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电力需求响应的应用
基于价格的DR是指用户根据收到的价格信号,包括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等,相应地调整电力需求。
基于激励的DR是指DR实施机构根据电力系统供需状况制定相应政策,用户在系统需要或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以此获得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竞价、紧急需求响应、容量市场项目和辅助服务项目等。参与用户获得的激励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独立于现有电价政策的直接补偿;二是在现有电价基础上给予折扣优惠。在需求响应计划实施前,通常DR实施机构要与参与用户提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需求响应的内容(削减用电负荷大小及核算标准、响应持续时间、合同期内的最大响应次数等),提前通知时间、补偿或电价折扣标准、以及违约的惩罚措施等。
供应链中的术语,是指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企业对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反应,目的是为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100433B
01 应急响应等级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
所谓频率响应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声波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1000hz的频率幅度为参考,并用对数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频率的幅度。音响系统的总体频率响应理论上要求为2...
响应文件里技术规格响应/偏离表、商务条款响应/偏离表怎么填?
技术规格相应一般是指工期,质量要求,再一个就是施工方案里必须包含的内容。工期,质量要求在投标人须知表格中都会有,只要按照工期,质量要求填写即可。 至于施工组织设计,那么就要按照评标的要求去填写,要不然...
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公共建筑基线负荷预测
针对公共建筑基线负荷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预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采用聚类算法,将大量的复杂历史数据集划分成多个群体的混合,每个群体对应单独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该方法减少了培训数据,克服了标准方法数据量大和处理速度慢的缺点。将预测结果与标准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较,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能有效预测公共建筑基线负荷。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发酵,而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引入需求响应,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能够促使电力市场的良性发展.本文基于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的涵义及分类,从需求响应引入电力市场的必然性角度出发,对需求响应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一些列分析研究,并提出电力市场下开展需求响应的相关建议.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中国需求响应系统的建设,满足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工作开展的需要,规范电力需求响应工作,满足电力需求响应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体系,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100433B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规定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的组成及参与者,需求响应服务系统、聚合系统以及终端的功能及要求。《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适用于电力需求响应系统设计、开发及运行维护。
世界上很多国家很早就开展了需求响应方面的相关工作,但是大多需求响应系统是满足其本国或者某个能源公司的具体要求建设的,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缺乏体系完整的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及其相关标准规范,缺少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建设的软硬件系统;在中国,虽然也已经开展了需求响应系统的试点,但是中国的需求响应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标准规范。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抑制电价上升的短期行为。电力需求响应是实现用电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为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维持供需平衡,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降低高峰负荷,促进有序用电管理。为指导需求响应系统建设内容,有必要制订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
2015年5月12日,国家标准计划《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20150346-T-524)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52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17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8年7月1日,国家标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实施。
国家标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慧合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南大学、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江苏联宏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宋宋、何胜、黄雯、李德智、徐阿元、孙鼎浩、闫华光、祁兵、李彬、周红全、王海龙、高赐威、董立军、张孝杰、陈波、钟鸣、董明宇、黄永斌、骆蕾、姚继锋、耿煜竑、孙宇军、蔡磊、赵建立、刘强、孙贝贝、杨斌、陈楚、张昊纬、邢晶、谢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