中,玉米主导型和水稻主导型地区数量增加,大豆主导型地区数量减少;(3)玉米主导型地区分布最广,由辽宁省、 吉林省向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扩散,大豆主导型萎缩至大、 小兴安岭地区.种植结构类型单一化趋势明显,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 吉林省东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种植结构类型向玉米转变.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格式:pdf

大小:3.3MB

页数: 9页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明确区域种植结构时空变化过程,可为东北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2005-2015年东北地区40个市/盟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以及作物组合状况,划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类型,进而分析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5-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扩大,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及其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呈现“上升-下降”趋势,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稳定上升,水稻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在2011年超过大豆:(2)种植结构类型共出现8种,以作物主导型为主。其中,玉米主导型和水稻主导型地区数量增加,大豆主导型地区数量减少:(3)玉米主导型地区分布最广,由辽宁省、吉林省向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扩散,大豆主导型萎缩至大、小兴安岭地区。种植结构类型单一化趋势明显,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吉林省东部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种植结构类型向玉米转变。

认识中国植物东北分册图书目录

前言 东北区地理特征

一、地区特色植物

偃松,樟子松,落叶松,日本落叶松,胡桃楸,山杨,辽东桤木,岳桦,白桦,坚桦,蒙古栎,槲树,裂叶榆,

刺榆,秋子梨,辽椴,刺楸,榛,东北茶藨子,珍珠梅,瓜木,刺五加,无梗五加,辽东楤木,牛皮杜鹃,笃斯越桔......

二、城市绿化植物

银杏,油松,杉松,红皮云杉,杜松,山桃,东北杏,稠李,山荆子,花楸树,山樱花,山楂,山皂荚,色木槭,紫花槭,三花槭,青楷槭,灯台树,玉铃花,梓,玫瑰,榆叶梅,风箱果,暴马丁香,紫丁香,连翘,东北连翘,金银忍冬,鸡树条荚蒾,朝鲜黄杨,荷包牡丹,针叶天蓝绣球,垂盆草,长药八宝,黑心金光菊,秋英,芒,南蛇藤,山葡萄,地锦

三、常见野生植物

天女木兰,山刺玫,伞花蔷薇,胡枝子,迎红杜鹃,大字杜鹃,锦带花,剪秋罗,侧金盏花,辽吉侧金盏,菟葵,多被银莲花,短瓣金莲花,唇花翠雀花,辣蓼铁线莲,尖萼耧斗菜,朝鲜白头翁,鲜黄连,朝鲜淫羊藿,长白山罂粟,齿瓣延胡索......

四、珍稀保护植物

东北红豆杉,红松,钻天柳,黄檗,紫椴,水曲柳,东北扁核木,东亚仙女木,刺参,库页红景天,大叶子,岩生报春,无缨橐吾,双蕊兰,大花杓兰,

附录 植物的花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