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白建:曾于麦格米特公司担任供应链总监,深圳职业经理人研究会专家;现为北京精效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往作品有《空降总监治乱记》、《职场菜鸟成长记》。
何纪斌: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学士毕业。先后任职珠海格力电器公司广告部经理,广东华宝空调厂北京销售总监、瑞士伟拓嘉业公司总经理、北京精效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忠胜:西安交通大学MBA。现担任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采购部专家团主任。
王佳强:华东交大物流工程硕士,现任乐商云集(厦门)供应链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曾供职于苏宁、德邦等公司。担任过物流运营总监等职务。
序言
前言
第1 章 权力管理
新项目经理的失败
空降总经理的失败故事
权力的本质
权力意识教育的顾虑
三种职场人
权力的构成与获得
权力与管理
软权力和职务权力的区别与联系
建设和使用软权力的必要性
获取软权力的原则
如何获得软权力
建立广泛的共同利益 "
管理需要宽严兼济 "
快速识别权力环境 " "
权力和工作目标的平衡 "
帮助核心下属建立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第二章 目标管理
目标不是期望
目标的重要性
没有目标的管理人员 "
目标选择的原则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如何判断工作的重要程度
一些重要的目标
需要克服的心理问题
设立目标常见的错误
团队的四个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设定
第三章 文化管理
文化的本质
文化背后的博弈
广义的利益
高付出、高回报模式的关键
如何实现高付出 高回报模式
文化的构成及内部关系
文化建设
文化如何落地
文化的作用
文化投入是否值得
文化的灵魂与形式
文化越精彩越好吗
第四章 人员管理
新管理人员的误区
团队的整体性
如何合理搭配团队成员
骨干的作用
如何挑选团队成员
人员管理和培养
授权
关注优秀员工
如何激励员工提升表现
团队动荡期的人员管理
团队磨合期的人员管理
团队成熟期的人员管理
团队衰退期的人员管理
第五章 绩效管理
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意识
绩效环境
绩效管理与考核
绩效管理
绩效计划
绩效实施 "
绩效评估 "
绩效更新
如何推动绩效管理 "
KPI的成功要素
阿米巴模式下的KPI 数据
数据的准确性与绩效考核
IT和绩效数据
第六章 沟通管理
沟通影响执行吗
沟通与利益
绩效管理在沟通中的作用
影响沟通氛围的因素
如何建设良好的沟通氛围
沟通的基本原则
一个沟通的案例
沟通的误区
泛滥的沟通
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
会议沟通
邮件沟通
及时聊天工具沟通
电话沟通
复合式沟通
后 记
该书正文共分为六篇,分别讲述了权力管理、目标管理、文化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管理和沟通管理六大模块。
通过以上六个模块,详细阐述了如何一步一步把外部目标客户价值转变、落实成为员工行为准则,解决了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统一团队利益和员工利益。这就为建设高绩效团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2100433B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钱觉时(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现为重庆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先后在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学习。1992...
