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防洪措施历史发展过程

2022/07/16204 作者:佚名
导读:防洪措施防洪工程措施的起源 人类与洪水斗争的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只能依靠狩猎、采集生存,居无定所,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面对洪水威胁,只能“择丘陵而处之”,躲避洪水灾害。例如中国“北京人”遗址和湖北省长阳红花套等古人类遗址都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上就是明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人类逐渐定居在河旁,常常受到洪水泛滥的危害,从此开始有了防洪的需要与

防洪措施防洪工程措施的起源

人类与洪水斗争的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只能依靠狩猎、采集生存,居无定所,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面对洪水威胁,只能“择丘陵而处之”,躲避洪水灾害。例如中国“北京人”遗址和湖北省长阳红花套等古人类遗址都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上就是明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人类逐渐定居在河旁,常常受到洪水泛滥的危害,从此开始有了防洪的需要与可能条件。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古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以保护首都和农田。中国古代传说,大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就有了共工“壅防百川”、“鲧障洪水”等事迹,反映出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靠修筑简单堤埂保护居住区和农田的防洪措施。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地区也有了比较完整的保护土地的堤防。总之,自古以来堤防就是世界各地最早最普遍应用的防洪工程措施,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疏浚整治河道、分洪滞洪、利用水库蓄洪等各种防洪工程不断出现,都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也丰富了防洪工程措施的内容。这类事例很多。首先在整治河道方面,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是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吸取了“鲧障洪水”的失败教训而“禹疏九河”、“疏川导滞”,即采取疏通河道的办法获得成功。德国于1817年曾利用裁弯取直等方法整治河道。关于分洪工程,公元前250年,中国秦代蜀守李冰修建“都安大堰”(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的飞沙堰就是从内江进口分洪减沙入外江以减免洪水为害成都的分洪工程。利用水库防洪的事例古代也早已出现过。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埃及就修建了专用的或兼有防洪效益的水库。中国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太湖东苕溪南湖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蓄纳南苕溪洪水,减轻余杭及西险塘东岸杭州地区广大平原的洪水灾害。以上都是采取单项工程措施的事例。古代中国还有采取多项综合措施的实例,如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采取了修黄河大堤,分开黄河、汴渠,在汴渠进口建闸控制黄河分入汴渠的洪水等综合措施.这比采用单项防洪措施前进了一步。

防洪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出现

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出现很晚,到1966年美国政府才正式实行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政策。英国大约也在这个时期采取非工程措施,其洪泛区管理办法与美国类似。亚太地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防洪本来大都以工程措施为主,以后受美国的影响,开始重视非工程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事实上有的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采取了属于非工程措施范畴的防洪措施。例如,中国古代早在西周惠王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诸侯阳谷之会的协定就属于防洪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后历朝历代几乎不断,且日趋详细具体。金泰和二年(1202年)颁布的《河防令》十一条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修防法规。再如,公元10世纪以后的宋代,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在重视防洪工程的同时,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报汛制度,都应属于非工程措施。只是限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报汛手段比较落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