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0章 电气工程学导论 (1)
0.1 什么是电气工程学 (2)
0.2 电气工程的发展简史 (2)
0.3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 (4)
0.4 本书内容 (4)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6)
1.1 电路、电流与电压 (7)
1.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7)
1.1.2 电流与电压 (9)
1.1.3 关联参考方向 (13)
1.2 功率与能量 (13)
1.2.1 功率 (13)
1.2.2 能量 (14)
1.2.3 电气铭牌 (14)
1.3 基尔霍夫定律 (15)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7)
1.3.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支路电流法 (18)
1.4 电路元件:电阻 (20)
1.4.1 电阻 (20)
1.4.2 欧姆定律 (20)
1.4.3 电阻功率 (21)
1.4.4 开路和短路 (21)
1.4.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1)
1.4.6 复杂电阻电路的化简 (24)
1.5 电路元件:电源 (26)
1.5.1 电压源 (26)
1.5.2 电流源 (28)
1.5.3 含独立源电路的简化 (29)
1.5.4 受控源 (30)
1.6 知识拓展与应用:新的无源元件——忆阻器 (31)
1.6.1 忆阻器的理论模型 (31)
1.6.2 忆阻器的物理实现 (32)
1.6.3 忆阻器的电气特性 (32)
1.6.4 忆阻器的应用前景 (32)
1.7 实验仿真:Simulink仿真软件 (34)
1.7.1 MATLAB/Simulink软件的功能简介 (34)
1.7.2 Simulink软件的使用 (35)
1.7.3 Simulink模块库 (36)
本章小结 (36)
习题 (37)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44)
2.1 节点电压法 (45)
2.1.1 节点电压 (45)
2.1.2 节点电压分析法思想 (45)
2.1.3 应用节点电压法分析时的几种特殊情况 (46)
2.2 网孔电流法 (47)
2.2.1 网孔电流 (47)
2.2.2 网孔电流分析法思想 (48)
2.2.3 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时的几种特殊情况 (49)
2.2.4 多种电路分析方法的比较 (49)
2.3 叠加原理 (50)
2.3.1 叠加原理思想 (50)
2.3.2 应用叠加原理分析时的注意要点 (51)
2.4 等效电路方法 (53)
2.4.1 电源等效 (53)
2.4.2 戴维南定理 (56)
2.4.3 诺顿定理 (60)
2.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60)
2.5 知识拓展与应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62)
2.6 实验仿真:基于Simulink的电阻电路仿真实例 (64)
本章小结 (67)
习题 (67)
第3章 电容与电感 (74)
3.1 电容器 (75)
3.1.1 常见电容器 (75)
3.1.2 电容 (76)
3.1.3 电容器符号 (77)
3.1.4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77)
3.1.5 电容的伏安关系 (77)
3.1.6 电容的属性 (78)
3.2 电容的能量存储 (78)
3.2.1 电容的储能 (78)
3.2.2 电容的属性 (79)
3.3 电容的串并联 (79)
3.3.1 电容的串联 (79)
3.3.2 电容的并联 (80)
3.4 电感器 (81)
3.4.1 电感 (81)
3.4.2 常见电感器外形和电路符号 (82)
3.4.3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82)
3.4.4 电感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83)
3.5 电感的能量存储 (84)
3.5.1 电感的储能 (84)
3.5.2 电感的属性 (84)
3.6 电感的串并联 (85)
3.6.1 电感的串联 (85)
3.6.2 电感的并联 (85)
3.7 知识拓展与应用:互感 (86)
3.7.1 互感现象 (86)
3.7.2 互感系数 (86)
3.7.3 互感电压 (87)
3.8 实验仿真:电容电感的Simulink仿真 (88)
本章小结 (89)
习题 (90)
第4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94)
4.1 暂态分析 (95)
4.1.1 暂态与稳态概念 (95)
4.1.2 暂态存在的原因 (95)
4.1.3 暂态分析的意义 (95)
4.2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的确定 (96)
4.2.1 换路定则 (96)
4.2.2 初始值的确定 (96)
4.3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98)
4.3.1 经典法(时域分析法) (98)
4.3.2 三要素法 (99)
4.4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03)
4.4.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03)
4.4.2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三要素法的关系 (104)
4.5 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105)
4.5.1 二阶电路 (105)
4.5.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5)
4.5.3 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06)
4.5.4 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107)
4.6 知识拓展与应用: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及其应用 (107)
4.6.1 微分电路 (107)
4.6.2 积分电路 (108)
4.7 实验仿真:基于Simulink的暂态电路仿真实例 (109)
本章小结 (111)
习题 (112)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118)
5.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19)
5.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120)
5.1.2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121)
5.1.3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 (122)
