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标准书号:ISBN 7-112-07069-4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 3月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生态建筑;
传统建筑晚期现代主义建筑;
新现代主义建筑。 2100433B
租售状态: 出售开 发 商: 北京天亚物业开发有限公司投 资 商: ----占地面积: 11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000.00平方米详细信息售 楼 处: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嘉裹中心饭店...
海棱香木,一种药用植物,有毒。最早载于中医著作《素问》及《难经》中。据载,此物原产于西牛贺州(佛教地名),每逢盛夏时节,香木中就会渗出白色乳状液体。当地人将液体晒干后磨制成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燃烧有...
渗水砖:也叫透水砖、荷兰砖等,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表面无龟裂...
建筑物基本信息
建筑物基本信息 参数名 必填 描述 项目实际情况 建筑代码 数据中心代码 建筑名称 必填 最多24个汉字 建筑字母别名 必填 建筑首字母大写 建筑业主 必填 有多位业主时存主要业主名称,外加 “等××位” 建筑监测状态 状态 1- 启用监测 0- 停用监测 所属行政区划 必填 6位行政区划代码 建筑地址 必填 最多40个汉字 建筑坐标 -经度 建筑坐标 -纬度 建设年代 必填 4位数字年份 地上建筑层数 必填 整数 地下建筑层数 整数 建筑功能 必填 A- 办公建筑 B- 商场建筑 C- 宾 馆饭店建筑 D- 文化教育建筑 E- 医疗卫生建筑 F- 体育建筑 G- 综 合建筑 H- 其它建筑 建筑总面积 必填 空调面积 必填 采暖面积 必填 建筑空调系统形式 必填 A- 集中式全空气系统 B- 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C- 分体式空调或 VRV的 局部式机组系统 Z
基本信息和巡查记录
巡查时间 巡查情况及发现问题 抽检情况 巡查时间 巡查情况及发现问题 1 工业区 食品 成都金麒麟生物健康有限公 司 陈奇 82381662 熊少杰 13880798081 崇州市高新技术工 业园区 510184000019012 73479804-X "舒睡 "胶囊 企 标 否 _ GMP认 证 有 WNS2-1.0-Y(Q) 锅炉 1台 ,已注册 , 已检定。夹层锅 1台 ,未见手续 . 压力表 工业园区 科各企业照 片 成都金 麒麟生物健 2010/3/12 夹层锅 1台 ,未见手续. 2 工业区 制药 成都民意制药有限公司 周凌 13908047007 张友良 13551394301 高新区世纪大道7 号 510184000005802 71602070-1 1000万 医药溶剂 ##### GMP 认证 有 锅 炉1台,储气 罐1台。 压力表 2010/3/17 锅炉、储气罐安全
主要讲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理论及其各时间段的理论与宣言。
本书是著名建筑师的理论巨著,是当今国际建筑界各理论大家均极为推崇的建筑学经典理论书籍。书中介绍了百十余位建筑大师及建筑理论家的论著,以及他们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这些论著中大师们对相关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与探讨,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与定位,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建筑理论界的发展与成就。本书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了许多启发和教益,对建筑学专业的师生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是一本价值极高的经典之作,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必读经典图书。
本书适用于建筑师,建筑学专业在校师生。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55 詹姆斯·斯特林
《从加尔什别墅到雅乌尔别墅:1927年至1953年作为国家建筑师的柯布西耶》
1956 詹姆斯·斯特林 《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的教堂和理性主义危机》
1960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1961 N·约翰·哈布瑞肯 《支撑结构:代替密集型建筑》
1961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1962 奥尔多·范·艾克《“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不是树》
1965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建筑意向》
1966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
1966 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969 查尔斯·詹克斯 《符号学与建筑》
1970 贾恩卡洛·德卡洛 《建筑学的公众性》
1972 查尔斯·詹克斯和内森·西尔弗《局部独立主义》
1972 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斯蒂芬·艾泽努尔
《向拉斯韦加斯学习》
1975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
1975 罗伯·克里尔《城市空间》
1975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
1975 约瑟夫·里克沃特《装饰不是罪过》
1976 阿尔多·罗西《模拟建筑》
1977 黑川纪章 《建筑中的新陈代谢》
1977 肯特·G·布鲁默和查尔斯·W·穆尔《人体,记忆与建筑》
1978 莱昂·克里尔 《理性建筑:城市的重建》
1978 安东尼·维德勒《第三类型学》
1979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
1980 多洛雷斯·海登
《没有性别歧视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对房屋,城市设计和人类分工的思考》
