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东直门桥

东直门桥,位东城区东北部,坐落在东直门内大街和东二环相交处,建于1980年。原桥随二环路初建时设计为上环形互通式立交桥,因该桥位于去往京东各县与二环路交叉的重要位置,车流量非常大,所以以后又在桥南北两端增加了四个长形匝道,并在桥上环形道东西方向增设了中间隔离墩,变成了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匝道内种植花草树木,不仅提高了通行能力,也改善了环境。

东直门桥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式侧向支架

  • BYQMD-1200
  • 成都博研
  • 13%
  •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式双向支架

  • BYQMS-1200
  • 成都博研
  • 13%
  •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提升门开小门

  • 包安装及常规配件
  • 中霍
  • 13%
  • 广东霍曼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门禁出门按钮控制线

  • RVV2×1.0
  • m
  • 帝一
  • 13%
  • 哈尔滨华信启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铃线

  • RVV 2×0.5
  • m
  • 远通
  • 13%
  • 温州市远通线缆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20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2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照明配电箱猛追湾东门桥-AL1

  • 室外型,304不锈钢材质,箱体1.2mm厚,板1.5mm厚,具体见配电箱系统图
  • 1套
  • 3
  • 施耐德、西门子、ABB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27
查看价格

  • 321型贝雷标准件
  • 20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10
查看价格

断热彩铝平开(外)

  • 断热彩铝
  • 1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06
查看价格

式吸砂机

  • 式吸砂机
  • 1台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8
查看价格

  • (1)成品石(2)尺寸:2020mm×7620mm
  • 1座
  • 3
  • 广东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1-08
查看价格

东直门桥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东直门桥文献

东直门医院口腔科供气系统工程改造 东直门医院口腔科供气系统工程改造

东直门医院口腔科供气系统工程改造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 2页

目的:因口腔科泵房严重影响新建门诊手术室工作,需要移机改造。方法:更换新泵房,新建口腔科集中供气系统。结果:新系统气压稳定,供气量达到1000L/min。结论:通过改造,既不影响手术室工作,又保证口腔科供气稳定。

北京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工程 北京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工程

北京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工程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 2页

主要勘察设计人员:尹骁、李文会、周志亮、胡勇红、王文忻、魏怡、刘运亮、崔志杰、范新 获奖级别: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一等奖

从后门桥到东不压桥

后门桥是京城老城区内的一座石桥,目前依然健在。东不压桥也曾是老北京城内的一座桥,离后门桥很近,虽然早已不在,但依然有一条以这座桥命名的胡同。

老汉我1957年出生在京城的帽儿胡同,并在此居住了25年。我们这条胡同的东口,是如今名声远扬的南锣鼓巷,西口是地安门外大街。我很小就记得胡同西口有一座桥,叫后门桥。离我家最近的公交车站就叫后门桥。这座桥再往西,又是京城另一个著名地标——什刹海。

长大后得知,这后门桥的大名叫万宁桥,历史悠久,大名鼎鼎。很久很久以前,什刹海只有东南部一个出水口,流出的水道称为玉河,从后门桥下向东南方向流去,经过现在的平安大街,继续向东流去。当时,这里有一座桥叫东步量桥。明代,为解决北海和中南海的水源,打开了什刹海与北海的通道。在今天北海幼儿园大门稍北处平安大街的位置上,修建了一座桥,叫西步量桥。明代改建北京城时,将皇城北墙和东墙向外扩展,结果把西步量桥压住了一部分,而东边的东部量桥没有压上,人们就把这两座桥叫成了“东不压桥”和“西压桥”。1955年,玉河河道被改为暗沟,东不压桥被拆除了,留下的桥拱被埋入了地下。所以,我们这些1955年以后出生的人,都没有见到这条水系。

东不压桥虽然看不到了,但因东不压桥而得名的东不压桥胡同却一直保留了下来。顺着早年的河道、后来的暗沟延伸,便有了东不压桥胡同。实际上,在玉河基础上形成的东不压桥胡同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的,河西叫东不压桥胡同,河东叫东不压桥东胡同,多了一个“东”字。两个部分都不长,大致都是南北走向,通到当年的地安门东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平安大街上。