5.2 正弦电流、电压的相量表示 (123)
5.2.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23)
5.2.2 相量的复数运算 (124)
5.3 单一电阻、电容、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 (126)
5.3.1 纯电阻电路 (126)
5.3.2 纯电感电路 (127)
5.3.3 纯电容电路 (130)
5.4 正弦交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33)
5.4.1 复阻抗与复导纳 (133)
5.4.2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134)
5.4.3 R、L、C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138)
5.4.4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141)
5.5 功率因数的提高 (144)
5.5.1 二端口网络的功率 (144)
5.5.2 功率因数提高 (146)
5.6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147)
5.6.1 节点电压法 (148)
5.6.2 网孔电流法 (148)
5.6.3 叠加原理 (149)
5.6.4 戴维南定理 (150)
5.6.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51)
5.7 知识拓展与应用——GPS定位原理 (152)
5.8 实验仿真:正弦交流电路的Simulink仿真 (153)
本章小结 (155)
习题 (157)
第6章 多频率正弦信号的响应 (163)
6.1 傅立叶分析与频率响应 (164)
6.1.1 傅里叶分析 (164)
6.1.2 频率响应 (165)
6.2 传递函数与波特图 (165)
6.2.1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166)
6.2.2 波特图 (167)
6.3 滤波器 (170)
6.3.1 一阶RC低通滤波器 (171)
6.3.2 一阶RC高通滤波器 (172)
6.3.3 RC带通滤波器 (172)
6.4 谐振 (173)
6.4.1 串联谐振 (173)
6.4.2 并联谐振 (177)
6.5 知识拓展与应用:共振与谐振 (179)
6.6 实验仿真:Simulink对无源低通滤波器类型的仿真及其特性 (183)
6.6.1 RC滤波器电路图与理论分析 (183)
6.6.2 LC滤波器电路图与理论分析 (184)
6.6.3 Simulink对多种滤波器仿真比较分析 (185)
本章小结 (186)
习题 (187)
第7章 三相交流电路分析 (190)
7.1 三相电力系统介绍 (191)
7.2 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 (192)
7.2.1 三相电源 (192)
7.2.2 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 (193)
7.2.3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 (194)
7.2.4 三相电的分类 (195)
7.3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96)
7.3.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97)
7.3.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199)
7.4 三相电路计算 (200)
7.4.1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00)
7.4.2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03)
7.5 三相功率计算 (205)
7.6 知识拓展与应用:单相功率表测三相功率 (206)
7.6.1 电动式功率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06)
7.6.2 一瓦表法测三相功率 (207)
7.6.3 二瓦表法测三相功率 (208)
7.6.4 三瓦表法测三相功率 (208)
7.7 实验仿真:基于Simulink的三相电路仿真 (209)
本章小结 (211)
习题 (212)
第8章 磁路与变压器 (216)
8.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17)
8.2 磁路的基本定律 (219)
8.2.1 磁路 (219)
8.2.2 磁路基本定律 (220)
8.2.3 磁路与电路的比较 (222)
8.2.4 磁路的分析计算 (223)
8.3 磁性材料的性能 (226)
8.3.1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226)
8.3.2 磁性物质的分类 (228)
8.3.3 铁芯损耗 (229)
8.4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30)
8.4.1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230)
8.4.2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31)
8.4.3 变压器的外特性额定值、损耗和效率问题 (234)
8.4.4 变压器的同名端及其测定 (236)
8.5 常用变压器 (237)
8.5.1 三相电力变压器 (237)
8.5.2 自耦变压器 (237)
8.5.3 仪用互感器 (238)
8.6 电磁铁 (240)
8.7 知识拓展与应用: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感应 (241)
8.8 实验仿真:Simulink对变压器的仿真 (242)
本章小结 (245)
习题 (245)
第9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 (252)
9.1 电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53)
9.1.1 电动机的分类 (253)
9.1.2 三相异步电动机 (254)
9.2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257)
9.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257)
9.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与转速 (260)
9.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与转子电路 (262)
9.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和铭牌数据 (263)
9.3.1 三相异步电机的转矩特性与机械特性 (263)
9.3.2 三相异步电机的铭牌数据 (265)
9.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266)
