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大丝葵为乔木状,高达18-27米,树干基部膨大,若去掉覆被的枯叶,则呈淡褐色,可见明显的环状叶痕和不明显的纵向裂缝,叶基成交叉状。叶片直径1-1.5米,约有60-70裂片,裂至基部2/3处,下部边缘被脱落性绒毛,幼龄树的裂片边缘具丝状纤维,随年龄成长而消失;叶柄粗壮,直至老时仍直立,长1-1.5米,基部宽10-12.7厘米,上面凹,边缘薄,具粗壮钩刺,叶柄渐尖地延伸至叶片;戟突纸质渐尖,撕裂,长2-5厘米。
花序大型,长于叶,下垂,具5-6个大的分枝花序,每分枝着生2-5个聚伞圆锥花序,由舌状纸质的佛焰苞状的苞片衬托着;小花枝长8.5-10厘米,直径约1毫米,弯曲,无毛,具棱角,花单生,不整齐地着生。花蕾长11毫米,宽2.5毫米;花萼钟状,半裂成3个略卵形的裂片,边缘具不整齐的纤毛状小裂片;花冠长于花萼,裂至下部1/4成3个披针形渐尖的裂片;雄蕊2轮,等长,并与花瓣等长,与花瓣对生的3枚雄蕊具粗壮的花丝,花丝顶端钻状,另3枚雄蕊圆柱形,花药大,长5毫米,线状箭头形,先端2裂;子房陀螺形,柱头3短裂。果实椭圆形,长约10毫米,直径约8.5毫米,亮黑色,顶端具宿存的刚毛状花柱。种子卵球形,长6-7毫米,直径约5毫米,种脊略脐状凹入,胚乳均匀,胚基生。大丝葵种子的发芽类型属于远距鞘舌型,即当种子萌发时,子叶柄突出种皮之后,仍继续向下伸长一段距离,在子叶肢茎部形成一个管状鞘或舌状鞘,从鞘内长出叶,从基部长出根。花果期未知。
大丝葵为棕榈科植物中抗寒性强的树种之一,其成龄树极限耐寒温度可达-8℃左右,大丝葵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且耐热、耐寒性均较强。1年生小苗适应较荫蔽环境,一般遮阴50%为佳。成龄树适应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严,耐盐碱且耐贫瘠。在滨海地带、海岸、沙土、微酸性土壤及石灰质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土质通透性较好、湿润的壤土较佳。地下水位过高易引起烂根。
大丝葵原产墨西哥西北部,在中国南方有引种栽培。
龙葵成熟后会有球形浆果,为黑紫色。浆果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不可以直接生吃的,如果你想吃的话,经煮熟后才可以去除毒性。
木龙葵,灌木状草本,上部多分枝,小枝扁或具棱,幼嫩时被弯卷的短柔毛,后来逐渐脱落,花较多或仅3—5朵。枝沿棱角下延成狭翅,翅上具齿。产昆明、屏边、西双版纳、富宁、文山。海拔750—1600米的路旁沟谷...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长卵圆形或卵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小枝黄色或金黄色。叶狭长披针形,长9~14厘米,缘有细锯齿。 生长季节枝条为黄绿色,落叶后至早春则为黄色,经霜冻后颜色尤为鲜艳。幼年树皮...
大丝葵的成熟种子采收后应及时处理以去掉果皮及果肉,为预防病虫害,可先将种子倒进装有0.1%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中浸泡30分钟。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需做浸种处理,浸种方法主要有常温换水浸种和0.5%萘乙酸溶液浸种,两种方法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分别为80.2%和91.6%,在实际育苗中,一般都采用常温换水浸种法,简单快速,易于大量播种。
播种一般在春季和冬季进行。为保证移栽成活率,将种子直接播种于营养钵中,营养钵的规格为12厘米×10厘米,基质用壤土、泥炭、珍珠岩以6:6:1配制而成,播种前4天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每个营养钵播一粒种子,随后盖上厚度1.5厘米的黄心土,并浇透水。
播种后,将营养钵置于50%遮阳网下或者可在营养钵上铺放稻草,遮阴保湿,冬天播种则应避风保温保湿。当幼苗长到1-2片叶时,种子贮存的营养也基本耗尽,每隔15天用0.4%尿素液或复合肥液喷浇,入秋后,可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大丝葵的抗寒能力,11月后停止施肥。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育苗,小苗必须放置在覆有薄膜的大棚内保温越冬。苗长至5-6片叶时可定植于大田,按株行距80厘米×100厘米挖定植穴,穴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穴底加腐熟农家肥0.5千克,拌匀,再适当回土。以4-8月为定植适期,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每月追施复合肥1次。大丝葵在中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中国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冬季可在基部和树干捆缚稻草抗寒保温。经过这样的栽培管理,一般3年生苗高1米以上,地径10-12厘米,就可以用于庭院和花坛绿化栽培。
大丝葵在园林上应用,一般以基部20-50厘米的苗较为常见,有时也用更大的苗。大苗的移植技术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绿化成本,移栽时应注意如下环节。
护根:大丝葵属于单干的棕榈科植物,移植后须等待新根长出后才能恢复生长。尽可能地保护根系、促发新根是移植成活的关键技术。靠近根尖附近,植物组织较幼嫩,侧根及毛细根也较多,因此在起挖时应尽可能带大土球。一般,土球直径以地径2倍为标准,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增减10%。土球高度比宽度大10%,挖成的土球成苹果状,并以草绳捆绑扎实,防止搬运过程中松散和开裂,把根群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修剪:根据移植时的气候条件,进行叶片修剪,先把下垂的老叶连叶柄一起剪掉,再整叶剪去一部分叶片,直至保留原叶片数的40-60%。留叶过多会因水分蒸发过量造成叶片枯黄;留叶过少则大丝葵恢复困难且周期长,初期的景观效果也不好,给养护造成不便。留下的叶片用布绳绑束起来,利于保护叶片,便于开挖、装车和运输。
养护:刚移植的大丝葵适应性较差,要注意预防烈日暴晒、强风吹袭造成水分供应不足或根系松动而引起大丝葵死亡。定植后要浇透定根水,大型苗木还应立柱固定,遇上晴天高温天气,及时向叶片和树干喷水,为大丝葵补充水分。土壤保持湿润即可,不可渍水,保持根系环境透水透气。这样精心养护60天左右,大丝葵即可恢复生长。
大丝葵在苗期和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炭疽病。发现病害,要及时用0.1%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轮流喷洒,同时把感染的病叶及时剪除。栽培中如发现蛴螬 、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可用3-5%甲基异硫磷或代森锌灌根处理。
经济:大丝葵的叶片可盖屋顶,编织篮子等。
食用:大丝葵果实及顶芽可供食用。
观赏:大丝葵是美丽壮观的海滨特色风景绿化树种,宜在庭园和街道栽培,也适宜用作海岸防护林兼景观绿化树种。适宜在北亚热带沿海地区的园林绿化及滩涂地绿化中使用。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新会蒲葵的特征特性和在园林中的应用
介绍了新会蒲葵的特征特性,讲述了新会蒲葵在道路绿化、庭园绿化、室内绿化、水边造景和景观生态林绿化中的应用。
属中文名:丝葵属
属拼音名:sikuishu
属拉丁名:Washingtonia
中国植物志:13(1):32
所有物种:
大丝葵
丝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