从老汉我居住的帽儿胡同,无论是到后门桥还是到东不压桥,都只需5分钟不到的时间。我的中学时代,按片划校,我被分配到地安门中学。校址位于今天地安门十字路口东侧路北,现在已经成为5中分校。当年上学,穿行“河”西的东不压桥胡同,是一条最快的捷径。我们每天都要走两个来回。但这条不长的胡同里住户稀少,还要拐几个死角。所以,要是天黑下来,还真有点儿恐怖,总怕拐弯处藏着个打家劫舍的。有人从对面走过来,也往往是麻杆儿打狼,两头害怕。我们这些初中生,有时成群结队在黑暗的胡同里穿行,为了壮胆,还总爱大声怪叫,貌似

想吓唬别人,却往往先自己吓唬了自己。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住在东不压桥胡同。那是一个部队的宿舍,对面就是地安门中学最靠里面的教室。当年,我们常在他家上学习小组,还在院里捉迷藏。而教室下面有几个小洞,从洞里可以看到中学生们的脚。于是,我们这些小学生中有几个淘气的,常常往洞里扔石子。有一次,砸了女中学生的脚,她们叫来男生,从窗户里伸出长长的竹竿,把同学那个院房顶上的瓦片挑下来好几块,以示报复。那时,打假斗殴是学生间常有的事情,就像电影《老炮儿》中展示的,叫做“茬架”。

因为老汉我多年来经常重返故地,所以目睹了从后门桥到东不压桥的工程持续、反复了大约10余年。建国60周年的时候,玉河通水的消息见诸报端。“十一”那天,老汉我从天安门步行来到这里,目睹了河水穿街过巷、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

此后,玉河河道及两岸的工程又延续了数年。为了保持水质,在河道内铺设了防水毯防渗隔离,并安装了水循环系统,每6天循环一次。时至今日,连接后门桥和原东不压桥、东靠南锣鼓巷、西与什刹海隔街相望的玉河,终于又在平安大街旁打造了“水穿街巷”的景象。两岸明清风格的围墙、院落沿河而建,花窗、朱门、石檐点缀其上,堤岸两侧树木掩映,堤下河水蜿蜒而过。

在玉河由东西转为南北走向的那一段,东西两岸的一些建筑上仍偶尔可见东不压桥胡同的字样。有看似单位大院的东不压桥37号,还有过去常去的小学同学家41号;有似乎还在等待拆迁,在围墙上临时标出门牌号的东不压桥28号;还有新建的仿古建筑福祥社区所在地东不压桥胡同12号。而除此之外,确再也找不到其他标有东不压桥的门牌号了,标有东不压桥东胡同的院落则一个也没有,与这三个院落相连的许多新建的已经有人居住和看上去尚无人居住的院落,都没有具体的门牌号。

我曾经向一位牵着两条小狗的大爷询问,这些院落都是哪条胡同的啊?大爷说:东不压桥啊!倘真如此,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尽快把门牌号安上啊?到那时候,老汉我是一定会再次故地重游的。

(此文曾载于2016年6月30日、7月7日《中国电视报》)

查看详情

徐凝门桥主体通车

经过建设者半年的奋战,昨日上午,新建徐凝门桥主体通车,方便春节期间市民通行。 邹安生 沈扬生 摄

查看详情

后门桥的“桥头市场”

有桥的地方,历来多有市场。更何况后门桥在鼓楼商业街上的位置特殊。

北京商业界的老人们曾说,北京城传统商业街上,大多有一种叫“阴阳街”的现象。今天,在鼓楼商业街上,还依稀能看得出来。或者,这里是老商街“阴阳街”现象的硕果仅存了。其表现为:由北向南,从鼓楼前到地安门外大街南口,

人们的行走,先是靠路西侧(地安门商场一侧),明显的人流量高于路东侧,尽管街东也是店铺鳞次栉比;及到后门桥,似乎是有着某种“默契”,人们大多折到

路东去了,直到街的南口。若从地图上看,后门桥的位置,大体处于鼓楼商业街(地安门外大街)的黄金分割点。

后门桥曾是鼓楼商业街上的商业漩涡点。不但是店铺的漩涡,还是摊贩市场的漩涡。

后门桥北,火神庙旁,面对面的是灌肠铺合义斋、福兴居,谦祥益北号也在桥北,桥南有天汇轩大茶馆、品古斋等。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后门桥一带,还曾有个“桥儿满”。

“‘桥儿满’是满姓回民在后门桥一带经营牛羊肉、饭馆等商户的统称。大约在三、四十年代,是‘桥儿满’最兴旺的时候。‘庆升祥’是‘桥儿满’开的第一家字号,在桥儿北路西,以经营鲜牛羊肉为主,兼营烤肉、烧羊肉。‘庆升祥’老掌柜叫满春青,字瑞恒。以后又在桥南相继开了‘瑞成号’、‘金和祥’和桥北的‘北庆升祥’”。