9.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266)
9.4.2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267)
9.4.3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268)
9.4.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70)
9.4.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与反转 (271)
9.4.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 (272)
9.5 其他电动机 (272)
9.5.1 单相异步电动机 (272)
9.5.2 三相同步电动机 (272)
9.5.3 直流电机 (276)
9.5.4 控制电机 (277)
9.6 知识拓展与应用:日光灯法测定转差率 (279)
9.7 实验仿真:基于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模型仿真 (280)
9.7.1 异步电动机模块简介 (280)
9.7.2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仿真模型建立 (282)
9.7.3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仿真分析 (282)
本章小结 (284)
习题 (285)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289)
10.1 电气控制介绍 (290)
10.1.1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 (290)
10.1.2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规律 (293)
10.2 单向直接启动控制 (295)
10.2.1 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295)
10.2.2 连续运转控制 (295)
10.3 正反转控制 (296)
10.3.1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特点与应用 (296)
10.3.2 自锁与互锁的区别 (297)
10.3.3 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297)
10.3.4 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297)
10.4 连锁控制 (298)
10.5 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 (299)
10.6 典型控制环节 (299)
10.6.1 行程控制 (299)
10.6.2 时间控制 (300)
10.6.3 速度控制 (302)
10.7 可编程控制器 (302)
10.8 知识拓展与应用:电梯的电气控制 (304)
10.8.1 电气控制系统 (304)
10.8.2 电梯控制电路的典型环节 (305)
10.8.3 电梯控制的PLC (307)
10.9 实验仿真:异步电动机启动过程的Simulink仿真 (308)
10.9.1 直接启动 (308)
10.9.2 降压启动 (310)
本章小结 (311)
习题 (312)
第11章 供电知识与安全用电 (315)
11.1 电力系统介绍 (316)
11.1.1 供配电基本知识 (316)
11.1.2 常见供配电形式 (317)
11.2 触电与触电伤害 (317)
11.2.1 触电伤害事故 (318)
11.2.2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320)
11.3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322)
11.3.1 工作接地 (322)
11.3.2 保护接地 (323)
11.3.3 保护接零 (323)
11.4 触电急救 (325)
11.4.1 人体触电后的表现 (326)
11.4.2 人体触电后脱离电源的方法 (326)
11.4.3 对症救治 (327)
11.4.4 电器火灾处理 (327)
11.5 防雷电破坏措施 (328)
11.5.1 雷电的危害 (328)
11.5.2 防雷保护措施 (329)
11.6 知识拓展与应用:家庭用电安全 (329)
11.6.1 家庭布线 (329)
11.6.2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 (330)
11.7 实验仿真:基于Simulink对电力系统的仿真 (330)
本章小结 (333)
习题 (333)
第12章 电工仪表与测量 (335)
12.1 常用电工仪表的组成和分类 (336)
12.1.1 电工指示仪表的组成 (336)
12.1.2 电工指示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338)
12.2 常见电工仪表的使用 (339)
12.2.1 万用表 (339)
12.2.2 钳形表与兆欧表 (342)
12.2.3 示波器 (345)
12.3 测量方法与测量误差 (347)
12.3.1 测量的概念及常用术语 (347)
12.3.2 测量方法的分类 (348)
12.3.3 测量误差的分类 (349)
12.4 对电路物理量的测量 (352)
12.4.1 电流与电压的测量 (352)
12.4.2 功率与电能的测量 (355)
12.5 电路参数的测量 (358)
12.5.1 电阻的测量 (358)
12.5.2 电容电感测量 (360)
12.6 智能仪器与虚拟技术 (363)
12.7 知识拓展与应用: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364)
12.8 实验仿真:Simulink中测量模块介绍 (367)
本章小结 (369)
习题 (370) 2100433B
为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和培养面向未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提升“电工学”课程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本书精选常规内容,兼顾国内外教学内容优势,以电工学基础知识、分析方法为主体,辅以典型例题和实际应用实例和配套实验,以更清晰、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阐述了电工学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并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
bcaabcbaa,后面的题太乱不答了。
班组: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变压器的变比是U1/U2=( )=( )=( ); 2、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一般采用( )表示法,一、二次侧线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总是( )的整倍数;...
