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刘社建,男,1973年1月生,河南省南乐县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6月至2001年7月先后任职于国家人事部、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总署办公室、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与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并两度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2003年7月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科的就业与消费等。出版专著六部、合著一部、主编教材一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与经济时评二百余篇
《更高质量就业研究》以推动实现提高更高质量就业为主要内容,在探讨更高质量就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中国就业状况与就业体制变动以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措施,以及上海就业状况与就业体制变动以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措施,并探讨推动青年劳动力这一重要群体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措施,最后对全书予以总结并展望未来我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前景。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就业状况演变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变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状况
第二章 中国就业制度演进
第一节 统包统配制就业制度(1952—1977)
第二节 双轨制就业制度(1978—1991)
第三节 再就业工程为核心的就业制度(1992—2001)
第四节 积极就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2002—2012)
第五节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2013—)
第六节 有效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
第三章 上海就业状况变动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前的上海就业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就业
第四章 上海就业体制演进
第一节 过渡性就业制度
第二节 以再就业工程为核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第三节 以积极就业政策为核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第四节 上海“十二五”以来促进就业状况
第五章 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第一节 上海促进就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第二节 上海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节 国际大都市促进就业的做法与启示
第四节 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与机制
第六章 推动青年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第一节 上海青年就业情况
第二节 主要国家促进青年就业的做法
第三节 推动青年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结语 统筹协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一看五金件: 橱柜五金件的质量关系到橱柜的使用寿命和价格。为使放置其中的物品井然有序,有必要借助一些五金配件达到目的,如适于角柜安放的旋、推拉式贮物柜的分隔架等。良好的橱柜是五金配件和柜身、柜门的...
厨房橱柜台面材料选择 1、刚毅粗犷的天然石台面 在所橱柜台面材质中,天然石包括大理石与花岗石。它们自身有着独特的美丽纹理与坚硬无比的质地,经过制作成...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衬里施工高质量检查研究细则
实用文档 大全 衬里施工质量检查细则 1 衬里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实用文档 大全 目 录 编号 1.0 目的 2.0 范围 3.0 定义 4.0 要求 5.0 参考文件 1.0 目的 实用文档 大全 衬里施工质量检查细则 1.专业管理行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有关要求 条款依据 必查 或抽 查 1.1 施工方案 1.1.1 检查施工方 案是 否 履行 了会 签手续 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履行了会签手续 SH35O4-2000 1.0.6 SH3514-2001 7.2.4 必查 1.2 人员资质 1.2.1 检查项目管 理人员、技术负责 人资 质 是否 符合 要求 1. 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有一定的衬里工作经验 2. 质量检查员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掌握工业炉炉衬材料、施工、检验和 验收的要求、规范及检查、验收程序及方法 3. 筑炉工、电焊工、起重工等应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上岗
国外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经验及启示
基于对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经验分析,发现国外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经验有量身定做就业辅导计划、政府政策支持、中介组织发挥推动作用、实行毕业生就业反馈制度等,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情况,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对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启示。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交出浙江就业高分报表。
将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在制定实施发展改革、社会管理等重大政策和安排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对就业吸纳能力、就业环境、就业质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财政、金融和就业政策协同机制,探索实施与企业稳岗扩岗相挂钩的财政补贴、贷款支持等政策。压实政府促进就业主体责任,健全县以上政府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就业工作督查激励机制。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保障就业政策顺利实施。
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稳定性。加强用工服务保障,实施裁员和缺工重点企业清单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减负稳岗。顺应新业态快速发展趋势,大力支持灵活就业。深化“十省百市千县”省际劳务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劳务对接信息平台,畅通省外务工人员来浙就业通道,重点做好对口地区务工人员就业帮扶。大力开展以县乡为单位就近劳动力余缺调剂。进一步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推动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同等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鼓励各地根据发展实际有序引进高校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引导毕业生到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就业。实施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计划,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做好妇女、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推动建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长效投入机制。推进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建设。强化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创业精准服务。深化“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活动,联动举办创业大赛、讲师大赛、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培育一批创业典型,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
构建覆盖人力资源市场、用工主体和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体系,推动就业数据跨部门共享,形成集统计、监测、分析、预警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深入研究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等对就业的影响,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动态监测,及时分析预测就业市场变化。健全就业形势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落实就业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聚焦数字安防、绿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现代纺织和服装等产业集群和养老、家政、快递等民生服务业以及其他重点产业,以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大规模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形成市场培训和政府补贴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培训。支持规上企业建设一批培训中心,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专栏3 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 0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健全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培训见习实习,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优化政策扶持,促进毕业生创业创新;做好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实现专项招聘活动常态化;加强岗位推荐、培训指导、创业扶持精细化管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00%实现就业。 02 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计划 每年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万人。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进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推动政策应享尽享。联动社会救助,推进“一件事”办理,建立困难人员帮扶快速响应制度。强化一对一服务,实施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政策落实全程跟踪反馈。按需开发储备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 03 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计划 支持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合理扩大社区服务等非全日制就业规模,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岗位信息采集和统计监测制度,并把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招聘、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专业化服务。开展差异化职业培训,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水平。 04 促进大众创业项目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扶持创业3万人。支持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创业园等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10个。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探索建设一批创业指导工作室,每年培训3万人次。 |
游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
张丽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博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第一章 绿色就业研究概论/1
一 绿色就业的概念/1
二 我国绿色就业的发展现状/4
三 促进我国绿色就业发展的思路/9
第二章 中国绿色就业研究/14
一 中国研究绿色就业的背景/14
二 中国绿色就业的概念/18
三 中国绿色就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环境/24
四 中国绿色就业的现状/31
五 发电企业向绿色就业的转型/40
六 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原则和政策建议/77
第三章 绿色就业的国际研究/88
一 绿色就业的含义/88
二 国际环保产业政策/89
三 世界有关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措施/93
四 国外的可再生能源政策/99
六 中国劳动力状况对能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影响/105
七 社会伙伴对能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05
第四章 中国绿色就业的相关法律政策/106
一 绿色发展的立法和政策体系框架/107
二 我国绿色发展的社会政治基础/107
三 环境保护相关立法/108
四 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产业政策/111
五 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114
六 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119
第五章 中国发展绿色就业的社会环境评估/126
一 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经济政策/126
二 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经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133
三 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公众意识/135
四 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科学技术环境/137
五 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140
第六章 案例分析——德州市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价值链分析/142
一 研究背景/142
二 研究方法/143
三 德州市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的外部环境/146
四 德州市太阳能产业价值链的情况/148
五 改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链的建议/159
参考文献/163
后 记/167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