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1次开课课程大纲以章节形式列出,第2~7次开课课程大纲增加了每章末的单元测试等内容,并以教学周形式列出,课程大纲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
3.4.1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特性 |
1.1 电路模型 |
3.4.2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计算 |
1.1.1 电路模型 |
3.4.3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特性 |
1.1.2 电路分类 |
3.4.4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计算 |
1.2 电路变量 |
3.4.5 一阶电路完全响应 |
1.2.1 电流 |
3.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 |
1.2.2 电压 |
3.5.1 三要素公式 |
1.2.3 电功率和能量 |
3.5.2 三要素的的计算1 |
1.3 基尔霍夫定律 |
3.5.3 三要素的的计算2 |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3.6 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
3.6.1 阶跃函数 |
1.4 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
3.6.2 阶跃响应 |
1.4.1 电阻元件 |
3.7 二阶电路分析 |
1.4.2 欧姆定律 |
3.7.1 二阶的零输入响应 |
1.5 电源 |
3.8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
1.5.1 理想电源 |
3.9 应用实例 |
1.5.2 受控源 |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
1.5.3 电路的数值极性表示法 |
4.1 正弦量 |
1.6 电路等效 |
4.1.1 正弦量的三要素和相位差 |
1.6.1 电路等效的概念 |
4.1.2 正弦量的有效值 |
1.6.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
4.2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 |
1.6.3 电阻Δ形与Y形的等效 |
4.2.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
1.6.4 独立源的串并联等效 |
4.2.2 正弦量的相量运算 |
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4.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
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变换 |
4.3.1 基本元件VAR的相量形式 |
1.7.2 电源的等效转移 |
4.3.2 KCL、KVL的相量形式 |
1.8 应用实例 |
4.4 阻抗与导纳 |
1.8.1 应用实例-测量表量程扩展 |
4.4.1 阻抗与导纳的基本概念 |
1.8.2 应用实例-平衡电桥 |
4.4.2 阻抗与导纳的性质域关系 |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
4.4.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1 |
2.1电路方程 |
4.4.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2 |
2.1.1 KCL和KVL独立方程 |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
2.2 2b法与支路法 |
4.5.1 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
2.2.1 2b法与支路法 |
4.5.2 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
2.3 回路法与网孔法 |
4.5.3 多频电路的响应和平均功率 |
2.3.1 回路法与网孔法 |
4.5.4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
2.3.2 回路法例题 |
4.6 互感耦合电路 |
2.4 节点法 |
4.6.1 耦合电感 |
2.4.1 节点法 |
4.6.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
2.4.2 节点法例题 |
4.6.3 耦合电感的T型去耦等效 |
2.5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
4.6.4 互感耦合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
2.5.1 齐次定理 |
4.7 变压器 |
2.5.2 叠加定理 |
4.7.1 空心变压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
2.6 替代定理 |
4.7.2 理想变压器特性 |
2.7 等效电源定理 |
4.7.3 理想变压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
2.7.1 戴维南定理 |
4.7.3 全耦合变压器&实际变压器模型 |
2.7.2 戴维南内阻计算 |
4.8 三相电路 |
2.7.3 戴维南内阻计算 |
第5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现象 |
2.7.4 等效电源定理应用 |
5.1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
2.7.5 等效电源定理应用 |
5.2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
2.7.6 诺顿定理 |
5.2.1 一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
2.7.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5.2.2 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
5.3 串联谐振电路 |
2.8.1 特勒根定理 |
5.3.1 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与特征 |
2.8.2 互易定理 |
5.3.2 品质因数 |
2.9 应用实例 |
5.3.3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响应与例题 |
2.10 第一、二章习题 |
5.4 并联谐振电路 |
第3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
5.4.1 并联谐振电路 |
3.1 动态元件 |
5.4.2 简单实用的并联谐振电路 |
3.1.1 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 |
5.5 应用实例 |
3.1.2 电容元件的功率 |
第6章 二端口电路 |
3.1.3 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 |
6.1 二端口电路的方程与参数 |
3.1.4 电容元件的功率 |
6.1.1 开路参数与短路参数 |
3.1.5 电容的串并联 |
6.1.2 开路与短路参数的例题 |
3.1.6电感串并联 |
6.1.3 传输传输与混合参数 |
3.2 动态电路方程及解 |
6.2 二端口电路的等效 |
3.2.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
6.3 二端口电路的连接 |
3.2.2 动态电路方程的解 |
6.4 二端口电路的网络函数 |
3.3 电路的初始值 |
6.4.1 策动点函数与转移函数 |
3.4 动态电路的响应 |
6.5 应用实例 |