将光标置于论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自定义标记”中,输入“作者简介”四字,点“插入”,在页尾输入介绍内容即可。
创造价值——财务管理的本质及特征
笔者认为,所有的理财理论与方法包括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理论与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本质的体现———创造价值。
加强基础管理 提升本质安全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公司于2012年10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创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3年12月通过了现场评审。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一岗双责”通过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全面落实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各部门、各类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履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职责,实现了“一岗双责”。(履职结构图见图1)。
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化。
设备是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 ,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化正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上,它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 ;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伤害的抵抗能力。设备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从人机工程理论来说,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因此,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从设备的设计、使用过程分析,要实现设备的本质 安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阶段: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在设计中对齿轮系采用远距离润滑或自动润滑,即可避免因加润滑油而接近危险区。又将危险区完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安全措施。
(2)操作阶段: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督;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指导设备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的时空里的里交叉所致。据此,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有: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即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替代法、降低固有危险法、被动防护法等);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即避免人操作失误或设备自身故障所引起的事故,如联锁法、自动控制法、保险法);通过时空措施防止物不安全状态和人不安全行为的交叉(如密闭法、隔离法、避让法等);通过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配置,使系统处于最安全状态。
总之,本质安全化从控制导致事故和“物源”方面入手,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途径与方法,对于从根本上发现和消除事故与危害的隐患 ,防止误操作及设备故障可能发生伤害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方案论证、设计、基本建设、生产、科研、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的诸多方面,是确保安全生产所须遵循的“物的安全原则”2100433B
GPRS DTU最基本的用法是:在DTU中放入一张开通GPRS功能的SIM卡,DTU上电后先注册到GPRS网络,然后通过GPRS网络和数据处理中心建立连接。这条连接涉及了无线网络运营商,因特网宽 带供应商,用户公司的网络情况,以及用户的电脑配置等环节,因此要建立这条连接需要把各部分都配置好。
在本质上,DTU和数据处理中心建立的是SOCKET连接。DTU是SOCKET客户端,数据处理中心是SOCKET的服务端。SOCKET连接有TCP协议和UDP协议之分,DTU和中心要使用相同的协议,这个一般都有配置软件进行配置。
给DTU配置好中心的IP地址和端口号后,则把DTU通过串口和用户的设备相连。DTU和水文、电力、气象、环保等用户设备通过串口连起来放置在现场。
DTU上电后首先注册到移动的网络,然后发送建立SOCKET的请求包给移动,移动把这个请求发送到因特网。中心的服务端软件接收到请求后建立连接,并发送应答信息。
DTU发送的请求信息是因特网上的数据包,有一些原因会阻止中心收到连接请求包,这样也就不能建立连接。最常见的有中心的电脑上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把这些数据包给屏蔽了。另一是中心电脑是通过路由器上网的,在路由器上要设置数据转发。SOCKET连接建立后就可以双向通信了。
GPRS DTU上电后,首先读出内部FLASH中保存的工作参数(包括GPRS拨号参数,串口波特率,数据中心IP地址等等,事先已经配置好)。
GPRS DTU登陆GSM网络,然后进行GPRS PPP拨号。拨号成功后,GPRS DTU将获得一个由移动随机分配的内部IP地址(一般是10.X.X.X)。也就是说,GPRS DTU处于移动内网中,而且其内网IP地址通常是不固定的,随着每次拨号而变化。 我们可以理解为GPRS DTU这时是一个移动内部局域网内的设备,通过移动网关来实现与外部Internet公网的通信。这与局域网内的电脑通过网关访问外部网络的方式相似。
