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结露问题
2 冬季送热风问题
3 不采用二次盘管问题
4 风管泄露问题
1) 供冷时,室内回风(室内设计状态点)与新风(室外设计状态点)混合,经初效过滤器除去空气中的游尘后,进入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与低温冷冻水在表冷器中进行热湿交换,空气由混合状态点处理到机器露点,同时流经表冷器的冷冻水温度上升,流回制冷机房。
2) 组合式空调器出口的一次低温风沿风管送入空调区域,一次低温风经送风口直接送入空调区域。
若采用普通风口,会产生风口结露和冷空气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需采用特制的低温送风口,以解决结露和气流组织问题。目前该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温送风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这样低的送风温度通常借助于冰蓄冷系统的1~4℃的低温冷冻水或载冷剂。将低温送风技术和冰蓄冷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一次性投资,提高空调品质,改善储冷空调系统的整体效能。
相对于常规空调系统而言,低温送风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降低系统设备费用
减少系统设备费用一直是推动低温送风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较低的送风温度和较大的供回水温差减少了所要求的送风量和供水量,降低了空调机组、风机和水泵以及风管和水管的投资,从而降低了系统设备的费用,一般低温送风系统的设备费用可降低约10%;
2) 降低建筑投资费用
较小的风管和水管可以降低楼层高度的要求,使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及其他一些建筑系统的费用得到节省,同时在一些建筑物改造中有更多的选择方案;
3) 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
因供水温度低,低温送风系统除湿量大,因此能维持较低的相对湿度,提高了热舒适性。实验研究表明在较低的湿度下,受试者感觉更为凉快和舒适,空气品质更可接受;
4) 降低运行费用
低温送风系统由于送风量和供水量的减少,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机和水泵能耗,从而降低运行费用。一般低温送风系统的风机和水泵的能耗可降低约30%。
利用CFD技术,以某多功能厅为例,对该多功能厅岛型舞台空调采用喷口送风的三种气流组织方式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舒适节能的角度对三种气流气流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喷口对喷的送风...
别听他们吹,特种设备才讲究,普通民用的在低温下都是摆设,只有加电辅助才能保证效果
如果在家里想要判断空调好坏,有几个小方法: 制冷时,排水管是否排水. 制冷时,用温度计测温,低风速时回风与送风温差不应小于16度,高风速不应低于12度
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
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空调房间低温送风的射流特性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空调房间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并计算了相同冷负荷条件下,采用不同的送风温度来满足空调负荷要求时房间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PI),为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1.低温送风系统的空气冷却器的出风温度与冷媒的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宜小于3℃,出风温度宜采用4-10℃,直接膨胀系统不应低于7℃。
2.应计算送风机、送风管道及送风末端装置的温升,确定室内送风温度;并应保证在室内温、湿度条件下风口不结露。估算时,送风设备和管道温升可取3℃。
3.采用低温送风时,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宜比常规空调系统提高1℃。
4.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空气冷却器的迎风面风速宜采用1.5~2.3m/s;冷媒通过空气冷却器的温升宜采用9~13℃。
5.采用向房间直接送低温冷风的送风口时,应采取能够在系统开始运行时,使送风温度逐渐降低的预处理措施。
6.空气处理机组至送风口处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冷与隔汽,保冷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
7.低温送风系统的末端送风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或空气混合性,可选用诱导器、防结露的诱导型旋流风口等。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
1.2 好处与局限性
1.3 资料来源
1.4 本指南的构成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设计方法
2.1 概述
2.2 送风温度的选择
2.3 一般HVAC的设计方法
2.4 空气分布系统设计方法
2.5 冷风分布改造的分析
2.6 一些设计实例的典型系统
2.7 参考文献
第3章 通风与热舒适
3.1 概述
3.2 按照ASHRAE62-1989标准的通风
3.3 在送冷风条件下的新风量比
3.4 多个房间的通风
3.5 热舒适与空气扩散性能指标
3.6 较低的相对湿度对空气品质感觉的影响
3.7 参考文献
第4章 冷风分布部件的选择
4.1 标准状态下的风量计算
4.2 制冷设备
4.3 房间冷负荷计算
4.4 风机得热与温升
4.5 风管得热
4.6 风管保冷要求
4.7 风管漏风
4.8 风管尺寸的确定
4.9 风机选择
4.10 焓湿图分析
4.11 冷却盘管的选择
4.12 参考文献
第5章 冷风扩散部件的选择
5.1 概述
5.2 冷风分布散流器
5.3 房间的特征长度与散流器的布置
5.4 冷风射流的射程
5.5 冷风射流的分离
5.6 速度衰减系数与射流的卷吸
5.7 冷风散流器选择指南
5.8 混合箱
5.9 参考文献
第6章 控制策略
6.1 概述
6.2 控制要求
6.3 最小通风量与再加热
6.4 送风温度的重新设定
6.5 加热
6.6 夜晚与周末设定值回调的恢复
6.7 凝结的控制
6.8 省能器循环的控制
6.9 控制顺序
6.10 监测
6.11 运行与保养
6.12 参考文献
第7章 交工验收
7.1 概述
7.2 方案阶段
7.3 设计阶段
7.4 施工阶段
7.5 验收阶段
7.6 培训
7.7 运行
7.8 参考文献
第8章 经济评价
8.1 概述
8.2 经济分析方法
8.3 一次费用估算
8.4 运行费用
8.5 非制冷系统的费用分析
8.6 设计决定
8.7 参考文献
第9章 计算机模拟
9.1 概述
9.2 设计负荷计算
9.3 能耗计算
9.4 部件的模拟分析
9.5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与常数
附录B 单位与换算 2100433B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定价:18
条形码:9787112040063
ISBN:ISBN 7-112-04006-X
作者:[美]Allan T.Kirkpatrick and James S.Elleson
印刷日期:1999-12-1
出版日期:1999-12-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32开,195页
中图法:TU83
中图法一级分类:建筑科学
中图法二级分类:建筑设备
书号:B10003846
简介: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自80年代末至1996年期间美国在建设蓄冷空调工程中有关冷风分布系统设计的经验。全书由引言、设计方法、通风与热舒适、冷风分布部件的选择、冷风扩散部件的选择、控制策略、交工验收、经济评价、计算机模拟等九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