装修电工学徒 多久出师?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你现有基础与天赋,平时肯学性如何,与你期盼的要求程度相关(如能独立工作,能识图、能按排工程程序与材料计划、或能做相应的工程预决算……)。师傅带进门...
电工学2习题..
一、填空题 1、杂质半导体中, P型半导体是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 3 价元素 而形成,它的导电能力大 大高于本征半导体。其中多数载流子为 空穴 。 2、PN结的特点是: 单向导通(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稳压二级管在稳压时是工作在 反向击 穿 状态。 3、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点位分别为 -9V,-6.7V ,-6V,则可以推断这三 个级分别为 集电极 , 基极 和 发射极 。 4、在多级放大电路中,为了使放大电路的信号与负载间有良好的匹配,以使输出功率尽可 能加大,放大电路应采用 直接 耦合方式。为了抑制这种耦合方式带来的零点漂移现象, 通常采用 差分放大 电路来抑制这种现象。 5、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AU= 无穷 输入电阻 r i = 无穷 ,输出电阻 RO= 0 。 6、逻辑代数运算法则中: BAA A , BA BA , BABA A 。 7
电工学实验二、三
1 实验二 日光灯电路及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2. 理解改善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 日光灯线路如图 2-1 所示,图中 A 是日光灯管, L 是镇流器, S是启辉器, C 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 因数( cosφ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图 2-1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1. 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图 2-2 注意:先将实验台上日光灯管换接开关置“实验”一侧后方可进行接线。 按图 2-2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 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 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大, 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并记录于表 2-1。然后将电压调至 220V,测量功率 P, 电流 I, 电压 U,U L,UA 等值,并记录于表 2-1。 序号 名称 型号与
1993年开始,电工学课程连续三次被评为学校(大连理工大学)一类课程;
2001年,电工学课程被评为首批辽宁省优秀课程;
2003年,电工学课程被评为首批辽宁省精品课程;
2014年,电工学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7年4月24日,电工技术(电工学 上)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 ;11月6日,电子技术(电工学 下)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 ;
2019年1月8日,电工学课程被评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金课) ;同年,电工学课程被评为电工电子课程联盟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混合金课) ;
2020年11月24日,电工学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电工学(附光盘少学时)》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电工学原理,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下篇为电工学实验,共编入18个实验供大家选用。另编有与《电工学(附光盘少学时)》配套的《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和《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参考资料。《电工学(附光盘少学时)》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电工学(上册)习题及实验指导——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工学(下册)习题及实验指导——电子技术基础》。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电工学(上册)习题及实验指导——电工技术基础》 |
9787121258404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5-08 |
辛青 |
《电工学(下册)习题及实验指导——电子技术基础》 |
9787121250460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5-01 |
查丽斌 |
课程资源
该教材提供配套多媒体电子课件、习题详解和MOOC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