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言
第1章 大坝混凝土基本力学特性研究
1.1 大坝混凝土设计参数研究
1.1.1 碾压混凝土压实密度
1.1.2 碾压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1.1.3 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强度
1.2 混凝土静、动力试验研究
1.2.1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的破坏形态
1.2.2 湿筛混凝土梁弯拉破坏试验
1.2.3 全级配混凝土梁弯拉破坏试验
1.3 全级配混凝土动强度提高机制
1.3.1 计算模型
1.3.2 数值模型的静力试验结果验证
1.3.3 全级配混凝土梁动强度提高机制研究
1.3.4 材料初始缺陷对全级配混凝土梁破坏的影响
1.4 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层次力学建模
1.4.1 混凝土试件CT切片的获取
1.4.2 基于CT切片的三维混凝土模型重构
1.4.3 三维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细观层次分析
第2章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作为高混凝土坝坝基的适应性研究
2.1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开挖方式
2.2 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的结构特征
2.2.1 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2.2.2 金安桥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原位镶嵌碎裂岩体”的基本特
2.2.3 金安桥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的结构划分
2.3 坝基不同部位岩体结构评价
2.4 坝基裂面绿泥石岩体质量分级及判定标准
2.5 坝基建基岩体力学参数复核
2.5.1 坝基开挖后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变形模量现场检验
2.5.2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变形模量可靠性分析及取值
2.5.3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承载力
2.5.4 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强度参数
2.6 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处置措施效果分析
2.7 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作为高混凝土重力坝建基岩体评价
第3章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抗震措施方案
3.1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分缝分块方案
3.1.1 碾压混凝土坝一般分缝分块方案
3.1.2 金安桥大坝坝体分缝分块方案
3.2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间断式横缝设置方案
3.2.1 碾压混凝土坝横缝设计
3.2.2 金安桥大坝横缝的创新性设计方案
3.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钢筋设计与配置方案
3.3.1 抗震钢筋配置原则
3.3.2 金安桥大坝抗震钢筋布置方案
3.4 大坝抗震测试设计方案
3.4.1 强震监测
3.4.2 坝身地震响应动态监测
第4章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分析理论模型
4.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设计及其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
4.1.1 横缝的动接触模型研制
4.1.2 考虑横缝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4.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2 大体积混凝土抗震钢筋配置原则与动力计算模型
4.2.1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
4.2.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4.2.3 金安桥重力坝抗震钢筋配置优化研究
4.3 重力坝-地基系统辐射阻尼影响分析
4.3.1 地震动输入方法
4.3.2 工程应用
4.4 考虑设计地震动的斜入射波动输入方法研究
4.4.1 斜入射波场的确定
4.4.2 数值验证
4.4.3 工程廊用
4.5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层面抗滑稳定
4.5.1 碾压混凝土层面原位抗剪断试验
4.5.2 内聚力本构模型
4.5.3 模型参数校准
4.5.4 重力坝层面抗滑稳定
4.6 有损坝体的极限抗震能力及抗震加固措施
4.6.1 计算模型
4.6.2 数值模型验证
4.6.3 坝体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第5章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动力模型试验
5.1 金安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模型试验
5.1.1 挡水坝段动力破坏试验
5.1.2 排沙坝段动力破坏试验
5.1.3 厂房坝段动力破坏试验
5.1.4 溢流坝段动力破坏试验
5.1.5 断面模型试验总结
5.1.6 抗震措施仿真材料施加位置
5.2 金安桥大坝抗震措施模型试验研究
5.2.1 仿真混凝土在模型试验中的模拟方法
5.2.2 配筋混凝土的断面模型试验
5.2.3 钢纤维混凝土的断面模型试验
5.3 典型碾压层的模拟及断面模型试验研究
5.3.1 试验原理
5.3.2 双面直剪试验
5.3.3 模拟碾压层的模型试验研究
第6章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监测安全评价
6.1 坝基及坝体变形监测
6.1.1 坝基变形监测
6.1.2 坝体变形监测
6.1.3 变形监测结果
6.2 渗流监测
6.2.1 坝基渗流监测
6.2.2 坝体渗流监测
6.2.3 绕坝渗流监测
6.2.4 渗流监测结果
6.3 应力应变监测
6.3.1 坝基应力应变监测
6.3.2 坝体应力应变监测
6.3.4 应力应变监测结果
参考文献 2100433B
《复杂条件下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理论与实践》共分六章,结合已建成的金安桥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丰富和发展了复杂条件下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理论,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创新性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坝混凝土材料选择、基本力学特性及动力破坏。
一,采用碾压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大坝称为碾压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是含特殊材料的混凝土,拌和出来不仅不稀,反显干糙,要经碾压才能成型。二,知识扩充:什么是重力坝: 重...
混凝土重力坝是指用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抵抗上游水压力及其它外荷载并保持稳定的坝。世界各国修建于宽阔河谷处的高坝,多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一般为直线,断面型式较简单,便于机械化快速施工,混...