1980 查尔斯·詹克斯《迈向激进的折中主义》
1980 保罗·波托盖西 《禁欲主义的终曲》
1980 西特《关于西特哲学的注解》
1982 迈克尔·格雷夫斯《象征性建筑风格的一个实例》
1982 奥斯瓦尔多·马赛厄斯·翁格尔斯《建筑主题》
1983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关于批判地域主义:保守建筑的六要点》
1983 卢西恩·克罗尔《建筑的复杂性》
1984 孟菲斯《孟菲斯理论》
1987 黑川纪章 《共生哲学》
1989 史蒂文·霍尔《固定》
1991 弗兰克·O·盖里《自宅》
1991 长谷川逸子 《建筑——另一种自然事物》
1991 埃里奇·欧文·莫斯《你能告诉我什么样的真理》
1993 弗兰克·O·盖里《巴黎,美国文化中心:一次采访》
1993 杰弗里·基普尼 《致新建筑:交迭学说》
1993 格雷格·林恩《建筑的曲线:交迭的、弯曲的和柔韧的》
1996 矶崎新《岛国美学》
1996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13点主张》
后现代主义生态建筑
1969 伊恩·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
1979 西姆·范·德莱恩和斯特林·邦奈尔《整体设计》
1984 安妮·维斯顿·斯普林《花岗石的花园》
1984 南希·杰克·托德和约翰·托德
《生物建筑、海洋方舟和城市农业:生态学作为设计的基础》
1986 哈桑·法赛《天然能源与地方建筑》
1987 杨经文 《热带的城市地方主义》
1990 克里斯托弗·戴《灵魂的场所》
1990 詹姆斯·瓦恩斯 《建筑的宣言》
1991 象设计集团 《设计的原则》
1991 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 《绿色建筑》
1992 威廉·麦当诺 《汉诺威原则》
1993 彼得·高霍 《下一个美国都市》
1994 杨经文 《生物气候摩天大楼》
1996 希姆·凡·德·瑞和斯图尔特·考沃《生态设计》
传统建筑
1969 哈桑·法赛 《穷人的建筑》
1976 罗伯特·马奎尔 《传统的价值》
1977 大卫·沃特金 《道德与建筑》
1978 布鲁塞尔宣言《欧洲城市的重建》
1980 莫里司·库洛特 《用石头重建城市》
1983 季米特里·波尔菲里奥斯《古典主义不是一种风格》
1984 莱昂·克里尔 《建筑物和建筑学》
1984 罗伯特·AM·斯特恩《关于风格、古典主义和教学法》
1984 威尔士王子殿下《皇家建筑师学会祝辞》
1986 亚历山大·楚尼斯和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的古典主义:悲剧性的功能》
1987 威尔士王子殿下 《大厦讲演》
1989 杜埃尼 普莱特-紫伯克《传统社区发展法令》
1989 昆兰·特里 《建筑和神学》
1989 威尔士王子殿下 《英国印象》
1992 城市村庄团 《城市村庄》
1994 艾仑·格林伯格《为什么古典建筑是时髦的》
1994 罗杰·斯克卢顿《虚无主义时代的建筑原则》
晚期现代主义建筑
1954 菲利普·约翰逊 《现代建筑的七个支柱》
1955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和西奥·克罗斯比《新野兽主义建筑》
1956 保罗·鲁道夫 《建筑形式的六个决定因素》
1960 雷纳·班纳姆 《第一次机器时代的理论和设计》
1962 锡德里克·普赖斯 《活动和变化》
1962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4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 《形式的合成逻辑》
1964 阿基格拉姆 《一般结构》
1964 约翰·海杜克 《声明》
1964 槟文彦 《巨厦》
1966 超级工作室 《微观事件/微观环境的描述》
1968 彼得·库克 《一个英国城镇的变形》
1969 雷纳·班纳姆 《环境优良的建筑》
1969 路易斯·I·康 《宁静和光线》
1969 锡德里克·普赖斯 《无规划》
1972 彼得·艾森曼 《薄纸板建筑》
1973 曼弗雷多·塔夫里 《建筑和乌托邦》
1975 菲利普·约翰逊 《促使我赞同的东西》
1975 皮亚诺 罗杰斯 《声明》
1976 莱昂内尔·马奇 《设计的逻辑和价值的问题》
1985 理查斯·罗杰斯 《对建筑的观察》
1990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满足秩序的要求,构造案例》
1991 安藤忠雄 《建筑视野之外》
1994 彼得·赖斯 《工程师的任务》
1994 伊恩·里奇 《结合性好的建筑》
新现代主义建筑
1976 彼得·艾森曼 《后功能主义建筑》
1977 伯纳德·屈米 《建筑的乐趣》
1978 库珀·希墨尔布劳 《宏伟废墟的将来》
1978 雷姆·库哈斯 《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再生宣言》
1979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终结空间》
1980 库珀·希墨尔布劳 《建筑必须绚烂夺目》
1981 伯纳德·屈米 《曼哈顿手稿》
1982 扎哈·哈迪德 《随机对任意》
1983 扎哈·哈迪德 《89°》
1983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无创造性的标志》
1984 彼得·艾森曼 《古典时代的终结:尽头的结束,开始的结束》
1986 约翰·海杜克 《一个建筑师的思考》
1988 库珀·希墨尔布劳《我们的躯体在城市中消散》
1988 杰弗里·基普尼斯 《无理性形式》
1988 马克·威格利 《解构主义建筑》
1991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倒置X》
1992 彼得·艾森曼 《视野的展开:电子传媒时代的建筑》
1993 威尔·艾尔索普 《朝向实用乐趣的一种建筑》
1993 汤姆·梅恩 《相连的孤独》
1993 利伯斯·伍兹 《宣言》
1994 雷姆·库哈斯 《都市化怎么啦?》
1994 雷姆·库哈斯 《大:或是过大而带来的问题》
2100433B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内容简介:这本文集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西方建筑理论课程,其中收入了西方一些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在这个课堂里的精彩演讲。文集强调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思想,关注建筑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思维方式,以此引发对中国建筑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