GPRS DTU主动发起与数据中心的通信连接,并保持通信连接一直存在。 由于GPRS DTU处于移动内网,而且IP地址不固定。因此,只能由GPRS DTU主动连接数据中心,而不能由数据中心主动连接GPRS DTU。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具备固定的公网IP地址或固定的域名。数据中心的公网IP地址或固定的域名作为参数存储在GPRS DTU内,以便GPRS DTU一旦上电拨号成功,就可以主动连接到数据中心。
具体地讲,GPRS DTU通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如果是采用中心域名的话,先通过中心域名解析出中心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参数,向数据中心发起TCP或UDP通信请求。在得到中心的响应后,GPRS DTU即认为与中心握手成功,然后就保持这个通信连接一直存在,如果通信连接中断,GPRS DTU将立即重新与中心握手。
由于TCP/UDP通信连接已经建立,就可以进行数据双向通信了。
对于DTU来说,只要建立了与数据中心的双向通信,完成用户串口数据与GPRS网络数据包的转换就相对简单了。一旦接收到用户的串口数据,DTU就立即把串口数据封装在一个TCP/UDP包里,发送给数据中心。反之,当DTU收到数据中心发来的TCP/UDP包时,从中取出数据内容,立即通过串口发送给用户设备。
通过有线的数据采集中心,同时与很多个GPRS DTU进行双向通信。这是目前GPRS DTU应用系统中最为常用的方式。
(1)内部集成TCP/IP协议栈
GPRS DTU内部封装了PPP拨号协议以及TCP/IP协议栈并且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从硬件上,它可看作是嵌入式PC与无线GPRS MODEM的结合;它具备GPRS拨号上网以及TCP/IP数据通信的功能。
(2)提供串口数据双向转换功能
GPRS DTU提供了串行通信接口,包括RS232,RS485,RS422等都属于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而且GPRS DTU在设计上大都将串口数据设计成"透明转换"的方式,也就是说GPRS DTU可以将串口上的原始数据转换成TCP/IP数据包进行传送,而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数据通信内容。因此,GPRS DTU可以和各种使用串口通信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而且不需要对用户设备作改动。
(3)支持自动心跳,保持永久在线
GPRS通信网络的优点之一就是支持GPRS终端设备永久在线,因此典型的GPRS DTU在设计上都支持永久在线功能,这就要求DTU包含了上电自动拨号、采用心跳包保持永久在线(当长时间没有数据通信时,移动网关将断开DTU与中心的连接,心跳包就是DTU与数据中心在连接被断开之前发送一个小数据包,以保持连接不被断开)、支持断线自动重连、自动重拨号等特点。
(4)支持参数配置,永久保存
GPRS DTU作为一种通信设备,其应用场合十分广泛。在不同的应用中,数据中心的IP地址及端口号,串口的波特率等都是不同的。因此,GPRS DTU都应支持参数配置,并且将配置好的参数保存内部的永久存储器件内(一般为FLASH或EEPROM等)。一旦上电,就自动按照设置好的参数进行工作。
GPRS DTU使用场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实际应用角度来讲:
(1) 现场只能使用无线通信环境
当数据采集现场的设备需要在移动中工作,或者采集现场处于野外等情况下,无法提供有线通信的环境。这个时候,采用GPRS无线网络就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GPRS网络的覆盖率在国内已经很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GPRS信号覆盖。
(2) 现场终端的传输距离分散
由于GPRS网络是覆盖全国的公共网络,因此采用GPRS来传输数据的一大优势就是现场采集点可以分步在全国范围,数据中心与现场采集点之间的距离不受限制。无线公网通信(包括GPRS/CDMA网络,3G网络等)这个非常显著的优点是专用无线通信网络(比如数传电台,WiMax,WLAN等)无法达到的。
(3) 适当的数据实时性要求
国内GPRS网络,其传输数据的延时为秒级范围。在绝大部分时间下,GPRS数据通信的平均整体延时为2秒左右。也就是说,从GPRS DTU端发送的数据包将大致在2秒钟后到达数据中心。反之,从数据中的数据包也大致在2秒钟后到达GPRS DTU。
总的来说,GPRS这种实时性,可以满足大多数行业应用的要求。 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系统,如果不能承受2秒左右的平均延时,那么GPRS通信方式就可能是不适合的。(另外,CDMA网络的传输延时也是1秒-2秒左右)。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要设计的系统希望通过GPRS网络来传输数据,那么就要在设计通信协议时候考虑这种延时的情况。
(4) 适当的数据通信速率
GPRS DTU与数据中心的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在10kbps-60kbps之间。从也就是说,GPRS DTU可以持续不断地以10bps-60kbps的速度向中心发送数据,反之亦然。(补充说明:国内CDMA网络的数据通信平均速率可以达到40kbps-90kbps左右)从系统应用可靠性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当应用系统本身的数据平均通信量在30kbps以内的时候,使用GPRS网络来进行数据传输是比较适合的。
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例如果通过GPRS网络来进行远程传输数据,那么就需要把数据平均通信量控制在30kbps之内。(注意:这里的平均持续通信速率和瞬间通信速率是有区别的,与设备串口波特率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以上的几点可以用于判断应用系统是否适合采用GPR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如果这几个方面都比较符合的话,那么采用GPRS DTU进行数据传输是非常合适的。
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征: 1、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2、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加之员工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3、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