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与水库防洪工程等.通过建设和运用这些工程,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达到防洪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和调度、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以及相关法令、政策、经济等防洪工程以外的手段。防洪非工程措施虽不能直接改变洪水存在的状态,但可以预防和减免洪水的侵袭,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减轻洪灾损失。
防洪措施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为了达到费省效宏的防洪目标,选用防洪措施要根据所防洪水的特性、水域特征、防洪保护对象的类别和重要程度、防洪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经过评价、计算,反复比较,慎重选定。
人类与洪水斗争的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只能依靠狩猎、采集生存,居无定所,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面对洪水威胁,只能“择丘陵而处之”,躲避洪水灾害。例如中国“北京人”遗址和湖北省长阳红花套等古人类遗址都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上就是明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人类逐渐定居在河旁,常常受到洪水泛滥的危害,从此开始有了防洪的需要与可能条件。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古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以保护首都和农田。中国古代传说,大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就有了共工“壅防百川”、“鲧障洪水”等事迹,反映出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靠修筑简单堤埂保护居住区和农田的防洪措施。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地区也有了比较完整的保护土地的堤防。总之,自古以来堤防就是世界各地最早最普遍应用的防洪工程措施,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疏浚整治河道、分洪滞洪、利用水库蓄洪等各种防洪工程不断出现,都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也丰富了防洪工程措施的内容。这类事例很多。首先在整治河道方面,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是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吸取了“鲧障洪水”的失败教训而“禹疏九河”、“疏川导滞”,即采取疏通河道的办法获得成功。德国于1817年曾利用裁弯取直等方法整治河道。关于分洪工程,公元前250年,中国秦代蜀守李冰修建“都安大堰”(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的飞沙堰就是从内江进口分洪减沙入外江以减免洪水为害成都的分洪工程。利用水库防洪的事例古代也早已出现过。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埃及就修建了专用的或兼有防洪效益的水库。中国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太湖东苕溪南湖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蓄纳南苕溪洪水,减轻余杭及西险塘东岸杭州地区广大平原的洪水灾害。以上都是采取单项工程措施的事例。古代中国还有采取多项综合措施的实例,如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采取了修黄河大堤,分开黄河、汴渠,在汴渠进口建闸控制黄河分入汴渠的洪水等综合措施.这比采用单项防洪措施前进了一步。
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出现很晚,到1966年美国政府才正式实行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政策。英国大约也在这个时期采取非工程措施,其洪泛区管理办法与美国类似。亚太地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防洪本来大都以工程措施为主,以后受美国的影响,开始重视非工程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事实上有的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采取了属于非工程措施范畴的防洪措施。例如,中国古代早在西周惠王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诸侯阳谷之会的协定就属于防洪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后历朝历代几乎不断,且日趋详细具体。金泰和二年(1202年)颁布的《河防令》十一条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修防法规。再如,公元10世纪以后的宋代,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在重视防洪工程的同时,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报汛制度,都应属于非工程措施。只是限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报汛手段比较落后。
1949年后,为了减轻洪灾威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订江河防洪规划,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到20世纪末,全国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万余km,兴修了多处分洪工程,开辟了行蓄洪区98处,有重点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大中型水闸2000多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强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国已建设水情、雨情报汛站8600多处,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观测、预报洪水。已制定颁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规。到20世纪末,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防洪体系。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在抗御实际发生的历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21世纪,中国在防洪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更新观念,进一步实现:①加强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②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除害兴利和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③加速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完善水文、气象测报手段,提高洪水预报和调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更大作用。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要不断增加和日趋完善,以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对建筑的要求第6.2.1条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第6.2.2条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
主要是拦蓄分泄。拦;主要是保持水土,拦截径流,泥沙,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有治坡工程,生物措施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蓄;主要是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分;处理超额洪水,修建分洪闸开辟分洪道。泄;充分发挥河道...
非工程防洪措施在防洪中的重要性
从非工程防洪措施种类、作用阐述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时,防洪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今后防洪工程建设中,要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
火力发电厂的防洪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在于辅助工程措施发挥功能、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的 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蓄滞洪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 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灾后救济等,通过这些非工程措施,可以避免、预防洪水侵袭,适应各 种类型洪水的变化,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从而减轻洪灾损失。火力发电厂根据其防 洪标准应采取以防洪工程措施为主,防洪非工程措施为辅的防洪体系,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 洪堤、排洪沟、河道整治、水库、挡水围墙、场地整体垫高等构筑物来防御洪水的威胁。防 洪堤主要适用于远离城镇,地形开阔的工程建设中,就近有充足的土石方来源,并且洪水位 较高;排洪沟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沟渠进行整治与连通,要求有地势较低的排泄源,能快速 将洪水排泄;河道整治和水库工程是水利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的,火电厂建设工程位于上述工 程规划的防洪范围之内,且防洪标准能满足电厂工程的防洪要求,电厂可利用其防洪;挡水 围墙适用于洪水位较低、场地条件有限、土石方来源较困难的工程,并且适宜于要求形象较 高的工程中;场地整体垫高主要适用于洪水位较低的工程。
火力发电厂的防洪措施: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在于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 和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灾害。
通过法令、政策、经济和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等手段,以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统称为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蓄滞洪区管理、河道清障、洪水保险、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洪灾救济等。
防洪非工程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
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电子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系统传输,进行综合处理,准确预报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对洪泛区发出警报,组织抢救和居民撤离,以减少洪灾损失。一般来说,洪水预报精度愈高,预见期愈长,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作用就愈大。
2、制定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提出在现有防洪工程设施下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
3、进行救灾与实行洪水保险
依靠社会筹措资金、国家拨款或国际援助进行救济。凡参加洪水保险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在遭受洪水灾害后按规定得到赔偿,以迅速恢复生产和保障正常生活。
4、对洪泛区进行管理
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对洪泛区进行管理。一方面,对洪泛区利用的不合理现状进行限制或调整,如有的国家采用调整税率的政策,对不合理开发洪泛区采用较高税率,给予限制;对进行迁移,防水或其他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予以贷款或减免税收甚至进行补助以资鼓励。另一方面,对洪泛区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进行规划、改革,达到合理开发,防止无限侵占洪泛区,以减少洪灾损失;在防洪区内兴建各项安全措施工程等。
5、制定撤离计划
在洪泛区设立各类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抢救设备,确定撤退路线、方式、次序以及安置等项计划,根据发布的方式警报,将处于洪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和主要财产安全撤出。
6、进行河道管理
对河道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地面开挖、土石搬迁、土地利用、植树砍树等进行管理。
7、制定、执行有关防洪的法规、政策
将古今中外成功的防洪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以法规、政策的形式规定下来,把防洪工作纳入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