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针对我国所面临的严重地下水问题以及空白地下水管理,结合我国地下水管理的紧迫需求,以地下水水文学、水文水资源学、水资源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和制度设计等方式,研究和分析基于水资源管理要求的地下水资源演变规律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总结现行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以及实施中存在问题,调研和总结我国典型地区地下水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和建立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研究建立基础。
项目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理论、我国地下水管理制度框架、典型流域和地区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地下水管理的制度体系框架以及改进的政策建议,完成了项目计划书的工作内容。 项目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 (1)地下水管理理论。结合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及其对制度设计的要求,提出以地下水含水层系统为单元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和预防措施为主、惩罚措施为辅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思路。利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减少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外部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需要耦合政府管理、市场化、自主管理三种管理模式。 (2)我国地下水管理制度框架。以我国当前地下水管理中的难点——农业地下水管理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梳理了我国灌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在综述我国现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政策性文件、地方性立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结合各项制度自身特点及设计,从水量及水质保护两方面,按照限制性制度及激励性制度的分类,分析现有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我国灌区难以落实的原因以及高效管理机制的缺失对地下水管理的影响。 (3)我国典型流域和地区地下水管理研究。通过对郑州市地下水自备井计划用水管理的分析和调研,设计了郑州市自备井地下水交易市场和制度。通过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灌区地下水管理的调研和分析,构建了灌区地下水管理制度,提出在流域管理机构划分地下水含水层系统的基础上,以地下水含水层系统为管理单元,耦合流域管理及行政区域管理的管理体制;在区域层次,明确规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地下水资源管理;在灌区层次,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灌区水管单位负责地下水管理,并成立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协调。 (4)我国地下水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及政策建议。研究提出了我国地下水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并对我国现行地下水保护制度以及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体系、理顺地下水管理功能区划以及改革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的建议。 通过项目的研究和资助,项目已经发表SSCI和EI共同收录文章2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其他中文期刊文章1篇,已接收待发表SSCI和EI共同收录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班组。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
你好,地下水管漏水检查方法: 简单的做法,就是从引入的水管开始,顺延各水管的分布检查,包括各水龙头、接口等部位,看有否漏水的情况,待都排除后,再考虑是否地下水管的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就要动土开挖。还有...
用压力试验是可行的!关闭怀疑漏水段的进水阀门然后在另一端试压,看看压力有没有明显下降!下降明显的就是漏水了!
加强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加强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1.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关系的认识 1.1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我国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 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 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 近几十 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 内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具有形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防治难度大的 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严重, 沉降面 积不断扩大,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地面沉降的 发生固然有一定的自然地质原因, 但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主要是人类的不当行 为带来的后果。在我国,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 1.2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有大量重复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 “地球表层可供人类
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地下水管理控制地面沉降 1.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关系的认识 1.1 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我国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 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 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 近几十 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 内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具有形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防治难度大的 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严重, 沉降面 积不断扩大,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地面沉降的 发生固然有一定的自然地质原因, 但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主要是人类的不当行 为带来的后果。在我国,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是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 1.2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有大量重复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 “地球表层可供人类
