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第一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案的比较
1.2 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1.3 调速系统的静态技术指标
1.4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及其开环械特性
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1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2.2 其他反馈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2.3 用积分调节器组成的无静差调速系统
2.4 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组成的无静差调速系统
2.5 直流调速系统中的检测装置
小结
习题
第三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3.1 最佳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
3.2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3.3 给定积分器
3.4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若干问题
3.5 调压和调磁的调速系统
小结
习题
第四章 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4.1 基本概念
4.2 典型Ⅰ型二阶系统
4.3 典型Ⅱ型三阶系统
4.4 反馈回路有惯性滞后环节时的补偿校正
4.5 调节器电路及其参数计算
4.6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
4.7 调速系统的微分反馈校正
4.8 调速系统固有参数的测定方法
小结
习题
第五章 可逆调速系统
第六章 系统综合分析与调试方法示例
附录
参考文献2100433B
该书介绍了直流调速的基本概念,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改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若干措施,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有关技术问题,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调速系统的定性分析、工程估算与调试方法示例。
本书为求突出专科特色,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设计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在内容安排上则根据直流调速系统的自身体系与控制规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做到重点突出,内容精练,实用和便于自学。教材各章均附有例题与足够数量的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专科学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稳态时,给定Un*与Un的差值为可以认为是为零的,即实现系统的无静差。Un大于给定时,转速回退饱和的,总之,最后稳态时,Un是不变的。对于双闭环最终应该是Un*-an(Un)=0
第四章 机械原理实验 第一节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等知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缝纫机头或...
运动控制系统已经包含了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部分,而运动控制系统隶属于电力拖动自动控系统。
浙江机电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毕业设计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说明书 1 毕业设计课题题目 摘 要 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了解开环直流调速与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利用实验室已有的主要单元部 件,搭建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调试,测试系统各性能波形。 1)开环系统与单闭环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画出功能模块联接图并阐述原理。 2)各功能模块设计或原理阐述。 3)整体接线图。 4)搭建开环直流调速系统。 5)有静差单闭环直流调速与无静差单闭环直流调速波形测试。 关键词 : 开环系统;单闭环系统;性能;测试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目 录 摘 要 .......................................................................................................................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仿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仿真 常万仓 1,杜翠静 2 (1.新华水利水电投资公司,北京 100053 ;2.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 摘要:为了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率, 本文介绍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利用 MATLAB 软件,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的研究。所给出的仿真方法,可以灵活地调节系统的参数,从而 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果,并对设计出的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电流环;转速环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Double Close Loop DC Motor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CHANG Wancang 1, DU Cuijing 2 (1. Xinhua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
内容介绍
该书介绍了直流调速的基本概念,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改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若干措施,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有关技术问题,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调速系统的定性分析、工程估算与调试方法示例。
本书为求突出专科特色,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设计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在内容安排上则根据直流调速系统的自身体系与控制规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做到重点突出,内容精练,实用和便于自学。教材各章均附有例题与足够数量的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专科学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100433B
前言
绪论
第1章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1.1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
1.2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1.2.1单轴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1.2.2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的等效
1.3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1.3.1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
1.3.2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1.3.3风机、泵类负载的转矩特性
1.4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
条件
1.4.1电力拖动系统的平衡状态
1.4.2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平衡状态
1.4.3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1.1机械特性方程式
2.1.2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
2.1.3机械特性的绘制
2.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2.2.1直接起动
2.2.2降低电枢绕组电压起动
2.2.3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2.2.4起动电阻的计算
2.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2.3.1能耗制动
2.3.2反接制动
2.3.3回馈制动
2.4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4.1调速指标
2.4.2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2.4.3降低电枢绕组电压调速
2.4.4减弱磁通调速
2.4.5调速时的容许输出
※2.5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5.1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5.2串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
调速
2.5.3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2.5.4复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6直流电动机的MATLAB仿真
2.6.1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仿真
2.6.2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仿真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
拖动
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1.1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三种
表达式
3.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
特性
3.1.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
特性
3.1.4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
绘制
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3.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
3.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
3.2.3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器减压
起动
3.2.4星三角(△)起动
3.2.5延边三角形起动
3.2.6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
3.2.7减压起动方法的比较
3.2.8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
电阻分级起动
3.2.9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
串频敏变阻器起动
3.2.10特种笼型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的起动
3.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3.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性能
3.3.2降低定子绕组电压调速
3.3.3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
串电阻调速
3.3.4变极调速
3.3.5变频调速
3.3.6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
串级调速
※3.3.7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
3.3.8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种调速方法
的比较
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3.4.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
3.4.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3.4.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3.4.4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种制动方法
的比较
3.4.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
状态
※3.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MATLAB
仿真
3.5.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仿真
3.5.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过程
仿真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三相同步电动机的电力
拖动
4.1三相同步电动机概述
4.1.1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1.2三相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2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4.2.1辅助电动机起动法
4.2.2异步起动法
4.2.3变频起动法
4.3三相同步电动机的调速
4.3.1他控式变频调速
4.3.2自控式变频调速
4.4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制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5章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5.1引言
5.1.1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
5.1.2过渡过程的分类
5.2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过渡
过程
5.2.1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的一般
规律
5.2.2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的过渡
过程
5.2.3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的过渡
过程
5.2.4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的能量
损耗
5.3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过渡
过程
5.3.1异步电动机直线段机械特性拖动
恒转矩负载工作的过渡过程
5.3.2异步电动机过渡过程的时间
分析
5.3.3异步电动机过渡过程的能量
损耗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
6.1电动机的一般选择
6.1.1电动机选择的一般原则和主要
内容
6.1.2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
6.1.3电动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6.1.4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
6.1.5电动机种类的选择
6.1.6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的
选择
6.1.7电动机防护型式的选择
6.2电动机的发热与电动机工作制的
分类
6.2.1电动机的发热过程
6.2.2电动机的冷却过程
6.2.3电动机工作制的分类
6.3连续工作制下电动机额定功率
的选择
6.3.1常值负载下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6.3.2变化负载下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6.3.3有起动、制动及停歇过程时校验
发热公式的修正
6.3.4等效法在非恒值变化负载下
的应用
6.4短时工作制下电动机额定功率
的选择
6.4.1选用工作制为S2的电动机
6.4.2选用工作制为S1的电动机
6.4.3选用工作制为S3的电动机
6.5断续周期工作制下电动机
额定功率的选择
6.6选择电动机功率的统计法或类
比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故障修理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直流电动机及其电力拖动,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线路和典型的机床控制线路及自动控制等。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电子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技术维修人员自学使用。
本书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读者对象:职业院校、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