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m3/mol): 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消去邻二氯化物成烯。与伯、仲醇对甲笨磺酸酯生成碘化物。制α一酮酸酯和1,2一二酮。
对水有微害,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 IE) 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Robert Frosch 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时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 N.Ga...
碘化钾的作用:碘化钾在皮肤科领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它的作用机制部分是由于增强了对坏死组织的溶解和消化作用。碘化钾也有抗真菌活性。【扩展】碘化钾是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
1.用MgI2·8H2O或MgI2·6H2O在HI气流中脱水而得。
2.由组成的两种元素直接反应合成。在一根高熔点玻璃管中部放一瓷舟,瓷舟中盛有0.5g表面光洁的镁屑。玻璃管的一端放置5~6g纯碘。将管抽真空,并加热镁屑至600℃,碘也将受热从管的一端升华至另一端,经过镁屑时即与之发生反应。为此反复升华数次,生成物的量逐渐增加。最后只加热玻璃管中部,碘则聚集在管的两端。生成的碘化镁升华出来呈纯白色片状结晶凝聚在瓷舟两旁。舟中仍有未反应的镁屑。截开玻璃管即可取出碘化镁。
无水碘化镁也可用制备无水溴化镁的方法即用乙醚合碘化镁,在真空下于230℃分解而得。
3.(1).无水碘化镁的制备〔1〕 将0.55克表面光洁的镁屑盛在瓷舟中,放在一根硬质玻璃管中,管的一端盛5一9克碘。将玻璃管抽真空。加热镁屑到600℃,然后把碘从管的一端升华到另一端,使它在镁屑上面经过,如此往复几次。最后只把管的中央部分加热,使碘积聚在管的两个冷端,而瓷舟中还剩余一些镁。碘化镁即升华而成白色小片状结晶凝结在瓷舟两边,把管割开即可取出。
(2).碘化镁乙醚溶液的制备 在装有滴液漏斗、带氯化钙管的球心冷凝器和汞封搅拌器的500毫升三顶烧瓶中,放入8.26克(0.34摩尔)镁屑和120毫升无水乙醚,然后分成少量地加入9.15克(0.04摩尔)碘,很容易就生成碘化镁,同时放出相当量的热口.反应完成时,溶液呈无色
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1. 性状:无色片状结晶,六方晶系。
2. 密度(g/mL,25/4℃): 4.4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4. 熔点(ºC):637
5. 沸点(ºC,常压):无可用
6. 沸点(ºC,5.2kPa): 无可用
7. 折射率: 无可用
8. 闪点(ºC): 无可用
9. 比旋光度(º):无可用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无可用
11. 蒸气压(kPa,25ºC):无可用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无可用
13. 燃烧热(KJ/mol):无可用
14. 临界温度(ºC):无可用
15. 临界压力(KPa):无可用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
17. 爆炸上限(%,V/V):无可用
18. 爆炸下限(%,V/V): 无可用
19. 溶解性: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中文名称:碘化镁
英文名称:MAGNESIUM IODATE
别名:皮萨草
更多名称:Pisa grass
CAS号:13446-17-8
分子式:I2MgO6
分子量:374.11
1.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吸湿性极强。加热低于637℃即分解,在氢气流中的熔点为650℃。易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醚。与乙醚可形成加合物。
2.有强吸湿性的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醚。
园林生态学总结
1 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生态学 (1)德国生物学家 海克尔 (Haeckel, 1866)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美国生态学家 奥德姆 (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 马世骏 (1979)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定义 研究生物生存条件、 生物及其群体与环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及其规律的科学。 3、园林学的含义 园林:在中国在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 囿、苑、园亭、 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 园林学(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 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 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现代园林学 :一门协调人类经济、 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关系的科 学和艺术,它的任务是保护和
废旧电路板中金的碘化法回收工艺
针对电路板中金的回收问题,提出粉碎—浮选—碘化浸出工艺。采用浮选法对经粉碎分级的电路板粉末进行分选实验,分选出的金属粉末用硝酸去除贱金属,过滤,由碘化法浸出滤渣中的金。实验结果表明:电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完全解离粒度为0.450 mm;浮选分离小于0.450 mm电路板粉末,沉物金属质量分数为87.32%,金属回收率为90.11%;碘和碘化物溶液可以在3 h内有效浸出电路板粉末中的金,金浸出率为95.53%。
由二氯化铅和格利雅试剂反应,分离去铅和氯碘化镁而制得。
可由四氯硅烷或正硅酸乙酯与甲基碘化镁反应来制取。也可由氯甲烷和硅粉,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制取。在高温下反应然后精分馏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