“‘桥儿满’的羊肉片儿,因选料精、手工鲜切而出名,是帽儿胡同、白米斜街、秦老胡同等大宅门吃涮肉的首选”。“桥儿满”的烤肉、烧羊肉和烧饼,尤为京剧界人士和戏迷们所喜好。他们清晨在什刹海练功后,必到“庆升祥”。“在经历了日伪时期的萧条和解放前夕的动荡,‘桥儿满’逐渐萎缩,解放以后几乎被人忘记了。”(满恒先:“后门桥与‘桥儿满’”,北京西城档案馆《西城追忆》网刊第18期)

图 古老的后门桥 

后门桥一带还有书摊、风筝摊等。

《天咫偶闻》卷四“北城”中云:“地安门街西有火神庙,……寺前有卖书人赵姓,时得故家书出卖”。在这个书摊上,震钧说不时能看到些名人大家的藏书。此外,他还看到其他零星小品,如印章等,“皆内城旧家童仆所窃,妇孺所弃之物”。

火神庙前还有风筝摊儿。北城著名的“风筝金”,曹(雪芹)氏风筝传人金福忠,民国时就曾在火神庙外以摆摊儿卖风筝为生(梁季兰“风筝往事”,《北京晚报》, 2007年4月15日)。1996年时,我拜访北京风筝名家王郁璋先生,他告诉我:“小时候,我家在鼓楼西拈花寺附近。那时,金福忠先生就在火神庙(今地安门后门桥路西)摆摊卖风筝。他是满族人,从姓上看,人说他不是正黄就是镶黄旗,和皇上沾亲。据说他家三代作风筝,还专门给宫里送。有人说他卖不完的风筝,就都背到故宫东门,交管事的内差。等到上了帐,钱就给他拨来了。故宫里现在还藏有当年他给皇上作的风筝,证明此说不假。我小时总买他作的‘黑锅底’、‘龙睛鱼’,那会儿真是喜欢得夜里睡不着。至今想起来,那风筝的样子还真真的,如在眼前。”

火神庙前,书摊一定不只赵姓一个。鼓楼、什刹海多有仕宦名家,从他们的手中淘到古籍旧物的,也绝不会只赵姓一人。估计还会有其他书摊及纸笔砚墨等摊档。

同样的道理,既然有金福忠先生的风筝摊儿,就还可能有其他民间玩好的摊档等,如鸟笼子、蛐蛐罐、蝈蝈笼、葫芦等等。

风筝摊·民国北京街头商贩旧照

民国初年,后门桥还曾是清善扑营跤术的表演场。

据北京西城档案馆《西城追忆》网刊所载李宝如先生《摔跤鬻艺始末》一文,“民国初年右翼御扑户王三(肉包子)在鼓楼前、什刹海设场卖药(江湖称‘挑汉’),拿两件跤衣(褡裢)招揽观众,讲一些宫廷趣闻、善扑营轶事等,开始收入颇丰,后来人们听膩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王三找失业在家住闲的御扑户熊万泰(熊德山之父),请其来场共同摔跤卖药,熊万泰欣然同意搭伙干买卖。从此,每天在后门桥一带摔跤卖药。观众白看摔跤,每天人山人海,摔跤表演历来有之。他们研究编撰了一些套路,配合严谨默契,观众百看不厌。后又有晚清善扑营瑞钢达、何汉山、立铁良(铁三)、万老等常到跤场帮场。”

“近代摔跤撂地鬻艺创于晚清扑户。民国初年,御扑户皆各谋生路,殷实者经商,大部分以身为业出卖苦力。开馆授徒、设场卖艺者有之。他们这些人维持了生活,传播了跤技。著名评书演员连阔如在《江湖丛谈》中写到:‘摔跤的这种功夫是我国国粹的一种武术,至今没有失传,亦是摔跤撂地的人们能保存国粹的一种功劳。使各界人士知道有这类武术,实是他们的好处。如若没有他们这些人干这行儿,不用说保存这种技能,提倡这种武术,亦恐无人道及了’。”

清末善扑营摔跤高手合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北京跤术为基础的中国式摔跤成为国家正式竞赛项目。如此说来,后门桥还是中国式摔跤的发源地。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