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内涵及其防治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六种地质灾害的概念、分类、成因、机理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以及防治工程设计;以甘肃省天水市椒树湾滑坡和卓尼县上卓沟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从概况、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勘查、成因分析、稳定性(危害程度)评价、发展趋势、防治方案、防治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崩塌灾害防治技术
第3章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第4章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第5章地面沉降灾害防治技术
第6章地面塌陷灾害防治技术
第7章地裂缝灾害防治技术
第8章地质灾害防治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本书符号列表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
最大限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岩溶隧道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为规避和降低岩溶隧道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施工安全风险,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深入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地质雷达手段对岩溶位置及腔内填充物进行探测,并针对小型溶洞,采用小导管注浆法进行处治;而针对大型溶洞,通过优化隧道支护结构方案、增加隧道二次衬砌及底板强度、增设沉降缝等手段进行处治。实践结果表明,上述处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本文作者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10月29日上午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举行奠基仪式。
实验室本期建设立于2013年底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1384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抗震工程试验大厅、新建现代隧道工程实验大厅及产品装备与研发大楼,新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主副台联动“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系统”以及“结构拟动力综合试验系统”,建设总投资约9970万元。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水路交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专项平台,旨在全面提升交通土建行业灾害防治工程的技术水平和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的能力,同时全面推动陆地交通土建工程灾害防治领域的技术进步。
实验室在交通运输应急保障领域,从国家前瞻性重大需求出发,针对高烈度地震区、山地灾害频发区、沿海台风及内陆强风区开展公路、铁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产品及设备、技术标准与指南、应用基础理论四个层面的研发,以增强相关国家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高层次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招标》2019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书籍简介
《招标》的作者是晁剑,该书于2019年0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2100433B
2012年11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授牌表彰大会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二十周年主题论坛”。该校牵头建设的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会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授牌。
西南交通大学张文桂副校长到会并接受了牌匾。此次授牌标志着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该校牵头,联合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从2009年开始筹建,前后历经四年时间,于今年9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这是该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实现了该校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群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重要突破,对提高陆地交通灾害防治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