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矿测绘》坚持“学术研究为支点,实用技术为主导,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面向生产、经营、科教第一线”的办刊特色。
1.投稿务必原理正确、论点明确、数据准确、计量标准、材料真实、文理通畅;并附100-300字的摘要和3-8个关键词。
2.插图请正规清绘在薄膜上。若采用计算机制图,请提供可供制版的透明片稿。
3.要求数学公式书写规范,角码、运算符、逻辑符、标点符号清晰正确,字母大小写严格区分。
4.引文、注脚、参考文献应书写规范。
5.译文要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并附原文。
6.稿件不能涉及保密问题;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7.该刊原则上要求磁盘(或光盘)投稿,为防止软盘损坏,请同附打印稿。若无条件录入打印,请用方格稿纸正楷誊写。
8.该刊对投稿将按发表要求进行必要修改,若作者不同意修改,请予申明。
9.投稿请附作者简介和详细的通讯地址。
10.引用的内部资料请在当页注脚中说明。文末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之公开发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著录格式为:期刊: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次.专著: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文集:作者.篇名.见:编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11.投稿的审稿意见在三个月内给予回复。请勿一稿多投,不用稿件一般不予退回,请自留底稿。
据2020年11月22日中国知网显示,《地矿测绘》总出版文献量1862篇。
据2020年11月2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地矿测绘》总文献量1397篇,基金论文量102篇。
据2020年11月22日维普网显示,《地矿测绘》总发文量1706篇。
据2020年11月22日中国知网显示,《地矿测绘》总被下载次数210180次、总被引次数6839次,(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397、(2020年)综合影响因子为0.322。
据2020年11月2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地矿测绘》总被引量6863次,总被下载量32410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地矿测绘》2018年影响因子为0.4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3725名。
据2020年11月22日维普网显示,《地矿测绘》总被引量3261篇,影响因子为0.335821。
《地矿测绘》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维普网所收录。
《地矿测绘》曾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主要栏目
《地矿测绘》主要设有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专题讨论、测绘教学等栏目。
刊登内容
《地矿测绘》主要报道大地测量、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摄影测量、遥感(RS)、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房产调查与测绘、海洋测绘、测绘软硬件设备、信息传输、图形图像处理等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及其相关相邻学科的前沿理论,反映和预测地矿测绘的现势水平和发展趋势,展示地矿测绘科技研究成果。
根据2020年第3期《地矿测绘》内页显示,该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31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1人。
职务 |
名单 |
---|---|
委员 |
王小龙、王文彬、王会珠、王建强、史与正、史立强、朱明、朱益虎、吴军、李红炜、李国平、李国成、吴亚鹏、杨润书、杨富均、张永庭、张泽平、张宗槐、陆全辉、邵金强、周水枝、周治雄、种绍龙、赵海良、股兴青、高自强、徐和平、黄宗维、储修林、谢荣安、潘宝玉 |
责任编辑 |
周红云 |
资料来源: |
斗拱公元前5世纪出现,到现在用了2500年,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是对斗拱的应用。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世界上有三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古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定要概括,就是:1、衣冠——华夏,古人的解释就是衣冠之族,蛮夷就是裸族。2、文字——汉字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是不可比拟的,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密码的集成。3、礼仪——礼仪不是礼貌这么...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将于2012年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
1985年,《地质测绘》创刊。
1990年,《地质测绘》更名为《地矿测绘》。
1994年起,《地矿测绘》被中国知网收录,刊期为季刊。
2014年12月,《地矿测绘》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职务 |
名单 |
---|---|
编委会主任 |
吴军 |
编委会副主任 |
王文彬、杨润书、陆全辉、周治雄、徐和平、谢荣安、潘宝玉 |
编辑部主编 |
杨润书 |
编辑部副主编 |
李加明、潘纯建 |
编辑部主任 |
朱明 |
参考来源: |
谈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
谈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文章通过分析600多座城市的建筑雷同,提出了对建筑的文化传统与创新的看法。 全文共计4页
解读中国建筑文化传统
本文分析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三个方面,即"末"与"本"、"多元"与"一体"和"道"与"象",提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是一个多方面系统,并试图从反求诸己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转换——创新"。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主管全国测绘事业的行政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其前身是国家测绘局。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调整后,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不变”。
2013年6月15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新版门户网站上线运行。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测绘工程——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各种信息的地形图 。以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等。通常开发一片处女地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必须由测绘工程师测量绘制地形图,并提供其他信息资料,然后才能进行决策、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所以测绘工作非常重要。通常我们见到的地图、交通旅游图都是在测绘的基础上完成的。从事测绘工作经常进行野外作业,要有面对艰苦环境的心理准备。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 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
测绘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