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一 宋敏华
序二 刘志
前言
第1章 交通与城市协同问题
1.1 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同问题和挑战
1.2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3 目标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1.3.1 本书的研究目标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4 本书内容架构及章节设置
第2章 交通与城市演进:历程与趋势
2.1 马车时代:溯源自由而欢愉的城市氛围
2.1.1 交通属性与城市属性的演进关系
2.1.2 西方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关系溯源
2.1.3 中国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关系溯源
2.1.4 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东西方交流视角下的城市
2.2 工业化时代:探究快捷与紧张的城市变革
2.2.1 交通属性与城市属性的演进关系
2.2.2 交通发展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2.2.3 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
2.3 信息化时代:追求多元而和谐的城市理想
2.3.1 信息通信技术对城市生活和交通出行的影响
2.3.2 信息化时代下交通属性与城市詹性的演进关系
第3章 理论研究:时空协同理论体系
3.1 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时空协同理论发展
3.1.1 理论来源与基础
3.1.2 协同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3.2 城市形态的交通影响表现为出行需求增长
3.2.1 城市形态对交通产生的空间影响
3.2.2 轨道交通的空间响应
3.3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时空效应
3.3.1 交通影响了城市形态中职住空间关系
3.3.2 轨道交通增强7Bt。间压缩特性
3.4 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协同的相关理论研究
3.4.1 轨道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模型
3.4.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价值增值
3.4.3 ‘rOD理论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同发展的分析技术与方法
4.1 协同发展的研究方法
4.1.1 空间分析方法
4.1.2 时间分析方法
4.1.3 功能分析方法
4.2 协同发展的数据
4.2.1 空间维度数据
4.2.2 时间维度数据
4.2.3 功能维度数据
4.3 协同发展的分析技术
4.3.1 主成分分析法
4.3.2 层次分析法
4.3.3 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5.1 体系建构——评价依据和指标体系
5.1.1 空间总量协同指数
5.1.2 功能结构协同指数
5.1.3 协同发展潜力指数
5.2 关键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的关键指标
5.2.1 城市轨道交通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5.2.2 城市形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5.3 评价方法一耦合度分析和城市协同发展程度排序
5.3.1 耦合度分析与测算
5.3.2 耦合度指数综合测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规划实践与案例研究:国内外经验与问题
6.1 空间协同问题
6.1.1 城市律动:纽约百年地铁的钢铁王国
6.1.2 区域整合:轨道上的京津冀城市群
6.1.3 垂直整合:重庆的山水城市与轨道交通竖向设计
6.1.4 空间协同的小结
6.2 时间协同问题
6.2.1 职住演化:北京轨道交通与人口、经济变迁
6.2.2 城市转型:辛辛那提的交通与城市兴衰
6.2.3 再现历史:北卡斯宾塞轨道小镇的历史保护与再生
6.2.4 面向未来:百年京张线路的交通功能再利用展望
6.3 功能协同问题
6.3.1 社会视角:乌鲁木齐的交通与就业可达性研究
6.3.2 土地视角:北京亦庄线的TOD研究
6.3.3 文化视角:徐州轨道交通与城市文化
6.3.4 投融资视角:曼谷轨道综合开发的土地溢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7.2 审视与反思
7.3 局限与展望
后记2100433B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规划:理论方法与评价》从时间、空间、功能三个维度展开,不同维度所关注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不尽相同。在理论、方法与评价的同时,该书也精选国内外城市的实践案例,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并总结各国不同背景下的协同发展模式。在总结各个发展时期各国曾经面临问题的同时,对当下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审视和反思。
规划线路 1号线(现已建设) 长度58公里。1号线在东端分成Y型临平和下沙支线。下沙支线东起下沙二号大街,途经下沙城公交中心,再到九堡组团中心;临平支线北起临平城区,途经临平城市复合中心,...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对城镇化的发展重视程度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提出,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
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发展立体化的快速轨道交通是作为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城市化带来的交通问题: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土地消耗。城市美学。轨道交通的优点:运量大。速度快。...
轨道交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思考
<正>当代大城市有很多问题,交通问题首当其冲。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当前我国大规模快速建设轨道交通,寄希望于轨道交通解决很多问题,治愈\"城市病\"。事实上,轨道交通这些年建设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关于轨道交通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如果用简单的评价标准来看,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谈及轨道交通与城市或者轨道交通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所谓正向或负向的作用,可能
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发展路径
多线并举下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分为四个发展基本面,表现为决策支持层、项目层、企业层与产业层之间的协同互通关系,应推出相关管理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间的充分合作在多线并举的环境下,为了缓解资金需求陡然增长的压力并满足运营水平效率提升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已由传统的公建公营逐步向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新既联动、资源整合的发展格局。然而,现阶段诸多城市轨
城市土地评价包括城市土地质量分级和基准地价评估两部分,是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是我作者完成云南省科技厅软课题——城市(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理论、方法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修订完成的。该书放要介绍了城市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技术途径,城市土地评价的各种数据及其计算机编程,城市土预测决策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等。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铁路协同运输的总体要求,以及行车组织、换乘客流 组织、基础设施设备、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跨制式应急协同与安全管理和协同性评价七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铁路协同运输组织管理。
第一章 城市土地评价基础理论与技术途径
第一节 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地租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方理论
第四节 城市土地评价的技术途径
第二章 城市土地定级分值计算软件系统
第一节 城市土地定因素作用分值计算模型
第二节 定级因素计算的软件系统
第三节 城市土地质量分级计算与邓预测
第三章 城市土地基准地价测算与预测
第一节 其准地价测算原理
第二节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测算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