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预算管理课程主要内容是以《预算法》为依据,在介绍发达国家预算管理方法的同时,联系中国预算改革的实际,介绍国家预算调控作用、预算决策、预算收支分类、机构预算、复式预算、债务投融资、公私合作、预算管理体制、预算执行调整、政府采购制度以及预算绩效与监管等方面的理论及具体实务,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国家预算的理论及具体实务有充分的了解。
第一章 预算理论与决策 第一节 现代预算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界定 第三节 预算决策模式 第四节 预算决策方式 第五节 预算均衡模型 第六节 预算平衡机制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二章 预算内容与流程 第一节 预算收支划分 第二节 预算收支测算 第三节 预算规模与结构 第四节 预算管理体系 第五节 预算循环 第六节 预算透明度建设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三章 预算规则与模式 第一节 预算法治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原则 第三节 预算编制模式 第四节 预算管理目标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四章 预算管理基础 第一节 单位预算管理 第二节 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三节 定员定额制度 第四节 内部控制制度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五章 机构预算管理 第一节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 第二节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第三节 部门预算改革(3.1) 第三节 部门预算编报(3.2) 第四节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期中课程作业 第六章 复式预算管理 第一节 复式预算的原理&构成 第二节 一般公共预算的管理 |
第三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 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管理 第五节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七章 政府投融资管理 第一节 预算赤字及其弥补方法 第二节 公债的管理 第三节 投融资模式 第四节 政府引导基金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八章 政府间预算体制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1.1)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1.2) 第二节 分税制预算体制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九章 预算执行 第一节 预算执行体系 第二节 国库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库资金收付制度 第四节 预算执行的基础工作 第五节 预算执行报告 第六节 资产负债管理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十章 政府采购制度 第一节 政府采购界定 第二节 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第三节 政府采购功效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第十一章 预算绩效与监管 第一节 国家决算 第二节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第三节 预算绩效评估机制 第四节 预算法定监督体系 第五节 预算问责 本章案例 法规制度 本章测验 |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2017年12月26日,国家预算管理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100433B
工程概预算、投标报价、月报量、竣工结算,招投标管理等,你问的有点模糊。
1、预算员证,该证书是岗位证书,而且有的地方不需要考试2、最好是能有预算员证,也就是现在叫的造价员。3、如果要深入,就要准备考执业资格证,该证书有两种:①造价员证②造价工程师证。执业资格证是用来证明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并真实的反映出...
基于我国国家预算执行下的管理与监督
预算执行管理与监督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以下,本文概述了国家预算执行下管理与监督的意义,对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执行管理与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情,提出加强我国预算执行管理与监督对策.
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仅指预算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讲财政体制时,一般是指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我国预算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总体上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由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到逐步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级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1994年起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税收权限、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一种制度。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划分中央、地方的支出范围。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2.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主要有关税、消费税、进口产品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主要有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2002年国家对所得税划分进行了调整,自2003年起,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3.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按照 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 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 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保证现有地方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1994年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全国平均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增长0.3%。如若 1994年以后净上划中央的收入达不到1993年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原体制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2002年国家对所得税划分进行了调整,自2003年起,所得税不再按归属划分,而改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第一章预算理论与决策
第二章预算内容与流程
第三章预算规则与模式
第四章预算管理基础和依据
第五章机构预算管理
第六章复式预算管理
第七章政府投融资管理
第八章政府间预算体制
第九章预算执行
第十章政府采购制度
第十一章预算绩效与监督
参考文献
本书立足于新《中国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预算决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绩效评估、预算监督为基本内容,贯穿预算运行流程这一主线,将我国近年推进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融入其中,将预算监管对象从预算收支等流量资金扩大到存量的资产负债管理,将预算监管角色从政府财政拓展到立法机构和社会公众,拓展了预算管理范围和视角,更新了预算观念、探索了预算基础理论,在理论与实践融通、中外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吻合于现代国家治理结构所要求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预算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