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负责景电灌区发展规划、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等的制定及实施工作。
2.负责景电管理局工程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3.承担景电一、二期灌溉供水,恢复15.2万亩灌溉供水和向民勤跨流域调水任务。
4.负责灌区人畜饮水和灌区公益性生态林灌溉用水。
5.负责景电灌区水费征收、使用、管理。
6.负责本局劳动、人事、治安保卫和水利执法及安全生产工作。
7.负责灌区安全防汛。
8.完成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交办的其它事宜。
内设纪委(监察处)、党政办公室、劳动人事处、计划管理处、财务处、审计处、质量安全处、灌溉处、机电处、工程处、科技信息处、综合经营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工会、团委16个处室。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提溉工程。设计流量28.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有泵站43座,装机容量25.97万千瓦;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242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97.67万亩,总投资8.56亿元,总体规划、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1969年10月开工建设,1971年10月上水。设计流量10.6 立方米/秒,加大流量12立方米/秒,年提水量1.48亿立方米; 有泵站13座,装机容量6.7万千瓦,总扬程472米;国家投资6608万元;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
二期工程:1984年7月开工建设,1987年10月上水。设计流量18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1立方米/秒,年提水量2.66亿立方米;有泵站30座,装机容量19.27万千瓦,总扬程713米;国家投资4.88亿元;设计灌溉面积52.05万亩。
民勤调水工程:1995年开工建设,2000年建成,2001年3月开始向民勤调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概算投资3.0159亿元;恢复灌溉面积15.2万亩。
景电工程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成为灌区40万人民群众生存致富的依托,成为建设高扬程工程的典范,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成为综合评价而冠名的“中华之最”。
经济效益。景电一、二期灌区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截止2013年底,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8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108%;累计完成提水量106.8亿立方米;全灌区累计生产粮食77.51亿公斤,经济作物29.12亿公斤,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8.36亿元,是工程总投资的16.09倍。
社会效益。灌区安置甘、蒙两省区景泰、古浪、左旗等7县(旗)移民40万人,新建10个乡镇、178所学校和123所医院(所),交通便利,百业兴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生态效益。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地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成为省城兰州最大的生态屏障。据工程上水前后的气象资料对比,年平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01.6毫米,相对湿度由46%增加到47%,平均风速由3.5米/秒降低到2.4米/秒,8级以上大风天数由29天减为16.7天,年蒸发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361毫米,灌区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已累计向民勤调水7.67亿立方米,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工作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拟订全省公路、水路、城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二)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
其主要职责是:在省交通厅领导下,负责全省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和沿线开发;负责全省高等级公路建设资金的筹措,包括收取机动车辆通行费、发行和债券、利用外资及偿还贷款等;依据省政府批准的高速公路建设...
你好,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是国家土地管理局,它主管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拟订和贯彻、执行关于土地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主管全国土地的调查、统计、登记和发证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
局长:杨万勤
副局长:彭维恩
水资源利用中心主任:杨万勤
水资源利用副中心主任:贾广钰、卢逢春、闫立泰、彭维恩、李国清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赵喜泉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决定以上同志相应职务随机构调整、更名自然免除。
2005年10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2月,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一期总干四泵站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甘肃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其全国工人先锋号。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为正地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内设14个处、室、委,64个基层单位,现有职工1421人,承担着景电一、二期工程和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的管理和建设任务。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04〕147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符合灌区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景电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兼顾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做到建管并重;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改革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景电管理局主要职责
1.负责景电灌区发展规划、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等的制定及实施工作。
2.负责景电管理局工程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3.承担景电一、二期灌溉供水,恢复15.2万亩灌溉供水和向民勤跨流域调水任务。
4.负责灌区人畜饮水和灌区公益性生态林灌溉用水。
5.负责景电灌区水费征收、使用、管理。
6.负责本局劳动、人事、治安保卫和水利执法及安全生产工作。
7.负责灌区安全防汛。
8.完成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交办的其它事宜。
(二)单位分类定性
根据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甘机编办发〔2006〕10号),结合灌区工程管理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省景电管理局定性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三)人员编制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在1350名总编制内,核定公益类岗位事业编制268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1082名。
现有内设机构,局、处级领导职数保持不变。
(四)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的规定,景电管理局局领导按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外,全局其他人员全部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制定各类人员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用人机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根据原国家人事部和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等问题的政策规定,改革工资分配,使岗位设置管理与人员分配制度改革、人员聘用制度、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五)经费来源
公益类岗位人员经费和91名原公益性岗位退休人员经费,由省财政全额供给。公益性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费由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基金中解决,不足部分由省财政负担;工程更新改造配套经费按项目管理程序申报相关部门解决。
(六)水价改革与水费计收管理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003年第4号令)和《甘肃省农业用水价格指导意见(试行)》(甘价商〔2003〕34号)的有关规定及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供水生产成本,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建立超定额累进加价、季节水价、浮动水价等水价制度。供水价格经省水利厅审核,由省物价局审批。严格执行水价政策,加强水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七)管养分离
对承担工程维修养护任务的维修队、检修队、配件加工厂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创造条件,逐步使维修养护队伍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走向市场。
三、组织实施
为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宣传,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改革的有关政策,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改革信心,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涉及财政、发改、编制、水利、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要加强协调,理顺关系,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三)全面做好改革方案的实施工作。注重改革实效,研究制定贯彻国家和省上有关工资分配、用人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确保改革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
通过改革,切实解决景电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灌区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景电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1月,“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内容简介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首次兴建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灌区东临黄河,北与腾格里沙漠接壤,是一个横跨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跨黄河、石羊河流域的大型电力提灌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简称民调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景电一期是一个独立的供水系统,景电二期和民勤调水工程共用一个提水系统。灌区干旱、少雨、风沙多,属于干旱型大陆性气候;灌区范围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都极度匮乏,灌溉水源来自从黄河提水。工程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甘肃省景泰、古浪等地群众守着黄河讨饭吃的困境,改变民勤地区因过度取用地下水造成的生态危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甘肃省进行了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建设。本书为纪实文学体裁,作者以大量工程资料和采访记录为基础,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为背景,讴歌了以李培福、贺建山、陈可言等同志为代表的共和国领导干部面向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终身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以李士元、达慧中、李智仁、张九麦、张延英等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农民为代表的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崇高精神。 2100433B