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焊接性良好,焊后很少产生脆化 。
可用一般的电弧炉和高频电炉等熔炼,但冶炼工艺显著不同于常规方法。以后的铸锭、铸造或轧制与传统方法相同,热处理工艺也与普通钢一样。调质热处理也无异于普通钢材,一般在850-950℃淬火,并根据钢的用途在180-700℃范围内选择回火温度这类钢与成分相同的普通钢相同。
氮化铝弥散强化钢又称IN钢,利用细小氮化铝(AI含量在0.01-0.07%范围内)颗粒的弥散析出来提高强度和韧性的钢种 。
材料牌号: 45 材料名称: 优质碳素钢 标 准 号: GB699-88 试样尺寸: 25 试样状态: 退火钢 抗拉强度: ≥600 (MPa) 屈服强度: ≥355 (MPa) 延 长 率: ≥16...
SKD11特性:具有良好的韧性与抗高温疲劳性能能承受温度聚变,适宜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抛光性能。 SKD11是高耐磨髙铬冷作模具钢,是一种高碳高铬合金工具钢,热处理后具有很高的硬度磨性...
302不锈钢性能良好,具有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具有良好的抗裂和抗氧化性,可交直流两用,工艺性能优异。
用途很广,特别适合作为焊接结构材料使用。
当氮化铝质量分数1.0%时,随着Al N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提高,断后伸长率、电导率降低。但当AlN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致密度为97.8%,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119.5HV和259.7MPa,电导率为49.30MS/m,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2100433B
工字钢性能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字钢 型号 H型钢型 号 横截 面积 抗弯 强度 抗剪 强度 抗弯 刚度 惯性半径 工字 钢型 号 H型钢型 号 横截 面积 抗弯 强度 抗剪 强度 抗弯 刚度 惯性半径 ix iy ix iy I10 H125*60 1.19 1.36 1.63 1.70 1.20 0.86 I40a H400*200 0.98 1.09 0.79 1.09 1.06 1.64 I12.6 H150*75 1.00 1.17 1.19 1.39 1.18 1.02 H450*150 0.97 1.11 0.97 1.25 1.13 1.11 I14 H175*90 1.08 1.37 1.15 1.71 1.26 1.18 H446*199 0.99 1.20 0.88 1.34 1.16 1.56 I16 H175*90 0.89 0.99 0.92 1.08 1.1
不锈钢性能不锈钢性能
不锈钢性能不锈钢性能 1、屈服强度(力学符号 Rp0.2,英文缩写 YS) l Rp0.2=P0.2/F0 l P0.2 —拉伸试样塑性变形量为 0.2%时承受的载荷 l F0 —拉伸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v 材料的屈服强度小,表示材料容易屈服,成形后回弹小,贴模性和定形性好。 2、抗拉强度(力学符号 Rm,英文缩写 TS) l Rm =Pb/F0 l Pb —拉伸试样断裂前承受的最大载荷 l F0 —拉伸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v 材料的抗拉强度大,材料变形过程中不容易被拉断,有利于塑性变形。 3、屈强比( Rp0.2/Rm) v 屈强比对材料冲压成形性能影响很大, 屈强比小, 材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长, 成形过 程中发生断裂的危险性小,有利于冲压成形
弥散强化的实质是利用弥散的超细微粒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为此,对弥散强化微粒有如下要求:微粒尺寸要尽可能小(0.01~ 0.05μm),微粒的间距要达到最佳程度(0.1~0.5μm),在基体中分布要均匀;此外,微粒与基体金属不相互作用,在高温下微粒相互集聚的倾向性要小。这样就能使材料在直至接近熔点的高温下,即采用合金化和热处理已难起强化作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强度。弥散强化相含量一般小于 10%。应用较多的是Al2O3、ThO2、ZrO2、Y2O3、BeO、PbO、Be2C、HfN、ZrN等。在弥散强化合金中,已投入工业性生产的有Al、Ni、W、Be、Cu、Pb等金属和合金,
在金属和合金粉末中添加少量的难熔氧化物(如氧化钇等),通过高能磨球作用使其机械合金化,以获得含有弥散细小氧化物质点的高温合金粉末,再经压制、烧结、挤压或轧制成棒材或板材,经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即可制成燃烧室或涡轮叶片。与普通高温合金相比,弥散强化合金在 850以下时主要靠金属间化合物如镍3(铝、钛)起强化作用,具有高温合金的特性;而在850°C以上时,弥散细小的氧化物十分稳定,因弥散强化作用在1200°C以下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并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和疲劳强度以及抗氧化和抗热腐蚀的能力,可用于制造在1100°C下使用的涡轮叶片和在1200°C下使用的导向叶片。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alloys made by powder metallurgy
1916年在德国首先制造出用二氧化钍强化的钨丝,1919年这种钨丝在美国工业中开始应用。1946年出现了烧结铝(SAP)。1962年制成镍-二氧化钍合金 (TD-Ni)。1970年发明机械合金化方法,使弥散强化合金获得较大进展,研制出用弥散强化和时效硬化或固溶强化方法结合起来制成的一系列用于高温的合金(机械合金化合金)。应用的弥散强化合金约20多种。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弥散强化合金以来,已研制出以铝、铜、镍等为基体的弥散强化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