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来定上下游坝面的坡度,坡度定好后,就可以计算也大坝底宽了。 然后是进行必须的计算,看看稳定性怎么样,其它受力情况下符合要求不,然后就调整一下底宽度。底宽就确定下来了。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方法研究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方法研究——针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特点,结合龙滩水电工程的实际条件,对坝体应力计算方法和承载能力、施工期温度应力分析方法和温控防裂措施,以及大坝连续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以江垭和涌溪三级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文章介绍了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布置、断面设计、坝基处理、坝体构造及坝体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学员问题】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勘察实践?
【解答】1、采用创新、先进的岩土工程勘探技术
岩土工程的勘探技术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高、针对性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时,为得到有效的岩土层的测量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主要的勘察技术有:工程地质测绘、地质钻探、原位测试以及室内测试等。
(1)地质测绘技术
岩土过程进行地质的测绘,主要目的是:细致调查、分析工程区域的地形,并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貌特点、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等情况,能更好地了解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的地貌单元、岩土的性质、岩土分布情况、形成原因及年代等,从而完成岩土层风化程度的鉴定工作等。
(2)岩层钻探技术
岩层的钻探可使用100A—D型钻机、KY一250型钻机等,钻探方法可采用泥浆护壁、全部采芯、回转钻进等。砂土层的岩芯和粘性土的岩芯的采取率要分别大于75%和90%,对各个土层的宏观特点要仔细观察并进行描述。为了对地层结构的分布特点进行更好地研究,应对不同深度的底层进行采样,之后认真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各土层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发生的变化,最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指标。
(3)原位测试试验技术
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测试,使用原装的液压静力触探探头完成,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至电脑上进行分析、整理。标准贯入的试验使用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时,注意试验前做好清孔工作,保持锤击速率在2O次/rain左右。也可以采用动力触探法,该方法能有效确定风化基岩的物理力学指标。
(4)室内测试试验技术
即模拟场地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在室内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试验。这样能够科学地判定与岩土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指标,为工程的评价、分级提供更有效的标准。物理性指标的试验一般包括:土层物理性质的测定、水质分析、颗粒分析、压缩试验等。
2、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地基的处理技术
我国许多地区的沉积地层的土壤颗粒构成属于细砂、粉细砂一类,直径在1.6~2.2mm之间;部分地区表层的砂子含水量低,粉细砂多呈松散状,不适于作天然地基,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垫层法:又称水坠法,主要应用在黄土地区的松散粉细砂层上。首先,将基坑挖至设计处理的深度,在基坑的两侧设置样桩,并铺设砂层,将砂层的厚度控制在0.25m;接着向基坑注水至与砂层齐平的位置;之后向砂子中插入钢叉并摇匀。若砂子已经沉实,则提出钢叉,并间隔0.1m重新插入进行摇匀,然后反复。
(2)强夯法:一种有效加固软土地的方法。因为其施工简单、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基的处理。通过夯锤下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波、能量,地基土层可以很快被夯实,有效降低了沙土的振动液化现象、土地湿陷性以及地基压缩性,达到地基高承载力、稳定性的双重目标。
(3)振冲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需要添加填充材料(砾石、砂子等),另一种则不需要,采用就地振密的方法。黄土地区常采用振冲砾石桩的方法,而对于中等、较粗的沙砾地基则振密法使用较多。借助水冲和振动来进行土壤加固的振冲法,常用于振密松砂类的地基,通过振动器带来的强力振动,松散饱和的砂层得到了一定的液化,再借助振动使得砂粒重新排列,空隙度减小,同时再加回填料,最终实现砂层的挤压、加密。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复杂高边坡整治理论与工程实践》以小湾水电站边坡工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为背景,系统介绍高复杂高边坡工程的分析理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边坡环境背景、变形失稳机制、安全控制标准、安全监控体系以及工程实践等。
《复杂高边坡整治理论与工程实践》内容系统全面、资料翔实、实例极其丰富,所论述和总结、介绍的一些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处理方法、信息化动态治理概念以及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工程处理方法等。
本书可供从事边坡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大专校师生的参考资料。2100433B
《复杂裂缝性砂岩油藏开发地质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了复杂裂缝性砂岩油藏开发地质理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并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油田为例,系统阐述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基本地质特征、开采特征及其复杂性、特殊性,阐述了复杂裂缝性油藏渗流机理及裂缝作用原理。重点阐述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开发理论、长期稳产开发技术政策、行之有效的开发试验、开发关键技术、多期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果。总结了复杂裂缝性油藏二十年稳产经验。明确提出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储层(含裂缝)层次分析及结构分析及相(裂缝相)控治理,多期次开发新理论,裂缝系统描述及原型建立原理、方法,形成了复杂裂缝性储层分层、分块、分阶段双重介质数值模拟新思路,揭示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探索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流动单元评价方法与思路。
本书可供从事油田开发现场工作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石油院校油气地质工程、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