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介绍
全书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材
2100433B
因为重力是不变的,弹力是与位移X有关,当这两个力同时取微分后,重力的微分为零,导致公式中就没有重力了。能量对时间的导数是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能量对距离的导数是能量随距离的变化。可以用能量法和牛顿二定律。...
飞行动力学(AIRCRAFT DYNAMICS ) 是研究飞行器在空中的运动规律及总体性能的科学。所有穿过流体介质或者是真空的运动体,统称为飞行器。主要包括航天器、航空器、弹箭、水下兵器等。研究弹...
研究水和其他液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学科。又称液体动力学。液体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组成流体动力学。液体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理想液体运动。可忽略粘性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边界层外的液体可视...
工程力学结构动力学复习题集
工程力学结构动力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结构的动力特性主要指什么?对结构做动力分析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2、何谓结构的振动自由度?它与机动分析中的自由度有何异同? 3、何谓动力系数?简谐荷载下动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4、动力荷载与静力荷载有什么区别?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为什么说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周期是结构的固有性质?怎样改变他们? 6、简述振型分解法是如何将耦联的运动方程解耦的. 7、时域法求解与频域法求解振动问题各有何特点? 8、什么叫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动力系数与内力动 力系数是否一样? 答:动力放大系数是指动荷载引起的响应幅值与动荷载幅值作为静荷载所引起的结构静响应 之比值。 简谐荷载下的动力放大系数与频率比、 阻尼比有关。 当惯性力与动荷载作用线重合 时,位移动力系数与内力动力系数相等; 否则不相等。原因是:当把动荷载换成作用
工程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6材料力学第七章9节
工程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6材料力学第七章9节
《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内容共十二章,取材适当,深入浅出。各章有思考题和习题,《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后附有习题答案。材料力学部分另外独立成册出版。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考虑目前高等工科院校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根据工程力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
《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可用作高等学时土建、水利、地质、机电等专业本科及专科工程力或理论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教育与函授教育等其它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论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1-1 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面与平衡的解析法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2-4 平面力偶理论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3-5 考虑磨擦时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4-2 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4-3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4-4 重心
思考题
习题
运动学
第五章 运动学基础
5-1 点的运动学
5-2 刚体的基本运动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6-1 点的合成运动的概念
6-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6-3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7-1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特征与运动分解
7-2 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
7-3 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加速度
思考题
习题
动力学
第八章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第九章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
第十章 达朗伯原理
第十一章 动能原理
第十二章 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2100433B
《工程力学·动力学(第10版影印版)》该套教材的《静力学》分册共11章,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力矢量、原点的平衡、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平衡、结构分析、内力、摩擦、重心和形心、转动惯量、虚功;《动力学》分册共11章,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力和加速度、质点动力学——功和能、质点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的平面运动学、刚体的平面动力学——力和加速度、刚体的平面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空间运动学、刚体空间动力学、振动。
本套教材是典型的美式教材,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叙述简明、准确、便于掌握,在理论体系上不过分追求完整。
2、强调理论的应用,每个内容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而且很多来自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生学习的指导,对各类问题的解决,详尽的介绍思路、方法、技巧,因此教材便于学生自学。逮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这套教材所对应的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课程是理论力学。我国的理论力学课程教材与这本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都有差别。阅读这本教材对于我国学习或讲授理论力学课程的学生和教师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