关于地下水年代测量存在以下问题:
①对地下水年代的真正内涵不清楚;
②将地下水年代测量简单理解为数据获取;
③认为地下水年代不可信。
内 容 提 要
本书重点介绍浅层地下水的消耗、补给、更新、排泄等循环过程;天然状况或人类活
动条件下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地下水调控等方面的
内容。全书分五章,内容包括:地下水的形成及其特征;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水井开
采及河渠影响条件下地下水的计算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地下水文要素和地下
水资源评价的多年均衡法;地下水水质与环境;地下水水、盐动态、监测以及地下水调控
原理。
本书是作者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和总结多年从事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
水资源评价、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及溶质运移理论等方面教学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
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控制以及地下水与环境这一体系编写的。本书可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专
业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供水文地质、水文与水资源、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关专
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地下水质量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从人类饮用水安全的角度将地下水质量分为五类,各个分类具体用途与限值为 :
Ⅰ类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饮用水标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人饮用水的风险剂量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它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项目序号 |
类别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1 |
色(度) |
≤5 |
≤5 |
≤15 |
≤25 |
gt;25 |
2 |
嗅和味 |
无 |
无 |
无 |
无 |
有 |
3 |
浑浊度(度) |
≤3 |
≤3 |
≤3 |
≤10 |
gt;10 |
4 |
肉眼可见物 |
无 |
无 |
无 |
无 |
有 |
5 |
H |
6.5~8.5 |
5.5~6.58.5~9 |
lt;5.5,>9 |
||
6 |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
≤150 |
≤300 |
≤450 |
≤550 |
gt;550 |
7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300 |
≤500 |
≤1000 |
≤2000 |
gt;2000 |
8 |
硫酸盐(mg/L) |
≤50 |
≤150 |
≤250 |
≤350 |
gt;350 |
9 |
氯化物(mg/L) |
≤50 |
≤150 |
≤250 |
≤350 |
gt;350 |
10 |
铁(Fe)(mg/L) |
≤0.1 |
≤0.2 |
≤0.3 |
≤1.5 |
gt;1.5 |
11 |
锰(Mn)(mg/L) |
≤0.05 |
≤0.05 |
≤0.1 |
≤1.0 |
gt;1.0 |
12 |
铜(Cu)(mg/L) |
≤0.01 |
≤0.05 |
≤1.0 |
≤1.5 |
gt;1.5 |
13 |
锌(Zn)(mg/L) |
≤0.05 |
≤0.5 |
≤1.0 |
≤5.0 |
gt;5.0 |
14 |
钼(Mo)(mg/L) |
≤0.001 |
≤0.01 |
≤0.1 |
≤0.5 |
gt;0.5 |
15 |
钴(Co)(mg/L) |
≤0.005 |
≤0.05 |
≤0.05 |
≤1.0 |
gt;1.0 |
16 |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gt;0.01 |
17 |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
不得检出 |
≤0.1 |
≤0.3 |
≤0.3 |
gt;0.3 |
18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1.0 |
≤2.0 |
≤3.0 |
≤10 |
gt;10 |
19 |
硝酸盐(以N计)(mg/L) |
≤2.0 |
≤5.0 |
≤20 |
≤30 |
gt;30 |
20 |
亚硝酸盐(以N计)(mg/L) |
≤0.001 |
≤0.01 |
≤0.02 |
≤0.1 |
gt;0.1 |
21 |
氨氮(NH4)(mg/L) |
≤0.02 |
≤0.02 |
≤0.2 |
≤0.5 |
gt;0.5 |
22 |
氟化物(mg/L) |
≤1.0 |
≤1.0 |
≤1.0 |
≤2.0 |
gt;2.0 |
23 |
碘化物(mg/L) |
≤0.1 |
≤0.1 |
≤0.2 |
≤1.0 |
gt;1.0 |
24 |
氰化物(mg/L) |
≤0.001 |
≤0.01 |
≤0.05 |
≤0.1 |
gt;0.1 |
25 |
汞(Hg)(mg/L) |
≤0.00005 |
≤0.0005 |
≤0.001 |
≤0.001 |
gt;0.001 |
26 |
砷(As)(mg/L) |
≤0.005 |
≤0.01 |
≤0.05 |
≤0.05 |
gt;0.05 |
27 |
硒(Se)(mg/L) |
≤0.01 |
≤0.01 |
≤0.01 |
≤0.01 |
gt;0.1 |
28 |
镉(Cd)(mg/L) |
≤0.0001 |
≤0.001 |
≤0.01 |
≤0.01 |
gt;0.01 |
29 |
铬(六价)(Cr6 )(mg/L) |
≤0.005 |
≤0.01 |
≤0.05 |
≤0.1 |
gt;0.1 |
30 |
铅(Pb)(mg/L) |
≤0.005 |
≤0.01 |
≤0.05 |
≤0.1 |
gt;0.1 |
31 |
铍(Be)(mg/L) |
≤0.00002 |
≤0.0001 |
≤0.0002 |
≤0.001 |
gt;0.001 |
32 |
钡(Ba)(mg/L) |
≤0.01 |
≤0.1 |
≤1.0 |
≤4.0 |
gt;4.0 |
33 |
镍(Ni)(mg/L) |
≤0.005 |
≤0.05 |
≤0.05 |
≤0.1 |
gt;0.1 |
34 |
敌敌畏(μg/L) |
不得检出 |
≤0.005 |
≤1.0 |
≤1.0 |
gt;1.0 |
35 |
六六六(μg/L) |
≤0.005 |
≤0.05 |
≤5.0 |
≤5.0 |
gt;5.0 |
36 |
总大肠菌群(个/L) |
≤3.0 |
≤3.0 |
≤3.0 |
≤100 |
gt;100 |
37 |
细菌总数(个/L) |
≤100 |
≤100 |
≤100 |
≤1000 |
gt;1000 |
38 |
总σ放射性(Bq/L) |
≤0.1 |
≤0.1 |
≤0.1 |
gt;0.1 |
gt;0.1 |
39 |
总β放射性(Bq/L) |
≤0.1 |
≤1.0 |
≤1.0 |
gt;1.0 |
gt;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