(注:课程大纲从左至右列出,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
第1周 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及电阻元件 |
3.9.2-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计算 |
1.1-电路模型 |
3.10.1-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特征 |
1.2-电路分类 |
3.10.2-电路零状态响应的计算 |
1.3-电流变量 |
3.1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1.4-电压变量 |
3.12-三要素公式推导 |
1.5-电功率和能量 |
第8周 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及三要素公式的推导 |
1.6-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3.13-一阶电路三要素计算1 |
1.7-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3.14-一阶电路三要素计算2 |
1.8-电阻元件 |
3.15-阶跃函数 |
第2周 电源及电路的等效 |
3.16-阶跃响应 |
1.9-独立源 |
3.17-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1.10-受控源 |
3.18-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
1.11-电路的数值极性表示法 |
3.19-应用实例 |
1.12-电路等效概念 |
第三章单元测试 |
1.13-电阻电路的串并联等效 |
第9周 正弦量的概念、相量表示、运算、无源电路元件VCR相量形式及阻抗导纳 |
1.14-电阻的Δ形Y形连接等效 |
4.1-正弦量的三要素和相位差 |
1.15-含受控源电阻电路的等效 |
4.2-正弦量的有效值 |
1.16-独立源的串并联等效 |
4.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
安培、伏特、焦耳、欧姆人物视频 |
4.4-相量的运算 |
第3周 实际电源模型、应用实例、电路独立方程及电路分析方法 |
4.5-无源电路元件VCR相量形式 |
1.17-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变换 |
4.6-电路相量模型 |
1.18-电源的等效转移 |
第10周 阻抗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及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
1.19-应用实例-测量表量程扩展 |
4.7-阻抗和导纳基本概念 |
1.20-应用实例-电桥平衡 |
4.8-阻抗和导纳的性质 |
2.1-KCL&KVL独立方程 |
4.9-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1 |
2.2-2b法&支路法 |
4.10-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2 |
2.3-回路法 |
4.11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
2.4-回路法例题 |
4.12-一端口复功率计算 |
第一章单元测试 |
第11周 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耦合电感及互感电路的计算 |
第4周 电路分析方法、线性性质、叠加定理及戴维南定理 |
4.13- 多频电路响应和平均功率 |
2.5-节点法 |
4.14-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
2.6-节点法例题 |
4.15-耦合电感 |
2.7-齐次定理 |
4.16-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
2.8-叠加定理 |
4.17-去耦等效 |
2.9-替代定理 |
4.18-互感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1 |
2.10-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 |
第12周 互感电路的计算、理想变压器、全耦合变压器及三相电路 |
2.11-戴维南等效电阻求解1 |
4.19-互感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2 |
2.12-戴维南等效电阻求解2 |
4.20-理想变压器 |
第5周 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应用实例及习题 |
4.21-理想变压器及计算 |
2.13-戴维南电路例题1 |
4.22&23-全耦合变压器 |
2.14-戴维南电路例题2 |
4.24-三相电路 |
2.15-诺顿定理 |
5.1-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
2.1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5.2-一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
2.17-特勒根定理 |
第四次 单元测试 |
2.18-互易定理 |
第13周 二阶电路响应、串并联电路及应用实例 |
2.19-应用实例 |
5.3-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
2.20-电阻电路习题课 |
5.4-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与特性 |
第二章单元测试 |
5.5-品质因数 |
第6周 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动态电路的方程 |
5.6-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响应与例题 |
3.1.1-电容的伏安关系 |
5.7-实用简单的并联谐振电路 |
3.1.1-电容元件的储能 |
5.8-实用简单的并联谐振电路 |
3.2.1-电感的伏安关系 |
5.9-应用实例 |
3.2.2-电感元件的储能 |
第14周 二端口电路参数、等效、连接及网络函数 |
3.3-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
6.1-二端口电路 |
3.4-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
6.2-Z参数与Y参数方程 |
3.5-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
6.3-Z参数与Y参数方程的例题 |
3.6-动态电路方程的解 |
6.4-传输参数与混合参数方程 |
3.7-换路定理 |
6.5-二端口电路的等效 |
第7周 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及三要素公式的推导 |
6.6-二端口电路的连接 |
3.8-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
6.7 二端口电路策动点函数和转移函数 |
3.9-电路响应综述 |
第五次 单元测试 |
3.9.1-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特征 |
(注:课程大纲从左至右列出,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着重讨论集中参数、线性时不变电路,系统论述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定理,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
开课次数 |
开课时间 |
授课教师 |
学时安排 |
参与人数 |
---|---|---|---|---|
第1次开课 |
2018年03月12日~2018年07月23日 |
李小平、王辉、张玲霞、贾静、高建宁、方海燕、石磊 |
3~5小时/周 |
9621人 |
第2次开课 |
2018年09月10日~2018年12月31日 |
9551人 |
||
第3次开课 |
2019年02月25日~2019年06月24日 |
9329人 |
||
第4次开课 |
2019年08月26日~2019年12月24日 |
李小平、王辉、张玲霞、贾静 |
2~4小时/周 |
12568人 |
第5次开课 |
2020年02月17日~2020年06月12日 |
李小平、王辉 |
9139人 |
|
第6次开课 |
2020年08月10日~2020年12月20日 |
李小平、王辉、张玲霞、贾静、高建宁 |
2~5小时/周 |
7986人 |
第7次开课 |
2021年02月25日~2021年06月30日 |
李小平、王辉 |
3~5小时/周 |
待定 |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
比如说电压与电流吧,对一个二端元件来说如果你选择电压方向为左正右负,而你选择电流从元件的左端流入这时电压与电流就是关联参考方向,如果选择从右端流入这时电压与电流就是非关联的参考方向。
呵呵 电路分析基础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电路分析基础的子集。
个人觉得是光纤通信,这一个专业比较容易一点。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着重讨论集中参数、线性时不变电路,是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等后续课程的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适合电类各专业学习。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普通物理课程,需具备简单的电路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数学工具(如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书名 |
作者 |
ISBN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电路基础(第三版)》 |
王松林、吴大正、李小平、王辉 |
9787560608648 |
2008年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电路基础(第二版)》 |
吴大正、王松林、王玉华 |
9787560608648 |
1991年 |
|
《电路分析基础》 |
张永瑞、陈生潭 |
7505385364 |
2003年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路分析》 |
张永瑞、王松林、李小平 |
9787040145304 |
2004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上、下)》 |
李翰荪 |
9787040184709(上册) 9787040184716(下册) |
2007年 |
|
《电路(第5版)》 |
邱关源 |
9787040196719 |
2006年 |
|
《电路理论基础(上、下)》 |
周长源 |
15010·0630(上册) 15010·0684(下册) |
1985年 |
|
《CIRCUIT ANALYSIS:THEORY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
ALLAN H.ROBBINS WILHELM C.MILLER |
7030111400 |
2000年 |
科学出版社 |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
通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和分析运算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2019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0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均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其中李小平为教授,王辉、张玲霞、贾静、高建宁、方海燕、石磊为副教授。 2100433B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第 1 页 共 17 页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电路理论一门是研究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模型分析方法的理 论。本章主要介绍: 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的概念; 2、电路中常用的基本物理量; 3、电路的基本元件; 4、基尔霍夫定律; 5、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6、简单 RC电路的过渡过程 本章重点: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的概念 一、电路及其作用 1、电路:电路是为了某种需要, 将各种电气元件和设备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电 流通路。 2、电路的作用: 电路的基本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① 是实现对信号的传递和处理。话筒→放大器→喇叭。 ② 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 发电机→升压变压器→导线→降压变压器→用电设备。 3、电路的组成: 显然,任何一个电路都离不开提供能量的电源(或信号源) 、消耗 能量的负载 (灯泡、喇叭)以及中间环节 (连接二者之间的各种
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电路分析主要研究给定电路的响应及特性,既是为了让人们看懂电路工作的门道,也是为进行电路设计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和各种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着重讨论集总参数的线性、时不变电路,是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适用于电气、电子信息类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
电,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是上帝给人类的一座金山。大量宝藏被人类发掘出来,电报、电灯、电话、电视、电脑、网络、手机、机器人等。一大批寻宝人名字被记录下来,伏特、莫尔斯、麦克斯韦、爱迪生、贝尔等。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工程的入门课程。通过对二阶电路暂态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方法、耦合电感、网络定理、正弦稳态功率等内容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适合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习。
本书是人邮学院慕课“AutoCAD机械制图”的配套教程,共分为17章,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创建及设置图层、绘制二维基本对象、编辑图形、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编辑文字及标注尺寸、绘制典型零件图及装配图的方法和技巧、生成轴测图、创建三维实体模型及输出图形等。全书按照“边学边练”的理念设计框架结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交叉融合,讲授AutoCAD应用技能,注重实用性,以提高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电子及工业设计等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课教材,也适合入门级读者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